<h3> 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扎根農場干革命,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我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實踐者,我們為那個時代獻出了全部的自己。我們曾經是一四二團三營十三連的知青。在這里拉開了我們人生步入社會的序幕,我們給自己的命運作詞譜曲!我們無知地發出誓言,癡懵地享受艱辛。往事朦朧,朦朧卻刻骨銘心!往事如風似煙,風吹去煙卻不散……</h3><h3> 歲月并非如歌,人生的確如夢!</h3> <h3> 2019年3月12號,我們一行五人重返142團故地重游。一路歡歌笑語,心情難以言表。連隊已經物是人非,看不到當年一絲一毫的生活痕跡。天不作美,在陰霾、寒冷中大腦努力搜索當年的自己和曾經的過去,一幕又一幕,感慨萬千!</h3><h3> 此美篇獻給那個年代辛勤勞作的朋友,獻給對那片熱土魂牽夢繞的同伴,獻給我們逝去的青春,獻給我們曾經的歡樂和痛苦。并以此喚起我們的記憶,在腦海永恒定格!</h3> <h3>冬末春初陰霾的天空令人壓抑</h3> <h3>彭,我的摯友。他的繼父是起義國軍文職軍官,因冤案入獄,文革結束平反恢復名譽。在那個年代他背負著沉重壓力從不低頭。自從相識我們便情同手足。</h3> <h3>原來跳躍走路的人也到了背著手走路的年齡了。<br></h3><h3><br></h3><h3></h3> <h3>重返連隊神態自若,像模像樣的把雙手背在身后了。</h3> <h3>寒暄話當年</h3> <h3>農景</h3> <h3>在這兒生活需要勇氣、智慧和耐力,不信你來試試!</h3> <h3>一路走來大家彼此彼此</h3> <h3>三營學校已經是企業駐地</h3> <h3>回到曾經的校園</h3> <h3>似乎耳聞當年的笑語歡歌</h3> <h3>留影是重逢也許是道別</h3> <h3>當年的宿舍依舊</h3> <h3>通往13連的柏油路——繼續向西</h3> <h3>路漫漫,是起點也可能是終點。</h3> <h3>通往十三連的柏油路,當年是崎嶇不平塵土飛揚,雨天和雪融季節泥濘不堪。</h3> <h3>對生命的癡情是生存渴望,頑強是由衷的。懵懂和無知養成了樂觀善良的性格,多么神奇的一片凈土、熱土。</h3> <h3>連隊是軍墾農場的最低一級單位,是社會最底層生活。土木結構的住房功能僅限于遮風避雨,是人類除茅草建材的最簡陋的建筑,沒有之一。</h3> <h3>與記憶大相徑庭</h3> <p>連隊的食堂已經消失,在我心里食堂就是天堂圣地。只要是能吃的任何東西,都急匆匆填充到胃里,咀嚼和消化功能極其強大。</p> <h3>尋找家的地標</h3> <h3>L——在這里培養了熱情開朗的性格</h3> <h3>A——和我的名字讀音就多一個字。從此不再忘記。</h3> <h3>凝視曾經的家</h3> <p>H兄——因父輩的冤案從黃浦江畔來到大西北。他是可以信賴無話不談的老哥。他多才多藝,我們有說不完的話。</p> <p>當年聽說仁兄的父親抗戰時期在軍事調查統計局任職并因此獲刑,但那時我從不敢打探提及。其父平反后到地方干部學校執教后,才告訴后人驚心動魄的人生經歷。</p> <h3>回憶酸甜苦辣</h3> <h3>還有人煙但沒有了喧囂</h3> <h3>回來是尋求回憶,有思念卻真的沒有留戀。</h3> <h3>知足常樂是誓言</h3> <h3>通往麥場的小路</h3> <h3>思緒各異</h3> <h3>走在連隊的小路上</h3> <h3>必由之路</h3> <h3>漫步人生路,百味雜陳</h3> <h3>當年連隊沒有電燈,伙食亦維持體力,條件僅滿足生存;農耕講究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我的朋友們都堅強樂觀,給予我足夠的信心。</h3> <h3>為了實現一個事業的追求,在這兒奮斗喘息……</h3> <h3>我們為之付出的地方</h3> <h3>樂魂牽苦夢繞,苦樂,歌兮!嘆兮!</h3> <h3>花甲說昨天</h3> <h3>凝視故居——廢墟</h3> <h3>共同的路</h3> <h3>每到春天荷爾蒙的氣息彌漫或籠罩,生活就有了色彩繽紛的故事。</h3> <h3>生活遺址,從這里能道出許多愛情和悲傷。</h3> <h3>一聲嘆息</h3> <h3>感嘆人生,無奈而無悔</h3> <h3>青春無語</h3> <h3>烙印在心里,只有足跡清晰可見。</h3> <h3>通連公路——路過的人都說:啊!這就是十三連</h3> <h3>艱苦的環境造就了忍耐和堅強、樂觀善良。難道不是一片神奇的土地?</h3> <h3>昂首挺胸返程快樂</h3> <h3>團部醫院舊址</h3> <h3>步履并不輕松</h3> <h3>一路汗水——看不懂然而自然</h3> <h3>歲月如風</h3> <h3>我們會在夢里回來的</h3> <h3>團機關大樓</h3> <h3>那個年代能在團部駐地生活是作為理想的奢望</h3> <h3>142團地標和團史簡介</h3> <h3>團場職工已經住進夢想的“高樓大廈”,電燈電話不再是理想啦!</h3> <h3>商業設施遍布場部</h3> <h3>自信方自強</h3> <h3>站立天地間</h3> <h3>得見終老</h3> <h3>感嘆此生</h3> <h3>回首往事</h3> <h3>孤獨也是伴侶,駝背白發的殘年就是我。</h3> <h3>看到了往日時光</h3> <h3>回來不是在夢中</h3> <h3>默默無語</h3> <h3>我還是我,但不是曾經的我啦!</h3> <h3>笑說過去的日子</h3> <h3>留住記憶</h3><h3> 知青是工作,是命運,是歷史,是人類史。是民間故事也是悲壯史詩,可以豪言壯語,也可以娓娓道來,還可以絮絮叨叨,更多的是動情地訴說……</h3><h3> 感謝觀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拜城县|
雷州市|
巴彦淖尔市|
宜兰县|
乐山市|
大丰市|
麦盖提县|
青田县|
桂林市|
乃东县|
苗栗市|
米林县|
额敏县|
马公市|
阿瓦提县|
霍城县|
开远市|
宜宾县|
重庆市|
丰宁|
丹巴县|
郁南县|
仙桃市|
新余市|
嘉祥县|
资溪县|
长宁区|
平山县|
大埔区|
遵义县|
宁津县|
沛县|
乐都县|
普洱|
武穴市|
桐城市|
阳曲县|
康马县|
抚州市|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