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年初十,隨群友往黔桂訪苗家鄉風民俗,回程中,領隊擠時間,對行程稍作調整,故有幸游走黔陽古城。</h3> <h3>黔陽古城歷史悠久,唐時稱龍標,地處五溪以遠,黔頭湘尾,蒼山逶迤,扼滇黔門戶;清水,潕水合流沅江,江水如練三面繞城,山光水色,風景秀麗。多處景點涵歷史典籍,一城古建顯文化風貌。</h3> <h3>王昌齡貶謫龍標,原來就在這黔陽古城,又見古風凝重的芙蓉樓坐落于此,初,據介紹《芙蓉樓送辛漸》寫于此,又覺“寒雨連江夜入吳”不對應地理,查后,方知寫于吳地潤州芙蓉樓。但是,黔陽古城的芙蓉春色,也沒辜負王昌齡一片玉壺冰心,同樣承載詩人高潔的人格節操。</h3> <h3>(此王有為故居)古城人杰地靈,王有為,危道豐,黃忠杰等名士輩出。尤為知名的是危道豐與劉海粟關于人體藝術寫真的爭論,危道豐與孫傳芳同窗,一同留學東洋,觀念相對西洋美術仍顯封建。</h3> <h3>戴笠在此主持修建“中正門”,除表達忠誠領袖之外,也把中國文化的元素凝固在傳統建筑的形質之上。</h3> <h3>戴笠其人,雖聲名遠播,知者印象多是“特務頭子”,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過后,又往往被學術考證或野史演繹出多重人格,章士釗先生的挽聯,可能潛藏著認識戴笠的多維角度。</h3> <h3>巷陌深深,古風雅致;舊時文字穿越歲月滄桑奔來眼底,給人幾分感嘆,又幾分清新。</h3> <h3>繁華落盡,老樓衰頹,臨水而立,雖不見過去的渡津,也能猜想曾經的風韻。</h3> <h3>這個修造作坊,有八套爐子,可能興于五十年代,盛于六.七十年代,雖然手工業只是昨日黃花,它的掙扎還是得寵于民眾需求。我們不能忘記:手工業陪伴農業鑄就了幾千年燦爛的農耕文明。</h3> <h3>黔陽古城,開門揖客,推行旅游,隨著交通的便利,將進一步發掘潛質,以獨特的風景,文化煥發自身的美麗。</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康乐县|
阿拉善盟|
兴国县|
九龙城区|
广南县|
盐源县|
云龙县|
西宁市|
夏邑县|
水富县|
壶关县|
施秉县|
祁东县|
常州市|
威远县|
桐柏县|
华安县|
刚察县|
运城市|
乌鲁木齐县|
武定县|
孝感市|
永春县|
疏附县|
威远县|
乌拉特后旗|
类乌齐县|
南川市|
星子县|
繁峙县|
贵州省|
南丹县|
凤台县|
苏尼特左旗|
米易县|
常山县|
昌吉市|
泰顺县|
正安县|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