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做教師整整三十四個春秋,主打的身份便是——師者,做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一件由外而內的事,同時也由內而外做著另一件事——學習,于是乎有了另外一個身份的自己——學者。總認為教師職業即是度人的過程,也是度己的過程,教師本身也是一位受教育者。故而多少年來,從不敢松懈一刻,在近知天命的年紀愈發覺得自己知識的薄淺,越發珍惜一切的學習機會,與一切鮮活的教育思想為伍,珍惜一切的時間與書本為伍,珍惜一切的教育資源來豐潤自己。常常也自嘲——“朝聞道,夕死足矣”!學一點是一點吧!</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學習,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吧!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其實這幾年寫的一些教育敘事,幾乎以教育日記體式的方式,抑或說蘇霍姆林斯基式的形式,第一時間自由地講述了鮮活的教育故事、教育現象、教育思緒和教育生活。文本呈現的方式也不同于尋常文本,多處有后記、附記,及又及等字樣,因著一切皆因和名師們對話,和孩子們心靈的獨白,即自我反思的學習。其實文本只是自我的心靈對白,和同仁讀者的二次交流對話,某種意義上說促使我復思,再復思,再次沉淀自我,這就是我理解的另一種多聲道的學習吧!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文本呈現了一個教育話題,在二次交流中引申出更為深層深廣的教育見地,拓展延伸內涵式教育發展的同時,其本身就是一次鮮有的生動的學習過程,為此甚是欣慰!用霍軍老師的話說,“對話,養一條好聽的歌喉”“互相呼喚吧,就像對自己歌唱”“應和就是創作,就是自我喚醒”。是呀,這種切身的體驗這幾年尤為深刻,和心中有光、向陽的資深教優秀的人在一起,其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輝的耳濡目染,專業領域獨到見解的引領,可以說這種影響是極為深廣的,至少對我是這樣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幾年來,自己不僅對教育有了深層的理解,廣博的認知,而且沉醉不知歸路,癡心迷戀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皆源于“隴原名師”這個群體的感召。特別是霍軍這個語文隴原名師,看看和酒中一群少年們有滋有味的朝辭晚賦充實的教育生活暫且不說,單單酒中苑里的一朵銀翹花,鋼筋水泥縫里的一棵草,一顆楊柳,一瓦檐,一紅墻,一只布谷鳥……皆是其教育抒懷的資源,應四季變化,一波一波的芬芳不時便襲來。所有的事物一經入他的眼睛,經他的筆,其欣然喜悅的教育生活,其蒼天悲憫之心,教育情懷, 處世心態,在字里行間彰顯出強大的生命活力。這種活力其穿透力、影響力,在過去的1000多個日子里隨風潛入心田植入機理,讓跌碎在塵埃里的我重新凝聚力量,帶著向美、向善、向陽的靈魂,在教育這片綠意盎然、春光無限的田野里重拾自信,領著一波娃娃們再次在字海文卷里尋找著自由、熱烈、奔放的、健康的教育生活。這種教育喚醒直抵心靈,燃爆一個教師教育熱情,教育情懷;激活教育生命力,促使自己的教育呈現開放的態勢,包容的態勢,說淺一點改變了我的成長軌跡,說深一點影響了我的教育人生。風中的花朵,翩然的落葉,飛舞的雪花,豌豆樣的樹籽,皆是我和孩子們的教育資源和教育話題,我們師生共同體驗有情趣、有滋味的學習生活,感受文字的美妙,體驗閱讀的快樂,感悟寫作的快意……我想這種教育的光輝,對八九十來歲孩子的影響,其深遠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分”這個命根子的教育,我想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從鄉村走出的教師,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更多的是其人性教育的光輝在歷史長河中的熠熠生輝。</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幾年寫的一些東西,零零碎碎多層面多視覺反映了幾年來我的教育生活。既有和名師們的對話,也有自己作為一個語文人的夢想和追求,也有在名師的感召引領下教育文化生活的體驗和跋涉,也有和六三班的孩子們學習生活的快樂時光,也有在課改時的不堪、壓力、徬徨、困惑、苦惱……走過來了,也不失為一筆人生財富。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最好的詮釋。感謝失去了世人眼里所謂的光鮮,卻意外的有了自由和精神的解放,真正靜下心來教書。“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獨立”民國風的教育甘醇味道,終解其奧妙。感謝生活,感謝教育,感謝名師們,感謝六三班的孩子們,給了我豐富的內涵式的教育生活,讓我像一顆崖縫里的小草有著自己的春天,讓我像洼地里的打碗碗花也有自己的青天,讓我像風中的葦桿別有一番風韻,讓我像雨中的露珠晶亮剔透,讓我像戈壁的棗花也有迷人芬芳……</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江南著名教育人所倡導的教師一定要動筆,真好!動筆,讓你能靜下心來教書!動筆,讓你會有思想;動筆,讓你靈魂有棲息地;動筆,讓你和同道人快樂奔跑;動筆,讓你走向理想的自己;動筆,讓你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教師。</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想說的是:感謝忙碌不堪的自己,沒有停歇腳步;感謝勞累不堪的自己,丟不開這張白紙上的犁頭;感謝浸泡在藥罐子里的自己,還能拿起一根粉筆經營教育天地;感謝心中掛著一枚太陽,陽光燦爛的自己。說真的有時候也真想放自己一馬,也能美美地按時睡一覺,也能閑庭散散步,看云卷云舒!可到頭來,還是更愿與教育繼續對酌,一杯一杯復一杯。</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欲醉眠,惟愿教育的山花盛開一季又一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姜輝蓮,甘肅省特級教師,隴原名師,全國優秀教研員,金昌市優秀拔尖人才,金昌市作家協會會員。 出版教育專著《夢回杏壇》,教育隨筆《思想在筆尖行走》,先后在《小學語文教學》等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多篇,在《西風》發表多篇散文隨筆。現任職于金昌市實驗小學,從事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隴原名師姜輝蓮小學語文一級工作室和渭源二級名師工作室工作。</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歡迎閱讀,分享和轉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微信:gsjcjhl</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QQ:1309994677</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渝北区|
双流县|
顺昌县|
佛坪县|
简阳市|
苏州市|
庐江县|
武陟县|
通州区|
武清区|
淳安县|
孝昌县|
禄丰县|
庄浪县|
建始县|
永福县|
阳曲县|
莲花县|
宝兴县|
翁源县|
沅江市|
河池市|
松滋市|
中牟县|
山东省|
彭阳县|
师宗县|
银川市|
象州县|
林西县|
嘉峪关市|
惠水县|
普宁市|
屏南县|
定州市|
水富县|
内乡县|
新河县|
江安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