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您的關注是莫大榮幸 </i></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您的分享是最好鼓勵!</i></b></h1><p><br></p> <p>親愛的宇兒:</p><p><br></p><p> 上封信,我們一起回顧了你成長的點滴記憶,雖然甜美,但那也只能算作“糖衣”。<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這封信才是爸媽想在你成人禮來臨之際送給你的“良藥”。</span></p><p><br></p><p> 兒子,學生時代、黃金季節(jié),毋庸置疑,學習很重要,但爸媽認為比學習更重要的是你精神的豐盈、心胸的開闊、人格的健全和身體的健康。說句心里話,以兒的聰明好學,爸媽對你的學習并不擔心。俗話說,<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子莫若父!爸媽在看到你的優(yōu)點和長處的同時,更看到你的缺點和不足;不但希望你學習進步,更希望你人品優(yōu)秀;不但希望你懂得學習,更希望你學會做人</span>。在爸媽看來,你的年齡雖已成人,但你的心智在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此時此刻,爸媽只是想以朋友的身份、以過來人的身份,<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與你聊聊為人處世方面一些值得你注意的問題</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諺說“無人是一座孤島”</span>,人是社會的動物,人一出生就要與他人打交道,<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社交的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span>。記得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于他的專業(yè)能力(智商),85%決定于他的社交能力(情商)。心理學家馬斯洛也認為,社交是人的五種基本需求中較高層次一個需求。爸媽認為,社交能力不但決定人的成敗,還影響人的快樂,左右人的幸福,可以說社交能力是人的核心能カ,但你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弱,這是你成年以后爸媽最擔心的一個問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何與人相處呢?圣經(jīng)說,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對特別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這兩句話應該是為人處事的金科玉律</span>。具體對宇兒來說,爸媽認為要重點把握三點:</p> <h3>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要懂得尊重他人</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這可以說是與人相處最核心的要求。切記:<font color="#ed2308">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font>一個人通常對強者、富者、貴者、成功者,容易保持尊重,但是對弱者、貧者、賤者、失敗者,常常缺乏應有的尊重。但我們什么時候都不要忘了,尊重是互相的,你尊重別人,別人オ會尊重你;你鄙視別人,別人在內(nèi)心也會鄙視你。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就會時時處處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說話辦事、待人接物,就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照顧別人的利益,維護別人的面子;<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甚至對別人的虛榮虛偽,也能看破不點破;即使表達愛心,也會以別人能接受好接受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人心生好感?!</span>事實上,中國人的心理大多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在感受別人的善意后,大都會投桃報李,這樣各種機遇和善緣就會接踵而至,矛盾和恩怨就會冰釋消解,甚至化敵為友、化千戈為玉帛。</h3><h3><br></h3><h3> 歷史上有名的“七擒孟獲”的故事,就是諸葛亮成功運用尊重原則,通過給足孟獲面子,從而讓孟獲心悅誠服的經(jīng)典case。</h3><h3> </h3> <p> 華人首富李嘉誠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他特別懂得尊重人也有很大的關系。有一次,李嘉誠接見馬云一行30多名大陸的富商,為了體現(xiàn)對每個人的尊重,照顧每一個人的面子,他別出心裁地采取抓鬮的辦法來決定吃飯的座位,離席時與每位客人一一握手,還不忘與在場的服務生握手。<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體現(xiàn)修養(yǎng),能把尊重人的細節(jié)做得如此完美的人,想不成功都難!</span></p> <p> 相反,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有時候喪失的不僅是友誼,甚至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想想我們身邊多少的矛盾、多少的仇恨、多少的災難無不起因于此。</p><p><br></p><p>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成功應聘某著名企業(yè)高管的女士,這天領著她的兒子走進該企業(yè)總部樓下的花園,并在一張長椅上坐下來吃東西。不一會兒女士往地上扔了一個廢紙屑,不遠處有個老人在修剪花木,他什么話也沒有說,走過去撿起那個紙屑,把它扔進一旁的垃圾箱里。就這樣,這個女士連扔了三次紙屑,老人一連撿了三次。女士還指著老人對他兒說:“看見了吧,你如果現(xiàn)在不好好上學,將來就跟他一樣沒出息,只能做這些卑微低賤的工作!”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個老人竟然是這家著名企業(yè)的總裁,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名女士還沒上任就被解雇了。這個故事再次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不尊重他人,有時看似傷害的是別人,但往往傷害最大的是自己!</p><p><br></p><p> 兒子,<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平時說話辦事,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傷害別人的面子。</span>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面子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和尊嚴,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有時候一個人,你可以打他,可以罵他,但是不能傷害他的面子,傷害了他的面子,他甚至會記恨你一輩子。因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傷害人家的面子有時比傷害他的身體還厲害,身體的傷口容易愈合,心靈的傷口很難痊愈。</span>所以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它提醒我們在與人相處中,一定要與人為善,多積口德,不要惡語傷人,特別是不要傷害他人的尊嚴與人格。</p> <p>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二要熱心幫助別人。</i>這是獲得別人好感,得到社會承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兒子,你們這一代人優(yōu)點很多,但也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你們這代人大多比較自我,不太懂得關心人照顧人,分享精神和責任意識比較欠缺。這個問題在你的身上也是存在的,但主要責任不在你,因為你是獨生子女,萬千寵愛集于一身,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特別是生活上幾乎是飯來張嘴、衣來伸手,好吃好喝好用的一切都讓你優(yōu)先,生活中的苦活累活臟活都不讓你沾邊,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只讀圣賢書……<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過分寵愛的結(jié)果,就是弱化了你生活自理的能カ,剝奪了你關心他人、照顧他人的資格,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這是我們最大的失誤,</span>也是你成年后走向社會爸媽擔心的問題。就此問題,爸媽也多次跟你交流過,但你常說“我的東西憑什么給別人?”你認為,自己的東西也是爸媽辛苦賺錢得來的。兒子,小時候你這么想也沒有錯,因為你還不能自食其力,你這么說,也許是出于心疼爸媽。但現(xiàn)在爸媽希望你不再這么想,真心希望你的認識更深、格局更大、境界更高。</p> <p> 如果僅從人與人相處的角度來看,<i style="color: rgb(237, 35, 8);">幫助別人通常是獲得別人好感和支持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i>一個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一定會記住你的好處,感受你的善意,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有人說,<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朋友都是麻煩出來的</i>,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朋友之間你今天幫助我,我明天幫助你,在相互幫助過程中,感情自然就會不斷地加深。現(xiàn)實生活中,熱心助人的人,人緣就好,人脈關系就廣,社會資源就多,他的影響和能量就大,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朋友都愿意雪中送炭、鼎力相助。相反,誰都不喜歡與那種特別自私自利自我的人交往,因這種人心中只有他自己,凡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一點虧都不想吃,什么便宜都想占,甚至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這種人看似聰明,實則愚蠢透頂。因為誰都不傻,占人便宜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種小氣鬼、冷血動物,朋友都會遠離他,周圍的人都會討厭他,到頭來可能一個真心朋友都沒有,他們一旦有事,也就只能自求多福、聽天由命了。</p> <p> 如果從人生的目的和意義角度來看,幫助別人也是最有價值的。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不停追問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有人說利已的人生最有價值,也有人認為利他的人生最有意義,但<i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爸媽最欣賞哲學家維根斯坦的觀點,他說,人生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使自己幸福的同時,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幸福</i>。爸媽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他幫助他人的能力上。如果一個人只能讓自己快樂,那他的人生雖有價值,但畢竟有限,只是停留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漢的層次上:如果他能夠讓家人快樂,那他就不再只為自己活著,而是在家人的幸福快樂中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如果他能夠讓周圍更多的人快樂,那他的人生價值就已超越了自我和小家,實現(xiàn)了量的跨越和質(zhì)的升華;如果他是一個市長,一個省長,甚至是一國之元首,能夠讓一市、一省、一國的人民得到更多的幸福,那他的人生價值就會在人民中留聲、在青史中留名,那種人生實現(xiàn)感、滿足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語。<i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們常常過多地看到人的利己本性,而忽視了與之旗鼓相當?shù)睦拘裕囊饬x大多屬于后者</i>。許多人都是在幫助他人、奉獻社會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p><p><br></p><p> 清朝平民教育家武訓,家境貧寒,行乞40多年,省吃儉用,歷經(jīng)千辛萬苦,用乞討攢下的錢,先后興辦了多所免費教育窮苦子弟的義學,100年多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p><p><br></p><p> 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先生將自己絕大部分的財產(chǎn),捐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光在內(nèi)地就捐資興建了3000多個教學樓、圖書館等教學項目,家財散盡為興學,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先生之名永載中國教育事業(yè)史冊。</p><p><br></p><p>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大資本家將自己數(shù)以百億美元的個人財富都無償捐給了社會慈善事業(yè),使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直接或間接受益,從而使他們的人生獲得了最大的滿足和實現(xiàn)。</p><p><br></p><p> 兒子,我們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愛心沒有差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每個人都是他人的環(huán)境,我們做不了太陽照耀全人類,不妨做一根蠟燭,照亮和溫暖世界的一個角落。</span>助人為樂不妨從身邊人做起,先是家人和親戚,然后一圈一圈擴大到同事朋友以及有困難的陌生人。有時候,你的一句鼓勵的話語,就可能讓人重燃生活的勇氣:你的一個小小的幫助,就可能讓人走出生活的困境;你的一個善意的提醒,就可能讓人少走很多的彎路;你的一次提攜栽培,就可能讓人踏上成功的大道。<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果要問什么事情最有價值?爸媽認為,助人最有價值,因為幫助別人不僅快樂自己,而且成就自己,</span>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你成年后,<i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爸媽不求你大富大貴、飛黃騰達,但求你生活無缺、精神富有;不求你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但求你樂善好施、無愧自我。</i></p> <p>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要學會把握分寸</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把握分寸,最難的也是把握分寸,分寸兩字最難拿捏,不及難成事,大過要壞事</span>。所以孔子說,過猶不及,中庸之道最好。中庸之道就是執(zhí)兩用中,不破規(guī)矩,不走極端,做任何事都講究分寸,不偏不倚,不緊不慢,不溫不火,不咸不淡…恰到好處,悅?cè)藧偧海源髿g喜!比如,愛財不貪、好色不亂、飲酒不醉就是分寸。再比如,自信不自負,放松不放縱,信任不迷信也是分寸。再比如,待人不熱情不好,但太過熱情也不好,太過熱情了,會給人感覺有諂媚之嫌;做事不積極不好,但太過積極也不好,太過積極了會給人有自我表現(xiàn)之感;工作不投入不好,但太過投入也不好,太過投入了可能會因此無暇照顧家庭和影響身心健康;生活不講情趣不好,但太講情趣也不好,太講情趣了可能會玩物喪志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為人不義氣不好,但太義氣也不好,太義氣了可能會因喪失原則而引火燒身甚至招災罹禍:為人不講原則不好,但太講原則也不好,太講原則了可能會因欠缺靈活性、策略性而使事難成、人難做;為人不會來事不好,但太會來事也不好,太會來事了會給人圓滑不可信賴的感覺。<i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所以人生做事常常令人犯難的,并非做與不做,而是將事情做到何種程度</i>。那么為人處世的分寸到底如何把握呢?爸媽以為:</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span>,這是把握分寸的準星,<i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是指導我們?yōu)槿颂幨赖亩êI襻?lt;/i>。有了正確的三觀,就有了識別對錯、明辨是非的慧眼;就有了抵御誘感、行穩(wěn)致遠的定力,就能避免走彎路、入歧途,就能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做自己該做的事情,<i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就能“亂花漸欲迷人眼,我自神閑氣定”,就能“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i>。比如,如果我們有了正確的義利觀,就能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到不義之財不取,別人的東西再好不起心,公家的財產(chǎn)再多不貪占。如果有了正確的情感觀,交友就能做到英雄不問出處,唯以志趣才學相砥礪;擇偶就不會過于看重顏值與門戶,而更看重品德與內(nèi)涵。如果有了正確的家庭觀,就能肩負起家庭的責任,對愛人忠誠,對父母孝順,對子女養(yǎng)育,對家庭其他成員關心,做到修身齊家、敦親睦鄰,讓家庭其樂融融、和諧美滿。</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其次,要學點哲學,</span>懂得辯證法,特別是兩點論、矛盾論,學會用全面、系統(tǒng)、發(fā)展、聯(lián)系的眼光來看問題,避免以偏概全、舍本逐末,只看眼前不看長遠,只顧個人不顧全局,只看末端不看主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zhì)。比如我們評價一個人,喜歡簡單地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實際上,環(huán)顧周邊的人,真正十惡不赦的壞人是極少數(shù),一輩子只做好事,一點壞事也沒做的人也很少,<i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就是一個魔鬼與天使并存的矛盾體,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i>。好人有時也會經(jīng)不住誘惑,干點壞事;壞人也可能良心發(fā)現(xiàn),做點好事。而且好壞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一個好人壞事做多了就會變成一個壞人,一個壞人好事做多了也可以變成一個好人,<i style="color: rgb(237, 35, 8);"><u>人與自身心魔做斗爭是一輩子的事情,修身養(yǎng)性永遠在路上</u></i>,一刻也不能放松,所以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兒子,做好人雖難,但是會收獲人生的無價之寶——內(nèi)心的安寧。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孔子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應該就是對做好人的最好回報。另外,這也提醒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不要用老眼光看人,過去的好人可以變成壞人,過去的壞人可以變成好人,而且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惡似善,好人和壞人都不會寫在臉上,我們不要被假象,特別是被偽善、被甜言蜜語所迷惑,而是要聽其言、觀其行,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敬而遠之。</p> <p> 再者,從細節(jié)的角度來說,<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還要學會察言觀色,見機行事,</span>特別是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這一點尤其重要,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一定要懂得察言觀色,了解其中的人和事,弄清其間的關系和情勢,才能把握好說話做事的分寸,做到看人說話,說得體的話,說符合身份、場合的話,<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既會說“陽春白雪”,又能講“下里巴人”</span>;<i style="color: rgb(237, 35, 8);">見機行事,做該做的事,做讓人喜歡、別人需要的事,既會錦上添花,也懂雪中送炭</i>。這種有眼色、會來事、能做事的人,哪個領導不欣賞,哪個同事不喜歡,哪個團隊不需要呢!?相反那種呆頭呆腦,沒有眼色,推一下動一下,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的人,在哪里都不讓人待見、不招人喜歡。兒子,由于你人生歷練少,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能力還比較欠缺,爸媽希望你用心琢磨,加強鍛煉,正視不足,補齊短板,努力成為一個的情商智商俱佳、上下左右賞識的青年才俊。</p> <p> 兒子,要說的話還有很多,但限于時間,也只能就此擱筆。<i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信中所言只是基于爸媽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和理解,有些也只是爸媽的希望和良苦用心,</i>不一定對,僅供兒子參考。</p><p> 最后,祝兒子在未來的歲月中邂逅幸福,躋身成功,放飛希望,收獲夢想!</p><p><br></p><p> 愛你的爸爸媽媽2019.2.26至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阿坝县|
枞阳县|
门头沟区|
固阳县|
会泽县|
若尔盖县|
林西县|
五家渠市|
赞皇县|
锡林浩特市|
高州市|
台湾省|
水城县|
开江县|
宣汉县|
定远县|
香港|
托克逊县|
黄大仙区|
晋城|
景东|
西平县|
公安县|
岳西县|
尚义县|
平泉县|
永城市|
太仓市|
麻阳|
雷波县|
昭平县|
太湖县|
定日县|
营山县|
永城市|
申扎县|
黄冈市|
盘锦市|
兴海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