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未經(jīng)美篇作者的許可不得轉載!</p> <h3><br></h3><h3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Regular; color: rgb(255, 226, 192); font-size: 0.34rem; line-height: 1.8em; caret-color: rgb(255, 226, 192); text-align: justify;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溫馨提示:志愿軍的女兵故事中的老照片、文章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在《志愿軍女兵風采》畫傳中,版權歸作者,發(fā)行權歸出版社。<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font-size: 0.34rem !important; line-height: 1.8em !important;"></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張連喜,1934年11月,出生于廣東電白一窮苦人家。從小就賣給豪門家做丫鬟。1949年初參加革命。1950年參軍隨第四野戰(zhàn)軍醫(yī)院參加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同年10月第一批入朝參戰(zhàn),一直打到***春川后回撤。1957年輪換回國。在朝鮮榮立三等功三次,多次受到上級加獎。</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這樣為重傷員排尿,那時候是常事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者:張連喜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我有幸成為一名光榮志愿軍女戰(zhàn)士,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我當時是志愿軍部隊的一名女衛(wèi)生兵,擔負搶救和護理轉運傷員工作,在執(zhí)行任務中總是走在前,不怕苦和累也有隨時負傷甚至犧牲的危險,在護理工作中一貫認真負責,特別是在護理重傷病員時,從來不怕臟不怕苦,細心耐心照顧和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重傷員不能自己排尿,用導尿管也不能導出,為減輕重傷員痛苦,我懷著對戰(zhàn)友深厚的革命感情,用嘴吸導尿管幫助重傷員戰(zhàn)友排尿,保證了重傷員的安全。在旁邊的其他傷員問我,你就不怕臟嗎?我回答說,你們在前線戰(zhàn)斗死都不怕,我們是白衣戰(zhàn)士,是救傷員的怕臟就不可以當白衣戰(zhàn)士!傷病員聽后都很感動,紛紛稱贊我們。這樣為重傷員排尿,那時候是常事。這樣做過的女護士,不只我一個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反細菌戰(zhàn)中,我和戰(zhàn)友們依照上級命令,對敵機投下的細菌彈,進行有效防消,參加捕鼠撲殺各種帶菌和帶病毒昆蟲,在反細菌戰(zhàn)中,由于本人成績突出受到了首長和戰(zhàn)友的表揚,在以后的行軍和工作之余,我抓緊點滴時間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已的護理技能,由于工作出色,學習成績優(yōu)良,1953年1月9日我所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分部第17大站醫(yī)院給我記三等功一次。 在以后的搶救護理傷員中,我更加耐心細致盡心盡職工作,對傷員傾注了全部的革命感情,任何工作都起帶頭骨干作用,在轉運傷員時,遇敵機轟炸,我撲在傷員身上,用自己的身體為傷員作蔽護,保證了傷員的安全,1955年1月,志愿軍第2分部第9大站252醫(yī)院又給我記三等功一次,1956年志愿軍第2分部第9大站252醫(yī)院,又因我工作出色給予我嘉獎一次。</h3> <p class="ql-block">編輯者:武麗佳,女,志愿軍第12軍34師106團后代,律師,《志愿軍女兵風采》一書主編。</p> <p class="ql-block"> 1950年,美篇中這些青春煥發(fā)的志愿軍女戰(zhàn)士都剛滿十幾歲,當祖國一聲召喚,她們毅然離開故鄉(xiāng)和學校,參軍入伍,跟隨入朝作戰(zhàn)的部隊,跨過鴨綠江,奔趕硝煙彌漫的朝鮮前線。為了正義為了和平,她們中的許多戰(zhàn)友,血灑朝鮮三千里江山,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她們用無聲的莊嚴,壯麗地實現(xiàn)了人生的輝煌!她們是那個年代,乃至現(xiàn)在這個時代最可敬可愛的人!</p><p class="ql-block">女兵們珍藏著的一枚枚軍功章,一張張嘉獎狀,最讓她們自豪的是她們曾經(jīng)是個抗美援朝的女兵!是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考驗的女兵!</p> <p>張阿姨,您雖然走了,您的風采依舊是像鏗鏘玫瑰一樣,永遠定格在畫傳中!偉大的志愿軍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初心不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吉安县|
凉城县|
利川市|
确山县|
乌兰察布市|
合作市|
台山市|
理塘县|
湟源县|
喀什市|
邳州市|
天等县|
昌吉市|
徐汇区|
利川市|
台前县|
防城港市|
合作市|
江达县|
高尔夫|
长海县|
兴国县|
公安县|
梁平县|
若尔盖县|
克拉玛依市|
龙江县|
浮梁县|
井冈山市|
五华县|
资阳市|
乐山市|
峨眉山市|
石阡县|
伽师县|
江永县|
永顺县|
农安县|
敖汉旗|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