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無錫梅園景點</h3><h3> 古梅奇石圃、咖啡屋、園林博覽園、生態樂園、植物博覽園、景區大門、誦豳堂、香海、 三星石、春芬軒、歲寒草堂、碑廊、秋丹閣、讀書處、荷蘭風車、畹芬堂、怡怡亭、小教堂、梅園石刻、念劬塔、豁然洞、遠香館、錫明亭、松鶴亭、積雪堂、菜香齋、開原寺、紫藤、洗心泉、天心臺、榮德生銅像、招鶴亭、樂農別墅、清芬軒等,可以分為三大主題,具體如下:</h3> <h3>以梅文化為主題的梅花景區</h3><h3> 有洗心泉、天心臺、念劬塔、誦豳堂、讀書處等眾多的"榮氏"人文古跡;又有集天下古梅與奇石于一體,結合中式園林建筑的古梅奇石圃。內有中國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館、歲寒草堂、冷艷亭等建筑,徜徉其間,可以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識,領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感受梅花人格化的精神。</h3> <h3>園林博覽園</h3><h3> 集自然與風格各異的園林景觀為一體,布置有風車、吊橋、咖啡屋、教堂等。暢游其間,開闊的大草坪、高大的香樟林、眩目的球宿根花卉、淺灘倒影,無不體現出濃郁的異國風情。</h3> <h3>花溪景區</h3><h3> 引種奇花異卉100多個品種,并建有規模巨大的巖石景觀,綠樹巨蔭與突兀大石相間,流水淙淙其間,倒映著藍天白云,與群山融為一體。她把中西方環境藝術巧妙結合,敞開大地般的胸懷吸引無數游子的心。讓人享受回歸自然的歡暢與快樂,享受山石永恒不變堅定不移地精神,體驗人心與山石相通則咳與萬物相通的靈感。人在其間,無不感受到設計師的匠心獨具。</h3> <h3> 【主要景點】有:梅園刻石、洗心泉、米襄陽拜石、天心臺、揖蠡亭、清芬軒、香海、誦豳堂、招鶴亭、小羅浮、念劬塔、豁然洞、開原寺、松鶴園、小金谷、吟風閣。</h3> <h3>念劬塔</h3><h3> 念劬塔是梅園的點睛之筆,也是梅園的標志性建筑。該塔八角三層,高18米,建于1930年,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母親石太夫人而建的紀念性建筑,以懷念父母的養育之恩。</h3> <h3>當年,榮宗敬、榮德生先生的母親石氏80冥壽,特地建造這塔,以示紀念。初次擬名為“念慈塔”,恰巧錢振锽先生來梅園賞梅,榮先生請錢先生作文書寫塔記。錢先生向榮德生先生提出建議,改塔名為“念劬”。他說:取《詩經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勞”之句,以示對父母的懷念。又取《詩經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之句,又包含紀念母親之意。</h3> <h3>梅園刻石</h3><h3> “梅園”二字為榮德生先生1916年親筆題寫。刻石旁的紫藤,是當年榮德生老先生親手所植,已有100多年歷史,寓意“紫氣東來”,象征吉祥富貴。</h3> <h3>寒風中綻放</h3> <h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每當我讀到這首詞時,都不禁為梅花這種精神所感動。</h3><h3>梅花,非常清香幽雅,她與松、竹并稱“歲寒三友”。梅花在嚴寒的冬天,仍傲然挺立,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正如宋代詩人王安石所說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把梅花的樣子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中。</h3><h3>今年初春,南京市里飄著雪花,我來到了梅山,發現梅花開得正旺。在滿天飛雪中,悄悄綻放,無人知曉。在這冰天雪地里,她們矗立著,開放著,正與大自然頑強地抗爭著,正所謂“梅花香</h3> <h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每當我讀到這首詞時,都不禁為梅花這種精神所感動。</h3> <h3> 讀書處</h3><h3> 開辦于1927年,1929年在此新建校舍。2000年進行了全面整修,恢復了當年的面貌,并經多方收集,整理了一批資料,成立了榮氏歷史陳列室。正廳中堂橫幅為榮德生先生在1943年冬手書“心正意誠”,橫幅下布置榮先生撰于1929年的《豁然洞讀書處文存序》序文,正廳兩側的東廂和西廂陳列讀書處學生作文選。</h3> <h3> 開原寺</h3><h3> 無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無錫西郊橫山山麓,梅園橫山風景區內。寧滬高速、錫宜高速、環太湖公路均可直達。佛法僧三寶俱齊,是無錫地區著名的佛教文化景觀和旅游景點。始建于1930年,由中國著名工商業家榮德生先生捐資建造,1933年建成。</h3> <h3>梅花,非常清香幽雅,她與松、竹并稱“歲寒三友”。梅花在嚴寒的冬天,仍傲然挺立,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正如宋代詩人王安石所說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把梅花的樣子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中。</h3> <h3>開原寺是按我國漢族地區的常規建成的。在主軸上座北朝南,分別有天王殿、大殿、大雄殿、藏經樓四進,另有玉佛樓一座。東西兩側分別是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功德堂等配殿廂房。雖建寺較晚,卻存有頗多寶物,顯現出獨特的風采。藏有清乾隆版《大藏經》一部;泰國友人贈送的銅鑄彌勒佛;美國信眾捐贈的玉質緬甸臥佛;日本明石市日中友好協會建造的頗具日本風格的“平豐”鐘樓。這些既反映了佛門弟子的深情厚誼,也顯示出世界人民祈求和平的共同心愿。元旦、除夕夜開原寺的撞鐘祈福活動已成傳統習俗。</h3> <h3> 1914年開鑿時,挖得古硯一方,背刊“文光射斗”四字,榮德生先生因名之曰“硯泉”。因古漢語中“硯”、“研”相通,故篆書泉名時作“研泉”。</h3> <h3>樂農別墅</h3><h3> 建于1919年,因榮德生先生號“樂農”,所以為此建筑取名為“樂農別墅”。1985年春天,榮毅仁先生返回故里,特為“樂農別墅”題額。現作為“榮氏歷史陳列室”對外開放,向眾人展示榮氏家族當年艱苦創業、實業救國、造福桑梓的歷史功績。</h3> <h3>天心臺</h3><h3> 天心臺建于1914年,源于“梅花點點皆天心”之意。臺前聳立三峰太湖石,酷似“福、祿、壽”三字,故稱“三星石”。天心臺南有峰太湖石,名叫“米襄陽拜石”。相傳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任職丹徒時,此石即為其園中之物,而其又特別喜歡石頭,愛石成癖,后人稱之曰“米襄陽拜石”。</h3> <h3>豳堂</h3><h3> 誦豳堂俗稱“楠木廳”,為“榮氏梅園”的主體建筑,1916年建成。榮先生取《詩經·豳風》種莊稼艱辛勞作之意用為堂名。現額為書畫家吳作人1979年書。</h3> <h3>誦豳堂內陳設物品均為榮家原物,建筑與陳設珠聯璧合,匹配有情。它與香海南北呼應,面闊九間,中間三間為正廳。因用楠木為梁,稱楠木廳。中堂高懸“誦豳堂”匾,吳作人手筆。額下懸掛梅園全景圖。</h3> <h3>1979年周懷民冒暑之作。中堂兩側,懸有時乃風書《詩經·豳風·七月》八章。堂左右兩側,懸有楹聯,有秦歧農錄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花。”有錢以振贈、唐肯書的楹聯:</h3><h3> 使有粟帛盈天下;</h3><h3> 常與湖山作主人。</h3> <h3>梅花</h3> <h3> 堂內還有錢塘沈兆霖書寫的楹聯:</h3><h3> 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h3><h3>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h3><h3> 堂前檐有廣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誦豳堂西山坡為留月村。有四周出</h3><h3> 檐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h3> <h3>梅花</h3> <h3> 香海軒建于1914年。榮德生先生以銀50兩托人覓得康有為手書“香雪海”額。1919年8月,康有為來游梅園,見此系他人偽作,乃揮毫重書“香海”。原匾遺失,現門楣上兩字為康有為學生著名書法家蕭嫻女士于1979年所寫。1991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為原書手跡,重新制匾,懸于軒內。</h3> <h3>送走了白雪皚皚的冬天,就要迎來鳥語花香的春天。這不,春姑娘的身影悄然降臨,來到了萬物復蘇的大地。春天來了,她來到了五彩繽紛的花園。雍容華貴的牡丹盡顯王者風范。嬌嬈的芍藥也不甘示弱,雖不及牡丹國色天香,但以群芳吐艷之姿,和牡丹一決高下!其他花雖沒有她倆那么引人注目</h3> <h3>春天來了,她來到了綠油油的草地上。小草家族個個都很熱情,有看到春姑娘來做客,立馬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迎接這位貴客。小草們還是巧裁縫,為大地編織了一件嶄新的綠衣裳。</h3> <h3>春天來了,她來到了池塘邊。青蛙早已叫上了小伙伴,在一片片碧綠的荷葉上開啟了一場演唱會,它們的歌聲此起彼伏,節奏感十足,可動聽了!池塘邊的柳樹正對著池塘這面天然的大鏡子,梳理著她那又細又長的秀發。再看看清澈見底的池塘里,魚兒們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無拘無束,是那樣的安逸,自在。</h3> <h3>春天來了,她來到了金黃的田野。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映入眼簾,它們吸引來了辛勤的蜜蜂,舞姿曼妙的蝴蝶。蝴蝶來了興致,在花間起舞,蜜蜂也大展歌喉,和蝴蝶一唱一和。蜜蜂唱歌,彩蝶起舞,再配上茫茫的油菜花,真是一卷美麗春景圖啊!農民伯伯在田間勞作,還還時不時展開笑臉,我想,他們一定是在盼望著那豐收的日子吧。</h3> <h3>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來了,它的雨滴仿佛給大地媽媽洗了一個澡,小花小草你擠我碰,爭著從地上探出頭來,張望著這個美麗的世界。</h3> <h3>看看那美麗動人的迎春花,它在春風里頻頻點頭,春雨姑娘又忍不住給迎春花澆水了,蝴蝶小姐在花叢中嬉戲玩耍,潔白的柵欄像一排忠誠的勇士,時刻保衛著迎春花姑娘。白云寶寶向太陽公公打招呼,樂得太陽公公都合不攏嘴了。</h3> <h3>冬爺爺邁著大步,不知不覺地溜走了,春姑娘穿著彩衣,從世界的每個角落,悄聲無息地走來了。</h3><h3><br></h3> <h3><br></h3><h3>春姑娘給大地披上了彩衣,她路過山坡,一群快樂的小山雀,嘰嘰喳喳呼喚著同伴;嫩綠的青草長得格外茂盛,青草中,一叢叢無名的花朵爭奇斗艷;</h3> <h3>我拍,拍,拍,拍不夠</h3> <h3>一只只美麗的蝴蝶,穿著七彩花衣,在花叢中愉快地翩翩起舞;野花五彩繽紛,輕輕去聞,花草散發出淡淡的香氣,使人神清氣爽;我遠遠望去,這里簡直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它們點綴著大地,給世界注入了春的氣息。</h3><h3><br></h3> <h3>猶抱梅花半遮面</h3> <h3>梅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菊花的尊貴典雅,沒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卻有著超凡脫俗的傲骨。</h3> <h3>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陽光,而是凜冽的北風;滋育他成長的不是和風細雨,而是冰天雪地。然而,當你漫步在它身旁,映入你眼簾的卻是傲然挺立的枝干,含苞欲放的花蕊。瞧,那一朵已經開放,紅紅的。</h3> <h3>細細的花蕊間,零星點綴著白色,絲絲縷縷,情意綿綿。那就要開放的,飽脹得快要裂開,勇敢地迎接風雪的考驗。啊,這就是梅花。</h3> <h3>梅花也是報春的使者,但“俏也不爭春”。當百花爭艷,它卻像害羞的姑娘躲“在叢中笑”,默默的積蓄力量,孕育生機,準備再與冰雪搏斗。</h3> <h3>在冬雪中,傲然挺立著的花。五月份,春與夏交接的季節,陽光明媚,姹紫嫣紅,迎春花和木蘭花才剛剛開放,月季也隨著露出了小小的花蕾,還有那一串串粉紅的桃花,綠草如茵,這都是人們說的那樣。是的,我也同意。</h3> <h3>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h3><h3>沉魚落雁鳥驚喧,羞花閉月花愁顫。湯顯祖</h3><h3>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h3> <h3><br></h3><h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h3><h3>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曹植</h3><h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h3> <h3>花的世界里開放著各種爭奇斗艷,多姿多彩的花兒。因為他們是美好的象征,所以,誰都喜歡。有人喜歡華貴艷麗的牡丹,有人喜歡絢麗火紅的玫瑰,有人喜歡淡雅幽香的水仙,但我卻偏愛獨傲霜雪的梅花。</h3> <h3><br></h3><h3>照花前后鏡,花面相交映。--溫庭筠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h3><h3>燦如春華,皎如秋月。</h3><h3>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h3> <h3>梅花——自古以來,都是詩人們贊頌的對象。就像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h3> <h3>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h3><h3>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h3><h3>眼波才動被人猜。</h3><h3>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h3> <h3><br></h3><h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h3><h3>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h3><h3>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h3><h3>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亙千鄉。</h3><h3>何彼濃矣,華若桃李。</h3> <h3>梅花——自古以來,都是詩人們贊頌的對象。就像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其中照片里主人公像梅花一樣,,,,</h3> <h3> 全國政協副主席、榮家姻親、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先生于1986年所贈。是年榮毅仁先生70大壽、50金婚,榮氏海內外親友大團圓為當年轟動世界的新聞。</h3> <h3><br></h3><h3>春姑娘笑著從河里游過去,慢慢地走了,兩岸頓時柳綠花紅.風輕輕一吹,柳樹就像少女一樣在梳理頭發;花兒笑盈盈的,在微風中吹拂下頻頻點頭.河水中經陽光一照,波光粼粼,微波蕩漾,人影綽綽,水中的魚兒歡快地嬉戲著,不時竊竊私語……我被這一番景象徹底迷住了。</h3> <h3>梅園位于無錫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距市區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園內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公園。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園內還有天心臺、洗心泉、清芬軒、招鶴亭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h3> <h3>畫眉鳥斜著翅膀自由飛翔;百靈鳥在枝頭唱著優美動聽的歌;輕靈的小燕子扇動著輕快俊俏的翅膀,翹著剪刀似的小尾巴;麻雀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著什么,從遠處看,它們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這一切仿佛要告訴我:春姑娘來了,春天到了,春天是多么地美好動人啊!</h3><h3><br></h3> <h3>這一切仿佛要告訴我:春姑娘來了,春天到了,春天是多么地美好動人啊!</h3><h3>春天不像冬天哪樣寒冷,也不像夏天那么炎熱,你只是溫暖,美好,充滿活力,你帶來了生機與美景,謝謝你春天!我愛你,迷人的春天!</h3> 春天從梅園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新田县|
海丰县|
建始县|
二连浩特市|
屏南县|
迁西县|
平果县|
沽源县|
襄樊市|
区。|
江门市|
特克斯县|
亳州市|
英德市|
吉隆县|
阳春市|
胶南市|
平远县|
潍坊市|
海伦市|
肥乡县|
轮台县|
阆中市|
垫江县|
分宜县|
洪泽县|
河东区|
巴马|
汉中市|
望都县|
新泰市|
建阳市|
长沙市|
榆树市|
理塘县|
宜丰县|
贺兰县|
义乌市|
宁强县|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