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憶錄字第040號</h3> <h1><b> 姜瑞山回憶錄</b></h1><h3></h3> <h3><br></h3><h3><br></h3><h3><br></h3><h1><b> 作 者 簡 介</b></h1><h3><b><br></b></h3><h3><b><br></b></h3><h3></h3><h3> 姜瑞山,1954年3月生,江蘇金湖縣人,1972年12月入伍,1973年10月入黨。在炮15師等部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排長、團政治處書記、干事、連指導員、團保衛股長、宣化炮兵學院政治系(兩年學制)大專班學員、211團政治處副主任、炮一旅保衛科科長、 政治部副主任。中校軍銜。 1985年12月至1987年7月參加對越防御作戰, 榮立二等功一次。1992年轉業回原藉,歷任縣工商聯秘書長、副會長、縣委統戰部副部長、 縣政協委員、 縣教育局主任科員等職。2014年退休。</h3> <p>1:人生第一步~回顧我的參軍夢</p><p>2:我和我的搭擋劉士俊</p> <h3><font color="#ff8a00">揚在臉上的自信,融進血里的骨氣;</font></h3><h3><font color="#ff8a00">長在心底的善良,刻進生命里的堅強。</font></h3> <p><br></p><p><br></p><p><br></p><h1><b> 人生第一步</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回 顧 我 的 參 軍 夢</b></h1><p><br></p><p><br></p><p> 參軍報國,立志穿軍裝,是我的追求和夢想。60年代中期也就在我十二、三歲時,記得有一天放學回來,聽其它同學說晚上玉明糧站(因我父親在安徽來安工作,所以我小時候在來安縣玉明公社慶義小學上學,直到小學畢業后才回老家金湖)大院有電影,是野營的部隊放電影,吃過晚飯急急忙忙和幾個小同學還有小伙伴們直奔玉明糧站,連跑代走足有5一6華里,到了糧站電影《雷鋒》已開始。電影結束后我們幾個小同學和伙伴們遲遲不愿離開,想看看我們心目中的軍人是個什么樣?我們幾個站在馬路邊看到軍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嘹亮的雷鋒之歌、喊著口號,從此后軍人高大、威武、雄壯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象磁鐵般吸引著我,暗暗下了決心,堅定一個信念,就是一心一意立志報國參軍。</p><p> 1969年蘇修挑釁,在我國邊境珍寶島挑起戰爭,且俞演俞熱,更加堅定了我扛槍報國參軍的信念。從哪時起到1970年我在老家閔橋公社紅衛大隊文藝宣傳隊的兩年中我都報名參軍,均因年齡不夠而未能如愿。1970年冬我被公社組織科長閔萬福(已故)選中到公社當通信員,在當通信員期間我任勞任怨,積極工作,尊重領導,搞好服務。因我當時人小個矮知識薄,對社會上的事根本不懂,完全是伢子氣,幼嫩但知好賴,在公社干通信員兩年中普受公社干部們關愛和照顧,也得到不少干部職工以及家屬們的好評和贊揚。特別是書記謝以芝、人武部長姚永成、干事全成鳳對我關愛有佳,對我嚴格要求,從他們身上使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對我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潛移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直到1972年冬季征兵工作開始,當年我已年滿18周歲,我在征得公社領導同意的前提下報名參軍去實現我的參軍夢想。記得當時接兵部隊是兩個部隊,一是炮十五師炮兵部隊在甘肅蘭州;二是總參工程兵某師在河北磁縣。住在公社招待所的炮兵部隊接兵團領導是教導員李榮貴和排長程忠輝(接兵團的團長劉萬貴和政委劉榮林也常來閔橋檢查征兵工作);工程兵部隊是一個連長還有一個衛生員。我當通信員負責招待所勤務工作,盡最大努力和他們接近攀談,同時了解部隊進一步了解軍人。在我報名后時間不長就參加體撿可算是一路綠燈全部通過,經征兵小組政審合格。就差入伍通知書了。1972年12月9日姚永成部長通知我,讓我坐車去縣人武部征兵辦公室領取全公社59名(其中29名去炮兵部隊,30名去工程兵53師,到53師全縣共101名戰友,他們是閔橋、塔集、夾溝、卞塘四個公社的應征入伍青年)參軍入伍通知書,地點在縣政府大門口(縣政府大門口后來是縣信訪局所在地),縣人武部征兵辦公室的牌子就掛在門口。當時各公社都有人在取入伍通知書,征兵辦將各公社應征合格參軍入伍通知書放在長條桌上,一個公社一疊子,在取通知書的同時遇到了我們金湖大東南片的幾個通信員,他們是塔集公社的姜壽全(入伍后分在1團)、淮建公社的陳榮清(入伍后分在55團)、夾溝公社的(名子想不起來了、去了河北磁縣工程兵)還有寶應湖農場的方文明(入伍后分在55團)幾位同事。我在取通知書的時候遇到一個小插曲很搞笑,他們幾個公社通信員都拿到了他們個人在內的通知書,可我翻來翻去就是沒有我的入伍通知書,當時我心里很納悶,心里在想是不是公社領導不讓我去參軍,"難道沒有我嗎?還是哪個地方岀了岔子”?這時征兵辦一個工作人員說:"沒有你呀”!我堅決的回答:"不可能"!當時我們公社有個女知青在征兵辦幫忙,她說:“你身上帶錢了嗎”?我說:"帶了幾塊錢"!她說:"那還不快一點到對對面商店買糖去",這時我才茅塞頓開,想了想可能是這個同鄉知青搞的惡作劇,腦子清醒后立即數了數入伍通知書只有58份還差一份,一切都明白了,趕快去商店買了二斤糖果往桌上一放,這位女知青說:"你在辦公室找找有沒有你的通知書",這時我一眼就停在了辦公室墻上一塊毛主席詩詞書法金匾的后面,我用橙子站起來手一摸就拿到了我的入伍通知書,當時高興的跳起來,這時想,我參軍了,穿軍裝的綠色夢實現了,可算是多年夢想如愿似償了!</p><p> 12月18日我的家鄉紅衛大隊支部書記欣炳儒(己故)、民兵營長欣國(已故)組織很多適齡青年和眾鄉親敲鑼打鼓,給我披紅掛彩送到閔橋和本公社29名同入伍的戰友乘公共汽車到金湖中學報到,大約在19日下午3一4點鐘從金中列隊到縣物資公司倉庫(今金城賓館院內)領被服,晚上住金中教室(地鋪)換軍裝。第二天早上起床青一色的綠軍裝二毛加二皮(毛皮鞋、毛皮帽),中途各公社接兵干部教我們學唱《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而奮斗》,兩遍一教我們全學會,并簡單教了拍手鼓掌拉歌。那時都是18歲左右的小伙子學什么都快,腦子敏捷都不笨,晚上看電影在接兵干部的指揮下就開始拉歌、唱歌。是我由小至大沒有見過的那種軍人朝氣蓬勃高吭嘹亮歌聲的熱烈場面,內心很是自豪無比!</p><p> 12月20號大早我們打起背包帶上所有物品乘汽車前往南京浦口火車站,記得共有13輛大客車于中午到達。在火車站軍供站吃了第一頓飯是大米飯、白菜粉條燒肉特別好吃特別香。大約在下午5點鐘左右坐上了"悶罐子"鐵皮火車經過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直到甘肅共四天三夜,在蘭州我們這批兵共五百多名戰友分三路三個方向向部隊進發:一路由蘭州向西北到永登師直、一團、五十五團;一路由蘭州向西南到青海民和八團;一路由蘭州往東北靖遠二一一團;實際還有一路就是金南公社的23名戰友被分在炮兵司令部指揮連。我們閔橋29人加三河公社1人共30人被分在師直屬隊,在從蘭州西行時我們站在火車上看到當地的村居都是土丕房子,一片灰茫茫的,12月份老鄉地里什么也沒有,只有小石頭子子(當時不理解,因我們老家地里不能有磚塊和石頭子,為什么這個地方地里都是石頭子子?后來在野營拉練中才搞清楚,老鄉地里放石頭子子是防旱保濕的,是針對甘肅天旱常年無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當時想老百姓怎么種地?老百姓怎么全是土房?一個一個問號,心里在想這個地方看來窮的不一般?從永登站下了火車岀站臺后一腳踩在地下全部是湯灰(常年不下雨所造成),列隊行進時湯灰揚起很高,嘴巴都張不開,毛頭鞋和褲腳子上全是灰,我們來自江蘇洼地,一下子來到黃土高原海撥兩千多米,加之干燥確有點不適應,口干舌燥足有一個多月,有時還流鼻血,當時自已也在想既然來參軍就得準備吃苦,在家走時我的父母親友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到部隊好好干,也有人在我面前說:"當兵就要吃苦、享福不當兵",說句真心話我當兵是有準備的!做好了吃苦的足夠準備。所以我到部隊很快就適應了。</p><p> 新兵連三個月我刻苦訓練,認真鉆研,無論軍事課,政治課我都一絲不茍,從學走步訓練隊列到內務衛生各個方面樣樣都領先,進入角色快,盡其所能努力縮短從普通老百姓到軍人的距離。</p> <h3><font color="#ff8a00">原名姜瑞三,參軍后連隊將"三"寫成大山的"山",檔案中也就用現在的名姜瑞山了。</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兵三個月集訓后我和我的同鄉盧風祥(后調師警衛班)、徐承仁(后調師警衛班)、徐于和、丁文林、曹寶華、黃光華、張萬金、夏勇、孔令友、劉志銀(己故)、張全儒等12人被分在師直屬隊特務連,我等6人被分在警衛排,其他同鄉分別被分在師偵察連和通信連。從小向往的"一棵紅星頭上帶、革命紅旗掛兩邊"的夢想終于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理想如愿以償。本來想的是炮兵部隊肯定是操大炮,當時想:什么時候能在大炮下照一張照片給父老鄉親寄回去,可是到了連隊后我才知道特務連警衛排完全與大炮無關,只能操作步兵武器,那時確有些感到無耐和不快。之后在雷鋒精神的鼓舞下,干一行愛一行,很快扭轉自己的無耐和不快,用最短的時間進入角色。我們使用的武器是新式沖鋒槍,在班長、排長手把手教練指導下我很快掌握了輕武器的操作規程和要領,第一次輕武器射擊十發子彈我十發十重,打出8個10環兩個8環全連第一名,曾經還打過99環的好成績。在連隊除了軍事訓練,政治學習也名列前茅,連長杜萬發(已故)、指導員席常順要我參加連隊理論小組,并要求理論組的幾個戰友都要準備給戰士上理論課。在連隊無論內務衛生,撥豬草,做好人好事樣樣帶頭,被連隊干部戰士看好,下連不到半年也就是73年的8月份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當時確實特別在同鄉戰友中被羨慕,全連干戰對我評價都是樹起大姆指!</p><p class="ql-block"> 在連隊入黨后的不長時間里我被師長高維新(已故)看重,要我去師警衛班給他當警衛員,9月份保衛科沈志德干事(后任師政治部主任丶:高炮七旅政委等職)和劉平干事就來特務連找我了解情況,進行考察,后于10月份離開特務連(8年后的1981我又回到特務連任指導員和連長劉士俊搭擋一年)到警衛班報到跟師長當了警衛員。到警衛班報到后時間不長被師管理科(師警衛班歸管理科直接管理,和管理科一個黨支部)任命為副班長,全班共有十個戰友其中六人為金湖同鄉,當時有的機關科長以及參謀干事說我是"江蘇兵的娃娃頭",感到很自豪!我在警衛班共計20個月不到兩年時間。于1975年5月師軍務科根據首長的要求安排我下到211團6連當戰士。</p><p class="ql-block"> 到了211團盡管住在山溝里,條件相對艱苦一點,但我感到一切都是新鮮的,自己想一切都得從頭來,首長是新的,連隊干部是新的,班長和戰友們都是新的。需要一段時間和他們認識,和他們交流,暗暗下決心從零做起,從頭做起,每一個戰友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標桿。團軍務股安排我到2營6連,當時老指導員韓家寶代偵察班長于洪考來團部接我,到連隊后指導員征求我意見想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好,連隊本想安排我在偵察班,但我知道偵察班要求文化水平要高,隨便說了我的想法就被安排在指揮排無線班,下班后遇到我的同鄉好班長聶杭輝,因我半途插隊,且對炮兵各項技能真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是杭輝班長加班加點手把手教我幫我陪我不分晝夜的訓練,使我很快進入角色,幾次小考和大考基本上完成了訓練任務,總算在全營無線班總評成績名列前茅,沒有拖班集體的后腿。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一點,心想不拖班里成績就說明我沒有辜負首長和連、排領導對我的期望。</p> <h3><font color="#ff8a00">在211團政治處與焦克堅(左、后為北京軍區空軍某部師職干部大校軍銜)、劉小平(左二、后為蘭州電信局中層干部)、劉優華干事(右、后為四川德陽分區政委大校軍銜)。攝于1985初夏</font></h3> <h3> </h3><h3><br></h3><h3><br></h3><h3> 1975年11月底部隊在永登拉練途中連隊安排我去一排二班任班長,對我來說更是門外漢,排長趙江寧拿著火箭炮教程除正常訓練外幫我吃"小鍋飯",中午休息講、晚上課余講,和其他班長交流講,用了20多天時間基本掌握操作簡單要領和規程,12月10號左右在坪城靶場全團實彈射擊,記得當天操炮時老首長高維新在團長王有貴(已故)陪同下來到六連陣地視察,對我班炮位反復看了3遍,并對我講:"小姜會操作嗎,能行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對兩位首長說:"保證完成任務"!團長聽后笑了笑之后離開炮位??梢哉f這一炮對我今后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完成了我人生最最重要的一炮!</h3><h3> 當班長半年多時間班里各項工作都有起色,訓練和管理在連隊都掛上號。1976年6月我被團黨委任命為炮6連一排長。從此在部隊一直到1992年轉業回金湖。</h3> <h3><font color="#ff8a00">1984年初夏在宣化炮兵學院與趙江寧、倪言珠合影</font></h3> <h3> </h3><h3><br></h3><h3><br></h3><h3> 走進綠色軍營,參軍報國是我的追求和夙愿。我的參軍夢實現了,我沒有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在部隊這所大學校里是各級首長和戰友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才使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我能一步一個腳印從戰士到跨入干部行列有所進步,是部隊大熔爐錘煉了我,鍛煉了我。是部隊這所大學校培養了我,是首長和戰友們對我關照的結果,終生難忘,一輩子永記軍旅情!</h3> <h3><font color="#ff8a00">1985年在211團與政委蘇徐州(前排中)副團長邢定昌(前排右)參謀長賈銀樹(前排左)后勤處長米金壘(后排右)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1985年211團政治處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講火箭炮操炮知識</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擦拭火炮和炮彈</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歸納當兵的好處:</b></p><p class="ql-block">1、一副素質過硬的強健體魄;</p><p class="ql-block">2、一批感情深厚的親密戰友;</p><p class="ql-block">3、一段豐厚寶貴的人生經歷;</p><p class="ql-block">4、一次社會認可的工作履歷;</p><p class="ql-block">5、一次彌補珍貴的學習機會;</p><p class="ql-block">6、一次改變命運的難得機遇;</p><p class="ql-block">7、一個提升能力的成長平臺;</p><p class="ql-block">8、一筆走向社會的創業資金;</p><p class="ql-block">9、一份全家受益的政治榮譽;</p><p class="ql-block">10、一段終身難忘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我和我的搭擋劉士俊</b></h1><p class="ql-block"> ~~回顧在師特務連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2月份我探家回到連隊,當時我是211團2營指揮連指導員,到辦公室放下包包結果發現我的床已有新主,我的老戰友好搭檔連長于洪亭說:"師黨委決定你已調離指揮連,我們新來的指導員是你老鄉王干事王培芳同志,你到師直屬隊特務連任指導員“,當時我感到很突然,沒有思想準備,當時心里想我在連隊干的好好的,為什么要將我調離呢?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二話不說當天下午就打起背包行襄,騰岀辦公桌在干部干事白萬高和連長于洪亭的監督下進行了認真而細致的交接,并將黨支部有關情況和班子情況、黨員發展苗子情況、班長骨干情況等等一一向王培芳指導員作了交接。第二天連營為我舉行了歡送宴會,當晚住團招待所,第三天離開211團到師特務連報到。</p><p class="ql-block"> 師直屬隊特務連是有著全師唯一獨特專業的連隊,也是車輛裝備較先進的機械化連隊。到連隊后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因我剛入伍時是在這個連隊,當新兵8個月我才被調離,峰回路轉8年后又回到老連隊,我心目中的老連隊一直在直屬隊是個比較好的連隊。又遇到了和我同年入伍、同吃一鍋飯的好戰友連長劉士俊成了我的新搭擋、副指導員張憲法、警衛排長楊明泉(張、楊二人與我同為師警衛班戰友,彼此很熟)、防化排長趙云鋒(86年在老山前線時為特務連連長,在前線三個月左右犧牲)、工兵排長許培明(老山前線時任指導員)、事務長黃金祥(后調后勤軍需助理員);干部還有防化技師王利祥、化驗員劉志智;連部有文書陶小松是從湖北新洲入伍、衛生員鄭迎春是從漢中入伍、通信員彭福成是從四川入伍個子不高。聽直工科盧光啟科長介紹,特務連新組建的班子個個都是好樣的,班長骨干個個都很強,全連一百多名戰士個個都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盧科長說:"要想火車跑的快,關鍵要靠車頭帶,希望你們班子團結拼博,爭取在直屬隊當先進“!當場我和連長劉士俊表了態、立下軍令狀:"團結奮斗、堅定信心、帶領全連創先爭優,做到有紅旗必杠、有先進必爭,力爭年底連隊在直屬隊各項工作創第一,不達目的絕不罷休"!</p><p class="ql-block"> 我和連長劉士俊是同年兵,是一對好戰友,我們在一起搭班子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幫助,經常圍繞連隊建設交心談心,無論什么事都事先商量,特別是有關連隊重大事項和骨干配備、黨員發展以及連隊重大開支等等、我倆從不自作主張更不武斷,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且相互姿態都比較高。在我眼里和干戰心目中劉士俊連長是個好搭檔,他政治敏感性強,頭腦敏捷,不驕不躁,軍事技術全面過硬,防化偵察他曾在軍區防化教導大隊擔任過示范;先后當過連隊偵察、地消班班長;警衛排工作,對于任職過警衛排長的他更是輕車熟路,各種輕武器操作運用自如,并創造過個人沖鋒槍單發和點射十一發子彈命中96環的好成績,創了全連歷史記錄。自身軍事技術過硬讓戰士從內心佩服。同時,無論是平時連隊擔任營區警衛,還是上級首長來師視察以及重大會議等活動中,安全保衛工作安排周到、組織嚴密、完成圓滿,深得上級機關和首長的信任以及充分肯定和贊揚。他后勤管理有方略,工作責任心強,連隊各項工作他都帶頭去干去實踐,從不示弱。當時連隊在開訓動員時我們信心百倍,號召全連干戰"從我做起,一個不拉、勇奪紅旗爭創第一;打起精神'活著就要象條龍、絕不象條蟲',扎扎實實為連隊建設作岀應有貢獻"!爭創各項工作第一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從1981年4月份閱兵式分列式開始,我們采取各種措施,調動全連干部戰士積極性,以最大的努力爭取"五一"閱兵式和分列式拿下第一名。那時我們連隊無論在訓練場還是操場什么時候都是嗷嗷叫,常有師首長或機關領導到連隊觀戰幫教,指點迷津。經過近20天緊張而刻苦的訓練,連隊終于拿到滿城師大院閱兵式和分列式兩個第一名的好成績。緊接著師政治部在師大院組織歌詠比賽,這是連長劉士俊的強項,他曾是師宣傳隊演員,他能歌善舞有文藝天賦,經常親自教歌親自指揮,每次看電影或在師大禮堂開會、聽課特務連唱歌拉歌打遍全大院所有連隊無敵手。"八一"歌詠比賽特務連當然的第一,是所有連隊望而不及的。當年8月份師后勤部在師大院組織各連隊后勤工作競賽,在連長劉士俊的直接組織實施下,特務連駕駛班拿了第一;炊事班拿了第一;養豬種菜農副業生產創了第一;連隊養了20多頭大肥豬,每月殺兩頭給戰士改善伙食,基本達到天天有葷菜上桌,保證3天一次小會餐,每周一次大會餐,全連全年不吃粗糧,記得連隊種菜除保證全連吃菜,還賣出土豆和大蔥等蔬菜收入達萬元用來彌補其他蔬菜和葷菜的不足。實踐證明伙食好干部戰士心情就好,工作訓練勁頭就足,當時連隊真是個個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熱情高漲。我和連長劉士俊當時就總結過"好伙食頂半個指導員"并在直屬隊介紹過經驗。</p><p class="ql-block"> 按照分工我們連隊三個連干各自都有拿第一的任務,其他支委配合,黨、團支部、政治教育我和副指導員張憲法都有收獲,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政治教育師宣傳科和直工科在連隊試點并在全師推廣,團支部參加師里和直屬隊的籃球比賽、撥河比賽都收獲了第一名。(需要說明的是,軍事訓練因特務連的特殊性,防化、工兵、警衛排的輕武器都是自已和自己比。盡管在全師軍事訓練幾項沒有辦法和別的連隊比,但連隊仍然很重視,連長和各排長在抓訓練上從不含糊,按課目要求一項一項嚴抓細扣抓住不放,每個課目結束時都讓師司令部有關科來連隊考核)總之,連隊全年在司、政、后機關組織的各項競賽中獲得多個獎項和第一。年底三個排十三個班其中一個排立了集體三等功,三個班立了集體三等功,全連四個個人立三等功,干部有四人受到直屬黨委通令嘉獎,23名戰士獲獎。年終總結連隊被評為先進連隊。</p><p class="ql-block"> 盡管我在特務連頭尾相加近一年時間,我因工作需要離開了該連,離開了我的好搭檔,離開了我的好戰友們,離開時確有依依不舍,回到211團后的幾年中我常想著特務連的發展,常常關心著這個連隊的建設,直到老山前線我都常去特務連看看。連長劉士俊之后也因工作需要離開了老連隊到55團任軍務股長。我倆離開連隊后,特務連仍然在直屬隊是"狗攆鴨子呱呱叫",直到1985年部隊大精簡撤師建旅赴老山前線,這個連隊換了幾任連長指導員,班子建設一直保持比較好,連隊建設年年有進步。</p> <h3><font color="#ff8a00">1981年師特務連老兵退伍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中間是我的搭檔劉士俊連長、右為副指導員張憲法、左為作者時任特務連指導員。</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劉士俊連長和詩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特務連戰友我愛你</b></h1><p class="ql-block"> 劉士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憶在軍營穿軍裝,</p><p class="ql-block"> 守衛邊陲握鋼槍,</p><p class="ql-block"> 特務連內倆主官,</p><p class="ql-block"> 同年入伍劉與姜,</p><p class="ql-block"> 政治瑞山指導員,</p><p class="ql-block"> 軍事士俊為連長,</p><p class="ql-block"> 兩人即是好戰友,</p><p class="ql-block"> 一對黃金好搭檔,</p><p class="ql-block"> 配合默契共謀事,</p><p class="ql-block"> 團結一心同擔當,</p><p class="ql-block"> 爭先創優身垂范,</p><p class="ql-block"> 向我看齊行動上。</p><p class="ql-block"> 要講謀略屬老姜,</p><p class="ql-block"> 抓住亮點有良方,</p><p class="ql-block"> 樣樣工作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奪得第一龍虎榜。</p><p class="ql-block"> 隨之老任接老姜,</p><p class="ql-block"> 建安也同姜一樣,</p><p class="ql-block"> 事事爭先不相讓,</p><p class="ql-block"> 再創佳績迎輝煌。</p><p class="ql-block"> 老馬接任崗位上,</p><p class="ql-block"> 云德斗志更加旺,</p><p class="ql-block"> 思路清晰又敢闖,</p><p class="ql-block"> 連隊又呈新景象。</p><p class="ql-block"> 兩位把我當兄長,</p><p class="ql-block"> 心心相印好搭檔。</p><p class="ql-block"> 全連團結堅如鋼,</p><p class="ql-block"> 凝心聚力響當當,</p><p class="ql-block"> 令行禁止作風強,</p><p class="ql-block"> 當年情景刻心房,</p><p class="ql-block"> 我愛我的兵和將,</p><p class="ql-block"> 我愛我的好搭檔,</p><p class="ql-block"> 我愛副職班排長,</p><p class="ql-block"> 我愛那時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鐵打營盤兵流淌,</p><p class="ql-block"> 你我各自奔他鄉,</p><p class="ql-block"> 時光流逝歲月長,</p><p class="ql-block"> 小伙已經鬢染霜,</p><p class="ql-block"> 年齡變老僅一晃,</p><p class="ql-block"> 當兵歷史留芬芳,</p><p class="ql-block"> 戰友之情永不忘,</p><p class="ql-block"> 軍旅情誼萬年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作者在任時與三任指導員搭擋:72年江蘇金湖入伍的姜瑞山與作者同年兵、74年陜西耀縣入伍的任建安、75年山東商河入伍的馬云德。</p><p class="ql-block"> 2019、5、5于天津寶坻</p> <h3><font color="#ff8a00">作者近照</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戰友鄧聲杰評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軍旅鑄就戰友情,肝膽相照伴終生。有些經歷,雖然時間很長,可感覺依然是那么的尋常平淡;有些經歷,雖然時間很短暫,卻在記憶的長河里永不磨滅?;貞浭切腋5模┻^軍裝的人,忘不了生命里的那段當兵的歷史,那是一段難忘的歲月,那是一段值得引以為榮的人生歷程,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后悔,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感到珍貴!祝老兵戰友健康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潜山县|
紫云|
涟源市|
定西市|
舒城县|
扶余县|
山阴县|
新田县|
霞浦县|
岑溪市|
大姚县|
沐川县|
吉木萨尔县|
平舆县|
邢台县|
子洲县|
章丘市|
南丹县|
尖扎县|
手机|
淳化县|
新建县|
SHOW|
遵义县|
托里县|
鲁山县|
台中市|
永年县|
烟台市|
城固县|
吉林省|
方正县|
溧阳市|
景泰县|
郎溪县|
天峻县|
金沙县|
衡东县|
化德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