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要講的這個小故事來自于《三十六計》這本書,是為講解第一計“瞞天過?!倍e的案例。其中的人物太史慈是三國中的一員勇將,在一次突圍搬兵時用了一計,就叫做“瞞天過?!?。《三國演義》書中只寫了太史慈單槍匹馬殺出了重圍,而沒細寫其用計過程,可能是為了突出勇將之勇吧。不過這個故事還是有點意思,所以寫一寫供大家解解悶兒。</h3><h3><br></h3><h3>我們先看看《三十六計》這本書中對“瞞天過海計”的描寫。</h3><h3><br></h3><h3>原文:備周則意??;常見則不疑。</h3><h3><br></h3><h3>意思是:防備得越周密,則會導致意志的懈怠和思想的麻痹。常見的事情習以為常了則不會產生疑惑。</h3><h3><br></h3><h3>原文: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h3><h3><br></h3><h3>意思是:陰謀就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之中,而不是與公開的行動對立開來。</h3><h3><br></h3><h3>原文:太陽,太陰。</h3><h3><br></h3><h3>意思是:最公開的行動當中往往隱藏著最大的陰謀。</h3> <h3>接著就講了一個太史慈突圍的案例:太史慈用計騙過了敵人、包括自己人在內的所有人。</h3> <h3>這段故事講的是:黃巾軍余黨管亥率數(shù)萬人包圍了北??ぃ虮焙L乜兹谝Z。孔融見敵勢眾,準備派人去劉備處求救,勇將太史慈領命前往。</h3> <h3>原文:昔孔融被圍,太史慈將突圍求救,乃帶鞭彎弓,將兩騎自從,各作一的持之。<br></h3><h3><br></h3><h3>意思是:昔日孔融被圍,太史慈準備突圍求救,于是便騎馬執(zhí)鞭帶上弓箭,還有兩人騎馬跟隨,每人拿著一個箭靶。</h3><h3><br></h3><h3>原文:開門出,圍內外觀者并駭。</h3><h3><br></h3><h3>意思是:打開城門走了出去,這時,城內的和城外的人看到這個樣子都大吃一驚(感到奇怪,干什么去??。?lt;/h3><h3><br></h3><h3>原文:慈竟引馬至城下塹內,植所持的射之,射畢,還。<br></h3><h3><br></h3><h3>意思是:太史慈牽馬直接走到城下的塹壕里,立好了所帶的箭靶練射箭,練完了,便又回到城中(只是練練射箭,什么也沒干。)</h3><h3><br></h3><h3>原文:明日復然,圍下人,或起或臥。</h3><h3><br></h3><h3>意思是:第二天又照樣如此,那些圍城的兵,有的站那看,有的就躺在地上躺著(不那么奇怪了,不就是練射箭嘛,有什么好看的!)</h3><h3><br></h3><h3>原文:如是者再,乃無復起者。</h3><h3><br></h3><h3>意思是:照這樣子又練了幾天,于是再沒有起來看的了(見怪不怪了,習以為常了,還不如多躺會兒呢!)</h3><h3><br></h3><h3>原文:慈遂嚴行蓐食,鞭馬直突其圍,比敵覺,則馳去數(shù)里矣。</h3><h3><br></h3><h3>意思是:太史慈見時機已到,便整好裝,吃飽飯,徑直突圍而去。等到敵兵發(fā)覺時,早已跑出去數(shù)里了(突然間有行動了!再反應過來已經(jīng)來不及了!相信了假相,真實的意圖被瞞過去了———這就叫“瞞天過?!薄#?lt;/h3> <h3>看了這個故事,忽然間想起了小時候,課本中“狼來了”的故事。那是教育我們要誠實,不要說謊,總說瞎話,人家就不相信你了——這是正面的教育。這小孩子只是瞞了天了,并沒有過去海(被狼吃了)。而現(xiàn)在的玩家比那小孩子聰明多了,人家既瞞了天又過了海,不是嗎?聽說:有人借錢,每次都按時還錢:到時就還、到時就還,于是就認為此人可靠。再,于是,就那樣了……。就像太史慈似的:我不跑、我不會跑、我真的不會跑……結果,我真的會跑!那都是騙你的,哈哈!</h3><h3><br></h3><h3>江湖險惡,謹防被“瞞天過?!薄?lt;/h3><h3><br></h3><h3>再見!</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陇川县|
维西|
益阳市|
晋州市|
自贡市|
江川县|
刚察县|
新野县|
鹤岗市|
黑河市|
耒阳市|
开原市|
云和县|
庆安县|
庆安县|
井研县|
望江县|
商南县|
洞头县|
普兰县|
晋江市|
贵南县|
鄂托克前旗|
保亭|
全椒县|
梧州市|
磴口县|
屯昌县|
阿荣旗|
双鸭山市|
宜宾县|
东乡|
南陵县|
黎平县|
任丘市|
莱州市|
都江堰市|
二连浩特市|
怀化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