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外甥女要回臺灣讀書了,我騎車到她家去送行。在信河街和嘉會里巷路口,看到這座房子裝飾得蠻漂亮。回來時,特意走過去看看。<br></h3> <h3>外行人不一定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里面肯定是有吃的??</h3> <h3>站在嘉會里巷路口,看著這條古老的小巷,這兒才是老溫州呢,不同于這些年新開發的千篇一律的房屋。</h3> <h3>下午剛好沒什么事,就在信河街的這些小巷轉悠,又一座漂亮有特色的老房子眏入眼簾。</h3> <h3>順著圍墻走過去,看到這個院子,原來這是馬孟容馬公寓藝術館。其實這二馬是干什么的我是一無所知??,不過想想肯定是溫州的什么名人吧??</h3> <h3>院門口有個保安坐那兒睡著了,我就輕手輕腳進了去??</h3> <h3>書畫傳家三百年,一脈相承到如今。</h3> <h3>馬家書香門第,馬氏二兄弟都是書畫家,館中有不少書畫藏品和遺物。</h3> <h3>從馬家藝術館出來,看見門口放著這張線路圖。靈機一動,何不再去附近的夏鼐故居、鄭振鐸紀念館看看呢?</h3> <h3>夏鼐故居位于倉橋街102號。</h3> <h3>倉橋街臨街巷口的“夏里”門臺。<br></h3> <h3>夏鼐,我國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該故居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主體建筑是磚木結構,四合院式,中西合璧。陳列館2012年6月對外開放的。<br></h3> <h3>看,俺這照片拍的和說明書上沒什么區別吧??</h3> <h3>這里陳列的物品非常熟悉,我家兒幾乎都有,尤其是那個坐標尺真的是很少看得到的。<br></h3> <h3>參觀完夏鼐紀念館,再去不遠處的鄭振鐸紀念館看看。</h3> <h3>溫州有很多本土“名人”,這些年陸續開放了一些很不錯的紀念館,但鮮見宣傳,知道的人并不多,去參觀的人就更少了。<br></h3> <h3>鄭振鐸紀念館位于滄河巷26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由門屋、廂房、正屋等組合院式結構。<br></h3> <h3>鄭振鐸,1918年出生于溫州,中國現代愛國主義者、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文學史家。<br></h3> <h3>溫州幾乎所有的名人都出自于溫州中學。</h3> <h3>館中有1954年周總理簽名任命的文化部副部長任命書等。<br></h3> <h3>1958年鄭振鐸率團出訪時,乘坐的飛機失事墜落遇難,時年60歲。<br></h3> <h3>從鄭振鐸紀念館出來,看時間還早,就沿著小巷繼續向北走,很快就到了了四營堂巷50號,這兒是朱自清的舊居。</h3> <h3>朱自清舊居是2006年11月布置為陳列館對外免費開放的。</h3> <h3>舊居建于清晚期,原是王宅,院式木結構。1923年朱自清來溫州,在今天的溫州中學教書,租住在此。</h3> <h3>朱自清,現代散文大家。估計每個中學生都學過他的名篇《綠》、《荷塘月色》等。</h3> <h3>朱自清的名句“英奇匡國,作圣啟蒙”己成為今日溫州中學的校訓。</h3> <h3>溫州蹤跡。</h3> <h3>1923年3月至1924年2月在溫州,期間寫下了不少名篇。《綠》這一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名篇就是去瑞安仙巖游覽之后寫的。</h3> <h3>散文《綠》</h3> <h3>幾乎所有的中學生都背過《背影》、《荷塘月色》中的名句,盡管今天大部分己還給了老師。</h3> <h3>家長帶學生來參觀。</h3> <h3>南戲博物館在朱自清舊居隔壁,四營堂巷52號。2012年6月對外免費開放。</h3> <h3>對于南戲真是一點也不懂,純屬于來打卡了。</h3> <h3>溫州城池坊向圖,可理解成今天的市區圖吧。</h3> <h3>溫州府境圖,也就是包括了溫州縣市的地圖。</h3> <h3>博物館是在益康錢莊舊址上布展的。錢莊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建筑物,合院式結構,外面裝飾為西式巴洛克風格。</h3><h3><br></h3><h3></h3> <h3>共設有八個展廳。展示了南戲的起源、發展、成熟的過程。</h3> <h3>博物館中間還有這么個戲臺。</h3> <h3> 一個下午,走馬觀花粗粗參觀了市區馬孟容馬公愚藝術館、夏鼐故居、鄭振鐸紀念館、朱自清舊居、南戲博物館,五個專題博物館各有特色。個人覺得溫州市太低調??,宣傳不到位,盡管是免費,又是周末,也沒什么人來參觀。本地人都不知道有這些博物館,又怎么能讓外地人來參觀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泰安市|
安阳县|
山东省|
涞水县|
青岛市|
宁乡县|
红河县|
龙游县|
璧山县|
景泰县|
六枝特区|
宝清县|
信阳市|
台中县|
正定县|
芜湖县|
义马市|
潢川县|
连城县|
武安市|
山西省|
莱芜市|
凤城市|
黎城县|
临漳县|
周至县|
麟游县|
武汉市|
汉川市|
庄河市|
渭南市|
沙洋县|
乌拉特后旗|
城步|
连南|
万盛区|
漯河市|
游戏|
临朐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