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農場——讓我再看你一眼</h3> <h3> 早春的一天,晨練歸來,早餐之后,靜坐于窗前,思緒飄飄然,忽然之間,舊時記憶若有若無,在腦中若隱若現。咦?莫非,冥冥之中有什么東西在呼喚?于是,有了這么一轉念:一靜不若一動,浮想聯翩,不若回去看看!</h3><h3> 一次說走就走的出行。飛身騎上我的那輛老牌自行車,走吧!一路上不斷地吱呀作響,好像在給我提個醒:怎么說也不年輕了!多少年了,這一身的毛病,踢里蹚瑯,到處都響,連鈴鐺都給你省了!</h3><h3> 不過,要說干活兒,還是老家伙管事!河堤上的“英雄坷垃孬種泥”,圪圪垯垯,坎坷不平,顛簸震蕩,沒有兩把刷子,這路還真騎不了!</h3><h3> 洸府河大橋北端的河堤,剛剛重新整修過,河堤加寬了,河堤兩邊的樹木雜草全部清理了,以后大概是要在河堤上修路。</h3><h3> 過了洸府河大橋,河堤則依然如故,仍然是舊時的老路,保持著我們當年在這里行走時的老樣子。路旁的楊樹們依然是高冷模樣,默默地矗立,冷眼相看,一副與世無爭的架勢。</h3><h3>不過,在一些地方,有楊樹們被伐掉,堤岸上挖出的樹坑種上了果樹,密密麻麻,一棵挨著一棵。河堤上站著的一位中年人告訴我,這些都是將來河堤開發時申請補償的法碼。</h3><h3> 眼前是熟悉的排灌站。看到它,對于往事的記憶就都回來了。</h3><h3> 看到這座破舊的排灌站也安裝了近來的新鮮事物監視器,還是有點兒驚訝,不會是因為農場的名字與敏感詞有關吧?歷史的原因,招牌上寫的是“山東省地方國營某某農場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建”。</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河邊的風景還是不錯的,微風中飄動的蘆葦,蘆葦叢中停靠著的小木船,河水中浮著的水禽們,見有人靠近就“啊啊”地鳴叫起來相互招喚著飛開而去,一條小路悠悠長長伸向遠方……對著眼前的美景真心想要抒發點心情,又怕聲嘶力竭的一聲“啊!春天真好啊”就把春天給嚇跑了,算了,省省吧,繼續趕路!</h3> <h3> </h3><h3><br></h3> <h3> 進入南陽湖農場的河堤路口立起了牌子:前方施工,向東繞行。</h3><h3> 東行約數百米,沿著一條土路南向,不遠處即是新修的一條柏油路,沿此路再轉回到河堤上,繼續南行。</h3> <h3> </h3><h3><br></h3> <h3> 懷舊,本來是一件很詩意的事情。帶著詩意回憶青春歲月,悲慘與苦難都能編成留傳千古的佳話!前提是要有心情,有靈感,還要有才情。</h3><h3> 興致勃勃而來,尋尋覓覓思念中的往日舊景,思念與回憶,豈料映入眼中的,卻多是殘荷污泥,碎磚斷壁,滿眼皆是戚戚慘慘凄凄,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危”字了的?</h3> <h3> </h3><h3><br></h3> <h3> 記憶中這座石橋是我們離開后建成的,建好使用并沒有幾年,怎么就“危橋”了呢?</h3><h3> 危房!危房!危房!待拆的危房,開拆的危房,已經拆除的危房,和終將成為“危房”的磅房、住房。</h3> <h3> </h3> <h3> 一把破椅子,有誰曾經坐在上面辦公?一只舊木框,框住的是照片還是獎狀?沒有確切的答案,更能令人心生遐想。</h3> <h3> 往日通往團部的主路,那就是兵團戰士心中的長安街,南京路,如今只剩下一片空寂與荒涼。路邊有一片新栽的樹林,樹下泥土露出的舊磚與水泥塊,那些都是“我們的……,”“曾經的……”!</h3> <h3> 樹下一群羊正在吃草。路上走來一位婦女,遠遠地就招呼羊們,“回來回來!別跑啦!”</h3><h3> “這是恁家的羊?”</h3><h3> “啊,是。你干么來?”</h3><h3> “來看看,看看原來的老地方”。</h3><h3> “噢,你在兵團里呆過啊?家里去喝水不?”</h3><h3> “不了,就是來看看,這么些年了,還是怪想得慌。”</h3><h3> “看看吧,再不看就見不著了”。</h3><h3> 五連的大門還在,兩邊掛的是新的招牌。糧庫修了新的大門,還有新鋪設的柏油路。糧庫曬糧食的場地還在,脫粒機的機箱發揮著余熱,權且充作電線桿的基座。</h3><h3><br></h3> <h3> 路東的廁所還在,而且還能用,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跡。想起來了,上次回去,聽戰友回憶,那時候有女生夜里起夜,需要走過路去上廁所,黑燈瞎火,心里害怕極了,一個人不敢去,必須喊個閨蜜一起去,才行。</h3><h3> 是啊,兵團時期的廁所,那是有故事的。排灌站橋頭的廁所,不僅僅是座廁所。下邊連隊戰士到團部來,這里是必經之地,必入之處,每次經過一定要留下點什么東西。“走過南,闖過北,南陽湖里尿過尿”,說的就是這里。</h3><h3> 心中動了一下,就想看看里邊。</h3><h3> 里邊坑上正蹲著一人,吭哧吭哧,見有人進來,先就有些詫異,干嗎呢這人?跑到這里來,還拿著手機拍照?</h3><h3> 不好意思,叨擾了!是來懷舊的!</h3><h3> 啊?懷舊的?</h3><h3> 是啊,四十多年了,曾經在這里……</h3><h3> 啊,難得,難得,理解,理解!</h3><h3>呵呵,呵呵!理解萬歲!</h3><h3><br></h3> <h3> 就連后來的公交站牌,現在也成為古董了。</h3><h3>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h3> <h3> 不要小看我們的農場。一磚一瓦,一條水渠,一塊土地,那可都是有故事的。</h3><h3> 我們的農場,正兒八經的名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山東建設兵團三師十一團”。</h3><h3> 在農場水稻所工作過的,談到在農場的經歷,是這樣說的:“以前,我在省農科院……下邊的……水稻研究所,做的是生物科學研究工作”。不信?請看河堤上矗立的牌子。</h3><h3><br></h3> <h3> 沿著農場北邊新修了一條柏油路,以后可以由這條路去往農場,哦,現在是觀光園。</h3><h3> 外地的戰友來懷舊,從濟寧市區進入火炬南路,一直南行,看到右手有“北湖灣”的小區標示,就可以左拐,然后過橋就是去往農場的路。</h3><h3> 大橋的下面,我們記憶中的那座簡易橋還在。當年河里發大水,水漫過橋面,馬車在橋上被水沖翻,掉進河里的悲劇,就是在這里發生的。</h3><h3> 當然,橋上橋下,橋頭橋尾,肯定還發生過許多別的故事,許多有意思的故事。</h3><h3> 橋,是最容易產生故事,留下各種記憶的地方。</h3><h3> 有人的地方,有經歷的地方,就有故事。</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阳西县|
定南县|
共和县|
电白县|
巴彦淖尔市|
康马县|
罗源县|
阳江市|
锦屏县|
泸西县|
同仁县|
临漳县|
卢氏县|
五家渠市|
灌云县|
钦州市|
丰原市|
涟水县|
定远县|
开封市|
张家界市|
涡阳县|
灵山县|
柳江县|
德昌县|
靖江市|
海口市|
天峨县|
赫章县|
宜川县|
台中县|
腾冲县|
陇川县|
汉源县|
永康市|
霍邱县|
辛集市|
崇文区|
收藏|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