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往事塵封四十載,沙場征戰記猶新。</h3><h3> ——題記</h3><h3><br></h3><h3> 歲月輪回,日月更替。2019年又到了2月17日,人們還沉浸在新春的喜悅之中,有誰還會想到這個普通的日子,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大多數國人可能已經忘記,官方媒體似乎也沒提起,可我這個“對越”參戰老兵永遠不會忘記: 40年前的今天,有那批“對越”參戰軍人,為捍衛祖國的尊嚴,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邊疆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他們奮起還擊,驅趕越寇;他們沖鋒陷陣冒彈雨,赴湯蹈火踏硝煙;他們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就在2月短短的28天,無數個年輕的將士把寶貴的生命,燦爛的青春留在祖國南疆邊陲,永遠離開了戰友,永遠離開了親人。他們大多數人甚至沒有來得及談一場戀愛,將年齡永遠定格在18、19、20歲,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在共和國的旗幟留下了他們血染的風采。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幸存活著凱旋歸來的我,會緬懷在前線犧牲的將士,會懷念我的戰友,會回憶在前線的28個白天和黑夜……</h3> <h3> 我是1972年12月入伍的,在濟南軍區炮兵某獨立團指揮連通訊排任班長多年。1979年2月初,中央軍委命令從北方幾個軍區抽調部分骨干充實中越邊防部隊。軍委命令的內容抽調人員必需是1975年以后入伍的,當時我不在抽調人員范圍內,可我考慮自己也是業務骨干,在濟南軍區炮兵無線電密碼比賽中取得較好的名次。我想換換環境,歷練歷練自己,便于自己迅速成長。于是,我積極要求去充實邊防部隊。因此,1979年約2月10日,我隨團抽調的士兵從“山東昌樂”乘悶罐火車(大約三天)開赴云南“個舊市”,后改乘汽車(大約一天)到達云南省金平縣境內某一個寨子空地(中越邊境),晚上,我們去的士兵住進臨時搭建的帳棚休息。到駐地我一看,邊防部隊到處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憑著軍人的直覺,我揣測要打仗了。既來之,則安之。我被分配在昆明軍區11軍33師炮兵團,任通訊班長。我的責職是負責24部電臺的聯系,確保信號準確無誤。果不其然,等士兵稍整休后,各個連隊立即進行戰前動員,每個戰士寫好遺書,在自身所穿帶上(衣物,鞋,襪)標明哪個部隊,任何職務,家庭地址。然后分別把包裹郵寄回家。(每人只留了兩套單衣)為了便于戰時負傷包扎,每個將士都分別剃了光頭,我因隨指揮所先期出發,故未來得及剃光頭就先行一步。后來才知道,我們是先遣指揮所,搞偵察和情報的。是要在總攻前潛入越南境內,所以一切顯得很神秘。</h3><h3> 我們指揮所全體將士于當日夜間11時出發(距邊界線1000米)經過密集的森林,爬山越嶺,在只能一個人寬的峭壁攀爬,稍不留心,摔下去將粉身碎骨。就在這樣的山路上夜行軍約10公里山路,于第二天早上6點到達指定位置,潛伏在各自的地點。白天,我們根據各人的職責隱蔽在山間進行搜集相關資料,然后向國內部隊報告方位、情報。夜色降臨,我們又開始夜行軍,再偵察、搜集越軍活動情況和工事構筑,還有坑道方位,準確無誤記錄,將資料及時報告后方指揮部。</h3><h3> 在我們潛入進去的 第三天早上,即1979年2月17號5時整,從廣東到云南的金平,全線1800公里發起“對越自衛還擊戰”的總攻。因此,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了。</h3> <h3> 在萬炮齊轟下,步兵跟后向前推進。大炮和步兵的子彈把山上的工事、房子、樹木炸飛上了天,炮擊聲驚天動地,爆炸聲響徹云霄,火光一片。戰火把中越邊境上的天空映紅了。為了保護我們的指揮所,左右兩翼的部隊死傷人員百分之八十,第一仗打得很慘,因為越軍邊防工事堅固,加上越軍在暗處,我軍在明處,死傷人員很多。所以,部隊向前推進艱難,5天整個戰線向前只推進了6公里。在這種情況下,第二批部隊又補充上來,繼續向前攻打。由于越軍邊防工事大部分已被我方摧毀,加上我方調整了戰略戰術,使第二批將士向前推進較快,十天內向前推進了50多公里,傷亡人員與第一批相比相對減少。為了最后決戰的勝利,上級繼續加強戰斗力量,于是第三批人員又及時補充上來了。距離了3月5日向世界宣布撤軍不到一個星期時間,沿線的作戰部隊已將“諒山”“高平““老街”等省均已攻下。但我們西線距離越南”萊州省”還有十幾公里,想攻下”萊州省”,必須先要打下距“萊州省”5公里處的三岔口必經交通要道,越軍已在此地部署了一個王牌團,兩個地方保安團,此地范圍內有65年中越聯合打美國鬼子的坑道,具體有多大呢?告訴大家足夠容納一個師兵員,還能儲臧夠三個師一個月吃的糧食及其它武器裝備。可想而知,這三岔口是軍事要道,要想攻克相當艱難。我們指揮所距三岔口只有1000多米。整個目標都在我們指揮所掌握之中。為了防止暴露目標,我們的炮兵部隊把大炮拆下來,由步兵、炮兵們肩扛、背馱,分別運至我們指揮所右側高山半山腰。為了一舉攻下這軍事要道,我們指揮所兩則部署了兩個步兵加強團,北則15公里處部署兩個炮兵團。一切部署就緒后,于第二天早上5點半全部一齊開火,轟炸。戰斗相當激烈。戰斗持續第三天中午12點左右。三岔要道終于被我方占領。我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兩個步兵團只剩下一個團的人員。一名副團長帶領穿插營在攻打坑道時英雄犧牲了。在打掃戰場時我看到好多戰友死在公路邊、橋梁下、坑道內……尸體有的缺胳膊,有的缺腿,有的腸子都流出來了,有的血肉模糊,有的……,實在是慘不忍睹。攻下三岔口后,部隊繼續向前推進,于3月4日早上到達“萊州省”城郊結合部待命,3月5日中國向世界宣布撤軍。戰士們聽了撤軍的消息,相擁而泣。說“我們可以回家了!” 進攻固然艱難,撤退也是相當艱難的。撤退時部隊分三個梯隊撤的。越軍知道我方要撤退了,所以他們拚命在后邊追,并且還在我們的前面埋下了很多的地雷,因此,在撤退過程中死傷人員還是不少的。在這期間前線總指揮部電訊各部要高度警惕,不能麻痹大意,繼續做好一切戰斗準備。(廣州部隊一名戰斗英雄團長與一名越南10歲小女孩擦 肩而過后,不到5米,被小女孩暗槍打死)這個損失太大了。整個撤退過程中,還是有不少將士犧牲了,沒有能活著回來。3月10日,所有部隊全部撤退到我國境內。我幸存活了下來凱旋而歸,回到祖國的懷抱。后來回國后,幾次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奮起還擊”電影中,“汽車拉的大炮”片段,就是我們的部隊推進時的實況。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又想起那血與火的場面。</h3> <h3> “中越”戰爭已過去四十年了。這四十年來,每當到了2月17日這個難以忘懷的日子,我就會想起那些犧牲在前線的將士,想起和我并肩戰斗的戰友,想起我在前線的28天非人的生活。這二十多天里,我吃的是壓縮餅干,喝的是天上下的雨(山溝里水不敢喝,怕有毒)沒雨喝甚至喝人尿,……睡的是吊床,除此而外,還要受大蚊蟲、大螞蟥,大毒蛇攻擊。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我們還要日夜行軍在一人寬的懸崖山路上,與敵人的指揮所周旋……這日子現在想起來還是不寒而栗,但我無怨無悔,作為一個七尺男孩,精忠報國我做到極致。所以,上、我無愧于我一個共產黨員的稱號。下、我對得起烈祖烈宗。我會驕傲地說——我是一名參戰的老兵,舍生忘死保國家,無怨無悔很自豪。</h3><h3><br></h3><h3><br></h3><h3> </h3><h3> 老公口述,我整理。</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沈丘县|
措勤县|
临沭县|
横山县|
富宁县|
宣威市|
崇州市|
什邡市|
横峰县|
子洲县|
赤壁市|
分宜县|
独山县|
邵东县|
定边县|
高青县|
苏尼特右旗|
沂南县|
高台县|
彭水|
大足县|
苗栗市|
庆云县|
玉环县|
星座|
合江县|
长岭县|
永昌县|
独山县|
沁源县|
蓬安县|
镇宁|
永泰县|
加查县|
凤凰县|
兴安盟|
盐亭县|
新疆|
永泰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