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在進入“耳順之年”才第一次現(xiàn)場觀看叼羊比賽。</h3><h3> 多數(shù)專家學者認為,叼羊項目起源于新疆 ,那里遼闊的草原上居住著維吾爾、塔吉克、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牧民,為保護羊群,常常和惡劣天氣、兇猛禽獸搏斗,遇上暴風雨或野獸來襲,他們一邊策騎應對,一邊俯身把失散的上百斤重的羊提上馬背,馱回羊群。久而久之,這種叼羊技藝演變?yōu)榫式^倫的叼羊大賽。<br><br> 另一種說法是,叼羊活動在哈薩克族中源于古代 的叼狼活動,哈薩克語叼羊 (kokpar),就是 “灰狼 ”之意。相傳,突厥各部落主要以游牧為生,狼成了牲畜的最大天敵,牧民們一旦獵獲了狼,便將狼馱在馬背上奔跑,大家爭相搶奪,以此娛樂、慶祝 ,后來逐漸演變?yōu)榈鹕窖蚧虻鹕窖蚋帷?lt;/h3><h3> 昨天(2019.02.27)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攝影協(xié)會組織近二十名攝影愛好者前往魏家泉方向進行叼羊攝影活動。</h3><h3> 昨天是哈薩克族的“諾魯孜節(jié)(春天的節(jié)日)”,來自三個村(阿合阿德爾村、獨山子村、玉希布早村)五六十匹馬參加這次節(jié)日慶典比賽,哪個村的人把羊搶回去就算比賽勝利的一方,為本村贏得榮譽。</h3> <h3> 主持人開始宰羊。</h3> <h3>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h3> <h3>穿紫紅色兜帽衫的“巴郎”是個老道“巴郎”。</h3> <h3>搶啊。</h3> <h3>往魏家泉方向狂奔(這個方向不知道規(guī)則規(guī)定是哪個村的勝利方向)。</h3> <h3>被堵截。</h3> <h3>被其他村民攔截并奪回大肥羊(往阿合阿德爾村方向奔去)。</h3> <h3>肥羊太大,太重了,“要抓不住了~”!</h3> <h3>跑丟了。</h3> <h3>再搶。</h3> <h3>又被村民搶回大肥羊(還是往魏家泉方向奔跑)。</h3> <h3>又被搶了回來。</h3> <h3>不停地在阿合阿德爾村方向、獨山子村方向和魏家泉方向拉鋸式反復爭奪中。</h3> <h3>馬的眼睛都紅了。</h3> <h3>叼羊是團隊合作的運動,講究配合,要有戰(zhàn)術,搶到羊的人往往是雙手抓住羊(這只羊百十斤呢),他的馬韁繩是隊友幫著牽引的,他的馬鞭在嘴里咬著,另外兩名隊友揮鞭驅趕他的馬向前奔跑(還沒比賽時董軍老師給我講過,我還想象不出來,這次讓我拍到了)。</h3> <h3>又是這個紅兜帽衫“巴郎子”。</h3> <h3>右手握住羊蹄子,右腿把羊腿別在馬肚子上。</h3> <h3>不停地奔跑,馬也像人一樣渾身濕透了,馬身上蒸騰著熱氣。</h3> <h3>只見馬群時而奔跑時而圍成一團,馬的嘶鳴聲人的吼叫聲、吆喝聲響徹山谷。</h3> <h3>我們隨著馬群不停地跑,一會就跟不上了,只好等著馬群再回來,要是有輛雪地摩托車就好了??</h3> <h3>我和董軍老師在一個小山包上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馬群回了,就朝著阿合阿德爾村方向走去,走到三四百米時聽到王海燕老師在前面一百米外另一個山梁子上喊我們(她一直是用無人機在拍攝),她說馬群在獨山子村方向離我們直線距離有一公里多,有很多道山谷,我們是追不上了,今天聽吾拉里老師說是阿合阿德爾村贏了比賽???。(寫于2019年2月28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阜南县|
无为县|
汕尾市|
勃利县|
芦山县|
静乐县|
南平市|
云霄县|
郓城县|
砚山县|
工布江达县|
遂宁市|
华宁县|
金塔县|
安西县|
宜州市|
华容县|
项城市|
禹城市|
安阳市|
含山县|
呼图壁县|
平邑县|
屯留县|
辛集市|
若尔盖县|
秦皇岛市|
富川|
措美县|
金川县|
乳山市|
克什克腾旗|
青浦区|
卢龙县|
左贡县|
郧西县|
布尔津县|
沅陵县|
白城市|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