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h3><h3>兒行千里母擔憂,母愛、是每個人心中都割舍不下的情懷,愽大、溫暖、無私而不需回報。<br></h3><h3><br></h3><h3>離家的孩子最想媽,想媽媽體貼入微的關心、想媽媽暖心的話語、想媽媽下廚做飯菜那香噴噴的味道……而在這些眾多的菜品中,鵝蛋可以說是我最喜歡吃、且吃得最多的美味了。</h3><h3><br></h3><h3>記得小時候,家里的生活條件很差(生長在七十年代的人都是知道的,在那時,連飯都吃不飽……)因此,身體也長得有些瘦弱,正好家里喂養著兩只、成天嘎嘎嘎、嘎嘎嘎叫著的大鵝(聽老人們說,在家里養鵝,一是能鎮宅避邪、看家護院,說鵝很有靈氣,通人性……二是說鵝下蛋可以拿去集市上賣換鹽巴錢),母親為了讓我的身體盡快強健起來,等鵝下蛋了、總是舍不得拿去賣,就變著花樣的煮啊,煎啊,炒啊,蒸啊……弄給我吃,說是對長身體有好處,特別是每年的清明時節前后,母親就會牽著我的小手、一起到山下地里去,將地里開花的蠶豆花(我們當地人稱之為胡豆花)采摘些回來,然后和入鵝蛋攪勻、下鍋煎成餅給我吃,說是小孩吃了能補腦、能長記憶……說如果是大人吃了、能預防中風、風濕、高血壓與頭暈眼花等病癥的發生呢,但那時候的我、似懂非懂的,壓根就沒聽進耳朵里去,只知道好吃、香,只要吃飽了、就很高興。</h3><h3><br></h3><h3>歲月悠悠,往事悠悠,當事隔多年之后,母親頭發白了、腰也彎曲了……雖然我已經長大、但她仍在為我操心著,特別是在離開家的日子里、母親總是千叮萬囑、常常打電話問我下班了沒有、吃飯了沒有、問我的兒女們乖不乘……一聽到母親對我說的這些話、眼角的淚水就如嘩嘩啦啦的大雨傾盆而下……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幾輩子都難以報答完啊!</h3><h3><br></h3><h3>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最想家、想家里的老媽媽,于是、動起手來,做一些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做、我自己喜歡吃的菜,以此感謝和思念母親、化解心中那份濃濃的、魂牽夢繞的鄉愁。</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鵝蛋蠶豆花餅的做法吧:</h3><h3>首先,備上兩三個鮮鵝蛋</h3> <h3>擺拍裝盤待用</h3> <h3>接著,備上適量的蠶豆花</h3> <h3>擺拍(這也是做菜過種中的一種樂趣與享受哦!在擺拍的過程里,更讓人感到一種獨處的寧靜、心情放松、智慧滋生)</h3> <h3>待蠶豆花和鵝蛋準備好</h3> <h3>再秀一下</h3> <h3>將蠶豆花擇選好,去蒂后等裝入碗中</h3> <h3>并用清水淘洗干凈、浸泡著待用</h3> <h3>之后,將兩個鵝蛋打入碗中</h3> <h3>將浸泡好的蠶豆花倒出,瀝干水分、撒入盤中的鵝蛋液上</h3> <h3>微距一拍、多美啊!</h3> <h3>調入適量的鹽</h3> <h3>將其攪拌散</h3> <h3>至均勻</h3> <h3>接下來,凈鍋置火上,倒入適量菜籽油燒燙冷鍋</h3> <h3>倒出大部分油,留少許</h3> <h3>倒入備好的鵝蛋蠶豆花蛋液</h3> <h3>待蛋液倒下去時,炒勺不能放到鍋里亂動哦,這時,只能輕輕的搖動鍋子、以此保證鍋中餅的形狀</h3> <h3>待蛋液煎至不流動時</h3> <h3>反過一面</h3> <h3>待煎至鵝蛋蠶豆花兩面呈金黃色時</h3> <h3>取出,放到砧板上</h3> <h3>改刀成小塊</h3> <h3>裝盤</h3> <h3>點綴</h3> <h3>上桌成菜</h3> <h3>寫作后記:</h3><h3>鵝蛋蠶豆花餅,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餅,但我而言,這是一份深情的母愛、一份家的味道、一份濃濃的鄉愁……</h3><h3>(趙梓均:2019年2月27日凌晨匆筆于貴州凱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修武县|
卢龙县|
佛坪县|
保山市|
鹤山市|
达拉特旗|
华容县|
察雅县|
新昌县|
湛江市|
石泉县|
吐鲁番市|
邛崃市|
呈贡县|
天峻县|
乐亭县|
伊金霍洛旗|
蓝山县|
安化县|
仪征市|
永嘉县|
辽宁省|
河北省|
洛扎县|
博爱县|
柳河县|
陈巴尔虎旗|
肥西县|
绥棱县|
健康|
合作市|
当雄县|
平江县|
平定县|
水富县|
云梦县|
大洼县|
区。|
嵊泗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