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2018年11月22日,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暨25周年慶典拍賣“郵品”專場在嘉德藝術中心舉行,一枚1968年面值8分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大一片紅”)未發行郵票以咨詢價形式上拍,1200萬元落槌,1380萬元成交。刷新中國郵票拍賣的世界紀錄,得以躋身世界最貴郵票之列。</b></h3><h3><b> 這枚郵票的杰出表現,使郵人們不由把目光再次投向那已漸行漸遠的火紅年代,那半個世紀前的一批紅色珍郵。</b></h3><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五珍”中的“大一片紅”</b></h3> <h3><b> 中國“文”字郵票,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發行的郵票,記載著特殊時代鐫刻下的特殊烙印。從1967年4月19日發行的第一套“文”字郵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起,至1970年1月21日發行的最后一套“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止,共正式發行郵票19套80枚(同時期還發行了普無號文革普通郵票11枚),被稱為“文”字郵票,簡稱“文票”。</b><br></h3><h3><b> 在“文”字郵票發行時期,還有5套(8枚)紀念郵票由于種種原因印制后收回銷毀,未能發行,存世量極為稀少,郵人稱之為“文五珍”。</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文”字郵票的名稱</b></h1><h3><b></b><b> 目前集郵界關于“文”字郵票各套的名稱,與發行文件多有出入之處。大體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出于政治上的避諱改變郵票名稱。如將文2“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改為“毛主席萬歲”;文11“林副主席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為中國人解放軍特種郵票題詞”改為“林彪題詞”或“林彪1965年7月26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題詞”等。二是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簡化文字。如將文9“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簡化為“毛主席聲明”或“毛主席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文15“熱烈歡呼中國共產黨八屆擴大的十二中全會公報的發表”簡化為“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等。三是根據郵票題材內容“約定俗成”。如將文18“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稱為“軍民團結保衛邊疆”;文19“革命青年的榜樣”稱為“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等。還有將文12“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寫作“毛主席去安源”,實際上當年設計時,軍代表要求對原畫“不能有絲毫改動”,連郵政銘記和面值都設計在原畫之外。</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文1(2)—(6);5連印</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郵票的類別</b></h1><h3><b> “文”字郵票是紀、特類型郵票。但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紀嚴特寬”的郵票選題原則和取消了紀、特郵票編印志號的辦法,因此“文”字郵票只在前11套郵票發行通知上稱為“紀念郵票”,后8套則紀、特未分,一律視為紀念郵票。實際上“文”字郵票中有紀念郵票,也有特種郵票,有的似兩者兼而有之。例如文1,有人認為是為紀念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發行的紀念郵票;有人認為從郵票題材內容來看,應為特種郵票。</b></h3><h3><b> 根據郵政主管部門確定和宣布的該套郵票的發行目的,即是為“紀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專門發行”、還是為“宣傳特定事物而專門發行”這一原則,“文”字郵票按其發行目的,應認定為紀念郵票的有文1、文2、文3、文4、文5、文6、文7、文8、文9、文11、文14、文15、文17、文18等14套;應認定為特種郵票的有文10、文12、文13、文16、文19等5套。</b></h3><h3><b></b><b> “文五珍”(5</b><b>套未發行票),均為紀念郵票。</b></h3><h3><b> 在此期間,還發行了11枚普無號文革普通郵票。</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1(7)—(11);5連印</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郵票的特點</b></h1><p style="text-align: left;"><b></b><b> 由于“文”字郵票是在“文革”前期這一特殊年代所產生的一個特殊品種,所以,“文”字郵票極具政治色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b></h3><h3><b> 1、沒有志號</b></h3><h3><b> 郵票志號是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一個創舉。但“文革”初期發行的這19套郵票卻沒有任何志號,發行部門僅在這種整版郵票的紙邊上印個編號“文1”、“文2”、“文3”……所以人們把這個時期發行的郵票統稱為“文革”郵票。</b></h3><h3><b> 2、發行量大,但存世量小</b></h3><h3><b> “文革”時期發行的郵票動輒幾千萬枚,特別是文15的發行量達到1億枚,創下當時發行量最高紀錄。但“文革”時期每年發行郵票的總套數卻很少;加上在郵政通信上耗用極多,大量郵票都貼用流通了,所以存世量極少。至今,“文”字郵票,尤其是留存下來的新票、套票已極罕見,成為中國郵票中珍罕的藏品。</b></h3><h3><b> 3、未發行票撲朔迷離</b></h3><h3><b> “文革”郵票除80枚正式發行的紀特郵票外,尚有一些未發行票流在市場上。其中最著名的是“全國山河一片紅”;此外還有毛主席與林彪在一起的“大藍天”、“全面勝利萬歲”,“大一片紅”和“黑題詞”等,所有的這些未發行票現已成為集郵界爭相追逐的珍品。特別是“全國山河一片紅”,在拍賣市場上頻頻亮相,其價格扶搖直上,屢創天價。</b></h3><h3><b> 據《集郵博覽》綜合2018年世界各大拍賣行的信息:在2018年全球郵品拍賣交易額的前三甲中,第3名是大清郵政1897年發行的紅印花小字當壹圓(552萬港幣);第2名是美國1918年發行的珍妮倒錯票(含傭金共159.3萬美元);而奪得頭籌的,正是本文開頭提及的中國“文五珍”中的“大一片紅”(1380萬元,約合200萬美元)。</b></h3><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8年全球郵品拍賣交易額前三甲</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文”字郵票</b></h1><h3><b><br></b></h3><h3><b> 文1 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b><br></h3><h3><b> 1967.4.20.全套11枚,其中(2)~(6)、(7)~(11)五枚連印</b></h3><h3><b> 這套郵票的設計、印制和發行,都具有濃烈的政治色彩。郵票發行時,新華社的消息稱:“這套郵票在設計過程中,曾受到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百般刁難和阻撓。他們利用職權,一會兒說‘政治色彩太濃,不能發行',一會兒說‘這種郵票外國人看不懂,暫緩辦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郵票發行局的革命職工起來造了他們的反,和北京郵票廠的革命工人結合在一起,終于成功地設計出了閃爍著毛澤東思想燦爛光輝的紀念郵票?!?lt;/b></h3><h3><b> 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 為表慶祝,郵電部發行了這套郵票。這是“文化大革命”中發行的首套郵票, 簡稱文1。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從這套郵票開始,我國發行的郵票取消了原來的志號,直至1974年1月1日才得到恢復。</b></h3><h3><b> 這套郵票共11枚。第1枚是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紅衛兵的經典照片。毛澤東身著軍裝,臂戴“紅衛兵”袖章,一手拿軍帽,一手向百萬群眾游行隊伍揮手致意。其余10枚的郵圖均是毛主席語錄,以5枚連為一組,采用橫五連形式分兩聯印制。</b></h3><h3><b> 郵票分別采用耀眼的紅色和金色印刷。在印制時由于進口金色油墨庫存不多,因此前5枚邊框為大金邊;后5枚則用紅色作邊框底色,語錄用金線作框。 為了防止蓋戳時“污染”語錄,特將郵票下面占票幅三分之一的 地方印面值、銘記,便于蓋銷。</b></h3><h3><b> 郵票上“中國人民郵政”6字,采用了毛澤東文稿中的手寫體。</b></h3><h3><b> 這套郵票雙五連存世不多,新票就更少了,較為珍貴。</b></h3> <h3><b> (1)毛主席萬歲;15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澤東身穿綠軍裝,臂戴紅衛兵的紅袖章,在天安門城樓上揮手的照片。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首次接見紅衛兵和革命群眾,檢閱百萬游行隊伍。這次接見使紅衛兵運動在全國興起。以后毛澤東又先后七次在北京接見紅衛兵和學校師生,接見人數達1000多萬人次。</b></h3> <h3><b> (2)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54年9月15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b></h3> <h3><b> (3)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55年7月13日發表的《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b></h3> <h3><b> (4)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48年3月20日發表的《關于情況的報告》。</b></h3> <h3></h3><h3><b> (5)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45年4月24日發表的《論聯合政府》。</b></h3> <h3><b> (6)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這段語錄是毛澤東1966年8月10日晚7時,到中共中央接待站接見前來慶賀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的首都群眾時的講話。</b></h3> <h3><b> (7)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凡是錯誤的思想,凡是牛鬼蛇神,都應該進行批判,決不能讓它們自由泛濫?!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57年3月12日發表的《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b></h3> <h3><b> (8)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鶕@個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爭,就干社會主義?!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 1939年12月21日發表的《在延安各界慶祝斯大林六十壽辰大會上的講話》。</b></h3> <h3><b> (9)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組織起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 這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35年12月27日發表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b></h3> <h3><b> (10)語錄;300萬枚;8 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世界上的一切革命斗爭都是為著奪取政權,鞏固政權。而反革命的拼死同革命勢力斗爭,也完全是為著維持他們的政權?!边@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33年9月6日發表的《今年的選舉》。</b></h3> <h3><b> (11)語錄;300萬枚;8分</b></h3><h3><b> 郵圖是毛主席語錄:“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要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這段語錄選自毛澤東1949年3月5日發表的《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b></h3> <h3><b> 文2 毛主席萬歲(原標題全稱: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b></h3><h3><b> 1967.5.1.全套8枚</b></h3><h3><b> 第1枚引用了《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中關于毛澤東思想的一段話。另7枚分別為毛主席和紅衛兵、和林彪在一起,以及“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其中兩枚毛主席和林彪在一起的郵票,由于林彪的叛逃而大量銷毀,存世量較少,已為罕品。</b></h3><h3><b> (1)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摘錄;700萬枚;4分</b></h3> <h3><b> (2)四海翻騰云水怒 五洲震蕩風雷激;1000萬枚;8分</b></h3> <h3><b> (3)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1000萬枚;8分</b></h3> <h3><b>(4)毛主席和紅衛兵在一起;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毛主席和林彪;1000萬枚;8分</b></h3> <h3><b> (6)毛主席在天安門上接見紅衛兵;1000萬枚;8分</b></h3> <h3><b> (7)毛主席在天安門上接見紅衛兵;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8)毛主席和林彪;700萬枚;10分</b></h3> <h3><b> 文3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五周年</b></h3><h3><b> 1967.5.23.全套3枚</b></h3><h3><b> 這是以毛澤東著作為題材的首套郵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1942年5月2日、5月23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的,包括“引言”和“結論”兩個部分。在“引言” 中,毛澤東說明了召開文藝座談會的目的和要求,提出了文藝工 作者的立場、態度和工作對象等問題。在“結論”中毛澤東就文藝 “為群眾”和“如何為群眾”兩個中心問題,分五個方面作了總結講話,提出了無產階級文藝運動中的一些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明確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b></h3><h3><b> “文化大革命”是從文藝界發端的,當時,林彪、江青等人借紀念《講話》發表25周年之機大做文章,指責文藝界在新中國成 立后拒不執行毛澤東在《講話》中提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路線”,而“被一條與毛主席思想相對立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專了我們的政”?!度嗣袢請蟆酚?967年5月23日發表題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指路明燈》的社論,稱重新發表的毛澤東的這篇講話是指導“文化大革命”的“又一綱領性文件”。</b></h3><h3><b> 這套郵票列入了1967年郵票選題計劃,并從年初開始設計,全套共3枚。第一、三圖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兩段摘錄,第二圖是“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 1967年5月22日,郵電部發出《關于發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五周年紀念郵票的通知》,通知中強調,“毛主席這一光輝著作,天才地、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和文藝理論,是一部劃時代的重要文獻。這部著作,對文化戰線上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兩種世界觀的斗爭,作了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統的科學的總結,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 件,是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最完整、最徹底、 最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文藝路線,是戰勝現代修正主義和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思想最有力的武器?!蓖ㄖㄆ獜娬{的是文藝戰線上的階級斗爭,連續用了7個“最”字。郵票中的兩條語錄, 一是強調文藝方向的階級性,一是強調文藝作用的斗爭性。“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圖案中,綠軍裝、紅袖章,高舉毛澤東著作,手拿“毛主席語錄”板,襯以紅旗,極具“文化大革命”的特色。</b></h3><h3><b> (1)《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摘錄; 800 萬枚; 8 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800萬枚;8 分</b></h3> <h3><b> (3)《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摘錄;800萬枚;8 分</b></h3> <h3><b> 文4 祝毛主席萬壽無疆</b></h3><h3><b> 1967.7.1.全套5枚。</b></h3><h3><b> 1967年6月2日,郵電部向中央文革小組上報《關于擬發“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郵票的請示》:今年“七一”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6周年,擬發行一套“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郵票,圖案是毛主席木刻肖像。兩天后,中央文革小組批復“同意”。</b></h3><h3><b> 5枚郵圖均為毛主席身穿“65”式軍裝的側面木刻肖像,選自文化大革命期間公開發表的版畫。毛主席軍裝上的五星軍徽和領章十分醒目。</b></h3><h3><b> 這套文4郵票圖案是根據當時流傳很廣的一幅毛澤東側面軍裝版畫像設計的,郵票名稱“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印在每枚郵票的底邊上。原設計1 套4枚,同一圖案4種刷色,4分、8分、42分、52分面值4種。后來郵票發行局又決定增加35分面值一種,全套共5枚。</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這套郵 票有3個特點:一是刷色由原定不同顏色改為不同的紅色色調,五種面值分別用赭石色(4分)、大紅色(8分)、黃褐色(35分)、 拮紅色(43分)、桃紅色(52分)印制;二是面值設置既有國內常用面值(4分、8分),又有國際航空郵件使用面值(35分、43分、52分)。高面值郵票在“文”字郵票中是很少見的,顯然是為了把毛澤東頭像郵票推向世界;三是郵票票幅較小,為27 x 40毫米, 是“文”字郵票中票幅最小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側面軍裝像;840萬枚;4 分</b><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毛主席側面軍裝像;850 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毛主席側面軍裝像;390萬枚;35 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毛主席側面軍裝像;290萬枚;43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毛主席側面軍裝像;490萬枚;52 分</b></h3> <h3><b>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b></h3><h3><b> 1968.1.30.全套9枚</b></h3><h3><b> 這套郵票是1967年設計的,因重重送審,延至次年1月才正式發行。</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964~1967年,各地文藝團體創作并演出了一批有創新、影響大的現代題材的戲劇。京劇《紅燈記》等8個現代戲在北京匯演后,迅速在全國得到推廣。郵票第1枚為“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郵圖是在毛澤東思想光輝照耀下的革命文藝隊伍。其余8枚為8個“革命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交響音樂《沙家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文藝隊伍;1000萬枚;8分</b><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智取威虎山》;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海港》;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紅燈記》;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沙家浜》(京劇);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6)《奇襲白虎團》;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7)《紅色娘子軍》;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8)《白毛女》;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9)《沙家浜》</b><b>(交響樂);</b><b>1000萬枚;8分</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文6 毛主席與世界人民(俗稱“紅太陽”)(原題: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b></h3><h3><b> 1967.10.1.全套2枚</b></h3><h3><b> 郵電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8周年,決定于1967年10月1日發行文6“毛主席與世界人民”郵票一套2枚,分別是“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世界革命人民無限熱愛毛主席”。</b></h3><h3><b> 1967年8月8日,郵電部《關于擬發行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紀念郵票的請示》連同郵票圖案兩幅送中央文革小組審查。中央文革宣傳辦公室表示由于第二圖毛主席像不象重新修改。于是,設計人員先到外交部征求意見,后又到亞非司征求意見,并參考1967年7月《中國建設》雜志上的照片改畫郵票上的外國人形象和衣服。8月22日,郵電部再次上報。中央文革宣傳辦公室批復“紀念郵票第二圖中的毛主席像仍不準確,特別是面部畫得不像,請再加修改?!庇谑怯衷诟骷毠澨幏磸秃藢?、修改。直到9月1日,中央文革宣傳組辦公室才發出“同意”的批文。</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b> </b><b style="text-align: center;">(1)毛主席像;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毛主席和外國朋友;1000萬枚;8分</b></h3> <h3><b> 文7 毛主席詩詞</b></h3><h3><b> 1967.10.1.全套14枚</b></h3><h3><b> 第1枚是毛澤東在寫作時的照片。其他13枚郵圖均取自于毛澤東詩詞的墨跡手稿,依次為《沁園春 · 長沙》、《滿江紅·和郭沫若》、《沁園春·雪》、《憶秦娥·婁山關》、《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采桑子·重陽》、《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七律·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浪淘沙·北戴河》、《清平樂·會昌》、《水調歌頭·游泳》、《菩薩蠻·黃鶴樓》。</b></h3><h3><b> 毛澤東是20世紀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偉人。他不僅是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詩人、書法家。他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造詣精深。毛澤東詩詞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廣為流傳并深受喜愛。</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在著作;1000萬枚;10分</b><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沁園春 · 長沙》;700萬枚;1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滿江紅·和郭沫若》;700萬枚;1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沁園春·雪》;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憶秦娥·婁山關》;1000萬枚;8分</b></h3> <h3><b> (6)《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7)《采桑子·重陽》;1000萬枚;8分</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8)《七律·長征》;1000萬枚;4分 </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9)清平樂·六盤山》;1000萬枚;4分</b></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 (10)《七律·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1)《浪淘沙·北戴河》;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2)《清平樂·會昌》;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3)《水調歌頭·游泳》;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4)《菩薩蠻·黃鶴樓》;1000萬校;8分</b></h3> <h3><b> 文8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b></h3><h3><b> 1967.12.26.全套1枚</b></h3><h3><b> 郵圖是林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題詞。</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000萬枚;8分</b></h3> <h3><b> 文9 毛主席聲明(原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b><br></h3><h3><b> 1968.5.31.全套1枚</b></h3><h3><b> (1)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像及聲明最后一段;1500萬枚;8分</b></h3> <h3><b> 文10 毛主席最新指示</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1968.7.20.全套5枚(連印)</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文10是北京郵票廠工人提出發行的一套郵票?!懊飨钚轮甘尽笔且浴拔母铩逼陂g毛主席的講話、報告、批示摘出的語錄為內容,設計人員精心挑選5段,深入車間,邊畫圖稿邊征求意見。為了區別于文1的語錄郵票,這次圖稿為紅底黃字,四周白邊,每枚郵票圖案上邊統一繪有毛澤東“文革”時期的肖像。</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這套郵票選用了1967年11月至1968年4月間毛主席對“文化大革命”的五條“最新指示”。當時考慮“最新指示”是一個整體,故5枚郵票不能分割,遂采用了橫五聯票形式印刷。由于用郵多耗,5枚連印的郵票大多撕開使用,故留存下的未使用的連票并不多。所以,這是公開發行的文字郵票中市場價格最為昂貴的一套。</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b style="text-align: center;"> (1)~(5)毛主席最新指示;7500萬枚;8分</b></h3> <h3><b> 文11 林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題詞</b></h3><h3><b> 1968.8.1.全套1枚</b></h3><h3><b> 1967年7月26日,林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發行,給《集郵》雜志題詞。當時只刋在雜志上,原稿存于郵電部檔案室。“文革”時期,造反派查到此題詞,取出制作發行了一枚郵票。</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林彪題詞;5000萬枚;8分</b></h3><h3></h3> <h3><b> 文12 毛主席去安源</b></h3><h3><b> 1968.8.1.全套1枚</b></h3><h3><b>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毛澤東回到湖南,創建中共湖南支部,并于當年到安源調查工人勞動和生活狀況,啟發工人的革命覺悟。經過考察毛澤東認為,在安源路礦工人中,蘊藏著無限的革命潛力。以此為題材,畫家劉春華繪制了大型油畫《毛主席去安源》,畫面為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身著藍色長袍、臂夾紅雨傘的形象。油畫問世后,引起轟動,發行多達9億份,被稱為“革命樣板畫”。</b></h3><h3><b> 發行郵票的同時,郵電部發出通知規定:為確保毛主席像在郵票上的尊嚴、清晰起見,見貼有“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的郵件,一律不得將郵政日戳蓋在郵票上,應將郵政日戳蓋在郵件正面空白處。后因發現有人以不銷票的辦法多次使用此枚郵票,郵電部又于同年11月通知恢復蓋銷寄發。</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去安源;5000萬枚;8分</b></h3> <h3><b> 文13 毛主席最新指示</b></h3><h3><b> 1968.8.18.全套1枚</b></h3><h3><b> “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內容是:“我國有七億人口,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工人階級也應當在斗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郵圖白底紅字,十分醒目。郵圖左側是“文革”時期毛澤東身著軍裝的頭像,除領章帽徽為紅色外,頭像為單色,顯得樸素大方。</b></h3><h3><b> (1)毛主席最新指示;2099.255萬枚;8分</b></h3> <h3><b> 文14 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b></h3><h3><b> 1969.5.1.全套4枚</b></h3><h3><b> 1949年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橋梁。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和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后,又開始修建南京長江大橋。這座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及安裝的雙層鋼架橋梁。1960年1月動工,1968年10月鐵路橋通車;12月公路橋通車。</b></h3><h3><b> 在全部“文革”系列的郵票中,“南京長江大橋”是唯一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郵票。這套紀念郵票早在1968年就已計劃發行,但幾經反復,卻發行在“文15”之后,且發行時間有3個——前兩枚于5月1日發行;第三枚在6月18日發行;8月26日發行了第四枚。</b></h3><h3><b> 從這套郵票起,“中國人民郵政”由原來的毛澤東手書體恢復到建國以來的常用的印刷體。</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鐵路橋;1000萬枚;8分</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公路橋;1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大橋全景;8000萬枚;1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慶祝建成;800萬枚;4分</b></h3> <h3><b> 文15 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全稱:熱烈歡呼中國共產黨八屆擴大十二中全會公報的發表)</b></h3><h3><b> 1968.12.26.全套1枚</b></h3><h3><b> 1968年10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八屆十二中全會,10月31日通過了全會公報。公報提出了“文化大革命是我國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一次政治大革命”的錯誤論斷。為配合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郵電部在近兩個月后的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的日子里,發行了這套郵票。郵圖是工農兵高舉毛主席著作,書后襯以一輪紅日,其下則為一片紅彤彤的色彩。昭示著當時提出的“文革”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形勢“一片大好”。</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高舉毛澤東選集;10000萬枚;8分</b></h3> <h3><b> 文16 鋼琴伴唱《紅燈記》</b></h3><h3><b> 1969.8.1.全套2枚</b></h3><h3><b> 《紅燈記》是“文革”期間流傳很廣、影響極大的一出描寫中共地下黨為保護和安全傳遞一份密電碼而與日本侵略者機智周旋、勇敢斗爭的現代京劇。1968年,中國京劇團和中央樂團據此編創了鋼琴伴唱《紅燈記》。首演之后,引起很大反響。</b></h3><h3><b> 1966年4月10日以后,江青以“文化革命的英勇旗手”自居,壟斷了中國文藝界。中央樂團的鋼琴演奏家殷承宗為使日益冷落的鋼琴有一條出路,便與中國京劇團的演員李維康、劉長瑜、錢浩梁等人合作,別出心裁的打破中國京劇的傳統民族樂器伴奏,用鋼琴伴唱《紅燈記》選段。這一“中西結合”的不倫不類的“創舉”,受到江青的賞識,1968年6-7月間,鋼琴伴唱《紅燈記》在北京公演。為紀念這一文藝樣式的誕生,郵電部發行了這套郵票。這套郵票在設計上選擇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最富表現力的舞臺形象,設計簡單,主題鮮明,很能表現當時的時代特點。郵圖的兩位京劇主角形象,分別是劇中由錢浩梁扮演的“李玉和”與劉長瑜扮演的“李鐵梅”;鋼琴伴奏者的形象原型,是中央樂團的殷承宗。</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李玉和;5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李鐵梅;5000萬枚;8分</b></h3> <h3><b> 文17 知識青年在農村</b></h3><h3><b> 1969.10.1.全套4枚</b></h3><h3><b> 自五十年代開始,特別是“文革”期間,一千多萬城市學生響應毛主席號召,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的生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套郵票的圖案,融合了中國傳統裝飾性繪畫技法,以朱紅、桃紅、湖藍、檸檬黃、翠綠、青蓮紫、煤黑等7種純色,創造出色彩鮮明而又絢麗的基調;這在“文”字郵票的設計中因脫開了“一片紅”而頗具特色。</b></h3><h3><b> (1)和貧下中農在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5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向生產進軍;5000萬枚;4分</b></h3> <h3><b> (3)向老農學習搞科學試驗;5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赤腳醫生;5000萬枚;10分</b></h3> <h3><b> 文18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b></h3><h3><b> 1969.10.1.全套6枚</b></h3><h3><b> 這套郵票的第一枚,以陸海空戰士和民兵的英雄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主題。而“保衛邊疆”和“軍民守海防”,則均有同圖案異面值郵票各兩枚。最后一枚“解放軍邊防騎兵戰士”,于1970年7月1日發行。</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軍民團結;5000萬枚;8分</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注:刺刀漏色</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保衛邊疆;5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軍民守海防;5000萬枚;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保衛邊疆;700萬枚;43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軍民守海防;300萬枚;35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6)解放軍邊防騎兵戰士;5000萬枚;8分</b></h3> <h3><b> 文19 革命青年的榜樣</b></h3><h3><b></b><b> 1970.1.21.全套1枚</b></h3><h3><b> 金訓華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到東北農村插隊的一位知識青年,1969年8月15日,在位于中蘇邊境的一次特大洪水中,他為打撈被洪水卷走的電線桿而犧牲。新聞界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 郵票主圖為金訓華在洪水中搏斗的情景。畫面左上角印有“革命青年的榜樣”的字樣。</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金訓華;1000萬枚;8分</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五珍”郵票</b></h1><h3><b><br></b></h3><h3><b> 從未公開或臨時取消發行的新中國十大珍郵中的“文五珍”,反映出紛擾的火紅年代,記載著半個世紀前的群眾熱情,早已成為集郵界的頂級收藏目標。</b><br></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藍天”(未發行票)</b></h3><h3><b> “大藍天”是第一枚“文五珍”郵票,印制于1967年9月。原為紀念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軍隊與朱德領導的軍隊于井岡山會師并創建該根據地四十周年。</b><b>全稱為“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四十周年”。第1枚郵票的郵圖,是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因為這枚郵票背景為藍天,所以界內將它稱為“大藍天”郵票。</b><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8分</b></h3> <h3><b> “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四十周年”(未發行票)</b><br></h3><h3><b> 1967年是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江西省決定在1967年9月8日(秋收起義紀念日)至10月8日舉行紀念毛澤東創建井岡山根據地40周年活動,并向郵電部建議發行紀念郵票。郵電部決定,原在1966年12月19日擬定的《1967年發行郵票選題計劃》中的第七項為紀念八一建軍40周年——“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郵票取消,取而代之的就是這套“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紀念郵票。同年8月,郵票發行局設計室完成了一套4枚的設計圖稿。它們是:第一圖,“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同志”(毛主席和林彪身著軍裝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文化革命大軍);第二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主席創建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點燃了星星之火);第三圖,“毛主席語錄”(“每個共產黨員都應懂得這個道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第四圖,“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背景為黃洋界紀念碑)。面值均為8分。原擬發行日期為1967年10月1日,編號為文5。</b></h3><h3><b>? 此后,郵票廠制版并開始印刷。但隨后接到了上級通知:井岡山郵票“暫不印行”。最后這套郵票撤銷發行,郵票印樣全部銷毀。但是第一枚</b><b>“大藍天”</b><b>有極少數郵票意外流出。</b></h3><h3><b> 由于其極為特殊的政治背景,這套郵票可稱得上是“文革珍郵”中首屈一指的“陰謀郵票”。據披露的檔案文件記載,1967年3月20日,郵電部發出通知,暫停出售4種郵票。它們是:紀16《抗戰勝利15周年》第四枚“領袖策劃反攻”(有朱德的形象)、紀41《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第二枚“井岡山會師”(有朱德形象)、紀71《開國大典》(有劉少奇和朱德等人的形象)和紀8《詹天佑誕生100周年》第一枚。與此同時,一些被挑唆的紅衛兵和造反派們有恃無恐,把上過郵票的油畫“井岡山會師”中的朱德形象換成了林彪,并一再提出要以秋收起義紀念日取代南昌起義紀念日來作為建軍節。</b></h3><h3><b> 這套郵票的圖稿于1967年8月10日上報中央文革審批。中央文革宣傳組劉廣聚于8月21日電話通知,第一圖沒有意見,對其他三圖提出幾點修改意見;并告之,修改后即可印刷,不必再送閱。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套郵票是經中央文革電話通知同意的,并沒有批文。郵票發行局的具體經辦人覺得心里不踏實,于是在郵票三、四圖印出樣張后,于9月18日將郵票印樣函報中央文革宣傳組審閱,郵票發行局的鄧連普認為此舉意在形成“沒有文件的文件”。不料問題就此接踵而來。9月20日凌晨1時,郵票設計室的劉碩仁接中央文革劉廣聚的電話,稱“井岡山紀念郵票第三、四圖如果沒有印,就不要印了;如果已經印好,先不要發行。因為領導同志還沒有批準?!庇捎谑掳l突然,這天早晨剛上班,郵票發行局副局長薛鐵打電話詢問劉廣聚。劉的回答又有一些不同,說是“毛主席和林彪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兩圖,需經領導審查,其他兩圖沒問題。此套郵票待那兩圖確定后再處理?!眱商熘螅瑒V聚電話通知:領導批示井岡山郵票“暫不印行”。于是薛鐵再次給劉廣聚打電話,了解“暫不印行”的原因,并請示該如何處理已制好的版和已印好的郵票。劉廣聚對“暫不印行”諱莫如深,只說這是領導批示,“版子和印好的郵票暫時保存,以后有什么消息,我們主動通知你們?!庇谑谴颂奏]票的發行陷入僵局。</b></h3><h3><b>? 實行軍管后的郵電部于1968年1月25日向中央文革小組催批發行郵票事宜,其中第三條提到“《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1967年9月18日報送郵票樣張4枚。該郵票是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現已經過時,我們擬撤消這套郵票的發行計劃。”1968年8月28日,郵票發行局請示郵電部軍管會生產指揮部,負責人答復“此套郵票不再印行”。根據現存的兩張單據留下的這套郵票印刷和銷毀的數量證明,該套郵票當時已經印刷出1930余萬枚。在銷毀這些郵票時,第一枚即“大藍天”流出了約10枚。</b></h3><h3><b> 從目前浮出的有關此套郵票的歷史檔案和當事人的回憶來看,尚無證據證實社會上關于“大藍天”的停止發行是因為林彪做賊心虛的傳聞,但這一傳聞顯然絕非空穴來風。專家揣測,這個“領導”有可能是林彪。原因有三:首先,林彪深諳郵票的宣傳價值,早在1965年7月就為“特74”郵票題過詞,是文革前為單套郵票專門題詞的最高領導人。因而他有可能事前審看了這套郵票。再則,朱、毛井岡山會師的圖畫和井岡山“朱德的扁擔”的故事早已載入小學生的課本,家喻戶曉。井岡山會師時林彪只是一個連長,郵票的發行無法去篡改歷史,城府很深的林彪會有弄巧成拙的擔心。第三,郵票第二圖“星火燎原”無意中刺到了林彪的痛處。毛澤東在1930年1月5日寫下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針對林彪當時“紅旗可以打多久”的悲觀論調。林彪一直對此耿耿于懷,曾有“志壯堅信馬列,豈疑星火燎原”的詩句。</b></h3><h3><b> 另從中央文革宣傳組劉廣聚出爾反爾的說辭判斷,這個“領導”也可能就是劉廣聚本人。這套郵票褒揚林彪貶低朱德的意向是顯而易見的,在當時的大氣候中政治上是保險的,所以他草草拍板同意此套郵票的印行。但毛澤東本人對林彪、江青之流企圖打倒朱德的做法持否定態度,曾明確提出朱德是“紅司令”,并同時有肯定南昌起義的講話,使林彪、江青的陰謀無法得逞。處在政治風浪中的劉廣聚發現風向有所改變,于是便以領導的審批為由,讓這套郵票胎死腹中,以免使自己陷入權力角逐的旋渦里。</b></h3><h3><b> “大藍天”郵票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誕生的產物,背后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具有特殊的收藏、研究價值。</b></h3><h3><b><br></b></h3><h3><b> 全套“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四十周年”郵票(4枚)(未發行)</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8分</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分</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毛主席語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8分</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8分</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黑題詞”(未發行票)</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b> 1962年9月18日晚,毛澤東主席在北京接見了日本工人朋友,與他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并題詞相贈:</b></h3><h3><b> “只要認真做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日本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日本革命的勝利是毫無疑義的。應日本工人學習積極分子代表團各位朋友之命書贈日本朋友們 毛澤東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八日。”</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為了紀念毛澤東為日本朋友題詞6周年,郵電部計劃于1968年9月18日發行1枚紀念郵票。票面上印有毛主席1962年9月18日的題詞手跡。郵票紅底黑字,集郵界俗稱“黑題詞”。郵票的設計風格、圖案上“中國人民郵政”文字和面值的布局與詩詞郵票極相似。但此票來不及發行,日本方面就發表聲明,指責中國搞“大國沙文主義”,向日本輸出革命。這枚郵票隨即被禁止發行,并予銷毀。但因個別郵局提前對外發售該票,流出量不足10枚。</b><b style="text-align: cente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毛主席題詞;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面勝利萬歲”(未發行票)</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b> 1967年1月上海“一月風暴”之后,“文化大革命”進入到“全面奪權”階段,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紛紛建立了革命委員會。到1968年9月5日,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同日建立革命委員會時止,中國(除臺灣省外)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建立了革命委員會。9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聯合發表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熱烈歡呼全國(除臺灣省外)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全部成立》的社論,這一事件被譽為“全國山河一片紅”。</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郵電部軍管會決定發行郵票以示慶賀,設計并印制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簡稱“全面勝利”。</b><b>郵票主圖是毛主席身穿藍灰色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揮手致意,站在身后的林彪手持《毛主席語錄》。城樓下面天安門廣場紅旗招展,是廣大工農兵群眾歡呼的場面。郵票下部橫框內印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右邊印有“中國人民郵政”,下面印有面值“8分”字樣。</b><b>郵票印制完成后,計劃于1968年10月1日發行。</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1968年9月27日,由周恩來主持的“中央宣傳工作會議”</b><b>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主要是如何正確的宣傳毛澤東思想,貫徹落實毛澤東關于對外宣傳“不要強加于人”的指示,周總理最后總結不能把各種物品都印上毛澤東像和毛主席語錄。根據這次會議精神,郵電部軍管會決定,今后不準在郵票上印毛澤東像、語錄和詩詞;已經印刷未發行的郵票停止發行。根據這一決定,9月27日當天,郵票發行局即向各省、市、自治區發出電報,要求立即停止發行圖案上有毛澤東形象的“全面勝利”郵票。</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全面勝利”實際上也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第一稿。此套郵票雖然未發行,仍有極少量流出,但都是單枚票。存世量約數十枚,十分珍貴。</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全面勝利萬歲”;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國山河一片紅”</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一片紅”,未發行票)</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b> 與“全國山河一片紅”比較而言,因票幅比其大,故集郵界俗稱“大一片紅”。</b></h3><h3><b> 1968年9月,全國除臺灣省外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為了紀念和慶祝這一事件,郵電部決定發行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原計劃于1968年10月1日國慶節發行,郵票為60×40毫米的大型橫幅?!按笠黄t”送呈周恩來總理,總理審看后認為票幅過大,不符合中央宣傳工作會議精神,批示作進一步修改。因此“大一片紅”只打出了票樣,根本未印刷,目前存世的“大一片紅”全部是違規流出的票樣。由于</b><b>印樣極少,存世量更少,被集郵家視為珍郵。</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工農兵和地圖;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國山河一片紅”</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一片紅”,未發行票)</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全國山河一片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慶祝全國(除臺灣省外)29個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成立,而原定于1968年11月25日發行的紀念郵票,</b><b>全套1枚。</b><b>1968年11月24日,因發現票面中的中國地圖繪制不準確,而被停止發行。</b><br></h3><h3><b> “全國山河一片紅”票面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中“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的紅色海洋和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上方為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上除臺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上面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工農兵和地圖;8分</b></h3> <h3><b> “文五珍”中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市場形象極佳,早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收藏家廣泛認同的頂級藏品和投資品。</b></h3><h3><b> 按郵票發行原計劃,“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原擬編號為文14,計劃印制3400多萬枚。由于一個意外事件,使“一片紅”郵票的命運發生了劇變。</b><br></h3><h3><b> 由于“大一片紅”票幅過大,票面復雜,有貪大求全的嫌疑,于是根據領導指示,郵票設計者萬維生將票幅縮小為30毫米×40毫米;并將</b><b>橫構圖改為豎構圖,</b><b>主圖仍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上方為中國地圖,地圖上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縮減了標語口號和遠處的群眾及紅旗旗海,去掉了票面下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面值依然為8分。修改后的畫稿很快就得到了通過,這就是人們常提到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即“小一片紅”)。</b><b>其實它們都屬于同一套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b><b>,“大一片紅”為該郵票設計的第二稿,第三稿即為“小一片紅”。</b></h3><h3><b> 1968年11月22日,郵票生產組通知:“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已于11月16日開始向各省市區分發,擬定于11月25日發行。<br></b></h3><h3><b> 1968年11月23日中午,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陳潮正從外邊走進出版社大門,只聽郵亭營業員趙樹楠叫:“老陳,來新郵票啦!”老陳接過郵票一看,上面有中國地圖,覺得很新鮮,便買了幾枚?;丶倚蕾p郵票時發現這枚郵票上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確,尤其是中緬、中蒙、中不邊界畫得不準,屬于我國領土的南海諸島也未表示出來。他當時猛然一驚,深知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非同一般,便立即向出版社的生產組作了反映。郵電部發現問題后,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退回。但已有個別郵局提前售出了這枚郵票,致使有少量郵票流出。<br></b></h3><h3><b> 1968年12月25日,郵電部《關于“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發行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報告》中提到,北京市郵電局自行提前發行了這套郵票,并售出500多枚;由此可見,“全國山河一片紅”存世數量極少,是名副其實的新中國珍郵。</b><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普無號文革普通郵票</b></h1><h3><b><br></b></h3><h3><b> 1969年10月1日,開始發行郵題名為“工農兵和革命圣地圖案普通郵票”。這套郵票編號沒有設計,后在郵票目錄上標為“普無號”。10月1日這天發行的5枚,3枚是極富“文革”時代宣傳畫風格的“工農兵”,2枚為“延安”和“天安門”;至1970年,11枚郵票共分3次發行完畢。其中郵圖有:“遵義會議會址”、“人民英雄紀念碑”、“煉鋼工人”等。</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天安門;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延安寶塔山;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工人;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4)農民;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5)解放軍;1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6)延安棗園;5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7)遵義會議會址;20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8)人民英雄紀念碑;8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9)中共一大會址;1 1/2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0)女拖拉機手;5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1)煉鋼工人;1元</b></h3> <h3><b>鳴謝 圖文素材源自網絡。謹向原作者和原發布者致謝!</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嘉峪关市|
高密市|
红河县|
许昌县|
余干县|
木兰县|
饶平县|
庄浪县|
阜南县|
宜良县|
雷波县|
迁安市|
通山县|
盐城市|
喀喇|
宕昌县|
泌阳县|
常德市|
广东省|
富阳市|
青岛市|
桐柏县|
崇明县|
会宁县|
北京市|
绿春县|
林甸县|
拉孜县|
营山县|
长寿区|
普定县|
三江|
荣昌县|
平谷区|
石台县|
南靖县|
海南省|
蒲江县|
遂宁市|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