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滇西三城游最后一站,來到因美麗的金沙江而得名的古城麗江。金沙江邊的美麗壩子中,麗江所轄的束河、石鼓與白沙赫赫有名、頗有魅力。來麗江,就是要追溯古納西王國都城------白沙,瞻仰納西先民最早的聚居地------束河,貼近那不同尋常的一江金水,體會納西東巴文化和摩挲風情。</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沙江與三江并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直有比較濃重的江河情結,時間有限,親近金沙江是首選,而且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長江的上游。金沙江發源于海拔5054米的玉樹州雜多縣結多鄉,始稱沱沱河、通天河。在巴塘河口下行的2308公里才稱為金沙江。金沙江穿行于藏、川、滇橫斷山峽谷之中,艱難流動,于麗江境內綿延數百公里,蜿蜒曲折,跌宕頓挫,著名的金沙江第一灣和虎跳峽就出現在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聞名海內外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主要是滇西北金沙江、怒江、瀾滄江被高黎貢山、怒山、云嶺、玉龍山等山脈兩兩夾峙,向南并行奔流的自然景象。北緯27度附近、三江之間最窄處不足70公里,可謂隔山相望。怒江和瀾滄江之間最短處僅有18公里,近乎咫尺之遙。有趣的是,三江江面海拔高差自東往西梯次下降,金沙江比瀾滄江高三百米,瀾滄江比怒江高三百米,堪稱親密。然而,攜手并肩、情同手足的“三姐妹”,卻在并行四百多公里后,一別千里。在麗江一帶,金沙江首先與瀾滄江、怒江分道揚鑣,從石鼓鎮大拐向北繞過玉龍山再調頭向南又向東從攀枝花流入四川,然后一直向東在宜賓合江口與岷江匯合成為長江,最終從江蘇南通注入太平洋東海。怒江與瀾滄江并肩南流不遠后,也在保山一帶各奔西南,怒江出境向西流去,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而瀾滄江徑直向南,穿過整個云南,從西雙版納出境,進入緬甸、老撾、越南等國,最后注入太平洋南海。三江入海口東西相距三千多公里,實為世界奇跡!</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沙江與虎跳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麗江火車站直接租上車,徑直來到束河古鎮景風堂客棧入住。束河處于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位置,是到大研古城、玉龍雪山、石鼓、瀘沽湖和三江并流的樞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沙江平生拐了兩個著名的大彎,除了在四川得榮與云南香格里拉奔子欄之間的“金沙江第一灣”之外,在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石鼓鎮又拐了一個異常重要的大彎。為了區別于前,被命名為“長江第一灣”。我想,雖然此時它依然是金沙江,但這一彎對于長江太重要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稱謂。金沙江從石鼓拐大彎北上,艱難沖過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和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的夾歭,形成了驚險激越的虎跳峽,并一路深切突圍、崎嶇奔襲,義無反顧,最終與岷江相擁相攜成為長江。這雖然是大自然的造化,但客觀上為長江流域、甚至整個中華民族都帶來了巨大的福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越虎跳峽,是國際聞名的自助旅行線路,走完全程大約需要2-3天的時間。虎跳峽景區始于中甸縣橋頭鎮,終于麗江市大具鎮,全長20多公里,分上中下三段,中間有18個險灘、落差200多米。這段江面從玉龍和哈巴雪山之間激流而上,驚險、壯闊、刺激。要徒步穿越,對體能、膽魄、時間等等都有不少的要求,實非一般人所能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出了束河,先上G5611大麗高速,在雄古附近轉上214國道,與金沙江并行北上。從香格里拉縣魯南村右拐不遠就被擋住,需要買價格不菲的門票才能再行駛10幾公里到景區停車場,而且只能在大路上遠觀江水奔騰的景象,離真正的虎跳峽尚有挺遠的路途。無奈在游客中心停好車,走到江岸,望著尚算平緩的江水,想象著不遠處被雪山阻擋的金沙江勇闖關口、驚濤拍岸;想象著那些不畏艱難、徒步穿越的探險者,令人贊嘆。更有甚者,多年前當地一位張姓教師,自己在山坡峭壁上修建了一條從公路下到峽谷底的小路,并且親自送那些旅行者到谷底,使這條小路成為虎跳峽探險最有意義的山路。不由的讓人肅然起敬!</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鼓與“長江第一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長勝村調頭回返,逆金沙江往西南而行,與一江金水作伴,很快到達著名的江灣古鎮石鼓。江邊的這個美麗壩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著眾多故事傳說。相傳當年諸葛亮“五月渡瀘”發生在此地。忽必烈西路軍在此與巨津州磨些勢力激戰,后兵分三路南征大理。工農紅軍二方面軍1936年4月也是從這里渡江北上抗日。當下,石鼓既是214國道、226省道和308省道的交匯點,又是藏區和漢族地區商品交易的重鎮,更不用說聞名遐邇的長江最重要的大拐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沒到鎮,就見到了豎立著“長江第一灣”石碑的江岸。江水就是從這里轉而北上,去勇闖虎跳峽的。立在此處,一眼可見江水自西北滾滾而下,突然又調轉奔東北滾滾而去,實在神奇。心中不免默默祈禱,惟愿這給中華民族帶來福祉的滔滔江水永遠博大雄渾、氣勢磅礴、源源不斷、奔向東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里走就是石鼓渡口,此地江面寬闊,適宜擺渡。但深夏季節水流湍急,渡船大都靠岸。走到鎮里,一條主路兩旁店鋪林立,游人不多,非常安靜。大路西頭南邊有條岔路,拾級而上,不斷攀登,就走進了山坡之上的古街巷。古鎮街巷密集、錯落有致,民居大都古樸簡潔,沒有修飾。建在幾乎最高處的紅軍渡江紀念館,有一個不算小的院子,非常潔凈,還建有高大的紅軍戰士石雕,定格了當年的不凡歷程。石階上還能遙望山下的金沙江對岸的山巒,攻略說可以一直沿金沙江西岸逆江北上,在到塔城百多公里的路途上,不僅有風景如畫的金江,而且遍布著眾多古渡等古跡,可謂風光與歷史交相輝映。</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沙與納西遺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天,又下起了雨,而且愈來愈急。好在白沙距束河咫尺之間,頃刻即到。古村好像也就兩條主街,一個古樸、破舊的門樓,一個木都(大廣場),周邊有零星的店鋪,幾位納西老人蹲坐在大門樓兩廂,兜售些蔬菜水果,基本無人問津。白沙可是最具納西遺風的古村,也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至于當年木氏家族精心修建的福國寺、大寶積殿、琉璃殿、大定閣等殿宇群落,竟然大都擦肩而過。原來在解脫林內的福國寺早就搬到了黑龍潭玉泉公園里了。兩條街走下來,感覺白沙基本是原色的、純凈的,往時的繁華與榮耀所剩不多,只有白沙壁畫和納西繡博物館,還依稀展現了它往昔的榮耀。尚有幾十幅創作于明、清的白沙壁畫保存與此,堪稱壁畫中的珍品。納西繡當年都是以畫作或唐卡為主要題材,供部落酋長、首領和貴人使用;而民間主要是“披星戴月”,繡些圍腰、背背、鞋墊、鞋子等等。看到有納西繡的研習培訓,也有一些年輕人在學習納西繡,深感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沙是納西族進入麗江壩子的最早定居地,是麗江第一大家、麗江土司“木氏家族”的發源地,是納西族的古都,號稱“古納西王國”,曾經的政經商貿中心。在明代(1383年)木氏家族遷到大研古鎮之前,他們就在此建立了白沙街、北岳廟,積攢市鎮規劃、建設經驗。當年納西人開明勤奮,博采眾長,使白沙成為納西族群的中心。可以說,沒有白沙的經驗積累,就沒有當下瑰麗輝煌的麗江大研。</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束河與“丹鳳含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束河也是納西先民最早的聚居地、木氏土司的發祥地,是麗江壩子中保存最完好的驛站。當年,納西先民從大雪山南下,跨過金沙江,來到了白沙和束河等壩子,創建了早期的文明。束河既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騰沖和順一起成為中國最美古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麗江大研古鎮紅的發紫的時候,束河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許多有眼光的人紛紛來到束河置業、創業,客棧、民宿如雨后春筍,把束河打造成了一個比大研更清凈、更悠閑的村落。而且,束河還是到周邊各處的樞紐地,尤其住在景風堂客棧,有舒適雅致的客房,還有繁花似錦的頂層露臺,可看庭前花開落,可觀天空云卷舒,頗有詩情畫意。特別是有兩個日出時分絢爛的黎明,極大地滿足了牧人的欲望。有趣的是,兩天的朝霞竟然有著比較大的差異,色彩、云層迥然不同,但都極大地愉悅了人們。漫天彩霞映紅了山巒、大地、村落,給早起的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享受,真是一場視覺盛宴,而且讓人更加相信束河作為“丹鳳含書”之地的美名。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后為玉龍山余脈,山形秀麗且呈祥瑞之象,經年累月成就了木氏家族的發跡、旺達。今日小住束河兩日,每天清晨登上繁花露臺,仰望漫天彩霞,心中壯闊無比、感動萬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束河村北有九鼎和疏河兩處龍潭,泉水充盈清澈見底,潭邊花枝錦簇繁茂。泉水分三路流到村中,歡唱在田邊、樹叢、坊前、屋后,使這座金沙大江邊的壩子宛若江南水鄉,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情調。除了四方街和龍潭,束河最有名氣的當屬建于明萬歷年間的青龍橋了,它是麗江地區古石橋之最,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筑。青龍橋全部用大石塊壘砌,它的中軸線正對著村西的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接續玉龍山靈脈、圖謀大業的精心設計。400多年了,青龍橋也不負眾望,不僅堅挺如初,見證了木氏家族的興旺,而且成為了束河乃至麗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橋上每塊石頭都歷經了風雨滄桑,如今依然光滑潔凈、紋絡清晰。踏上石橋,朝向聚寶山,往事紛涌、如煙似紗,好一個“煙柳平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大研古鎮,早已成了人流如潮和商業重鎮的代名詞。“一米陽光”已經太奢侈,就更不用說邂逅艷遇了。大家都在說:來這里不見得為了做什么,而恰恰是為了可以不做什么。但是,因為有金沙江和它的眾多魅麗壩子,因為有橫斷山三江并流、有香格里拉、有瀘沽湖、有梅里雪山,特別是有著名的滇藏線。所以我們還是要來麗江,以此為起點再做些什么,比如開啟新的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于2018年8月,文于己亥年春節</span></p> <h3>石鼓長江第一彎(請橫屏)</h3> <h3>石鼓長江第一彎(請橫屏)</h3> <h3>石鼓金沙江自西北滾滾而下</h3> <h3>石鼓金沙江拐彎奔東北滾滾而去</h3> <h3>石鼓紅軍雕塑</h3> <h3>石鼓古鎮</h3> <h3>石鼓古鎮</h3> <h3>石鼓古鎮</h3> <h3>離開石鼓古鎮的金沙江</h3> <h3>石鼓到虎跳峽之間的金沙江</h3> <h3>石鼓到虎跳峽之間的金沙江</h3> <h3>虎跳峽附近的金沙江</h3> <h3>虎跳峽附近的金沙江</h3> <h3>白沙古村</h3> <h3>白沙壁畫</h3> <h3>白沙古村古街</h3> <h3>白沙古村古宅</h3> <h3>白沙古村古宅</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朝霞</h3> <h3>束河清晨</h3> <h3>束河清晨</h3> <h3>束河清晨</h3> <h3>束河清晨</h3> <h3>束河景風堂客棧</h3> <h3>束河古街</h3> <h3>束河青龍橋</h3> <h3>束河青龍橋與聚寶山</h3> <h3>束河龍潭</h3> <h3>束河傍晚</h3> <h3>束河傍晚</h3> <h3>束河傍晚</h3> <h3>束河景風堂</h3> <h3>束河木雕藝術館</h3> <h3>束河品質酒店</h3> <h3>束河夜空</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第二天朝霞</h3> <h3>束河路邊油菜花</h3> <h3>束河路邊向日葵</h3> <h3>束河路邊葵與花</h3> <h3>束河路邊油菜花</h3> <h3>大研古鎮</h3> <h3>大研古鎮街巷</h3> <h3>大研古鎮街巷</h3> <h3>大研古鎮街巷</h3> <h3>大研古鎮四方街</h3> <h3>大研古鎮四方街</h3> <h3>大研古鎮夜色</h3> <h3>大研古鎮夜色</h3> <h3>大研古鎮夜色</h3> <h3>空中看金沙江(中國國家地理圖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南投县|
榕江县|
定襄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陟县|
柯坪县|
修水县|
凯里市|
尉犁县|
教育|
广饶县|
绥德县|
客服|
平乡县|
蛟河市|
乐平市|
郸城县|
民权县|
赣州市|
呼和浩特市|
西乡县|
和静县|
溆浦县|
禹城市|
龙海市|
阿城市|
习水县|
桂东县|
洪泽县|
普兰店市|
延川县|
马山县|
青岛市|
吉林省|
横山县|
宣城市|
南皮县|
格尔木市|
修武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