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古巴行(一):民宿與民情

梅慈敏

<h3>古巴,古巴,近在咫尺,遠在天涯。</h3><h3><br></h3><h3>這個離我僅三小時航程、比飛加州還近的島嶼,近年來隨著美國總統的改朝換代而政策變化莫測。2016年奧巴馬的破冰之旅使美國前往古巴的個人旅游隨之解凍,特朗普上臺后收緊了古巴政策,但同時美國各大航空公司去古巴的直飛和油輪從未停止。</h3><h3></h3><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9年1月,我不知哪兒來的先知先覺,說走就走去了趟古巴。五個月后,也就是2019年的6月4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次日起全面禁止美國公民對古巴的民間走訪(people to people travel)。沒想到,我的古巴行及其以下游記(共5篇)這么快便成了絕版!</h3> <h3><br></h3><h3>【古巴民宿】</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Airbnb.com用過濾和地圖縮小到老城區范圍</h5> <h3>此行我把目光放在民宿,在美國訂機票和住宿時,12個選項中選“Support the Cuban people”,選“people to peole”則必須跟團(注:中國公民另當別論)。美國人去古巴目前有許多限制,住民宿可以避開美國政府禁止古巴旅游業的黑名單,又能深入民間,但最大的不便是絕大多數民宿沒有Wi-Fi,而手機在古巴漫游非常貴,所以只能在機場或酒店買電話卡上網,價格每小時2元到5元不等,有時得貨比三家。每小時1元的卡一般只賣給房客。</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們用過的部分電話卡</h5> <h3>古巴民宿有二種,一種叫hostal(注意:別錯看成歐美青旅那種宿舍型的hostel), 一個層面的套間全部作為客房,主人一般不同住,由會英語的管理人員24小時值班。另一種叫casa particular, 與主人同住,只有一兩間留給客人住,更便宜些,但大都不會英語或難以用英語交流。有的民宿含早餐,有的不含早餐,訂時最好看清楚。不過另外加的話一般只需5元CUC。</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古巴居民區隨處可見的Casa借宿標志</h5> <h3>【哈瓦那的見面禮】</h3> <h3>那天飛機晚點2個多小時,然后進海關、取行李、換現金、買網卡、出租車...每一步程序都超過半小時,這絕對是一個慢節奏的國家。氣象預報說今后五天哈瓦那連續下雨,只有到達這天是晴,所以我指望把行李在住處放下就帶上相機出去走走,沒想到出師不利,機場等行李時,眼巴巴地望著外面美妙的加勒比海夕陽從霞光滿天到漸漸消失,可謂心急喝不了熱粥,折騰到天黑了我倆還沒有出機場。等出租車開到住處,已是晚九點。</h3><h3><br></h3><h3>司機不會講英文,但我還是把旅館的電話號碼給他,用手勢請他幫忙替我們打一下,因為在古巴電話漫游實在太貴了。Airbnb的聯系人叫Lydia,對方卻沒人接,我猜想一定是因為我們來晚了。這位司機非常幫忙,沒把我倆和行李扔在街上揚長而去,他對著樓上大聲喊叫,有人從樓上吊下來一根系著鑰匙的繩子,我開了大門,但覺得反正里面的門還是進不去,不便冒冒失失地把行李搬上去,還是在樓下等為妥。大約20分鐘后,終于有人下來,我問他Lydia在哪兒,是否可以給她打電話,這人顯然都聽不懂。不過憑直覺他是這家民宿的工作人員,因為他知道我的名字。奇怪的是,他并沒有帶我們上樓,而是拉著我們的行李往街的另一端走。</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故事還得從這張照片講起</h5> <h3>就這樣,我們被一個不能構通的人帶到一個不是我本來訂的地方,黑乎乎的看上去很簡陋。主人自我介紹說叫Josh,還指著旁邊的女的說兩人結婚已40年。太太和他一樣熱情洋溢,會一些英語,把我倆安頓下來后,Josh終于接通了和Lydia的電話。她用流利的英文解釋說,以為我們不來了,今晚已經滿了,所以把我們安排到附近這家casa, 讓我們次日一早就把行李搬過去吃早飯。<br></h3><h3><br></h3><h3>當時已9點多,肌腸轆轆,問Josh附近還有哪家餐館還開著,他說帶我們去,結果發現已經打烊了。又去另一家,Josh在離開餐館時,在地圖上給我們標了附近一家可以上網的旅館。出遠門必須給家人報個平安,所以我倆趕緊吃完就去上網,走回住處時已是深夜11點,百合借著路燈開大門時, 我用手機拍了一張(上圖)。<br></h3><h3><br></h3><h3>回到房間后想洗個熱水澡,但卻開不出熱水,我的小床也顯然沒有換過,于是我拿出自帶的睡袋襯里(silk liner)。這是我和百合的第一次同行,雖然這里并不是我所訂的旅館,但這樣的開端我還是覺得有點過意不去。我愧疚地問她,有沒住過這種條件的家庭旅館?她說:沒有。我又問:之前被那個不會說英文的人莫名其妙地帶來這個地方,你當時害怕了嗎?她的回答同樣是:沒有。</h3><h3><br></h3><h3>在古巴的第一晚就這樣既來之則安之。如果你覺得這天晚上有點懸乎,那么幾天后一場四十年難遇的龍卷風,使整個哈瓦那斷電,不少房屋被摧毀,三人當場死亡。當時我們正在一家餐館吃晚飯,等到近半夜時風和雨終于小了些,我們在一片漆黑中靠著偶爾的車燈,綣縮在一頂隨時會被風吹走的小傘下,淌水走回民宿。現在回想起來,這些意外經歷似乎是在試探我們對一個貧窮而又善良國家的信任。</h3> <h3>一早醒來,Josh的太太已在電視機前(上圖)。后來從沿街門窗看到的電視機,大都是老式晶體管的。當時我非常想和給夫婦倆照個合影,也想再次感謝Josh前一晚帶我們去餐館。可惜他當時不在場。<br></h3> <h3>【哈瓦那的colonial building】</h3><h3><br></h3><h3>早上的天氣居然比預報的好,藍天白云。我們趕緊收拾一下便告辭了,帶著行李搬到街的另一頭。我事先在Airbnb網站上看顧客評論時,知道這個地方沒電梯,好在行李不多問題不大。<br></h3> <h3>臥室很干凈,廁所也寬敞,比前前一晚的條件顯然好許多。只是后來發現沿街周末晚上很吵。</h3> <h3>之前在Airbnb網上找民宿時,我特意挑殖民時期的建筑(colonial building),這種聯排別墅小高樓也是哈瓦那老城區的特色,二層以上都有陽臺。20英尺高的內墻,加上相當規模的窗,各個房間尤其是大廳的釆光度一般都非常好,里外都很有氣派。<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隨著殖民地的城市化過程,起源于歐洲的這種Townhouse曾經風靡了18世紀的美洲,也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后的沿海城市留下烙印。</span>從小住在上海法租界,我對這種舶來品建筑有一種似曾相似的親切感。復興公園附近的重慶公寓、復興公寓也是類似的套房格局,里面至少有四五間帶衛浴的臥室,廚房公用。以前大戶人家的主人、孩子、傭人同住,文革后搬入多戶。哈瓦那的民宿為了接待游客,近期大都裝修過。有一次我好奇地問一名會英語的司機:這些殖民建筑的現主人是誰?什么身分能擁有這么闊氣的公寓套房?回答是:政府官員的親戚或朋友!</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百合在陽臺上看到古巴國旗????興奮不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陽臺外的另一方向街景</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和住同一民宿的意大利游客共進早餐</h5> <h3>各個民宿5元CUC的早餐從價格到內容都很統一,水果有香蕉、菠蘿、木瓜、百香果,熱的有煎雞蛋加番茄、咖啡加牛奶,當然還有面包。這么一頓早餐真的很奢侈 ,比一般古巴人一天吃得好幾倍。從價錢上來看也的確成比例,因為古巴人均月收入不足30元CUC($30),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伙食費還不到一天一元,不知當地老百姓怎么養家糊口。食品短缺隨處可見,面包店門口從早到晚排滿了隊,而且憑糧票限量供應。</h3> <h3>晨8點,Lydia準時來上班了。本來我想就前一晚上的事提意見的,但是一看到她的笑容,我只說了當時語言不通交流困難,Lydia解釋說其他員工都說英文,就只有昨晚的那位差了些,確實是不巧讓我們給撞上了。為了以實際行動支持古巴人民,我們并沒有提出要退兩個民宿之間的差價,覺得過去的就算了。今天應該是個好天。</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TripAdvisor的優秀證書</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0%的申請者享此榮譽)</h5> <h3>哈瓦那的天氣說變就變,藍天白云轉眼烏云密布,暴雨將至。從前一晚在酒店上網時的氣象預報看,三小時以東的歷史名城Cienfuegos這幾天放晴,我們更想去的是歷史更悠久的特立尼達Trinidad,在Cienfuegos再往東一小時,雖然看不到那里的天氣,但還是想去碰碰運氣。吃完早餐,我們告訴Lydia準備放棄兩個晚上的住宿(兩人$34一晚損失不大),但把行李留著,并請她幫我們訂車及特立尼達Trinidad的民宿,她二分鐘二個電話下來分別搞定。</h3><h3><br></h3><h3>還沒好好看哈瓦那一眼,就這么匆匆暫別。</h3> <h3>【特立尼達的熱情casa】</h3> <h3>司機家住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我們在那里吃了午飯逛了街,下午開往特立尼達<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時</span>上來一位女士,開始我以為也是乘客,后來發現關系特殊,原來是他的女朋友。<br></h3> <h3>關于特立尼達,我專門寫了一篇,這里主要介紹民宿部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住宿外典型的特立尼達街景</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主人Yani英語超好,和藹可親</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Yani為游客行程提供建議</h5> <h3>我們因為臨時訂宿,Yani的家只有一晚,第二天還得搬到對面另一家去去,不過沒帶行李很方便。如此這般我們在古巴的頭四晚像是游擊戰,每天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也最大限度的使我們接觸到了民宿主人并了解當地民情,豈不樂哉!</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們在古巴第四家民宿的主人Darys</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rys和妻子A?l?b?e?lio</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只有18歲的兒子會英語</h5> <h3>這一天,特立尼達又是陽光明媚,而四個多小時之外的哈瓦那卻又是瓢潑大雨。然而,我們擔心如果再不回去,周末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票就可能就買不到。于是我靈機一動,請Yani給我們在哈瓦那民宿的管理人Lydia打個電話,問問她是否愿意為我們代買。Lydia爽快地答應了。</h3><h3><br></h3><h3>我們回到哈瓦那后,值班人員在給我們行李時把票子也一起遞過來,令人興奮不已。</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天鵝湖》一票難求</h5> <h3>事后Lydia告訴我們,前二天她為我們去訂票時,票房已經賣完了。這兩張是她后來打電話給一位朋友“開后門”去要來的保留票。真是不勝感激!我想,若是我們當時為第一晚的事與她斤斤計較,就開不出口請她幫忙買票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哈瓦那大劇院 Great Treatre of Havana</h5> <h3>在哈瓦那看一場享譽世界的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演出,是我此行的一大愿望。《天鵝湖》與民宿并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如果沒有Lydia的鼎力相助,哈瓦那大劇院對我們來說就只是一個美麗的外殼。</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廚房里每天早上有兩位工作人員忙碌</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百合以實際行動支持古巴人民</h5> <h3>從特立尼達回到哈瓦那后,和同一民宿的加拿大客人一起共進早餐(下圖)。他們參加了一個自行車團,每到一地會有人給他們送自行車過去,每天用完了存放在統一的地方。雖然古巴的馬路并沒有自行車專用道,但卻是從另一角度看市井百態,他們幾位樂此不疲。<br></h3> <h3>回到哈瓦那,雨后的陽光明媚,但<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仍然采取過一天是一天的靈活策略,因為天氣變化多端,我事先就沒把住宿全部訂滿。Lydia告訴我們,最后兩晚她這兒已經滿了,但可以幫我們介紹另一家,建議去看一下。</span></h3> <h3>看房時,發現這家也是我喜歡的colonial building(上圖), 房形是大廳很大,但臥室很小,而且里面只有一張床。這時我想回原來住處再問一下,除了我們住的三樓,二樓還有另一家,前兩天打聽時已滿了,也許現在有人退房。這位主人主動提出為我們打電話,而不是擔心他丟了這里的生意,從中也可以看出,民宿之間雖然競爭激烈,但他們相處和諧。對方回電來了,今天居然有空余房間,我們只需從三樓搬到二樓,方便多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們在古巴的第五個民宿的客廳</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法國游客早餐</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宿外的街道</h5> <h3>這些年我行攝在民間,吃住在民間,所以我的古巴行程并未刻意去為美國政策的改變而改變。你看,我在古巴的7天內住了5個不同的民宿,近距離接觸了這么多古巴人民,full-time深入民間拍了這么多照片,還買回一大堆紀念品,是名付其實的對古巴人民的最好支持(“Support for the Cuban people”)!</h3><h3><br></h3><h3>美國公民去古巴須知:</h3><h3><a href="https://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sanctions/Programs/Documents/cuba_fact_sheet_11082017.pd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美國財政部對古巴制裁更改</a><br></h3><h3></h3><h3><a href="https://www.state.gov/e/eb/tfs/spi/cuba/cubarestrictedlist/index.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美國限制古巴旅游業黑榜</a><a href="https://www.viahero.com/travel-to-cuba/people-to-people-vs-support-the-cuban-peopl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美國人去古巴類別指南</a></h3><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C. Mei 梅慈敏 版權所有&nbsp;</h3>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9.1.27于哈瓦那民宿早餐</h5></font></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關于作者】&nbsp;</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梅慈敏,自由攝影師兼撰稿人,《中國國家旅遊雜志》特約作者。出生于中國上海,畢業于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85年赴美留學,1992年開始學習攝影。近年來聚焦世界各地人的傳承故事和鳥的濕地故事,因為兩者皆在日漸減少。 2018年3月《鶴之旅》攝影個展由美國休斯敦美術學院舉辦(2018 國際攝影雙年展分會場)。著有《手工匠人》攝影故事專集。</h3> <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XjGYQlPLRrc56rSqu7qA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新書訪談</a><br></h3> <h3>【更多古巴】</h3> <h3><a href="http://www.xsjgww.com/1wglj649"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古巴行(二)Cienfuegos和Trinidad:歷史遺風之下的各族裔大熔爐</a><br></h3> <h3><a href="http://www.xsjgww.com/1wmdplq4"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古巴行(三)Havana:追尋海明威</a><br></h3> <h3><a href="http://www.xsjgww.com/1wmed21n" target="_blank" class="link" data-link="creat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古巴行(四)Las Terrazass和Vi?ales:咖啡+雪茄</a><br></h3> <h3><a href="http://www.xsjgww.com/1wme7wk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古巴行(五):社會主義的古巴人</a><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望奎县| 武冈市| 竹山县| 新晃| 武强县| 凌源市| 四会市| 金门县| 三河市| 安义县| 克什克腾旗| 偏关县| 缙云县| 荃湾区| 和静县| 文化| 武平县| 万宁市| 龙岩市| 页游| 富源县| 西乌| 尼勒克县| 行唐县| 灯塔市| 桐乡市| 梁山县| 句容市| 扬中市| 抚远县| 三原县| 贺兰县| 屯留县| 宝清县| 泽州县| 洛浦县| 汕头市| 婺源县| 沂源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