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常瑞電(1934.2.8—2018.2.13)</font></b></h1> <h3> 祭父文</h3><h3> 惟公元二O一九年二月十三日,農歷己亥年正月初九,父親大人壽終正寢,安詳仙逝,享年86歲。吾父去世,兒女們肝腸寸斷,撫膺號泣,抱父涕淚。父親去逝猶如家中擎柱折,房梁斷。在這永訣之時,兒女們五體投地,叩首跪拜于父親大人之靈前。</h3><h3> 父親生于一九三四年二月初八,長子縣南郜村人,兄弟六人,排行第六。從小接受私塾教育,勤勉好學,后考入長治師范,立志教書育人,畢業后,先后在長子縣南郜村、賈村、窯下、李家莊、東范、馬戶、莊頭等村任教。父親一生獻身教育事業四十余載,盡管條件異常艱苦,但一生勤耕三尺講臺,樂于育人鑄魂,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安貧樂道,嘔心瀝血,桃李遍布,是教書育人之楷模,為人師表之典范。</h3><h3> 父親一生育有五子,三男二女。早年生活艱難,缺衣少食,吃了上頓愁下頓,幾乎借遍了全村所有人家。生活之艱辛,拉扯我們之辛苦,兒女們歷歷在目,銘記于心;在那樣艱苦的情況下,您卻說“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讀書”,您省吃儉用,東湊西借,毅然讓五個子女都有學上。正是這種崇尚教育的家風,兒孫們才得以相繼考入大中專學校,才得以將“書香耕讀,讀書至上,知識改變命運”這種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h3><h3> 父親一生以德立身,為人正直,做人厚道,待人和善,以孝治家,與鄰友好,敬老慈幼,與世無爭,謹小從事,潔身自好。父親一生節儉,信奉“成由節儉敗由奢”的家風,節衣縮食,勤儉持家,正是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才將這些美德根植于我們做人、做事的理念當中。</h3><h3> 本希望老父親頤養天年,怎奈父于2013年染病臥床,在這五年中,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兒女們均能在床前盡心照料,尋醫問藥,想盡了辦法。但所有這些都未能留住父親,如今父親駕鶴西去,令我們痛斷肝腸。 父恩如山高,父愛似水深,寥寥數語訴不盡追思之情,寫不盡父親養育之恩。</h3><h3> 嗚呼!親愛的父親安息吧!愿您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懷念您!</h3><h3> 子媳:楊貴堂</h3><h3> 長女:常翠英</h3><h3> 次女:常紀英</h3><h3> 次子:常小紅</h3><h3> 三子:常宏飛 二O一九年正月十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010101">女兒常紀英 女婿魏火平敬獻花圈</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010101">兒子常宏飛 兒媳徐麗敬獻花圈</font></b></h3> <h3>侄子女宏海 秋英 宏漳 宏沛敬獻挽布</h3> <h3>孫子常慶靈 常卓靈 孫女常阿玲敬獻挽布</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壽終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高風傳鄉里 亮節照后人生</font></h3> <h3>親人失去痛離別,苦為人之濕短袖。不知何時再相見,天上人間月滿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生病期間子女們無論寒暑,悉心照料,無怨無悔,孝心可鑒!</b></h1> <h1><b>記憶中的時光多么美好,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不負年華,不負時光!</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9b54a">爺爺的大家庭</font></b></h1> <h1>雪花舞 天地悲 安葬里 祥云出 瑞氣盈</h1> <h1><b>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爺爺安息吧!我們永遠懷念您!</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舞阳县|
勐海县|
镇沅|
探索|
县级市|
井陉县|
武义县|
SHOW|
吉首市|
密山市|
彰化县|
沁源县|
灌南县|
中卫市|
永宁县|
和平区|
德安县|
石泉县|
巩义市|
万州区|
中宁县|
天长市|
保山市|
冀州市|
运城市|
临湘市|
左贡县|
甘谷县|
延川县|
新竹市|
彰化市|
武胜县|
汝城县|
义马市|
定州市|
弥勒县|
英山县|
聊城市|
闻喜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