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騰沖記憶

蒼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時間:</i></b>2019年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三)———2019年2月12日(農歷正月初八)</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行程:</i></b>3112公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出行方式:</i></b>自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游覽主要地:</i></b>騰沖、瑞麗、元謀土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人員:</i></b>本人和夫人兩人</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 言</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騰沖,</b>隸屬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距省會昆明606km、距緬甸密支那200km、距印度雷多602km,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p><p class="ql-block"> 騰沖既是一座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苦難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有著二戰時東方的"諾曼底"之稱;騰沖還是一座火山之城、地熱之城、溫泉之城,地熱貯量位居我國第二位,第一位在西藏。</p><p class="ql-block"> 從小在教科書和后來的影視作品中已知道它的不凡,心中無數次有朝圣的沖動。時光任苒,直到今年春節假期,終于有時間和條件,前往心中的圣地,去一睹它的神姿和過往。</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DAY01</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時間:</i></b>2019年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天氣:</i></b>晴 </p><p class="ql-block"> 低溫陰雨持續整個冬天的黔北大地,從大年三十開始,陽光明媚,好象特意為我們這次旅游之行,播灑了早春的暖陽。經過一系列地準備,早上十二點鐘從桃溪河畔出發,開啟這趟"騰沖之旅"。</p><p class="ql-block"> 從忠莊上西北至華南的國家高速蘭海高速——G75。</p><p class="ql-block"> 新年正月初三,人們都還沉浸在家人的團聚喜慶之中,公路上的車輛比較稀少,正是出行的好時候。。</p> <p class="ql-block">  在龍坑轉杭瑞國家高速——G56,跟著太陽,一路向西。</p><p class="ql-block"> 觀播州田園、走烏蒙草原、行盤州山路,翻山越嶺、過天塹通途,盡覽黔西風物。隨著車輪的轉動,天高云也淡,于下午4點時左右到達火腿之鄉——云南宣威。</p><p class="ql-block"> </p> <h3>  在宣威服務區,和熙的陽光灑在滇東大地上,天空蔚藍,但還看不到北飛的大雁。</h3><h3> 時間不居,來不及品嘗火腿的香味,也來不及比較黔滇兩地的差別,我只啃了一顆高原玉米棒子,老婆只吃一碗泡面,又接著趕路。</h3> <p class="ql-block">  《山海經.海外北經》里有夸父逐日的神話,夸父憑兩腳追趕太陽,要摘下太陽,放在人們的心里,永遠照亮人們的內心和外部世界,讓陰霾和黑暗永離人間。</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憑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追逐太陽。可玩皮的太陽將光芒刺得我們睜不開雙眼,只得將遮陽擋板放下,用盡了吃奶的力氣、在滇東平原上駛出最大的加速度,也只能望陽興嘆,太陽離我們越來越遠,最后太陽不和我們玩,干脆到后山休息去了。我們只得打開車燈在黑夜里前行,直到晚上十二點鐘才到達昆明市區。前行中在官渡區看到一家客棧叫——"銘春酒店",價格便宜,進去一看環境還行,就住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中國的春節,是世界上最隆重的節日,辛勞一年的人們無論你官有多大、身在何方?都要在大年三十之前趕到你的衣袍之鄉、父母的身旁。于是,酒店也只有一位值班的小哥,周邊的小店也是關門閉戶停止營業。</p> <p class="ql-block">  行走一天肚子有些餓了,怎么辦?還是老婆想的周到,走時帶上一個小電飯煲及小袋大米,還有友人送的播州山岔辣子雞。</p><p class="ql-block"> 插上電源,不一會飯就熟了,再倒上辣子雞,燜一下就可以吃了。味道還不錯,可能是餓了。餓了,吃什么都香。</p><p class="ql-block"> 在異域他鄉、在歡慶的節日里吃這種自理快餐,還別有一番風味。其實,這種簡易做餐方式今后可以借鑒,既能解饑餓之苦,還經濟適用!</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云貴高原上行走了600多公里,我只駕駛200公里不到,全是老婆在駕駛,幾多辛苦。飯后已是凌晨一點鐘左右,洗漱休息,明天還要趕路。</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DAY02</b></h1><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時間:</i><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9年2月8日(農歷正日初四)</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天氣:</i></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昨天的疲勞讓晚上的睡眠更好,一覺醒來打開窗戶,有些微黃透亮的晨光讓人有些睜不開眼。老婆說這是昆明特有的陽光,八十年代末在昆明成都軍區通訊總站當兵時,就很享受這種陽光,即使是在冬日里,只要在陽光底下一曬,頓時感覺全身溫暖,只是紫外線較強,不能長時間暴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吃了一點簡易早餐就出發了,今天的目的地是騰沖,有600多公里,任務艱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導航的引導下,穿行在復雜的街區。街上行人稀少,車流量大,人們的出行都在輪子上了。只有高貴的玉蘭花迎春怒放,正美美地吸納晨陽中的精華,火爆的三角梅在晨風中微微搖曳,正悄悄地告訴外來客,自己雖然生在高原,但由于光照充足,嚴寒里也能獨自開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昆明的西站又重新上到杭瑞高速G56上,朝著滇西方向前進。</span></p> <p class="ql-block">  去往滇西方向的路上車輛真多,這個方向涵蓋了去楚雄、大理、麗江、迪慶、騰沖等地的車輛。</p><p class="ql-block"> 公路上幾乎沒有大貨,全是小車,即應該都是自駕游的車輛。</p> <p class="ql-block">  云南不愧是"彩云之南",陽光充足,但感覺氣候比較干燥,本來就是海底抬升的陸地,主要是沙石成份為主,由于缺乏雨水浸潤,顯得更加荒涼貧脊,尤其是楚雄自治州境內。但一進入大理自治州境內情況就不一樣了,水流、湖泊有了,植被茂盛,土地肥沃,難怪這里曾經是南詔大理古國的地盤。</p><p class="ql-block"> 一路都在緩行,直到大理的下關,分流了許多車輛,車速才提了起來。可從下關開始,公路就沿山谷行走,彎來拐去,時上時下,直到下午三點鐘才到躍進服務區。在此處加滿了油,休息一會,又開始趕路。</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們是逐日而行,今天卻是日逐我們而動。可太陽的速度比我們快得多,四點鐘后我們又被太陽光刺著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條路雖然還是高速,但很少有高架橋和隧洞,一直沿河谷走向而行,它的彎曲度、坡度等之大,只能叫高等級公路更準確一些。</p><p class="ql-block"> 將近180km的這種路型,不熟悉路況的駕車,是比較艱難的,真有幾分天路的味道。直到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才到達保山服務區。</p> <p class="ql-block">  過了保山,路更難走,過怒江,穿高黎貢山,不上就下,還好車子性能沒有問題。</p><p class="ql-block"> 過怒江大橋時,天色未全暗,大概還能看清它的全貌,但感受不到它的兇險。可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發起盟軍反擊戰時,此地是多么兇險,不知有多少將士的忠骨就埋在這里了?</p><p class="ql-block"> 穿越高黎貢山隧道時,隧道口注明它只有2760m,天已全黑,更是感受不到它的高大險阻。但當年遠征軍強渡怒江成功,仰面向上攻高黎貢山的日寇時,那種艱難不是我們所能想到的。被當時的美軍喻為"二戰海拔最高的戰場",那里的慘烈戰斗,是在"云層上的戰斗"。因為它的平均海拔有3300m左右。在攻打高黎貢山時,我遠征軍在凄風苦雨中饑寒交迫,官兵因凍餓而死者甚至超過了陣亡人數,那是"也許只有中國人才能堅持下來"的戰斗。</p><p class="ql-block"> 穿過高黎貢山隧道沒有多久,就轉到保騰高速上面,在黑夜里跨過龍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  龍江大橋位于S10保騰高速上,在云南省西部,橫斷山脈南段,路橋垂直跨越龍江,全長2470m,橋面離江面280m,最高的索塔頂到江面470m,主橋跨徑布置為320m十1196m十320m,抗震等級按I8度設防,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也是亞洲山區最大跨徑的鋼箱梁懸索橋。</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1日,經過近5年的施工建設,云南龍江特大橋正式通車。該橋通車,戰略意義、經濟價值都非常巨大。</p><p class="ql-block"> 該橋與現在的北盤江大橋、鴨池河大橋、港珠澳大橋比,可能要遜色一些,但在兩年以前,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成就。</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短短一兩年,中國的建議者們創造一個又一個逆天的工程,中華民族還有什么不能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  大約在晚上十一點鐘終于到達了神往已久的騰沖。</p><p class="ql-block"> 騰沖除了前面介紹那些,還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歷代中央政府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用當地火山石建造堅固的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靜,寬闊的迎賓大道顯得大氣非凡,建在戰爭廢墟上的騰沖,正換發出迷人的風姿!</p> <p class="ql-block">  冬季的騰沖正是旅游的旺季,酒店的住宿費隨便就是七八百甚至上千元,我們在網上訂的一家經濟型酒店名叫:"云之舍古道",標間380元,住宿條件不錯,還包括早餐在內。</p> <p class="ql-block">  走進這家酒店,原來是一家專門接待抗戰老兵的酒店。大廳墻上的電視正滾動播放與騰沖抗戰的人和事,大廳有間小讀書屋專門擺放與騰沖有關的書籍,包括每間客房里都有少量的寫騰沖有關的書,客人可以隨便閱讀。</p><p class="ql-block"> 可以說,走進騰沖,到處都彌漫著騰沖特有的文化氣息,即走進了騰沖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走進了騰沖地熱生態的神奇自然里、走進了騰沖和順古鎮和諧文化的氛圍中。</p> <p class="ql-block">  行走一天,肚子也餓了,打聽酒店服務員后得知,附近不遠有一條小吃街,幾分鐘后走進一家叫"胖嫂"的燒烤店。</p><p class="ql-block"> 店里的食客不少,可能有些也是象我們一樣的行者。店里的桌凳全是原木,很有原始氣息,有點邊陲味道。</p><p class="ql-block"> 店里的兩位小伙服務員,長得黑黝黝的,有點緬甸范,但應該是本地人。</p><p class="ql-block"> </p> <h3>  小店雖然是燒烤店,但也有炒菜和火鍋,為了快捷,老婆點了一個小火鍋。這里的火鍋不象我們當地,火鍋底料確定后,菜類由食客自點,邊煮邊加邊吃。而是一個鐘鼎型砂鍋,中央圓型空心里燃燒人工木炭,環型鍋里煮上配制好的食材,亂七八糟,種類較多,以蔬菜為主,兼酸竹筍、酸菜、火腿腸之類,肉類幾乎沒有。</h3><h3> 味道不怎么樣,老婆吃得少,我還是把肚子填飽了。</h3><h3> 回到酒店已是凌晨,洗漱休息。今天長途奔襲600多公里,我只駕駛200公里左右,老婆辛苦了。</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DAY03</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時間:</i></b><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9年2月9日(農歷正日初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氣:</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晨的陽光灑滿了滇西大地,從樹縫中透出光照在街面上留下斑斑點塊,使騰沖的早晨顯得更加寧靜。誰能想象七十多年前這里是抗擊法西斯日寇的戰場,殺聲震天持續了一百二十七天,遠征軍以犧牲九千多人,傷亡一萬八千多人的慘重代價,全殲日寇六千多人,擊斃日少將和大佐藏重康美等完兇,收復了騰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騰沖是抗日戰爭以來國軍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縣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騰沖戰役的具體時間為:1944年5月11日——同年9月14日。</span></p> <h3>  離縣城大約15公里的熱海是騰沖最有代表性的景點,是AAAAA級景區。</h3><h3> 騰沖是我國三大地熱區之一,約有80多個溫泉,沸泉遍布各地,其中尤以熱海最為有名。它是中國第二熱田,由熱海石、大滾鍋、浴谷、懷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構成。最高水溫達102度,是中國地熱療養的最佳之地,最為壯觀的便是大滾鍋。</h3><h3> 門票50.00元,既可以排隊用現金購買,也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寶購買,還可以在票機上刷卡自取,當然也可以在網上購買。所以,游人雖多,但買票并不需要等多長時間。</h3> <p class="ql-block">  溝谷里到處是升騰的地熱,騰空的地熱有二三十米之高,在很遠處就能看到。噴涌的地熱發出突突擠壓的聲響,琉璜味在空中彌漫,我們當地的溫泉是聞不到這個味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任何第一次來的游人都會被震撼,大自然競有這樣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游人真多,潮濕的水氣使遠景模糊,宛若仙境,美侖美奐。若游人少一點,在路邊走出一位美女,你要么以為是仙女、要么以為是妖精。</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景點之一—美女池,由于是早晨,只有少數小孩在里嬉鬧。</p><p class="ql-block"> 要是當年貴妃玉環陪玄宗南巡,來到此地,二人若在此沐浴游玩。華清池且能與此水可比?"溫泉水滑洗凝脂,夜半無人私語時"、池里游龍戲鳳又該是怎樣的場景?想象不出居易才斗又會有怎樣的詩句?</p><p class="ql-block"> 我也體驗過一些溫泉,如:吉林長白山溫泉、云南安寧溫泉、貴州的息峰溫泉和石矸溫泉等,有的還稱為"天下第一湯",兩下對比,發現都不及騰沖矣,就更不說時下到處都是二次加熱的所謂療養勝地的一些溫泉了。</p> <p class="ql-block">  珍珠泉,突突冒出的水熱形成的水珠真象珍珠一樣,在噴力的作用下拋向天空,最后在重力作用下,一粒粒撞擊水面,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懷胎泉,最有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老婦女爭相取水,要帶回去給兒媳婦或出嫁的女兒喝,好讓她們早點懷上孩子,自己也提高一下學歷,讀讀"研究孫"。</p><p class="ql-block"> 我未帶水杯,也好奇想試一下水味,只好到附近小買部高價十元買一瓶礦泉水,喝完去打水。九十多度的水溫瓶子經受不住這個高溫的,瓶里剩下一些冷水降溫后一試,有點澀,象雞蛋殼的味道。口感不是很好,看來懷胎水是有點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  沿山逆行而上,最后一個景點就是最富盛名的"大滾鍋"。</p><p class="ql-block"> "大滾鍋"真象一口大鍋,里面翻滾著一鍋碧藍的清水。據查這口鍋的直徑有6m、深1.5m、水溫102度。水在里面翻滾,發出嘩嘩的聲響,真不愧天下第一大鍋。</p><p class="ql-block"> 傳說很久以前,一位當地的孩子放牛,牛不慎跌入大鍋,怎么也爬不上來。孩子只好回家叫大人,等大人們拿工具來營救時,牛已經成為熟牛。主人在傷心的同時,又與村民飽食一頓真正的全牛宴,高高興興回到家中,無不嘖嘖稱奇。</p><p class="ql-block"><br></p> <h3>  中國真是地大物博,以前在教科書里得到的知識是抽象的,只有當你走進祖國的山山水水,身臨其境,你才能感受它的具體和真切。</h3><h3> 真得感謝老祖宗們為后世的子孫留下了這么豐厚的遺產!</h3> <p class="ql-block">  游完地熱公園再返回市區前往離市區有4km的"和順古鎮",現為AAAA級景區,正在創建AAAAA級景區,門票一人55.00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順古鎮,位于騰沖城西南面,古名"陽溫墩",由于小河繞村而過,故改名叫"河順",后取"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今名,現稱"和順鎮"。全鎮人口6000多,而僑居海外的和順人則達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僑鄉。</p> <h3>  "和順古鎮"是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一,我記得央視《遠方的家.中國魅力古鎮》欄目,專門走進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和順古鎮,重點介紹過該鎮。</h3><h3> 古鎮有八大旺族,其中,第一旺族就是寸性族。每個族性都有建筑風格迥異獨立院落。這里的建筑風格含蓋中原派、徽派、西洋派與當地少數民族建筑風格融為一體獨有的滇西建筑風格。初到古鎮者最好請一名導游解說,或沿線路圖慢慢品、細細讀,否則你馬觀花,可能除了古建筑,再不會留下什么印像。</h3> <p class="ql-block">  和順古鎮最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應該是"和順圖書館"。和順作為一個小鎮,因為有了圖書館,即和順人歷來重視文化和教育,和順才這么有名、和順才走出了那么多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和順圖書館",2006年5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和順圖書館為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之一,于1924年由華僑集資興辦,占地1392平方米。為中國傳統的樓房建筑,前置花園,美觀素雅。圖書館藏書萬余冊,其中尤以許多古籍最為珍貴。內有胡適、熊慶來、廖承志、李石曾等諸多文化大家的題字。著名哲學家艾思奇就出生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i></b></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張天放語</span></p> <p class="ql-block">  和順圖書館的藏書就與現在的縣級圖書館比都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把它放在曾經被人談之色變的蠻荒之地的西南前哨的"極邊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窮鄉僻壤的農村環境里、放在僑鄉的氛圍中、放在始于20世紀二十年代的起點處、放在歷史風云變幻的進程中考察,至少得出這樣的結論:和順圖書館是中國農村舉世無雙的第一座圖書館。</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鳴"。和順圖書館的價值不僅僅在此,當我們沿著歷史的隧道,循著這家小小圖書館的軌跡探訪時,它成長的歷程,前進的腳步,其實就是一首高亢的頌詩、一幅壯美的圖畫、一冊啟迪人性的教材、一份難得可貴的經驗、一篇揭示人類先進富強的圣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了先進文化就能領袖萬方</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i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語</i></p> <p class="ql-block">  "和諧和順"幾個字,是前任共和國總理朱镕基的題詞,高度總結和概括了和順人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和順古鎮的中軸線上,老婆凝望前方。前方是一片開闊地,沃土良田,極目滇天舒;再前方就是起伏的小山丘,作為一個支撐點,和順人可以不斷飛躍前行;背靠土層肥厚的壯丘,依托有靠;一條小河繞村緩緩而行,既象玉帶環繞,還可以作為一條天然護城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 </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肥沃開闊的壩子里油菜花正在盛開,一片金黃,真是夕日戰地黃花氛外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好一座魅力文化古鎮。想建鎮初始,和順人的老祖宗不知動了多少腦筋,請了多少勘與大家反復論證,將行走的家安扎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i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定要向和順的先民致敬!</i></h1><p class="ql-block"><br></p> <h3>  和順古鎮第二個重要游覽地就是"滇西抗戰紀念館",這里用大量的圖片、模型,詳細介紹了滇西戰役尤其是騰沖戰役的歷史背景、雙方戰力和火力配制、交戰過程、傷亡情況、結果等。</h3><h3></h3><h3> 其中,騰沖戰役為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的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云南騰沖,起始時間為1944年5月11日,9月13日結束。守軍是日軍歩兵第148聯隊藏重康美所部及歩兵第113聯隊、歩兵第114聯隊、第146聯隊、捜索第56聯隊、野炮兵第56聯隊各一部約7000人(主要參戰為歩兵第148聯隊主力約1800余人并脅迫扣留慰安婦、印緬籍軍夫數百人于來鳳山與騰沖城內)。攻擊部隊為中國遠征軍霍揆彰率領的第二十集團軍。在兵力的絕對優勢與盟軍空軍支援下,經過重大犧牲后殲滅孤立無援的日軍,是成功的攻堅戰。</h3><h3> 騰沖是抗日戰爭以來國軍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縣城。</h3>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抗日將領,騰沖戰役的直接指揮官。</p> <p class="ql-block">  收復了騰沖,蔣委員長,即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親自題詞,以表彰遠征軍參戰將士的功勛,也昭士收復騰沖之不易,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呀!</p> <p class="ql-block">  二戰勝利的標致"Ⅴ",一對和平的白鴿在利劍的護衛下正自由地飛翔。</p><p class="ql-block"> 苦難堅韌的中華民族珍愛和平,但從不屈服外來的欺凌,為了國家的安全和領土的完整,敢于向一切侵略者亮劍!</p> <p class="ql-block">  碑牌林立,古樹森森,好一座文化魅力的古鎮!</p> <p class="ql-block">  在旺族之一的李家大院門口留個影,分享一下同宗族人在這里的輝煌!</p> <h3>  依托古鎮的文化,方便外來的游客,很有特色的民宿會使你沉浸在古鎮的記憶里。</h3><h3> 當然,來了騰沖不泡一下溫泉,就不算來過。在游覽完和順古鎮后,我們驅車到離古鎮12km遠的"荷花溫泉"泡了一下溫泉,洗去一天的疲勞。</h3><h3> 溫泉水質很不錯,泡后皮膚都有滑滑的感覺,只是價格偏貴:一人268.00元,但里面包含50.00元的晚餐費,還可以品茶吃水果。</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DAY04</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時間:</i></b>2019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初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天氣:</i></b>晴</p><p class="ql-block"> 昨晚再次住在"云之舍古道"酒店,早晨八點鐘起床在酒店吃了早餐,在和熙溫暖的晨光里離開了騰沖。</p><p class="ql-block"> 別了,意猶未盡的騰沖!</p> <h3>  保騰高速上行駛了一百多公里,在龍陵里境內在轉上杭瑞高速G56,前去瑞麗,即杭瑞高速的南端點。</h3><h3> 越往前行,生態植被、房舍建筑等都越來越象當年諸葛武神七擒孟獲的地方,一查資料確實如此。</h3><h3> 英武的諸葛武神,采納參軍馬謖的建議:"功心為上、功城次之"。在人生地不熟、氣候詭異的不利條件下,對少數民族的首領,即有可能就是景頗族老祖宗的孟獲七擒七縱,最終讓孟獲及其族人心悅誠服,徹底歸順天朝。</h3><h3> 這是怎樣的英武?其實,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人才,人杰地靈的神州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五千年"!</h3><h3> 古,能降定地方首領;今,能斬倭冦于城下、戲猴子于叢林!</h3> <p class="ql-block">  在杭瑞線上又行一百多公里,到達瑞麗后再沿國道走了幾十公里,到了中緬邊境,"一寨兩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真是好地方啊!肥沃大片的土地上,玉米正在打孢受粉,盎然生機一片。</p><p class="ql-block"> 將車停在當地一位小伙臨時平整的自留地上,十元停車費。和他交流起來,他說昨天的游人很多,今天收假了,客人少多了。</p><p class="ql-block"> 他說"一寨兩國"的緬甸人和他們寨子里的人,是同宗同性的,但因為歷史的原因,他們被劃為緬甸人。其實,他們平時的交往很密切,有些緬甸人在這邊還有房子。現在這邊發展的好,他們都很羨慕和但也無奈。</p> <p class="ql-block">  從圖上可以看清兩國的關系,這里沒有國門、沒有哨所、沒有士兵、沒有文化和習俗上的差異、更沒有膚色和人種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一寨兩國"本沒有什么景點,當地人為了吸引游客,就在"兩國"上做文章,如:一秋千蕩兩國、一井兩國、一樹兩國、一院兩國、一高塔望兩國等。因本是一寨子人,人為分成兩國后,肯定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p><p class="ql-block"> 兩國就用鐵絲網隔開,甚至就用一根繩子隔開,跨過繩子就可以出國了。在這里出國非常方便,可以瞬間出國回國。</p> <h3>  兩國人民曾經共用的水井,現在沒有水了,已廢棄,但此井就是兩國人民的記憶。</h3> <p class="ql-block">  一間院子,住著兩國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  71號界碑是1960年通過兩國邊界談判立下的,背后是緬甸異邦,屬于果敢地區。</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知道果敢是怎么一回事,其實這塊土地和人民原本都屬于中國!</p> <p class="ql-block">  中國這邊人流如織,生意興隆,賣小吃的、賣土特產的、賣玉器工藝品的、賭石的等一派繁榮,而緬甸那邊幾乎看不到人在活動,死一般沉靜。由此可以看出兩國發展的差距、兩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現狀。</p> <p class="ql-block">  盡管還是冬季,但南國的太陽有點熾熱,很快瀏覽"一寨兩國"就返程去瑞麗市區的路上,沿途的果林一片接一片,勤勞的人們在田間或果園里勞作,陽光如同農作物的催化劑。</p><p class="ql-block"> 瑞麗,是我國非常有名的邊界貿易城市,不僅是中緬輸油管道入經中國的第一個城市,還是中國最大的珠寶集散中心,是云南省乃至大西南陸路口岸的重要形象工程城市。它是控制出入境人流、物流、車流的一個中心樞紐,是集旅檢、貨檢、貨場,邊貿管理為一體的具有口岸現代化管理功能的綜合性聯檢查驗中心,又還是國家高速——杭瑞高速G56的起始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既然來了,就去走馬觀花瞧一瞧。于是從市區中心穿過,最后在瑞麗東站上高速回到杭瑞線上,就算到瑞麗一眼游了。</p> <p class="ql-block">  回程路上在畹町下站。畹町與中國的抗戰、中國遠征軍、滇緬公路等關系極大,地處320國道終點,系我國通往緬甸及東南亞咽喉,為國家一級口岸。</p><p class="ql-block"> "畹町"二字系傣語音譯,意思是"太陽當頂的地方"。總人口2萬多人,土地面積95.34平方米,城區人口僅5千多人,是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畹町在二戰之前,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寨子。二戰時期間,由于日軍封鎖了中國所有的海上通道,畹町成了中美英盟軍的大本營和物資集散地,尤其是國際友人和愛國華僑支助中國抗戰屯積在印度雷多的物資都需要經過畹町中轉,再運往中國內地;幾十萬中國抗日遠征軍也從這里出入國境。因此,畹町成了中國抗戰運輸線上的關鍵點。</p><p class="ql-block"> 畹町南側、中緬交界的河上,是著名的兩國界橋——畹町橋。該橋建于1938年,是二戰時中國與國際往來的唯一陸上通道的界河橋,因此名聲震天。</p><p class="ql-block"> 畹町橋也是中緬兩國友好往來、通商互市、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口。1952年畹町作為政務院首批對外公布的國家一級口岸載入史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2月16日,周恩來總理和緬甸總理吳巴瑞從畹町橋步行入境到芒市參加中緬邊民聯歡大會,掀開中緬兩國世代友好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這些古跡、這些歷史都值得走進,細細回眸。可由于時間關系,今天需要趕到楚雄,就只能在收費站口轉一圈又上高速了。比在瑞麗的游覽還走馬一些,但自我安慰也算來過畹町了。</p> <p class="ql-block">  不起眼的畹町隧道長4322m,80碼的車速將近3分鐘才能穿過,是杭瑞高速上我見到第二長的隧道,它比高黎貢山隧道長了將近一倍。</p> <p class="ql-block">  車行龍陵縣境內可以看到松山戰役的遺址標識。</p><p class="ql-block"> 松山戰役又稱為松山會戰、松山之戰,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中國遠征軍于1944年6日4日進攻位于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的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的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反攻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這張手繪的圖是日軍精心巧妙構筑的防御工事,是用鋼板和圓本及土層混筑的,山炮甚至是普通炸藥都無可奈何。以至于松山戰役為什么打得那么苦、敵我傷亡的比例為1:6.2的主要原因之一了。</p><p class="ql-block"> 松山戰役是抗戰以來,我軍第一次以建制完全殲滅日軍的勝利,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化,極大地提升了中國人民抗日的信心和決心。</p> <p class="ql-block">  松山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有二戰東方的"直布羅陀海峽"之稱,背靠怒江,俯瞰騰沖和龍陵,扼守滇緬公路,就象一顆釘子牢牢卡住中國的抗戰生命運輸線。</p> <p class="ql-block">  這是現在平靜的怒江,可在當年我軍主動炸毀惠通大橋,才阻止日軍于西岸,暫時保障了重慶的安全。后來雙方在250km的東西兩岸對峙了兩年半的時間,后遠征軍才于1944年5月主動發起怒江戰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參戰兵力:</i></b>日軍1340人(一說3000余人);國軍23萬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傷亡情況:</i></b>日軍傷亡1250人;國軍傷亡7763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主要指揮官:</i></b>鐘彬、李彌、王治熙、何紹周;金光惠次郎少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作戰時間:</i></b>1944年6月4日——9月15日,歷時95天,共分10次大戰。</p><p class="ql-block"> 該圖為現在修建的烈士陵園,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全、領土完整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p> <h3>  開戰初期即第一次大戰是由宋浠廉第11兵團的71軍攻打,軍長鐘彬,未能攻克。從第二次到第十次(即攻克松山)改由第8軍攻打,軍長何紹周,主力為103師,即何紹周的謫系,更是我貴州的子弟兵。</h3><h3> 穿著草鞋,人稱"草鞋軍"的第8軍徒步遠行一千多公里,接替戰績不佳的第71軍。邊戰邊研究戰情,何將軍的指揮所離中央陣地不足1000m遠,最后在盟軍的飛機、TNT炸藥的立體攻擊下,攻克了松山。</h3><h3> 僅僅就是103師就戰死了1600多人,更不說其他參戰部隊,慘烈程度可想而知。</h3> <p class="ql-block">  蔣委員長多次電令遠征軍司令衛立煌,不日攻克松山,否則軍法論處,衛立煌司令也多次從保山司令部到前線督戰、指揮。</p><p class="ql-block"> 松山攻克后,衛立煌電請軍委表彰參戰將士,何紹周將軍是獲"青天白日"勛章的唯一軍長。</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的戰場上,從將軍到士兵我貴州籍將士軍功顯著,民族英雄啊!這是我貴州人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  1944年的滇西抗日反攻作戰,主要戰場大致集中在松山、騰沖、龍陵三處。這是當時日軍第56師團在滇西三角防御體系的三個支撐點。</p><p class="ql-block"> 因為第56師團代號為"龍兵團",對于這三地之間的關系,一名在龍陵戰場幸存下來的日軍主計軍官(后勤會計人員)石川颱一,曾在其回憶錄中形象地繪畫比喻其為"雙頭龍":松山、騰沖是兩個"龍頭",龍陵以西沿滇緬公路延伸到芒市、遮放、畹町,為"龍身"。</p><p class="ql-block"> 借這位日軍主計軍官的比喻,遠征軍滇西反攻最后的戰果,就是斬斷了兩個"龍頭",砸爛了一段"龍身",最后日軍拖著血肉模糊的殘肢退縮到緬甸去了。</p><p class="ql-block"> 戰后,一直令日軍諱莫如深的是,"龍陵"的含義為龍的墳墓,"龍兵團"葬身于此簡直是命中注定。</p><p class="ql-block"> 可嘆日本人從中國的老祖宗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最關鍵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哲學</i></b>"卻沒有學到!</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毛主席說:日本人沒有哲學,所以失敗是注定的!</b></h1><p class="ql-block">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象三國時鳳雛先生死于落鳳坡;軍統頭號特務的戴雨農戴笠死于岱山的雨農溝等這里面就有玄妙的哲學思想,可惜聰明、兇殘、韌勁十足的小日本不懂!</p> <p class="ql-block">  因為時間關系,未能親身到戰場憑吊英魂,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 長途跋涉,拼命趕路,還是由于塞車未能趕到楚雄休息,最后在楚雄的華南下站休息,住在一個很經濟型的酒店,叫"駱駝"的酒店。 此時已是深夜12點鐘。</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DAY05</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時間:</i></b>2019年2月11日(農歷正月初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天氣:</i></b>晴</p><p class="ql-block"> 早晨8點鐘起床,洗漱完畢就出發。</p><p class="ql-block"> "駱駝酒店"很簡陋,沒有早餐,春節期間很多早餐店都沒有開門,我們自己也不覺得餓,先出發再說。</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游覽地就是元謀物茂土林。</p><p class="ql-block"> 云南土林是中國乃至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在經歷了幾百萬年的地殼運動后,風雨之神把元謀由海底抬升的砂石土地雕刻成千奇百怪的形狀。按土柱的成因和形狀特征大致可分成四種類型:土芽型、古堡型、鐵帽型、尖筍型。</p><p class="ql-block"> 元謀這一奇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批的攝影愛好者來此拍照,很多影視劇組來此取景,如《無極》、《千里走單騎》等就是在此拍攝的。</p><p class="ql-block"><br></p> <h3>  我們在楚雄下高速沿牟定縣方向前進,沿途看到彝族人民居的外墻都繪制有喜慶的牡丹花,公路兩邊的路燈都有火把的圖騰,這些特征就是整個楚雄彝族自治州特有的文化符號。</h3><h3> 其實,元謀出名的不僅僅是土林,更引起世界轟動的是1965年五一節期間,兩位北京考古學者錢方和浦余慶在元謀的蚌村發現兩顆牙齒化石,后經鑒定為距今170萬年的人類的牙齒,于是把它定義為"元謀人",即"站立行走的人"。</h3><h3> 后來人類學家通過各種考證,雖還有爭議,即關于彝族人的祖先來自于何方?有當地說、東來說、中原說、西來說等。但現在比較一致認為元謀人就是彝族人的祖先。</h3><h3> 至于他們現在崇拜牡丹花和火,可能與他們生存的環境有很大關系。</h3><h3> 一路都是走國道,但路面狹窄,彎道太多,150km的路程走了3個多小時。</h3><h3> 終于在中午12點鐘到達元謀縣城。元謀縣城座落在一個寬闊的壩子里,比沿途的自然條件好很多。但要趕路,無心欣賞縣城的風物。再上一段京昆高速,又走一段12km的鄉村小路,終于到了外圍很不起眼的"物茂土林"風景區。</h3> <p class="ql-block">  景區票價70.00元,進園后再付10元可乘電瓶車到山頂,再往下逐一游覽。</p><p class="ql-block"> 這是從高處俯瞰土林全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會讓每位初游者震撼。</p> <p class="ql-block">  英式城堡型土林</p> <p class="ql-block">  希臘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俄羅斯型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哥德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式城堡+鐵帽式土林</p> <p class="ql-block">  土芽+鐵帽型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鳳凰中式+鐵帽型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白宮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貧民窟式+鐵帽型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近距離看土林的建筑材料</p> <p class="ql-block">  樓蘭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佛羅倫薩式城堡土林</p> <p class="ql-block">  元謀土林、路南石林、陸良彩色沙林統稱為云南"三林"。</p><p class="ql-block"> 元謀土林的鬼斧神工就叫人驚絕、震撼,還有另外"兩林"?更有其他令人叫絕的奇山異水。祖國,你還沒有什么叫人不驚嘆的山、水、物、事、人?</p><p class="ql-block"> 游覽完土林已是下午四點左右,老婆在景區吃了一碗涼拌米線,她強烈向我推薦用當地的"酸角"泡的"酸角湯"。味道純正,對氣溫較高的當地真是解渴的仙湯。</p><p class="ql-block"> 在導航的引導下,經鄉村路、京昆高速、繞城高速、滬昆高速的幾次轉換,于晚上7點左右到達嵩明收費站。</p><p class="ql-block"> 就在收費站吃了自助晚餐,35.00元的餐費是所吃過的自助餐中最豐盛的晚餐,色、香、味、種類等都是最好的一次。</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為嵩明收費站點贊!</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再行120km到達云南的東部門戶、珠江的源頭——曲靖。花最小的錢,住最好的酒店,這就是城市與景區的差別。當晚就住在離收費站不遠的"金利來"酒店。</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06</b></h1><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時間:</i></b>2019年2月12日(農歷正月初八)</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天氣:</i></b>晴轉小雨</p><p> 今天的目的地就是回到遵義的家,任務比較輕松,于是早晨9:00才起床。在酒店里吃了早餐,就沿滬昆高速開啟回家的行程。</p><p> 滇東真是好地方,千里沃原,水豐土肥,它是華南經濟最發達的區域珠三角珠江的源頭。肥沃的土壤上長滿了盛開的油菜,在春陽的哺照下,搖曳嘙娑,晨風吹拂讓人心情格外愉快。長時間的旅行已有點疲憊,現踏上回程的路,真有一點老杜當時的心態:春風作伴好還鄉!</p><p> 過了得勝關就進入貴州境內,一個收費站分隔的是人文地理的差別。其實,盤州的局大部分地區和曲靖沒有多大區別。直到從滬昆高速轉到抗瑞高速后,穿過一個有3000km長的叫燕子窩的隧道后,才發現從陽光明媚的溫暖滇土,進入到大霧濃罩、潮濕寒氣還在襲人的黔地。一座山、一條隧道就能完成如此不同的氣候變化。即使是燕子窩隧道之前也在盤州境內更長的一條叫松河隧道也沒有這個能力,松河隧道長4760km,是我走過杭瑞線上最長的一條隧道。</p><p> 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永遠是渺小的,探究、遵循、利用才是聰明之舉。</p><p><br></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00點鐘,我們又到了署假路過的六盤水收費站。</p><p class="ql-block"> 正如孔融給曹操推薦人才的一封信《論盛孝章書》,也是習主席新年致詞引用過的一句:"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晃又是半年的時光了。但今日再過此地,發現自助餐的質量和工作人員的服態度一點都沒有改變,35:00元的自助餐吃的舒服巴適。</p><p class="ql-block"> 為了說明時光的任苒和游友的更替,和老婆拍了這次出游的唯一一次合影。</p><p class="ql-block"> 人,一路走來會有很多的朋友,但與你走得最近和最遠的人都是老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飯后又繼續行走,霧時淡時濃,并伴有小雨,尤其是行到烏蒙草原的境內,能見度不足10m,真是且行且小心。</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畢節境內的車輛不很多,但一進入播州區境內,當杭瑞與遵蓉高速交匯后,陡然車子輔滿了三車道的路面,可以想象歷史文化明城的遵義它的經濟發展是多么繁榮?</p><p class="ql-block"> 下午5:00點鐘到達桃溪河畔家中,順利、安全結束了這次騰沖朝拜游!</p><p class="ql-block"> 在此感謝老婆一路相伴,辛苦駕駛,生活住宿的合理安排,讓旅游多了一份輕松、多了一些思考和記憶。</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謝我的伴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編者語:</b></h1><p class="ql-block"> 1、壯美的祖國山河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先勵精圖治和歷代志士仁人、守兵護國的將士、普通的國人日夜的守候,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才有了現在多姿多彩、物華天寶的富繞家園。因此,作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子孫,都有責任和義務把它守護好和經營好!</p><p class="ql-block"> 2、對小日本這個民族無論何時都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嚴加提防。</p><p class="ql-block"> 小日本這個民族我始終認為他們就是蚩尤的后代,是與炎黃二帝中原一戰失敗后其中一支流落到日本島的后代。日本人堅韌、頑強、兇殘、有侵略性,很多專家都認為是他們生活在沒有資源的孤島上,生存危機導致的。但我認為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他們骨子里即DNA遺傳物質上密碼在傳遞:他們原來生活在大陸這片土地上、他們才是這里的主人。所以,他們無時不刻都在想回到這片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他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侵略這片土地時,對這里的人民兇殘至極,完全就是一種復仇心里。</p><p class="ql-block"> 若說他們有生存危機,作為這樣一個吃得苦、聰明的民族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他們的發達程度、富裕程度、創新能力等都居世界前列。所以,生存問題對他們不是問題,只要他們不惹事,他們就無事。</p><p class="ql-block"> 所以,最核心的問題還是遺傳密碼的問題,他們無時不刻都在想重返這片土地,處心積慮,陰險至極!</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時刻提防,以免悲劇重演!</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謹以此文獻給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蒼 龍</b></h1><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12日初稿于秋林居</p> 銘記歷史? ?強我中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兴城市| 洮南市| 安乡县| 攀枝花市| 鄂托克旗| 澎湖县| 高雄市| 嘉兴市| 个旧市| 秦皇岛市| 汉源县| 米脂县| 赤城县| 肇东市| 大田县| 获嘉县| 吴忠市| 武鸣县| 隆子县| 镇雄县| 武功县| 麟游县| 衡阳市| 鲁山县| 嘉定区| 宝清县| 衡南县| 敖汉旗| 新和县| 兴仁县| 萨嘎县| 铜鼓县| 林甸县| 南木林县| 龙南县| 安平县| 改则县| 新沂市| 嘉黎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