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章系轉載)遂川民間燈彩“五龍下?!?,是由民間藝人根據民間傳說“太子斬蛇尋親”的神話故事改編而成,“五龍下?!庇置拔骞升垺薄?lt;/h3><h3> “五龍下?!睙舨释ㄟ^全場緊密相銜,變化多端的十二個精彩花節動作,再現出當年太子只身尋親,不畏險阻,勇斬五蛇,終于找到了雙親的壯烈情景。</h3> <h3> 五龍下海又叫“五股龍”,相傳以前有一皇帝遇難,在逃難途中,皇后生下一太子,寄養在當地一戶老百姓家里。太子幼時練得一身好劍術,武藝高超。9歲時,他離家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途中遇一神仙,問他去哪里,太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神仙。神仙告誡:“此去途中,你會遇上三難;第一、二難你要退卻,第三難務必勇往直前”。太子聽后繼續趕路。走了一程,遇一猴子,太子先退避再向前走;第二次遇一小鹿,太子也先退避再上路。第三次在他面前突然出現一條大蛇,張著血盆大口要吃掉他,太子一時驚呆了,連退5步后,在他面前又出現了4條青蛇,轉眼間,四周也成了一片汪洋。太子很快鎮定下來,想起神仙說的話,頓時勇氣猛增,拔劍向前5步,連砍5劍,一劍砍死一條蛇,每條蛇又砍為5節。蛇砍死了,頓時大水也退去了,太子前面一片光明。</h3><h3> 5條龍分別為黃、紅、藍、綠、白色,每條龍分為5節,由一條長綢連接。外加1只鯉魚燈、3顆龍珠,共28人組成燈隊。舞龍動作在“雙龍戲珠”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發展、提高,5龍上下左右穿插,有條不紊,氣勢雄渾,粗獷有力,展示了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和高超技藝以及勇敢無畏,拼搏騰飛的精神。表演時,一條龍一個樂隊,每個樂隊配有兩支嗩吶,四件打擊樂器,場面熱鬧,令人振奮。</h3> <h3> 遂川民間,在明代始興行鬧龍燈、香火燈、彩茶燈至今仍沿襲不衰。燈彩“五龍下?!保芍樘镟l遐富境村鄒氏約在明孝宗弘治年間從南康縣鄒家地移居遐富境村后發展起來的,至今有近400年歷史。舞龍燈,就是鬧新年,在正月初一過后,至正月十五鬧元霄期間,燈彩隊伍走鄉串戶,登門拜年、友誼演出,為歡度新年增色添彩,以祈求民間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h3><h3> 中華民族都是龍的傳人。遂川縣原縣名為龍泉縣,因“有二龍戲于武陵瀧,土崩石裂、沖成泉道,后人因以名“龍泉”的記載而創造的“二龍戲珠”燈彩和后來由鄒氏從南康鄒家地傳承帶來的“五龍下海”燈彩,正是該縣人民由龍的傳說發展起來的龍文化藝術。獨具特色的“五龍下?!睙舨剩杪曅尾⒚?,觀后給人一種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邪惡奮斗其樂無窮的勇氣和力量。它充分體現了該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勇敢,聰明與才智,在遂川傳統民間藝術中有著獨特的價值和地位,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重要作用。</h3> <h3>第一次拍龍燈,技術真的好差,不知道怎么拍,朋友們將就著看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临沭县|
昌江|
铁力市|
宣汉县|
宜都市|
五大连池市|
运城市|
临沂市|
温宿县|
宜宾县|
安平县|
固始县|
同江市|
冀州市|
小金县|
石狮市|
宁蒗|
赤城县|
农安县|
炉霍县|
双牌县|
博乐市|
察哈|
韶关市|
石渠县|
山丹县|
宣汉县|
潼关县|
萝北县|
永平县|
靖安县|
中阳县|
平定县|
瓮安县|
唐河县|
明光市|
澄江县|
内丘县|
蓬安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