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親已經離世七年多了,一直不敢寫自己的父親,我怕自己提筆就會流淚,也怕自己的筆太過笨拙,寫不出自己對父親的深深敬仰和愛,生怕褻瀆了那份深沉的父愛。</h3><h3> 曾經在三年前寫過一篇題為《父親》的文章,那是因為看《平凡的世界》里的孫玉厚,想起了自己的父親。</h3><h3> 一直以來,真的沒勇氣寫自己的父親,那個身體瘦弱卻像山一樣的男人。我真的很怕褻瀆那份深沉父愛,也怕自己情不自禁……</h3><h3> 這幾天都在翻閱曾經看過的書,今天我又拿起《平凡的世界》,再一次走近書里的孫玉厚。這個憨厚老實的農民形象和他對自己幾個子女的愛,觸動著我的心靈。使我再一次想起我的父親,我覺得應該寫寫我的老父親……即使我笨拙的筆寫不出深沉父愛,寫不出我們兄妹對父親的愛和想念,我也應該寫一寫……</h3> <h3> 我的父親兄弟姊妹六人,他最小,而且老父親和我唯一一個姑姑是龍鳳胎,那時,奶奶已經有了四個兒子,現在又一個兒子,并且是龍鳳胎,再加上那個年代在閉塞的山里,迷信說龍鳳胎不好,只能讓活一個。于是,我的奶奶就把剛生下來的我的父親扔到炕邊,隨便給蓋了個東西,奶水給了我的姑姑,就給父親一點面糊,意思是活就活死就死。誰知我的父親生命力特強,他活了,而且比我姑姑活的頑強,我的姑姑結婚后生孩子去世了,而我的父親雖然一直身體消瘦,但是卻比任何一個身體健壯的人都活的精神,從不向困難低頭。</h3> <h3> 孫玉厚曾經趕過牲靈,我的父親年輕時在陜北也趕過牲靈,冰天雪地的,缺衣少穿的,那時的困苦給自己本來就瘦弱的身體又累積了很多病痛,尤其是雙腿和胃的疼痛,一直伴隨了后半生。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在子女們面前流露出他的埋怨和疼痛。</h3> <h3> 父親是個頑強而有魄力的人,愛學習卻沒有機會上私塾,只是在解放后村子冬天識字班里上過兩個冬天的冬書,就那點識字量,卻成就了他一輩子讀書識理;學醫理,成為那個村落的赤腳醫生;學煅磨(山里的糧食都是用磨碾,碾黃米小米等,還有當時的豆腐都是用石碾子碾黃豆),是那個地方煅磨高手。</h3><h3> 1975年春季,因為最疼愛的小女兒的一句話而帶著一家老小背井離鄉來到寧夏靈武梧桐樹李家圈十隊。寧夏——在我們老家傳說中是個每天吃大米白面的地方。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勇敢的來到了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落戶。山和川的農活是有很大區別的。父親和母親努力學習著干。大集體里,從不偷懶,臟活重活累活,搶著干,生怕落后于他人,讓川里人小瞧自己。</h3><h3> 父親用他的勤勞和質樸贏得了村里人的尊重。</h3><h3> 大集體那時一年四季都是忙,似乎很少有閑的時候,就是別人閑了,我的父親也不得閑。記憶中,那時隊里誰的家人病了,去鄉上看病回來后,如果有打針的人,他們每晚都會端著一個煮好針的大瓷鋼子,在我家等候父親回來給打針。有孩子,有大人,有的時候一晚上會有好多人等候。父親一回來,趕緊洗手給他們打針,等全部人走了后才吃飯。誰家的小孩或大人有個頭疼腦熱,不厲害的,都會叫父親去給他們挑針,十個手指的指甲兩邊挨個放血,稍嚴重的在眉心處也扎一針放點血,過兩天他們就好了。有的人病重打針來不了家里,我的父親還會到家里去給打針,還有住在人家家里給打針的時候。這些全部是免費服務,父親說別的不會,就會這點,鄉里鄉親的幫一把而已,母親也從沒有怨言,而且,誰家針沒煮,拿到我家,我的母親還會幫著煮針。給人打針一直延續到村上有了衛生院和私人開的診所后才算告一段落。父母的這些作為贏得了村里人的尊重,困難時有主動借細糧食的,有自留地種菜給菜的……2008年時,有個已經在寧夏銀川生活生意做的很大的姓張的,還專門回來看我父親,就因為那時我父親曾經常去他家給打針。還有一個姓孫的,他的一個兒子得白血病,我父親那時經常給他兒子打針,有時還住在他家里。所以后來他經常給家送掃場掃院子用的紅柳和汲汲。</h3><h3> 父親閑了時,還會背著他的煅磨家具,走村竄戶去給人家煅豆腐磨,掙一點小錢貼補家用。</h3><h3> 父親放過羊,還給鄰居家捎帶放羊,從不收費。我那時就是個小羊倌,跟著父親,在黃河邊跑前跑后。中午,羊在攔河壩上休息,父親和我也坐在攔河壩上,吃從家帶的盒飯,吃完,父親總會給我鋪好東西讓我小睡一會。現在想起來,那時,地為床,天為被,父親在旁邊守候,羊兒在旁邊陪伴,歲月真是靜好無限……</h3><h3> 父親也是個熱心人,懂得道理也很多,隊里哪家鬧矛盾了,或者有啥事情想不開了,經常會有人請他去調節……</h3><h3> 不富裕,可以說伴隨了父親大半輩子,但是,父親的精神世界卻從未貧窮過!尤其是晚年不再勞作時每天書不離手,也不斷地說教著自己子女要多讀書。他最喜歡去我的學校看孩子們放學的情景,他說一個個大小一樣,一隊隊從學校門口往出走,多好……或許,在他老人家心里一直有個念書的念想……就算在病痛折磨的日子里,父親都在看著書,記著筆記。父親走后,土炕的席子下壓著不少他的筆記,每每看到,我都會淚流滿面……</h3><h3> 父親堅韌了一輩子,他用他的品行影響和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如何做人做事。他經常對我們說,不能爭強好勝,要有個好名聲。我能理解父親口中的好名聲的意思。就是做人和對人要老實忠厚,不能做對不起人和丟人的事。而對于我來說,就是不能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家長對不起教育。</h3> <h3> 我父親去世那年,我代初三。每次打電話,他都囑咐我他好著呢,聽他說話聲音多有力,不用擔心。囑咐我要好好教學,不要請假,不能耽誤娃娃們的學習。于是,老實的我,從沒有請一天假去陪伴有病的老父親,甚至沒有見到父親最后一面。當我趕到家里時,我的父親,最愛我的父親,這個世上唯一的無條件愛我的男人,已經穿好了所有衣服往地下抬。所有的支撐在那一刻全部倒塌……七年來,只要想起,我都會淚流不止……父親走的很是安詳,他安排好了一切后事,遺書里交代我們,把他葬在靈武東山清涼寺對面所在的那座大山附近,囑咐我們不許大操大辦,不許收禮,連同漢民最重視的三周年事宜都安排妥當,還說如果我們是孝順的孩子就必須按他說的做。我們兄妹幾個按照父親的遺愿安排父親的后事,出殯那天,隊里很多人都自發的來送父親,花圈排了很多,車也排了很多……事后很多人都說,父親的葬禮是那個隊上從來都沒有過的……</h3><h3> 從1975年春到2012年冬,37年,父親在那個村子生活了37年,他用他的忠厚老實,勤勞質樸,爽朗開明,大度寬容等品質影響了我們兄妹,也影響了他周圍的人。</h3><h3> 父親對我們兄妹是嚴厲的,生活的困苦以及中國男人固有的保守,使得他從沒有說過他愛我們。同樣的,不善表達的我們也從來沒對父親說過一句“我愛您”。我明白,父親是愛我們的,他把他山高水深似的愛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非常非常的愛父親,用我們的成長成熟以及我們做人的秉性踐行著對父親的愛……</h3> <h3> 孫玉厚的一輩子幾乎都在勤苦勞作中度過,一輩子過著缺衣少食的貧苦日子。他是最普通的農民,也是中國千百萬農民中的典型代表。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勞、忠厚。他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即使貧困,但作為人的脊梁一直是硬直的!他用他最樸實的愛和善良教育影響著他的四個子女,他雖然貧窮但卻因為子女而富有。</h3><h3> 我的父親也是最普通的農民,他也像孫玉厚一樣,深深地愛著我們,也在用他的品格影響著我們。我為自己有這樣的父親感到驕傲和自豪。</h3><h3> 親愛的父親,今天,在這樣的時光里想起您,打下這些文字,心里覺得很是溫暖,因為我覺得您一直都在。</h3><h3> 親愛的父親,我相信,以您的為人,您在另外一個世界里一定會過得很好,請您放心,我們在這個塵世里也一定會好好生活!此時,我想在這里說一句“老爹,我們愛您!如果有來生,我們兄妹依然要做您的兒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南岸区|
班玛县|
宣城市|
明光市|
吐鲁番市|
高邮市|
安化县|
铜鼓县|
青河县|
繁峙县|
大姚县|
蓬莱市|
普洱|
通化市|
南丰县|
屏边|
苍南县|
海丰县|
静海县|
时尚|
和龙市|
绥滨县|
祁连县|
潞城市|
木兰县|
屯留县|
延庆县|
巴里|
洪洞县|
庐江县|
吉安市|
普宁市|
恩平市|
绥棱县|
丰镇市|
盘山县|
常州市|
宝坻区|
平凉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