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華民族的祭祖活動歷史悠久,從古至今,祭祖已成為血姻歸宗的一種儀式,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br><br></h3> <h3>“慎終追遠,民德厚望”。</h3><h3>祭祖,是對先祖的緬懷和尊敬,是對親情的追思,是凝聚族親情感的最好方式。</h3> <h3>祭祖,能提高我們的忠孝意識,激發我們的孝忠情感,讓我們養成一個厚道的心、孝順的心、感恩的心,先祖留下的傳統美德,是后人治家的源頭活水,虔誠拜謁、真心敬祖,是會得到神靈福蔭的。</h3> <h3>這張臧家四十字宗派族譜的手寫原稿,是灌水臧連舉祖上書寫并留存下來的,這是臧氏家族珍貴的歷史資料,現保存于步達遠臧恩來叔叔家。</h3><h3>目睹褶皺變色的紙質手稿,甚是感嘆,感嘆先人頗有功底的字跡,更感慨于先人的文學底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h3> <h3>國玉連學成,恩廣洪福恒;</h3><h3>慶忠全在志,泰發有茂盛;</h3><h3>永起厚積德,萬世春興??;</h3><h3>明君廷守殿,仁義振朝鳳。</h3><h3>這四十字族譜,文學功底深厚,編排獨特,有著濃郁的家國情懷,是祖上為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是臧氏教育后代的信條,是治家之本,其意義非常深遠。</h3> <h3>臧氏家族,非常重視對先祖的祭拜,歷年來,舉辦過多次不同規模的祭祖活動,祭祖活動的展開,增進了族親團結,強固了族群的凝聚力,相互扶持、相互成就,讓更多尋根問祖的親人回歸大家庭,找到了根脈。</h3><h3><br></h3><h3></h3> <h3>為了讓家人更多的了解臧氏家族歷年來祭祖活動的開展情況,在籌委會主要負責人廣博的提議下,又補充修改了這個相冊。</h3><h3>這個相冊,收錄了臧氏家族多年來祭祖活動及有意義的照片,這些照片,記錄著歷史,凝聚著親情,傳遞著友誼,分享著感動。</h3><h3>感謝廣博的提議,感謝拍攝、提供照片的親人。</h3> <h3>此圖片是一份分家文書</h3><h3>這個分家文書是臧國堂留傳下來的。</h3> <h3>這是祖塋所在地</h3><h3>臧家祖塋坐落于鳳城通遠堡大黑山村,這塊祖塋塋地,是清同治年間購買的,迄今已有140余年的歷史了。</h3> <h3>這是祖上購買塋地的紙質契文,(清同治二年購買),在動亂年代,為保存這個地契,臧家前輩經歷了太多的坎坎坷坷,能將此地契完好的保存下來實屬不易,這是臧家收藏的所有資料中含金量最高且最為珍貴的資料。</h3><h3>契約全文在《邊外炊煙》一書和美篇《悲壯的臧姓一族》相冊里都可以查看到。</h3> <h3>遠處的山,便是祖塋塋地的山,看上去視野很開闊。</h3> <h3>這是通往塋地的村路。</h3> <h3>這是通往塋地的路口。</h3> <h3>這是夏天的通遠堡祖塋地。<br></h3><h3>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猶如一副美麗的油畫。</h3> <h3>這是冬天的通遠堡塋地</h3><h3>塋地一側的蒼松翠柏,在薄薄的積雪襯托下,顯得剛勁挺拔。</h3><h3><br></h3><h3><br></h3> <h3>臧文學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清朝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當時文學之子臧禮已經去世,由孫子臧國玉、臧國升、臧國堂、臧玥為已去世多年的祖父立碑。</h3> <h3>臧禮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清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h3><h3>該墓地購置于1863年,從而斷定,此墓為移葬,此碑為移立或后立。若后立,碑銘時間應為臧禮去世時間。</h3><h3>臧禮墓碑發現時,已被砸成十三塊,經反復辨認,一次又一次細心的拼接,成就了這塊來之不易的墓碑。</h3><h3>臧禮共有六子,玉字輩支系有三支。</h3> <h3>臧國升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此前五年,已購得南汪溝墓地,立碑當在墓主去世不久。</h3> <h3>臧國玉墓碑</h3><h3>此碑立于清同治七年(正月),即公元1868年。晚于其先人臧文學、臧禮立碑的同治元年。與臧國升同年同月立碑,可見是其子臧玉富等同時所立。</h3><h3>碑身還刻有祖塋墳地的總面積,以提示后人銘記塋地邊界,</h3> <h3>臧玉富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光緒九年,即公元1883年。</h3> <h3>臧玉華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清光緒二十四年,即公元1899年。</h3><h3>該墓碑背面刻有銘文,記錄著先祖闖關東的經歷。</h3> <h3>這是臧玉華墓碑背面的碑文</h3><h3>碑文如下:</h3><h3>1、臧家祖籍山東省登州府棲邑縣(今山東省棲霞縣),后遷奉天府(今遼寧?。P城縣北通遠堡大黑山村南偏溝(即南汪溝)。</h3><h3>2、數代之后,由大黑山南汪溝再向東遷徙到邊外寬甸縣西二道河子村韓家崴子(今北隈子),在此開墾荒地一處。因路遠不能回南偏溝扶葬,遂于北隈子新辟塋地。此處山明水秀,龍盤虎踞。自葬之后,家道益昌,人口平安。</h3><h3>3、東徙邊外之后,家道興旺,遂有能力以償心愿,回南偏溝祖墳為玉華太祖刻石立碑,銘記流傳。</h3><h3>該碑文不僅記錄了先輩闖關的經歷,更彰顯出臧氏家族銘記祖上恩德,初心不改,弘揚傳統文化,以敬先祖。</h3><h3><br></h3> <h3>臧玉成墓碑</h3><h3>立碑時間為公元2008年7月15日</h3> <h3>臧玉珍墓碑<br></h3><h3>立碑時間為公元2008年7月15日</h3> <h3>成和爺,臧氏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者。</h3><h3>成和爺了解家史更有族情,注重家族事業的傳承與發展,肯為家族聯誼付出精力與財力,是溝通臧氏各支系間聯誼的使者,是家族修譜續譜工作的總設計師。</h3><h3>臧氏族群的歷次祭祖聯誼活動,成和爺都掛帥指揮,是這個家族的核心和領軍人物。</h3><h3><br></h3> <h3>恩環叔,完成了一家幾代百余年的尋根問祖夙愿,找到了血脈源流,回歸家族群以來,虔誠祭祖,孝忠不渝,是家族連譜續譜工作的骨干。</h3> <h3>這是《邊外炊煙》的三位作者叔叔。</h3><h3>從左至右:恩清叔、恩鐘叔、恩鈺叔。</h3> <h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恩環叔與父親成斌、二叔成文、老叔成武、二嬸、老嬸、恩字輩、廣字輩以及兒媳女婿們的全家福。</h3> <h3>成和爺所在的牡丹江族人合影。</h3> <h3>成山爺支系族人合影。</h3> <h3>吉林遼源成字輩家人</h3> <h3>吉林遼源成字輩家人</h3> <h3>吉林敦化恩浦叔(左)恩福叔(右)</h3><h3><br></h3> <h3>恩普大伯與廣義、廣禮、廣志的合影。</h3> <h3>恩環叔與恩銘叔父女倆在一起。</h3> <h3>恩慧叔、恩來叔兄弟兩家人的合影留念。</h3><h3>廣玲、廣英、廣晶、廣華、廣彥、廣杰、廣輝、廣素、廣芳。</h3> <h3>恩慧叔全家福</h3><h3>廣英、廣華、廣杰、廣素、廣芳。</h3><h3>恩慧叔現居住遼陽</h3> <h3>這是廣軍的父親、伯父、姑姑、叔嬸以及姊妹們在一起的合影。<br></h3><h3>前排左起:十一嬸、八嬸、三姑恩艷、大姑恩珍、六大伯恩權、父親恩財。</h3><h3>后排左起:廣鳳姐、大姑兒子夏玉仁、老姑恩平、大姑女兒夏玉娟、大姑女兒夏玉蓮、十一叔恩國。</h3> <h3>撫順廣宏全家福</h3> <h3>1978年6月13日,雅河。</h3><h3>這張照片是灌水本家恩明叔給拍照的,早些年,雅河支系與灌水本家就一直有往來,關系甚好。</h3> <h3>1990年正月十二,雅河。</h3> <h3>1990年正月十二,雅河。</h3><h3>后排右向左數:恩民大伯、恩勝五叔、恩禮七叔、恩明小叔、恩忠老叔和爺爺奶奶的合照。</h3> <h3>2007年正月初七,雅河,為奶奶祝壽時拍照的全家福。</h3> <h3>2007年正月初七,雅河。</h3><h3>為奶奶祝壽,廣字輩兄弟合影留念。</h3> <h3>2001年正月十七,雅河。</h3> <h3>2004年清明節(4月5日),灌水塋地。</h3> <h3>2006年4月14日,參加廣博婚禮的家人們留影。</h3> <h3>2007年8月18日,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07年冬,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h3>左二是雅河恩明小叔,這是恩明小叔組織并參與的最后一次祭祖,也是小叔人生中最后一張照片,本次祭祖兩個月之后,小叔因病去世。</h3><h3>恩明小叔致力于家族事業,為傳承和弘揚家族傳統文化,維護宗親團結,始終不渝的奔波勞碌,為臧氏家族的修譜連譜做出了突出貢獻。</h3> <h3>2008年春,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08年春灌水修墳立碑時恩清叔兄弟們的合影。</h3><h3>從左至右:恩清叔、恩寶叔、恩林叔、恩鐘叔、恩穆叔、恩鈺叔。</h3><h3><br></h3> <h3>2008年清明時節祭祖留念。</h3> <h3>2008年,修墳立碑留念。</h3> <h3>2009年雅河,參加奶奶三周年祭奠活動族人留影。</h3> <h3>2010年,本溪桓仁。</h3><h3>這是當年成和小爺和恩忠老叔去桓仁看姑奶奶時留下的紀念照。</h3> <h3>2010年,本溪桓仁。</h3><h3>成武爺、恩陽叔、恩銘叔、廣鏑……</h3><h3>成武爺曾多次參加寬甸、步達遠、及通遠堡祖塋祭祖。</h3> <h3>2017年,雅河祭祖,成字輩、恩字輩合影留念。</h3><h3>這次祭祖活動,地點設在寬甸雅河,參加活動的人數是歷次祭祖活動最多的一次,本次活動隆重熱烈,雅河支系的族人全體總動員,人人都參與其中,接站的、采買的、殺豬的、幫廚的、上灶的、接待住宿的等等,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服務員,讓參與祭祖活動的族親們有家的歸屬感,鄉里鄉親都贊嘆不已,是臧氏祭祖活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h3> <h3>2017年,雅河祭祖,廣字輩全體成員合影留念。</h3> <h3>2017年,雅河祭祖,全體家人合影留念。</h3> <h3>2018年12月,恩環叔參加祭祖途經本溪與恩清叔、恩銘叔、恩欽叔、恩軍叔相聚留念。</h3><h3><br></h3> <h3>2018年12月,恩環叔嬸參加祭祖活動途經本溪與恩清叔等家人相聚留念。</h3> <h3>2018年12月,成和爺、恩環叔嬸完成祭祖活動返回途經吉林四平與部分家人相聚留念。</h3> <h3>2018年12月,通遠堡祭祖活動留念。</h3> <h3>2018年12月,通遠堡祭祖,為確保祭祖活動的順利進行,成和小爺、恩環叔嬸、恩銘叔、廣博、廣彥等先期抵達,不顧旅途勞累,馬不停蹄的做祭祖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h3><h3>小爺那些天患了感冒,身體不舒服,還是堅持坐陣指揮。</h3><h3><br></h3> <h3>2018年12月,通遠堡祖塋祭祖,恩環叔在描寫碑文。</h3><h3>這次祭祖,讓恩環叔尋到了根,找到了源,完成了幾代人百余年尋根問祖的夙愿,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無以言表。</h3> <h3>2018年12月,通遠堡祭祖留念。</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h3>每次祭祖,成和爺都是倡導者和積極參與者,這份堅持、這份忠孝之舉,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h3><h3>恩環叔、恩銘叔、恩清叔、恩斌叔、恩祿叔都是較有感召力的恩字輩代表,為祭祖活動的順利進行任勞任怨辛苦付出,感謝各位叔叔。</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 <h3>2019年通遠堡祖塋祭祖,恩銘叔在描寫碑文。</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富有朝氣的廣字輩留影。</h3><h3><br></h3> <h3>2019年11月,通遠堡祖塋祭祖留念。</h3><h3><br></h3> <h3>成和爺、恩環叔,恩銘叔、廣博弟2018年通遠堡祭祖留念。</h3><h3>這是臧氏家族值得尊敬的老中青三代代表人物,他們在維護族親團結、光大家族事業、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家族文化、家連譜續譜等方面堪稱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值得欽佩。</h3> <h3>同根同祖同血脈,</h3><h3>相親相愛一家人。</h3><h3>一次次的拜謁,一次次的團聚,讓宗親們倍感同根同源之親。</h3><h3>成字輩恩字輩的表率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并感動著晚輩。</h3><h3>長風破浪會有時,</h3><h3>直掛云帆濟滄海。</h3><h3>用感恩的心追思先祖,最好的緬懷就是繼承。</h3><h3>臧氏家族的血脈傳承任重道遠,晚輩們深感責任重大,作為家族的中堅力量,廣字輩有信心、有能力不辱使命,一定不忘初心,不忘先祖恩澤,牢記責任擔當,將家族事業、家族文化發揚光大傳承下去。</h3><h3>我自豪,我是臧姓傳人!<br></h3><h3>我驕傲!我姓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宁强县|
文登市|
华亭县|
大石桥市|
大同市|
财经|
阿巴嘎旗|
论坛|
汶川县|
莱西市|
清涧县|
奈曼旗|
东阿县|
西吉县|
吉林市|
南康市|
揭西县|
门源|
启东市|
北海市|
迁西县|
南康市|
闽清县|
阳朔县|
长顺县|
祁东县|
京山县|
钟山县|
宣威市|
阳江市|
南岸区|
沐川县|
资阳市|
夹江县|
金堂县|
水城县|
贡嘎县|
黄龙县|
波密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