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 <h1><font color="#167efb"><b>2019年2月3日(臘月二十九)上午十點,仝(佟)氏福新公家族祭祖儀式在山東省鄆城縣潘渡鎮仝林村和仝老家村舉行。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位族人參加了本次祭祖活動。</b></font></h1> <h1><b> 鄆城《追遠堂》告祖文<br> 維公元二零一九年冰月,歲在己亥,臘月二十九吉日。茲值新續《仝氏族譜》竣工周年及仝氏家祠修繕周歲之良辰,敢以香帛犧牲粢盛庶品,謹奉告廟舊章敬陳明薦,祭告于圣祖及列祖列宗曰:<br> 元氣弘和,天地有常;<br> 我祖佟氏,赫赫揚揚。<br> 得溯本源,遼東肇始;<br> 祖功宗德,世代流芳。<br> 圣祖福新,祖妣薛氏;<br> 潼關總鎮,大元棟梁。<br> 叔祖福國,掛元帥?。?lt;br> 不事明庭,守節殉亡。<br> 公恐族赤,辭官歸鄉;<br> 四子六侄,散居四方。<br> 更佟為仝,為避戕傷。<br> 洪武龍興,遷居沂水;<br> 一三七一,鄆北立莊。<br> 克勤克儉,積始基業;<br> 唯讀唯耕,人丁葆昌。<br> 事光祿寺,千頃滿倉;<br> 聯姻孔府,代稱書香。<br> 武德將軍,安邦定國;<br> 仝氏正骨,濟世真章。<br> 二十八代,子嗣綿延;<br> 秉承祖訓,效仿禹湯。<br> 群賢齊至,百慧納強;<br> 山岳巍巍,河海蕩蕩。<br> 子孫面北,譜牒眉上;<br> 天揖九叩,伏維尚饗。<br></b></h1><h5><b> </b></h5> <h3>始祖諱福新,字漢東,號華溪,原籍遼東。 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元順帝在鄆城設“泉貨監工部” ,福新公任行部水監。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福新公與弟弟福國公奉圣命共同鎮守潼關。大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遷往鄆城,就是現在鄆北5公里的仝老家村。始祖福新公自遷鄆后拒絕明聘,躬身耕地,和睦鄉里,勤儉繼世,忠厚傳家,以德教子,置辦產業,及至六世雙樓公時,仝氏家族已名聲威振,產業殷實,成為周邊縣郡—大望族,七世竹川公時,已掛田產“雙千頃“牌,后來將墓地遷往南林,林方數十畝,直今完好,林東建村,村曰“仝林”。</h3> <h3>仝林村仝氏家祠位于鄆城縣潘渡鎮仝林村中心街南50米,始建于明?天啟年間,原本是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為其岳翁仝氏第九世子孫仝朝式所建祭祀廟。寺廟建成后多年飽受洪水浸溢、匪害焚毀,大清雍正十二年,重修院落、正堂、大門,設堂號“追遠堂”,從此成為仝氏家族祭祀之家祠,現存大門和正房(祭祖堂)。大門正脊前雕龍與牡丹背雕鳳與牡丹,龍鳳呈祥,牡丹薈萃。正脊兩端置龍頭獸,垂脊為鈴鐺排山脊,脊上置垂獸、走獸。正房(祭祖堂)正脊前飾磚雕鳳凰穿牡丹,背飾磚雕龍戲荷花,垂脊飾磚雕荷葉蓮花,垂脊為鈴鐺排山脊,脊上置垂獸、走獸。西山尖正脊下透雕磚雕鳳穿牡丹,東山尖正脊下透雕磚雕一路連科。墀頭墊花雕飾福、壽、祿等寓意美好的圖案。</h3> <h3>仝林仝氏家祠:</h3><h3>2012年3月被鄆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h3><h3>2018年12月被菏澤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h3> <h3><font color="#b04fbb"><b>主辦:</b></font><b>仝(?。┦细P鹿笠峒易迓撜x會</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日喀则市|
叙永县|
仪陇县|
贵德县|
汉中市|
香港
|
柳河县|
屏山县|
太仓市|
祁门县|
雷波县|
大荔县|
祁连县|
紫云|
江都市|
古田县|
泗洪县|
安庆市|
辽阳县|
西丰县|
奇台县|
班玛县|
铜梁县|
莱西市|
铅山县|
扶余县|
边坝县|
海口市|
华坪县|
茶陵县|
仪征市|
凤冈县|
嵊州市|
浮梁县|
横山县|
塔河县|
武安市|
潮州市|
灌云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