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南征北戰揮鐵拳》</b></h1> <h1><b> 七十一團自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正式創建,至九月七日短短的22天內,連續作戰,攻下束鹿,拿下藁城,奪取趙縣,以三戰三捷的輝煌戰果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b></h1><h1><b> 全國人民盼望和平,休養生息,重建家園。蔣介石集團卻違背人民意愿,焊燃發動了內戰,解放戰爭爆發。</b></h1><h1><b> 我團先于熱河地域內抗擊敵人,后進行一九四七年的夏、秋、冬三季攻勢作戰。在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的三大戰役中,參加了遼沈戰役的錦州攻堅、遼西會戰,平津戰役的楊村殲滅戰等重大戰斗。在規模越來越大,戰場越來越殘酷的戰斗中,團隊經受住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一如既往地發揚了猛虎的戰斗精神,敢打硬仗、惡仗,在解放戰爭的戰火中鑄造成一支所向無敵的鐵拳,為保衛解放區,解放東北、華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b></h1> <h1><b> 一、游擊戰轉學運動戰</b></h1><h1><b> 團隊在戰斗中壯大</b></h1><h3><b><br></b></h3><h1><b> 一九四五年十月,團隊奉命北上。在路過新樂縣的一次戰斗中,政治處副主任原懷靜腿部受傷離開了我團,白斌同志調入我團任副團長。在安國經過短期休整,冀中新兵團和一個新兵營1800人補入我團,全團實力達3011人。這時我團接到上級命令,告之東北繳獲了大量日軍軍械倉庫,各種武器很多,要求我團放下原來精良裝備給當地新建友軍,這樣我團每連僅留一挺機槍,每班一條步槍,每人6枚手榴彈作警戒繼續北上。部隊進至古北口,由于某種原因,我團未能得到裝備。武器的嚴重不足,大大削弱了我團的戰斗力。團到達承德,經多方交涉,從熱河軍區修械所得到300余支步槍,僅裝備了一、二、三、四連。</b></h1><h1><b> 十一月,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東北,團奉命改編為冀中第二縱隊第一旅第一團①,武甦生同志來我團任政治處主任。十二月,蔣介石動用了5個軍7個師的兵力,分三路向熱河進犯。熱河是連接華北和東北的紐帶,錦(州)赤(峰)、北(平)承(德)鐵路貫穿其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敵企圖在三路夾擊下于一月十三日二十四時《停戰協定》生效前,占領承德。進而控制熱河,以便孤立我東北部隊,達到占領東北三省的目的。我團奉命進軍承德保衛根據地。一面突破交通線,不斷襲擾,殺傷敵人,一面迅速調整部署,集中優勢兵力,準備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b></h1><h1><b> 一九四六年一月初,我團在冀中第二縱隊第一旅的編成內由平泉岀發,協同熱河軍區混成旅,加強葉柏壽地區的防務,當進至葉柏壽附近紅石時,得知混成旅傷亡很大,已撒離該地區。我一旅的領導遂決定由我團團長白云峰率第一營,第二營有槍的連隊阻擊敵人,掩護部隊朝凌源方向前進。當進至凌源時,發現敵人已實施向我三面包圍,我團第一營第二營有槍的連隊隨即掩護,團長白云峰在掩護部隊轉移時不幸被俘。團隊實力受損,隨即開赴熱河地區休整訓練。同時,在第一旅編成內,擔任對黃土梁子方向警戒。在整頓期間,團針對部隊中出現思鄉戀家和怯戰怕苦的思想,進行政治思想整頓,內容主要是形勢教育、階級教育和人民軍隊的宗旨教育。經過整頓,團隊精神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b></h1><h1><b> 一九四六年一月停戰協定簽定,蔣介石背信棄義,繼續調整部署,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初在凌源、葉柏壽地區集結兵力,向赤峰進犯。我先發制敵,發動了“五月戰役”,我團獨自攻克了天義重鎮,保衛了赤峰,牽制了敵軍,有力的支援了友鄰部隊的行動。</b></h1><h1><b><font color="#010101"> 天義戰斗</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天義位于赤峰和葉柏壽之間,是敵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嚴加防守的重鎮。守敵是老土匪組成的“熱遼救國軍”共1100余人,該敵反動兇殘,槍法很準,依托有利地勢和精良的裝備負隅頑抗。旅命令我團拔掉這顆釘子,同時派第二、三團擔任葉柏壽和凌源方向的警戒打援。</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我團第三營在參謀長丁龍潛的帶領下,在赤峰以北找熱遼縱隊黃永勝司令,從那里的修械所搞回三百余條槍裝備了第三營。接到攻打天義的命令后,第三營急行軍從赤峰南進至熱水營子同團主力會合。五月十三日夜,我團從休整地連夜奔襲160里,對天義重鎮發起了攻擊。天義戰斗共殲敵1100余人。六月下旬,晉察冀軍區部隊再次進行整編,我團改編為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二旅第六團。整編后不久,冀察熱遼獨立第二旅奉命改稱為獨立十三旅,我團改為三十九團,副團長白斌、政委肖澤西、參謀長丁龍潛、主任武甦生,鎮文卿②調入我團任副參謀長。我團進入熱河地區半年多來先后與敵作戰多次,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各項任務,積累了一些新的戰斗經驗,團隊在戰斗中壯大。</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六月十九日晚,我團在平泉(八溝)與敵十三軍對峙,利用狂風暴雨,團第一連在劉月如教導員帶領下,冒著惡劣的天氣主動岀擊,全殲美械裝備的第十三軍專搞我軍情報工作的一個特種偵察排。該排排長由原營長擔任,班長由原連長擔任,裝備精良,戰斗經驗豐富,但他們萬沒料到,如此惡劣的氣候我部如神兵天降。經過短促的激戰,37名敵人全被擊斃,繳獲手槍4支、美制湯姆式沖鋒槍33支,我第一營傷亡各一人。</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我冀中七十一團北上后,楊成武司令員與我團保持半年多聯系,要求我團回(楊成武縱隊)去。只是林彪給聶榮臻打了一份電報,說:“請轉告楊成武,冀中七十一團我留下了,今后不準再要了。”楊成武在一九八二年,不僅完全肯定上述情節,而且還說:“冀中七十一團這樣一個能打(仗)的團,我為什么不堅持要呢?只是因為林說了話,我就不敢再要了!”</font></b></h1> <h1><b> 二、尋找戰機 解放三城</b></h1><h1><br></h1><h1><b>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國內戰,集中160萬軍隊向我解放區發動進攻,并揚言要在三至六個月消滅我軍。我冀察熱遼軍區遵照毛主席采取在運動中積極殲敵的方針逐步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比,為反攻創造了條件。</b></h1><h1><b> 一九四六年九月中旬,奉冀察熱遼軍區命令,第十三、十四旅合編為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十三旅,我三十九團建制不變。部隊改編后,敵人發動了全面進攻,我部轉入外線尋找戰機。</b></h1><h1><b> (一)、寧城戰斗</b></h1><h1><b> 這是我團英勇善戰又一次典型的攻堅戰例,在我團的發展歷史上同藁城戰斗一樣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戰斗打響前,全團干部傳達學習了中央軍委關于《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電報③,根據電報精神使用兵力。</b></h1><h1><b> 九月,敵十三軍、九十三軍沿鐵路和公路分別進犯承德和赤峰。三日,敵九十三軍暫編十八師三團進駐寧城,該團1500余人,除步槍外全是新式美械裝備,戰斗力強。在北關靠近城墻的300米方塊地區,駐守著兩個步兵營,防區正面有一條東西大街筑有三個大炮樓,北、東、西三面遍筑地堡,防區外圍設有一道鐵絲網。寧城里由敵團部帶一個步兵營、炮兵連、重機槍連各一個和一個便衣警察大隊駐守。城墻四周遍筑矮堡(一層炮樓)犬牙交錯,火力交叉支援,易守難攻。</b></h1><h1><b> 戰斗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突破敵北關防線,殲滅北關敵人。第二階段突破敵縣城防線,殲滅城內敵人。</b></h1><h1><b> 攻城司令部命令我團負責攻克控制東西大街和南北小街的中間大炮樓,實施中央突破;三十七團負責攻克北關東北角大炮樓,由左路突破;四十九團④負責攻克北關西北角大炮樓,由右路突破。寧城縣大隊在南關實施佯攻。熱遼縱隊(缺四十九團)在天義以西打援。熱東軍分區兩個團在建平以西負責阻擊援敵。</b></h1><h1><b> 九月二十三日二十時戰斗打響。副團長白斌親自率第一營向敵猛攻,敵憑借堅固工事拼死抵抗。我團因地形不熟,連續四次沖擊未果,傷亡30余人。三十七、四十九兩個團進攻受阻,各有傷亡。</b></h1><h1><b> 二十四日十時,敵出動兩架p51美制戰斗機向我陣地瘋狂掃射,全團實施對空射擊,三十七團、四十九團都組織了部分火力對空射擊,一架敵機降落在河灘上,敵19343號飛行員何家彥頭部受傷,被我第九連活捉,飛機被九連炸毀。另一架敵機逃跑。第一營及時組織特等射手,專打敵人地堡槍眼的活動目標,致敵傷亡逾百人,威震敵膽。</b></h1><h1><b> 二十一時,我團調整步署,由丁參謀長指揮,第二營擔任攻堅任務。營長王長久親自率領第五連當突擊隊,突擊隊分為四個戰斗小組,實施小群突破,第五連第一個戰斗小組每人持鍘草刀一把,破壞敵鐵絲網后躍進到墻根當人梯。第二小組越墻進院向敵射擊,連長帶領的第三小組和一排長帶領的第四小組緊跟上來,向大院里猛投手榴彈,大炮樓的敵人就地被殲。第四連沖過街去和第五連并肩在大街南側與敵人浴血格斗,第六連在拂曉前已挖通了南北過街的交通溝,以防兩面大炮樓火力殺傷我過街部隊。</b></h1><h1><b> 二十五日拂曉,第四、五兩連共攻克四個居民大院,一個大炮樓,斃傷俘敵100人,而第二營無一傷亡,攻城司令段蘇權接到我團第二營突破城防消息后,親自帶十七旅何能斌旅長、十三旅黃鵠顯旅長、四十九團王興團長來我團指揮所聽取匯報后,決定給三十九團第二營通令嘉獎。</b></h1><h1><b> 十二時,我團推進到城下,第一營已沖進城里與敵苦戰推進。第二營封鎖大、小北門,阻止城外敵人回竄城內,避免造成第一營腹背受敵。參謀長丁龍潛親自沖進城里和第一營營長姜興發、教導員劉月如研究戰法,由營長帶第二連、第三連的第一排死守既得陣地(兩個大院),第一連掏墻穿院繞到敵背后夾擊敵人,第三連第二、三排迂回包圍團部所在地劉家大院攻擊敵指揮部。段蘇權司令主動把擔任攻城總預備隊的第三營歸回原建制,并給三十九團第一營通令嘉獎。</b></h1><h1><b> 十二時十五分,第一營各連全部進入預定地點發動全面進攻,敵人措手不及,敵團長易惠丟掉部隊帶百余人出南門愴慌逃跑,被我團丁參謀長帶警衛連追至坤頭河邊又殲數十人,俘敵17人,繳美制輕機槍3挺、火箭筒2具,返回掃清了南城墻上的殘敵并堵住了南門。城里捕捉掃殘結束。繳電臺3部和迫擊炮10門、輕重機槍32挺、火箭筒6具、沖鋒槍和長短槍300余支等大量軍用物資。</b></h1><h1><b> 此戰,我團殲敵一個團部、一個營部、五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便衣偵察大隊(逃掉100人)。戰斗中副參謀長鎮文卿負傷。《解放日報》發表題為《敵后殲敵的模范》文章盛贊寧城戰斗。參戰部隊受到冀察熱遼軍區的通令嘉獎。戰后,熱河省軍區首長肯定我團懂戰術,要求我團作了經驗介紹,并根據寧城戰斗經驗寫成戰術文章印發軍區各部隊進行教育。</b></h1><h1><b> 十月十四日,團奉命配合熱東兩個團攻打建昌。我團在向建昌開進中,在凌源城西炸毀鐵路大橋,擊毀火車一列,俘虜徒手(已繳槍)日軍80余人。</b></h1><h1><b> (二)、建昌戰斗</b></h1><h1><b> 建昌守敵為一個新編旅、十三軍一個連和一個縣保安大隊共兩千余人。他們以偽縣政府大院為核心,在城內修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城東有大凌河作屏障,東北、西北環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b></h1><h1><b> 十月十二日,團接到攻打建昌的命令后,進行了簡短的戰斗動員,便向建昌開進。隨即冒著傾盆大雨,踏著泥濘山路,向建昌飛奔前進,十四日黃昏逼近建昌。團指揮所設在建昌西北靠近城區山頭上。是夜,戰斗打響,熱東部隊在進攻敵縣政府時,三次強攻未克,傷亡較大。首長便決定把啃這塊硬骨頭的任務交給了我三十九團。副團長白斌同志向各營下達命令,參謀長丁龍潛具體交待了打法。決定第一營在東,第二營在南,兩路突擊;第二營以第四連為主攻,從南大門(正門)攻擊,集中第五、六兩個連的特等射手,以輕機槍封鎖住西南角、東南角兩個堡壘的槍眼(射擊孔);第一營以第一連為主攻,從東面發起沖鋒,第三連用機槍火力和特等射手封鎖住西北角、東北角兩個堡壘的槍眼(射擊孔),保障突擊部隊的安全。</b></h1><h1><b> 布置妥當,我首先以猛烈火力向敵射擊,幾名神槍手,百發百中,封住了敵堡壘槍眼,使敵無還手之機。我攻擊部隊乘勢發起沖擊。第四連迅速沖到南門,向院內猛投百余枚手榴彈,打開了通路,占領南門。敵瘋狂地向我第四連反撲過來,妄圖把我反擊出大門,我第四連則毫不畏懼,沉著迎戰,打得英勇頑強,二排在墻下,以密集的手榴彈向敵猛投;四班長帶領全班利用正門兩側墻角,以湯姆式沖鋒槍向敵連續掃射,當場斃敵30余名,傷敵40多名,院內敵尸橫躺豎臥。敵人見固守無望,遂以少數兵力牽制我第四連,其主力向東撲去,企圖從東門突圍逃跑。敵人剛一接近東門,正撞上我第一連。第一連排長曹二虎帶領一個班,沖入敵群,銳不可擋。當即斃敵50名,繳槍85支,曹二虎一人就俘敵15名,繳槍10支。此時,我團政治處主任武甦生同志率第二營從南面突過來,第一營主力也沖上來,將敵四面包圍。一個套院一個套院地追殲敵人,500余名頑敵無一漏網。</b></h1><h1><b> 在我第一、二營突入縣政府,與敵酣戰之時,敵100多名騎兵懾于被殲,從城東竄出,直奔大凌河,企圖涉水向東,橫渡大凌河,逃向綏中。當敵騎兵渡到河中心時,進入城西北山頭陣地的我團炮兵連及時攔阻射擊全殲該敵。</b></h1><h1><b> 敵城防司令兼旅長率百余人從東北角鉆出,灰溜溜地奔向大凌河,企圖渡河向東北大山腳下逃去。我團隨即以機槍火力向敵猛烈掃射,封鎖敵人的逃路。團以第六連涉水追擊,戰士們窮追猛打,一直追到對岸東北大山腳下,配合兄弟部隊,將敵城防司令兼旅長等殘敵全部活捉。我團第一營還攻克殲滅敵旅部之敵;第二營的第四、五連攻克了警察局及城內殘敵。至下午四時,建昌戰斗勝利結束。全體參戰部隊受到冀察熱遼軍區的通令嘉獎。熱東軍分區首長對黃旅長說:“你們十三旅真能打。我們怎么也拿不下來;而且傷亡很大。你們三十九團上去,沒見費多大勁,三下五處就拿下來了”。</b></h1><h1><b> 此戰,我團殲敵1100余人,其中俘敵旅長兼城防司令羅星光以下500余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和軍用物資,救出了被敵人抓去的我200多名地方干部,建昌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b></h1><h1><b> 建昌戰斗后,我團在興隆休整七天,又執行開辟熱西根據地的任務。</b></h1><h1><b> 十一月,我團經黑峪關、新城子、古北口向東寧地區挺進,在越過京承路時,截獲敵一個馱馬運輸隊,并在虎什哈突破敵阻擊,連續行軍。十一月底進入赤城西南鄧家柵子。十二月七日,我團奉命由鄧家柵子出發,連續行軍50余里,八日晚抵達崇禮。完成了對崇禮之敵的包圍。</b></h1> <h1><b> (三)、崇禮戰斗(西灣子戰斗)</b></h1><h1><b> 崇禮縣城也稱西灣子,是張家口東北的塞外重鎮,國民黨軍隊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時,傅作義部侵占了張家口后,派其主力騎兵師1200余人(馬),在綏東(當時內蒙西部為綏遠省)保安副司令兼騎兵師師長石玉山帶領下進犯崇禮縣城。該敵非常反動,狡猾和頑強,從綏遠省打到察哈爾省(當時的張家口地區和內蒙中部為察哈爾省)中部和北部,戰斗力很強,氣焰非常囂張。該敵占領崇禮縣城后,又招來了當地300余名老土匪編為縣保安大隊。敵人一方面大修防御工事,一方面四出圍村,搶掠放火,強奸婦女,殺害我地方干部和黨員積極分子,對我地方工作和廣大群眾危害極大。冀熱察軍區首長決定,解放崇禮殲滅頑匪,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原定三十八團為攻城主攻部隊,我團為攻城總預備隊并負責掃清軍區指揮所的前進道路,截擊向南、向東(含東北)之逃敵。騎兵第三團位于城北和城西,截擊逃跑之敵,獨立第五旅位于張家口、崇禮之間,負責打援,察北騎兵第一、二團四個連位于草場溝以西占領陣地負責阻擊張北來援之敵;赤城、龍關縣大隊破擊平綏鐵路牽制敵人。</b></h1><h1><b> 十二月八日,部隊吃過早飯即向崇禮進發,正遇天降鵝毛大雪,指戰員們踏著漫腳深雪跋涉而行。中午雪停,十級(短期有十二級)狂風大作,在零下40度通過棋盤嶺,這是我們從冀中出來的部隊首次遇到這樣嚴寒惡劣的天氣。但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我團還是急行軍百余里,于九日凌晨到達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山口處。在山口北側有敵人一個炮樓,守敵雖來不及抵抗,但硬著頭皮逃跑拒降,30余名敵人當即被我第一連用刺刀刺死,個別跑上了東大山(因天氣寒冷日制機步槍都打壞了撞針,槍打不響了)。第二營從東面對東大山上的百余名活動敵人發起了短兵相接的浴血白刃格斗,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拼殺,由于敵人害怕我們的手榴彈隆隆轟炸,終將敵人趕下山來。我團在寧城繳獲的美制重機槍和輕機槍,對逃竄之敵猛烈掃射,敵人喪魂落魄,抱頭鼠竄,敵之人尸、馬尸遍山麓。就在這時,第一營教導員劉月如同志英勇壯烈犧牲,這更激發了全團、特別是第一營殺敵報仇的決心和勇氣。時三十八團對天主教堂敵核心據點和城內其他敵人進攻失利,黃旅長命令改我團為主攻團,負責殲滅天主教堂敵核心據點和敵騎兵師部、敵縣政府等處敵人。團指揮部所帶警衛連、偵通連已進到天主教堂西南150米十字路口處,接到主攻命令后,即派通信員去調第一、二營。通信員沿大路向東跑出100多米,被敵人冷槍打死。從通信員背后中彈分析,打冷槍的敵人就在我團指揮所南面的大院內。丁參謀長令警衛連包圍這所大院,用手榴彈把敵人趕進房內(敵人都逃進房內躲避手榴彈轟炸),一個班上房從房頂上掏了兩個大洞,先以集束手榴彈扔進房內,再以火攻將30余名敵人全部燒死在房內。第一、二營的營級干部到團指揮所受領任務,隨即,令第二營沿南北大街進城,先殲滅敵騎兵師部,再殲滅縣政府的敵人。團屬重機槍架在天主教堂南150米處的東西大道凹部的北沿,以猛烈火力封住所有向南開的門窗和墻頭。第二連在左、警衛連在右并肩躍進,迅速通過150米的農田開闊地。到達了天主教堂南面的圍墻之下,向院內投擲了百余枚手榴彈,爆炸聲震撼得山巒共鳴,把院內敵人炸死或轟跑,搭人梯跳過丈余高的圍墻,與瘋狂反撲之敵展開了浴血搏斗,五分鐘即將敵人擊潰。大部分敵人逃進兩座教堂樓內,少數散在大院內。警衛連負責東樓,第二連負責西樓,逐層逐屋追殺敵人。經過一個小時戰斗,全殲兩教堂守敵400余名,第三連負責殲滅天主教堂大院內西南角二層小樓的敵人,由于這是頑匪中的頑匪,火力很強,致使第三連的進攻失利。丁參謀長直接指揮第一連接替第三連任務,先用炸藥從西墻外炸開一個方園七、八尺的大洞,扔進幾十捆玉米桿,倒上一桶煤油,實施火攻。全殲小樓守敵30余名。敵騎兵師師長石玉山帶百余名敵騎兵妄圖突圍逃跑,被第二營堵住擊斃。第二營乘勝攻入敵騎兵師師部,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拼殺,將300余名敵人全部擊斃。接著,第二營攻入了敵縣政府與敵浴血激戰。另有百余名敵騎兵妄圖從東北角突圍逃跑,一半被第三營擊斃,一半又折回城內。第三營留下第八連把守東溝門山口,第七、九連乘勝追進城,配合第二營殲滅了敵縣政府內的兩百余名敵人。第三營還殲滅了三股各有30名的小股敵人。此戰,我團共斃敵1200余人,約有300余名敵人被三十八團和騎兵第三團斃傷或俘虜。</b></h1><h1><b> 戰斗勝利結束后,冀熱察軍區曾思玉司令員在團以上干部總結會上,特別突出地表揚了我團,說:“三十九團真能打,很像我們的老部隊(意指老紅軍),能征善戰,英勇頑強,是一個戰斗力很強的好部隊”。</b></h1><h1><b> 段蘇權政委說:“三十九團最大的特點是英勇頑強,敢于和敵人拼命,善于和敵人拼命”。</b></h1><h1><b> 十八日中央軍委傳令嘉獎崇禮戰斗的作戰有功部隊⑤⑥。《解放日報》還專門發表了祝賀社論。</b></h1><h1><b> 建昌戰斗和崇禮戰斗,我團在戰斗方案中受領攻城總預備隊任務,后因進攻部隊受挫,改我團為主攻部隊而克敵制勝。在連克寧城、建昌、崇禮三城和天義重鎮的“三城一鎮”戰斗中,我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自此,冀察熱遼十三旅(后為一三八師)被譽為“常勝旅”。戰后白斌升任我團團長,丁龍潛調離我團任二十六團團長,秦川接任參謀長。</b></h1> <h3><b>注釋:</b></h3><h3><b>①因我團攻打藁城而推遲北上,第二縱隊大部分歸屬為先行北上的晉察冀第三縱隊(司令員楊成武),而我部與后來的冀東部隊一起劃歸為熱河省軍區(司令員段蘇權)。楊成武堅持要求我團回歸三縱,段蘇權不放,爭執不下,最后,時任東北軍區司令員的林彪打電報給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請轉告楊成武同志,七十一團我留下了,今后不準再要了。”自此,我團(冀中部隊)和以后的一三八師(原冀東部隊)走到了一起。</b></h3><h3><b>②老紅軍干部,抗戰時期曾在陜甘寧留守兵團第二團第二營當了八年的營長。</b></h3><h3><b>③該電文收入《毛澤東選集》中,成為我軍的十大軍事原則之一。</b></h3><h3><b>④該團在土地革命時期為紅一軍團警衛團,抗戰時期改為晉察冀第一團,是“狼牙山五壯士”所在的團隊,該團曾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b></h3><h3><b>⑤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初期,傅作義給毛主席、黨中央寫了一封藐視我軍的公開信,并占領了張家口,氣焰十分囂張。而崇禮戰斗就是在傅作義占領張家口不久,全殲其一個騎兵師,給傅迎頭痛擊,意義非常重大,晉察冀大軍區司令員聶榮臻于十七日打賀電給冀熱察軍區曾思玉司令、段蘇權政委,并向黨中央匯報、請功。</b></h3><h3><b>⑥中央軍委給作戰有功部隊的通令嘉獎是十八日發布的,中間經聶榮臻司令員轉發,曾、段首長是二十二日收到的。</b></h3><h3><b>@根據團史資料整理編輯。</b></h3><h3><b><br></b></h3><h1><b>請繼續關注《南征北戰揮鐵拳》下篇</b></h1> <h3><b>原步兵第四一四團副政委唐良華題詞</b></h3> <h1><b><font color="#ed2308">向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英烈們致敬!</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向解放戰爭中英勇的將士們致敬!</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汉寿县|
阿拉尔市|
库伦旗|
巫山县|
万山特区|
突泉县|
汾阳市|
常宁市|
伊宁市|
通许县|
江津市|
乐都县|
盱眙县|
襄樊市|
金川县|
云浮市|
吴堡县|
尖扎县|
宜宾县|
永修县|
凤凰县|
徐闻县|
平舆县|
界首市|
阜新市|
乌兰察布市|
侯马市|
靖远县|
渝中区|
齐齐哈尔市|
吐鲁番市|
白银市|
永春县|
噶尔县|
长葛市|
宁蒗|
焦作市|
柳州市|
易门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