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滇越鐵路從中國昆明至越南海防,全長854公里,分為越南段(長389公里)和云南段(河口至昆明長465公里)。云南段于1903年開工,1910年通車。滇越鐵路以卓絕的設(shè)計和浩大的工程,沿線山高谷深,地勢險要,施工難度大,當時的《泰晤士報》評價“滇越鐵路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并稱20世紀初世界三大工程奇跡。”<br> 滇越鐵路經(jīng)歷了資源掠奪、河口起義、抗日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等事件。滇越鐵路見證了中國人從恥辱、覺醒、抗爭、到發(fā)展的歷史。但苦難的經(jīng)歷都是有價值的,滇越鐵路打破了當時云南的封閉狀態(tài),帶動云南的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部分人提前進入了“資本主義腐朽的生活方式”,應(yīng)了那一句話“想致富先修路”。滇越鐵路軌距1米(簡稱米軌),是中國鐵路網(wǎng)中唯一仍在運營(貨運)的窄軌鐵路。2003年4月,滇越鐵路停止了客運,或許某一天也會停止了貨物的運營。希望這條滿載歷史文化的百年鐵路能夠得到持續(xù)的保護與傳承。<br></h5> <h5>背著登山包及衣著戶外裝,一看就不是進城玩的,正值春節(jié)假期也不愿去打擾春城的同學,悄悄走正如悄悄的來。昆明花開四季,大觀樓的郁金香正斗艷爭芳,喜歡賞花拍花,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時節(jié)。</h5> <h5>大觀樓正值鳥語花香的時節(jié),海鷗與昆明的約定已有30多年,猶如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這也是為生活而拼命奮斗的故事。</h5> <h3></h3><h3><br></h3><h5>蒙自火車站邊上的木棉花。火紅的木棉花很撩人,總會想起多年前和綠茶老友去昌江追木棉花開的時光,甚至還有將帳篷搭在木棉樹下露營的事。</h5> <h5>在蒙自,我們搞了比較夸張的菊花過橋米線,直接把店家的新鮮菊花端上桌了,現(xiàn)摘鮮吃。蒙自的米線配菜比較豐富,但都要往大碗滾燙湯里倒的。我希望有多一種吃法,類似儋州米爛或者海南抱羅粉,米線直接拌上鹵汁和配菜,味道更足,熱湯單獨配就行了。</h5> <h5>滇越驛站,以滇越鐵路為主題文化的客棧,有情懷的人才能夠設(shè)計出這么別致一格的客棧。</h5> <h5>大年初一下午趕到芷村鎮(zhèn),放好重裝行囊后直奔芷村站。這里不是網(wǎng)紅景點,那“法國黃”的建筑依然佇立在鐵路邊,偶爾有閑情自得的當?shù)厝寺愤^,還有喜歡在鐵軌上走著“平衡木”的小女孩。</h5> <h5>一群當?shù)匦∨笥崖愤^百余年的法式建筑芷村車站。</h5> <h3></h3><h3><br></h3><h5>扒火車啦</h5> <h5>夜宿芷村鎮(zhèn)小招待所,次日(年初二)早上八點多5人同行開始了滇越鐵路徒步,這是我的第一次重裝長線徒步,已盡量不帶多余的物品,還是感覺背包從未有過的沉重感。</h5> <h5>路邊的千里光開著小黃花,還有一些豆科植物也在斗艷爭芳。</h5> <h5>靠近路邊的蒲公英。當火車駛過,那朵朵小白傘會隨風而起,為遠方的美好飄舞而去。此時的我們,似乎也是被風吹起的蒲公英,遠離故土飄散于滇越鐵路上。</h5><h5>遠處,穿著民族服裝出行的苗族婦女。</h5> <h5>鐵路邊的旋花科植物,花朵色彩鮮艷。</h5> <h5>蜿蜒的滇越鐵路依山而建,沿途可見喀斯特地貌。<br>小菜地邊被2朵撩人的花兒吸引,竟然是百聞不如一見的植物:死亡之戀!</h5> <h5>滇越鐵路上隧道很多,有的說山洞更貼切,有反光箭頭標識。</h5> <h5>貨運火車都是晚上發(fā)車,白天大部分時間路上沒車,在鐵路上可以安全行走、休息和裝B 。</h5> <h5>有些路段靠山一面很潮濕,邊上還有排水溝,山水很干凈,邊上長很多報春花,很美。</h5> <h5>水溝邊的菊科植物蒲兒根以及路邊的積水塘。</h5> <h5>野花裝扮的鐵路線。</h5> <h5>路上的小景及喀斯特地貌。</h5> <h5>滇越鐵路特供水果以及路邊的油菜花。</h5> <h5>掛著的和站著的,都是戈姑的年味,計劃今晚在戈姑站露營,最缺的都是這些東西,只有流口水的份。</h5> <h5>夜宿戈姑鐵路工區(qū)二樓的走廊,算是星級的營地。還好大徐和妖刀在蒙自和芷村鎮(zhèn)買到了氣罐和酒精,戈姑露營才有香噴噴的米飯吃,有你們資深同行真好。<br>戈姑晚上的星空很美,猶如小時候鄉(xiāng)下的星空。沒帶腳架,相機只能丟地上瞎拍,出片效果不滿意。</h5> <h5>戈姑下半夜很冷,在半夢半醒之間聽到火車鳴笛,爬起來打開帳篷門縫時感覺地板在震動,火車頭一晃就過去了(往昆明方向),只剩下漆黑的一片和汽笛聲回響于山谷間。此后附近雞鳴狗叫就開始熱鬧起來,我只好繼續(xù)裝睡。<br>早上準備早餐,八點多又聽到汽笛聲,昆明那邊來火車了,大家趕緊抄起家伙。大徐之前想找露營地感受火車的來來往往,一夜間睡醒就實現(xiàn)了。</h5> <h5>上圖左側(cè)山頭黑色蔭蔽下種植的是三七,高山種植真是不容易。<br>下圖是我們午休補給時,當?shù)匾患胰苏郎蕚涞借F路下面的南溪河野炊,還帶了燒烤架,應(yīng)該會有烤豆腐。</h5> <h5>走進百年前打出來的山洞,有穿越時空的感覺;涼爽的山谷風伴著大徐播放的音樂,我們像是鉆入了大音箱里。</h5> <h5>紅河梯田有老虎嘴,滇越鐵路上也有老虎嘴,火車穿越時有龍虎斗的說法。</h5> <h5>客運停了,候車室也荒廢了,從繁華到?jīng)]落的過程,連狗也不滿意而變得兇狠吼個不停。</h5> <h5>倮姑到人字橋路段,隧道、高山峽谷比較多。荒山野嶺很少,大都被開墾過。</h5> <h5>路上碰到從人字橋過來的一家人,繼續(xù)往前走才看到了山下的人字橋村。</h5> <h5>我國有兩座歷史橋梁被載入《世界名橋史》,一是趙州橋,二是人字橋。人字橋1908年建成,采用鋼結(jié)構(gòu),全長67.15米,寬4.2米,重約180噸,橋面距谷底約102米,鐵骨錚錚,橫跨于兩座高山峭壁之間,憑著精妙的設(shè)計和可靠的質(zhì)量屹立至今。</h5> <h5>這是來看人字橋的,或者是過年走親戚的。</h5><h5>當年有800多名勞工為建橋付出了生命,而今當?shù)厝艘恢痹谑刈o著人字橋。</h5><h3></h3> <h5>橋下河谷邊嬉鬧玩耍的苗家孩子。</h5> <h5>晚上吃住在人字橋村的客棧。暖暖的南風伴著火車開過人字橋時的汽笛聲,似乎一直繚繞在山谷間。次日早上八點出發(fā)去灣塘,路上看到正在鐵路線上維護的工作人員,還有當?shù)氐尿呑印?lt;/h5> <h5>從人字橋往灣塘方向一直是緩緩的下坡路,路上木棉花很多,離山腳遠的木棉受光照時間長的都開花了。火紅的英雄花從蒙自到灣塘一直伴隨著我們。</h5> <h5>鐵路邊偶爾有些無人住的小房子,內(nèi)墻的涂鴉豐富多彩,我們自然而然的也搞了文化墻,只是不夠俗。<br>灣塘鄉(xiāng)周邊種植很多熱帶水果,菠蘿、龍眼、荔枝和香蕉之類的;本地自釀酒品種也很多。</h5> <h5>第三天徒步結(jié)束夜住屏邊縣城一居民家里,主人家人很好,我們幾乎要反客為主。次日在縣城斗牛場看斗牛(水牛)比賽,場面很火爆;觀眾席上的苗家小朋友也很可愛。</h5> <h3> </h3><h3><br></h3><h3> <b> 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盤亙于高山深谷的滇越鐵路,如同扎根于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懷一樣刻骨銘心。而我僅僅是過客,這次滇越鐵路芷村至灣塘段(約60公里)的徒步,單純的抱著休閑徒步、了解百年鐵路、觀賞自然風光的心態(tài)去的,用雙腳去丈量鐵路線會辛苦些,但美好的體驗會更多一些。</b></h3><h3><b> 要說有啥遺憾,一是沒有全程走完滇越鐵路,徒步3天自己都快走爆了;二是2.17屏邊縣烈士陵園有一個紀念日,是紀念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為國捐軀的烈士;我是回來后才知道的,只知2.14不知2.17,生活和教育有脫節(jié)了。<br></b><b> 感謝一路同行的武漢大徐夫婦、妖刀,還有江門的陳明,能相約徒步滇越鐵路是我們的緣分,鐵路很老但你們的心態(tài)很年輕,好嗨喲!以我們一路上聽的音樂作為背景樂吧。</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兴和县|
米林县|
双柏县|
罗田县|
东海县|
嘉黎县|
扎鲁特旗|
康马县|
互助|
资中县|
白银市|
兴城市|
霍邱县|
章丘市|
云梦县|
东平县|
大余县|
潢川县|
弋阳县|
乐安县|
开封县|
定南县|
江门市|
乾安县|
平邑县|
灌阳县|
镇安县|
乐都县|
荥阳市|
定结县|
北流市|
塔河县|
台湾省|
宣威市|
栖霞市|
呼图壁县|
北安市|
微博|
贵州省|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