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東經113°36′25″至113°47′53″,北緯24°51′48″至25°04′12″之間。 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風景區。1988年以來,丹霞山先后榮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等五項國家級牌子,2004年2月1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h3> <h3>春節假期考慮到高速堵車因素,云燕戶外俱樂部自駕組織了二十多人去號稱"奇美大成"的丹霞山,這個國家5A景區由于武深高速的開通,2百公里的全程高速只要短短的2.30小時,加之贛韶高速的車流量也不大,所以這么壯美的山川也就成了我們春節假期的首選!</h3> <h3>經過約3小時的車程,近中午時分抵達景區,大家A餐后坐10分左右景交車,直達游客服務中心,廣場的自駕車把諾大的擠的水泄不通,蔚藍壯觀,頓感假期的熱效應,到處都是人山人海!</h3> <h3>丹霞山雖然因工作關系巳路過N次,但這次是第一次深入了解它,雖說沒睬線過就帶團有點惶恐,但攻略早已熟知,了然心中,作為戶外俱樂部的領隊這種經歷早已體驗N次了,還是老規距,找地圖尋路徑先!</h3> <h3>手繪地圖</h3> <h3>考慮到景區太大,一天的行程把精華游遍實在太辛苦,所以游丹霞山一般都選擇二日游,而門票也是人性化的設置了二天內有效,這里還是為景區點個贊,響應國家號召把原來150元的大門票降為100,且春節假期還八折優惠,個人認為這價格絕對值!</h3> <h3>游客中心下車右轉幾分鐘便是錦江游覽區,丹霞山之秀,主要秀在錦江。一江碧綠的玉液,出自萬頃林海,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錦江兩邊,翠竹夾岸,樹木婆娑;近石倒映,遠山逶迤,富有嶺南風情的山村田園風光掩映其間。詩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競翠微”,并不遜于桂林山水。</h3><h3>該游覽區以錦江游船為主線,北起博士生態園碼頭,南至丹霞電站。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布,形成8千米水路風景長廊,乃大自然之瑰寶。</h3> <h3>第一天下午的行程,陽元石-細美寨景區,游客中心下車后往右側經過錦江游覽船票票務中心,行走十幾分鐘左右(沿途到處都是商販叫賣著各種特產,工藝品等)就到了景區大門,指紋檢票后才能放行,感覺蠻正規的!</h3> <h3>陽元石游覽區與長老峰游覽區隔江相望,因有天下第一奇石陽元石而得名。該區以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保存完好以及發育最典型的丹霞石墻、石柱和石拱地貌為特色,主要景點有陽元石、九九天梯、雙乳石、睡美人,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橋,三處古山寨及眾多擬人擬物、擬獸擬禽的山石造型以及6座古石窟寺遺跡和十幾座古山寨等。細美寨建于明代,寨門扼懸崖道之口,險若華山。通泰橋為最大的天生拱橋,內拱跨度為38米,拱高15米。</h3> <h3>太逼真的,女士羞看可跳過!??</h3> <h3>陽元石邊上還有雙乳峰,曬布巖,這片壯觀的丹霞巨石就是曬布巖。</h3> <h3>曬布巖不選處就是去細美寨的幾百個上山臺階,走得你懷疑人生!</h3> <h3>好不容易爬上去,發現還在山腰,遙望遠處寨頂,不免驚叫,天啊,那是天梯嗎?太懸了,能爬嗎?</h3> <h3>不到寨頂非好漢的心理作祟,使我鼓足勇氣要去征服細美寨。</h3> <h3>細美寨據說是觀賞日落最佳之處,可惜陰天沒看到日落。</h3> <h3>一組攀爬的相片,我想大家一定能想像到近七八十度的絕壁棧道,兩側萬丈深淵,若不是兩側有護欄,可能萬萬沒有人有這膽敢體驗的!</h3> <h3>經過下午約3小時左右的游玩再乘景交到大門口處晚餐,大葷大肉的美食面前,大伙經過體力的消耗后頓時大快朵頤一番,只可惜粵菜對不上贛南老俵的口味。</h3> <h3>晚上入住的是景區門口的客棧,放眼望去一排排到處都是,映證著當地旅游業的發達!客?;旧锨宦桑赂蓛簦皇谴汗澕倨趦r格菲然,平時百元左右,現在要2百多。</h3> <h3>第二天上午游玩長老峰,8點開始進景區,先替俱樂部廣告先!</h3> <h3>長老峰游覽區是丹霞山看日出的最佳地點,系由長老峰、海螺峰、寶珠峰三峰構成的連體山塊,由三級絕壁和三級崖坎構成三個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觀層次。 下層景觀以錦石巖為中心,有始建于北宋的錦石巖寺、龍鱗片石、馬尾飛泉瀑布及變色龍百丈崖、赤壁丹崖等眾景觀,以歷史悠久、宗教文化、丹霞地貌為亮點。中層景觀以別傳禪寺為中心。頂層景觀以觀日亭、韶音亭為中心,主要景點有丹梯鐵索、丹霞觀日,是登高望遠,飽覽丹霞秀色,觀日出,賞晚霞的好去處。 長老峰有索道直到韶音亭,上下山的道路很陡峭,堪比華山,因此建議老人和小孩坐索道比較穩妥。如果不坐索道爬山的話,從山腳到韶音亭至少要一個半小時。</h3> <h3>景區有方便老人與小孩的挑山轎夫</h3> <h3>上山不久便是半山亭,半山亭左側就是錦石巖景點,錦石巖位于丹霞山不老峰景區中層,有璀璨的歷史遺存——摩崖石刻,有別有洞天的石窟庵——錦石巖寺,更是游玩丹霞山不可不去的地方。</h3><h3>錦石巖由千圣巖、祖師巖、伏虎巖、和龍王巖組成。寺內不但有歷代的摩巖石刻可圈可點,還有不少的奇怪現象,如寺內的石案看似很臟,一摸卻沒有灰塵;門前的“佛”字,無論上面看還是下面看,字不會因視覺變大變??;在龍王巖內,有一條“變色龍”,春季嫩綠,夏季深綠,秋季黃綠,冬季褐黃。</h3><h3>錦石巖包括下層的風景點夢覺關、幽洞通天、噴玉泉、一線天等景點。其中尤以錦石巖最為著名,是丹霞山最早開發的部分。</h3> <h3>錦石巖寺門樓赫然在目,門樓的兩側有一副對聯:“翠竹森森峰回路轉疑無徑,丹霞隱隱柳暗花明別有天”。到出此處的絕妙景色了。細瞧落款,方知是大名鼎鼎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敬題。</h3> <h3>沿著小徑走了數分鐘遇見返程游客,告之錦石巖寺廟維修封閉,為了不耽擱時間我們趕緊返回往長老峰最高處-觀日亭出發。</h3> <h3>丹霞山摩崖石刻大部分保存比較完好。例如別傳寺老山門前右側峭壁上,清代關中王令所書“丹霞”字高2.7米,寬2米。陰刻,氣魄雄偉,書法精妙?!吧玟椎?,燦若明霞”形容丹霞山之美,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刻于別傳寺后山崖壁上、蜀普安(今四川省劍閣縣普安鎮)人鄒紹鸞所題“潭影空人心”出自盛唐詩人常健《題破山寺后禪園》“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嵐光催起鳥兒婉轉歌唱,清潭將人心的污垢滌蕩。給人以無限的禪思。</h3> <h3>刻于別傳寺老山前左側峭壁上的“紅塵不到”和別傳寺老山門前右側崖壁上“法海慈航”“誕先登岸”等歷經滄桑,但依然橫亙壁上,喜迎天下賓客。</h3> <h3>丹霞山摩崖石刻的集中分布區為長老峰景區,包括錦石巖、夢覺關、別傳寺、通天峽、海螺巖—寶珠峰等五個區域。自宋以來,這里即有僧家、香客、政要人士、文人墨客到此探古尋幽,留下摩崖石刻111題,其中宋刻8題、元刻9題最具代表,并以明清時期數量居多,書法有楷、行、草等,刻有題字、題名、題記、題詩、碑文、游記等。其中北宋熙寧四年(1071)的“募緣紀事”,是長老峰景區目前發現最早石刻</h3> <h3>明代崇禎末年(1644年),江西贛州巡撫李永茂抗清未遂,攜家眷隱居于丹霞山“長老寨”,筑舍開田,邀朋聚友。其弟李充茂于后將此山施予寺廟。</h3><h3>清康熙元年(1662年),廣州海幢寺澹歸禪師,來丹霞山開辟道場,營建別傳寺。先后修建大雄寶殿、彌勒殿、觀音閣、藏經閣、方丈樓、禪房、客堂等,建成一座頗具規模的半山寺院,取佛教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教義中“別傳”二字為寺名,稱“別傳禪寺”。在澹歸和尚及其弟子的苦心經營下,別傳寺發展很快,影響日隆,成為粵北三大寺廟之一。</h3> <h3>沿寺廟左側新建的鐵橋行走不久便是長老峰最著名的丹崖鐵鎖棧道了,近90度的天梯開鑿在絕壁上,兩側的護欄上攀著鐵鏈,據說最先只有鐵鏈沒有護欄,太險了!</h3> <h3>看見鐵鏈有沒有?</h3> <h3>居高臨下往下看,末免心驚肉跳,但風景這邊獨好!</h3> <h3>不登長老峰,枉游丹霞山!但若坐索道到長老峰頂,就會錯過眾多美景了。</h3> <h3>經過約2小時的游程,終于到達長老峰最高處-觀日亭,留影紀念下吧!</h3> <h3>山頂眺望處還有投幣望遠鏡可以一覽眾山小</h3> <h3>沿新建的棧道下山往另一個景點陰元石-翔龍湖去</h3> <h3>途中一景-雙喜喜臺</h3> <h3>蝙蝠峽谷,想來有蝙蝠而得名吧</h3> <h3>按人體器官比例來說,陽元石和陰元石比例很相近,而且還有肉質感,若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絕不能造就如此驚人的奇觀。有人會說陽元石和陰元石如此惟妙惟肖,一定是經過人工打造的,但是經國家地質專家鑒定,它們是百分百純天然之作!</h3><h3>據專家考證,2000多年前,丹霞山景區這片地方是一個湖泊,由于地殼變動,湖底抬升,石頭慢慢露出水面。石頭中石質松軟部分,因長時間受湖水撞擊和風雨侵蝕,慢慢風化、沖走、掏空,形成石和洞。春夏季節,雨水流動的地方,生長青苔,青苔被太陽暴曬枯死之后變成黑色,便成了陰影。長年雨水流不到的地方,露出砂頁巖的丹紅色,似人的肉質,最后形成了酷似男陽女陰的自然奇觀。</h3> <h3>陰元石位于廣東省韶關市錦江之東,長老峰下,遮遮掩掩,藏在幽谷深處,高10.3米,闊四米多,形狀和顏色酷似待字閨中的少女私處。這奇石有錦江為屏障,有莊重的長老峰護持,濃蔭密林之中,1998年才被砍柴的農夫發現。大概上天怕不規者性騷擾,也怕假道學有意破壞,所以只等盛世方能顯現。</h3> <h3>沿陰元石方向直走不久便是翔龍湖景點,行走在依山傍水的小徑上乘著微風,末免有點愜意,知道行程即將結束,竟有不歸之意!</h3> <h3>翔龍湖</h3> <h3>碼頭坐船20元幾分鐘可直達長老峰大門</h3> <h3>歸途中最后一個景點-仙居觀,若乘船則不能細觀此處道觀。</h3> <h3>仙居觀是位于廣東韶關丹霞山風景區內長老峰內的一座位于半山腰的道觀,隸屬于道家正一派,其祖庭在江西龍虎山。</h3><h3>相傳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南游丹霞,居住的在此。,后人為紀念張天師降白虎救青龍的恩德,便在此建廟供于香火。道觀倚靠巖石修建,別具特色,青山綠樹,巨巖道觀,一派人間仙境。</h3> <h3>眾多的摩崖石刻,章顯著這座道觀的滄桑歷史。</h3> <h3>湖光山色,美不勝收!</h3> <h3>出到景區大門已是中午時分了,剛好4小時,收拾好心情,依依不舍踏上返程。</h3> <h3>此次丹霞山之行,確實有點難忘,其中有幾個沒想到,沒有想到景區如此之大(還有好多景點因時間因素沒去,留點遺憾下次彌補),沒有想到徒步強度如此之大(長老峰+陽元石核心景區徒步7小時),難怪景區門票售出后二天內有效,沒想到景區許多山徑道路如此之險,某些地段堪比華山,黃山,這對于我們這些經常戶外爬山的驢友來說相當有挑戰性!在這里爬山就像在走人生路,回首幽長,前路茫茫!</h3><h3>朋友們,你若有空途經此地,不妨留下你的腳步去領略一下國家5A級景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遺產-奇美天山丹霞山的風彩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增城市|
蓝田县|
乌拉特前旗|
岫岩|
弥渡县|
陵川县|
东至县|
资兴市|
彝良县|
门源|
襄汾县|
清流县|
万州区|
普安县|
商洛市|
同德县|
平陆县|
新乐市|
阿拉善盟|
长汀县|
新乡县|
平舆县|
建始县|
汝州市|
通许县|
望江县|
昔阳县|
个旧市|
东源县|
博白县|
闻喜县|
资阳市|
崇仁县|
桦南县|
静海县|
镇康县|
枣庄市|
博乐市|
柳江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