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意大利定制游(下)介紹地圖所標*藍色*星星之行程</h3><h3> 接上篇,意大利定制游中篇</h3> <h3> 今天是意大利走馬觀花式游覽的第 14 天了,今天從羅馬到阿爾貝羅貝洛的車程時間比較長。近 500公里的路程其實還是蠻遠的,做攻略時曾想放棄,最后還是沒抵得上網友美若天堂的贊美。<br></h3><h3><br></h3><h3>6月12日 第十四天:羅馬--(481KM 5h15')阿爾貝羅貝羅 </h3><h3> 宿:阿爾貝羅貝羅(鎮中心附近)</h3><h3><br></h3><h3>游覽景點:</h3><h3>1)阿爾貝羅貝羅小鎮</h3> <h3>阿貝羅貝羅</h3><h3> 阿貝羅貝羅(Alberobello)是意大利普利亞的一座小鎮,被譽為“天堂小鎮”,擁有著1500多座精湛的特魯利建筑,由白墻和灰色扁平石塊對稱的圓錐形屋頂,分布在錯落起伏的山丘上,這種奇特的被稱為“特魯利 (Trulli) ”的石屋,據說是當地人為了逃稅而造,收稅時就把屋頂拆掉,表示這里沒有人居住。</h3> <h3> 典型的陶爾利風格建筑,是居民利用方形石灰巖塊,圍成無柱無梁的圓形房舍,建至適當高度,再用片狀巖片向上堆砌,每片逐步收窄封頂,成圓錐形尖頂,這是一種人類最原始的建屋方法。石灰巖塊的房舍,堅固、干燥、冬暖夏涼。</h3> <h3> 有人說陶爾利源自大海彼岸的希臘,也有人認為源自中東的敘利亞,但希臘和中東的石屋僅是某些特點相似,阿爾貝羅貝洛的陶爾利石屋,全球獨此一家。</h3> <h3> 漫步在阿貝羅貝羅小村莊里,滿眼都是白白的、圓圓的、尖尖的特魯利,猶如蘑菇又像白色包裝的“好時”巧克力。在藍天和紅花的映襯下,藍得深沉、白得耀眼、紅得熱烈,童話世界就這樣在人們的眼前隨著腳步徐徐展開。</h3> <h3> 石灰石板層層鋪就的圓錐頂房子刷得雪白,屋頂上面頂著一個大理石球。</h3> <h3> 小鎮對面有一個高坡,在高坡上可以換個視角俯瞰小鎮,也是個不錯的拍攝點。</h3> <h3> 畫著神秘的文字和圖案的屋頂。</h3> <h3></h3><h3>6月13日 第十五天</h3><h3> 阿爾羅貝羅--(316KM 4h10’)阿馬爾菲海岸--波西塔諾小鎮--拉韋洛小鎮 宿:阿馬爾菲</h3><h3></h3><h3><br></h3><h3>游覽景點:</h3><h3>1)阿馬爾菲海岸</h3><h3>2)波西塔諾小鎮-</h3><h3>3)拉韋洛小鎮</h3> <h3> 在拿坡里南面,沿著蘇蓮托半島西從蘇蓮托東到薩萊諾的一段幾十公里長的海岸線,被稱為阿馬爾菲海岸。“看這海洋多么美麗,多么激動人的心情。看這大自然的風景,多么使人陶醉。……”這就是那首著名的拿坡里民歌《重歸蘇蓮托》所吟唱的當地風景。</h3> <h3> 阿馬爾菲海岸一般是指從(西到東)波西塔諾到阿馬爾菲的一段海岸,因為這里的山形最陡峭,懸崖景觀最懾人心魂。色彩繽紛的小屋沿著山崖擠擠挨挨地從高到低一直排到海邊,一座金色圓頂的教堂矗立其間分外出挑,既豐富了色彩也撐起了整個畫面,在暖色陽光的裝扮和蔚藍大海的襯托下,小鎮是一幅美麗而浪漫的畫。</h3> <h3> 阿馬爾菲歷史上曾是盛極一時的海上強國阿馬爾菲共和國的首都。阿馬爾菲的圣安德烈大教堂,即阿馬爾菲主教座堂的鐘樓。</h3> <h3> 阿馬爾菲主教座堂始建于公元10世紀早期,后經兩次重建,建筑融合了多種風格,雙色調的石造建筑,大部分是西西里的阿拉伯-諾曼風格。</h3> <h3> 阿馬爾菲主教座堂正面的大臺階</h3> <h3>波西塔諾小鎮(Positano):</h3><h3> 是阿馬爾菲海岸上最美的小鎮,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斯坦貝克贊之曰“你在時,它不很真切;當你離開后,它變得栩栩如生”</h3> <h3> 波西塔諾是阿馬爾菲海岸出鏡率最高的一個小鎮。海岸邊,那琉璃瓦的圣母升天教堂光彩奪目;夕陽下,這懸崖邊的五彩民居熠熠生輝。</h3> <h3>拉韋洛</h3><h3> 到意大利南部的阿馬爾菲海岸旅游,有一個叫拉韋洛(Ravello)的小鎮是絕不能漏掉的。因為她太甜美,而且留下了許多名人足跡,以致被譽為是“名流的后花園”,現在也被稱為是“全球婚禮殿堂級目的地”。</h3> <h3> 拉韋洛的魅力在于別墅花園和居高臨下,因此被譽為阿馬爾菲海岸的陽臺。沿著一條石塊小徑,兩邊是鮮花盛開的花園,一路就能走到號稱阿馬爾菲海岸最佳觀景點的辛波乃別墅(villa cimbrone)花園。拉韋洛的美是矛盾的混合體,斷崖的粗獷和宅邸的精致,小巷的幽深和風光的闊遠互為風景,因而成就了它的魅力。</h3> <h3> 拉韋洛小鎮建在阿馬爾菲東北方的半山腰,交通不算很方便。拉韋洛大教堂在鎮中央,通體白色與阿馬爾菲海岸五彩小屋相比,顯得寧靜安詳。</h3> <h3> 被譽為“拉韋洛之窗”的魯弗洛別墅。這個花園別墅是拉韋洛豐富歷史和文化的產物,其建筑風格是阿拉伯、西西里和諾曼風格的完美結合體</h3> <h3> 魯弗洛別墅的摩爾修道院(Il Chiostro Moresco)有個中庭的回廊很美。回廊是三面的,其中一面墻是由裝飾性極強的成排雙圓立柱和兩層相互環鎖的草葉狀圖案拱墻構成,找好角度,能拍出絕妙光影。 </h3> <h3> 摩爾修道院中庭的回廊</h3> <h3> 登上魯弗洛別墅的更塔(La Torre Maggiore)和懸崖邊的小觀景臺,都可見代表拉韋洛的標志性景觀——一棵百年古松和報喜教堂的兩個圓頂,背景是藍得讓人靈魂出竅的海天一色,所以主人干脆把這個觀景點稱為“明信片”(La Cartolina)</h3> <h3>6月14日 第十六天</h3><h3> 阿馬爾菲海岸--(39KM 1h)龐貝故城--(26KM 35')那不勒斯 </h3><h3> 宿:那不勒斯(老城附近)(凱撒廣場精品酒店)</h3><h3><br></h3><h3></h3><h3>游覽景點:</h3><h3>1)龐貝古城(入內)</h3><h3>2)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入內 8歐)</h3> <h3>龐貝古城(入內)</h3><h3> 龐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 有材料記載,公元79年8月24日午后1點多鐘,維蘇威火山突然噴發,隨后還引起山洪暴發和泥石流,灼熱的巖漿、火山灰和滾滾泥石流猛烈沖下山,惡夢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晨7點,龐貝古城就這樣在一夜之間,整個兒地被活活淹埋了起來。維蘇威火山后來還爆發了好多次,龐貝古城被越埋越深,并逐漸被人遺忘。在后來的挖掘中,人們測量出的火山灰石厚達6米之多。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h3> <h3> 龐貝----早在公元前8世紀,依托于地中海天然良港的一座小漁村,逐漸發展為城市。幾十年之后,它商賈云集,成為僅次于意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h3><h3> 它北距羅馬300千米,西接著名的西西里島,南通希臘與北非。龐貝城內那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斗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靈驗的巫師堂以及新奇的蒸氣浴室和眾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吸引了地中海周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加上億萬年來城北那維蘇威火山因多次噴發而帶來的奇異巖漿土、火山石以及地熱溫泉。</h3> <h3> 這是官方建議的龐貝步行半天線路,線路1.6公里,算上邊走邊觀光大概3小時。</h3><h3> 城市生活最活躍的區域。這里有斯塔比亞公共浴池、中央公共浴池、大劇場與小劇場、和依西斯神殿等重要設施。</h3><h3>沿途景點:</h3><h3>龐貝廣場 Foro 龐貝第3名</h3><h3>大劇院 Teatro Grande 龐貝第4名</h3><h3>農牧神之家 Casa del Fauno 龐貝第5名</h3><h3>妓院 Lupanar 龐貝第6名</h3><h3>市集廣場浴場 Terme del Foro 龐貝第8名</h3><h3>阿波羅神殿 Tempio di Apollo 龐貝第9名</h3><h3>小劇場 Odeon - Teatro Piccolo 龐貝第10名</h3><h3>朱庇特神廟 Tempio di Giove 龐貝第12名</h3><h3>悲劇詩人的房屋 Casa del Poeta Tragico 龐貝第13名</h3><h3>伊希斯神廟 Tempio d'Iside 龐貝第14名</h3><h3>維提之家 Casa dei Vettii 龐貝第16名</h3><h3>米南德之家 Casa del Menandro 龐貝第17名</h3><h3>斯戴法奴斯洗衣店 Fullonica di Stephanus 龐貝第20名</h3> <h3> 龐貝古城的井字形大街都是大石塊鋪就的,當時走在街上的都是大轱轆車,經年累月的磨壓,石頭大街出現了深深的車轍凹槽</h3> <h3> 龐貝古城的十字街頭,明顯地多了幾塊30厘米高的大石塊,據說那是為了讓大馬車減速而保證行人過馬路安全。歷史學家們認為,這就是人類交通最早的減速帶和人行橫道線。</h3> <h3> 在古城西北角落,有一處被稱為“神秘別墅(Villa dei Misteri)”里的一幅大型壁畫——《狄奧尼索斯秘儀圖》,據說那是龐貝裝飾性壁畫中的杰出代表。羅馬人的壁畫是真正的濕壁畫,在墻面灰泥還十分潮濕的時候就進行繪制,待墻面曬干以后,繪制者還要對墻面進行拋光處理,以達到類似大理石質地的效果。整個壁畫呈醒目明快的暗紅色,這就是著名的“龐貝紅”。</h3> <h3> 維蘇威火山,讓活色生香、繁華鼎盛的古城,在瞬間從地球上消失;然而火山灰又保留了龐貝古城,讓古城容顏不老的在地下沉睡了幾千年,直到那天被歷史的喧囂吵醒。這里我們抄錄一句龐貝古城的格言:“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h3> <h3> 發掘龐貝古城時,發現了許多遇難者的遺體,他們有一部分竟奇跡般地“復活”了。原來,他們的身體被火山熔巖包裹,人體腐爛了,在凝固的熔巖中留下了人體的空腔。考古學家把石膏液灌進空腔中,等石膏液凝固后,再剝去外面的熔巖,一具具遇難者臨終前的石膏像就出現了。</h3> <h3>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入內 8歐)</h3><h3> 由波旁皇族(Bourbon)的查爾斯(Charles)在18世紀后期建造,主要用來收藏他母親伊麗莎白·凡尼斯(Elizabeth Farnese)留下來的古董。這個博物館一共有四層,地下一層主要存放木乃伊,第一層為各類雕塑,基本為全裸或者半裸,大部分為真人大小,小部分體型很大且十分逼真。二層有一個十分出名的秘密小屋(Secret Room,只對成年人開放) ,這個小屋里面存放的基本都是男女性交的壁畫以及各種大小型號、造型的男性器官以及少量女性器官。第三層有一個十分宏偉的大堂,十分值得觀賞。三樓大部分文物來自龐貝城,其中包括對馬其頓帝國(Macedonian)最著名的描述《亞力山大戰役》(Battle of Alexander)。展示精美的鑲嵌畫《亞歷山大大帝大戰波斯皇帝大流士》,是一系列細致描述動物、日常生活、音樂家甚至柏拉圖和他的學生對答的畫像。</h3> <h3> 龐貝和其他古跡發現的很多文物都移到了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館,所以來博物館看真品是不二的選擇</h3> <h3> 《花神芙羅拉》 龐貝壁畫 公元1世紀 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h3> <h3> 《法爾內塞公牛》(FarneseBull),希臘群雕原件,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希臘雕塑”,現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h3><h3> 先說為什么叫法爾內塞,亞力山德羅.法爾內塞即教皇保羅三世(1468-1549),雖然口碑不太好,但卻是位文藝復興教皇,他大概是大規模收集古希臘羅馬藝術品的首位教皇,并用這些藝術品來裝飾他的宅邸。他收藏的系列藝術品就稱作“法爾內塞系列(Farnese collection)”。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內就有幾件,其他的分別在羅馬和大英博物館等地。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最后的審判》就是他委托米開朗基羅畫的。</h3><h3> 這座雕塑是在1546年發掘羅馬的卡拉卡拉浴場(2012年去過)的時候發現的,教皇將雕塑放在了他羅馬的宅邸-法爾內塞宮(現在是法國駐意大利大使館)。雕塑被發現后,做了大量的修復工作,將破碎的幾大塊重新組合并復原起來。米開朗基羅還差點將雕塑改成教皇官邸的噴泉。</h3> <h3>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2世紀末3世紀初,羅馬仿公元前4世紀希臘作品。這尊雕塑也是于1546年發現于卡拉卡拉浴場的,也是法爾內塞(教皇保羅三世)收藏的,所以也稱法爾內塞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靠著的是他剛剝下的獅皮。</h3> <h3> 2世紀的《維納斯像》</h3> <h3>《天后赫拉》,作品為公元1世紀初羅馬仿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雕像。</h3> <h3>6月15日 第十七天:那不勒斯 宿:那不勒斯</h3><h3> 意大利有一句諺語:“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Vedi Napoli e poi muori.) 意思是只要能到那不勒斯看一眼當地美麗的風景,那就死而無憾了。被人們稱為“陽光和快樂之城”的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僅次于羅馬和米蘭,這里是意大利的南大門,也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有著絕美的海港風景和厚重燦爛的人文歷史。</h3><h3></h3><h3>游覽景點:</h3><h3>1)蛋堡(入內 免票)</h3><h3>2)那不勒斯主教大教堂(入內 免票)</h3><h3>3)托萊多地鐵站(入內)</h3><h3>4)翁貝托長廊</h3><h3>5)那不勒斯新堡(入內 6歐)</h3><h3>6)圣卡洛劇院(入內)</h3><h3>7)保羅圣方濟教堂</h3><h3>8)圣馬蒂諾修道院和博物館</h3> <h3> 蛋堡——是那不勒斯城里最古老的城堡,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位于美麗的 Santa Lucia(桑塔.露琪亞)地區,整個城堡建于一座小橋與海濱大道相連的梅加利德小島上。這是羅馬貴族盧庫勒斯在此建造的華麗別墅,也是最后一位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羅馬軍隊統帥奧多亞克流放的地點。</h3><h3> 蛋堡——這名字似乎帶著神秘色彩。傳說古羅馬有一位叫維吉爾的詩人,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具有強大法力的男巫師,他將一顆雞蛋秘密地藏放在整個城堡建筑的支撐點上。如果雞蛋破碎,城堡就將變成廢墟,繼之城市也會面臨大的災難,由此這座城堡也被人們稱為“魔蛋城堡”。</h3> <h3> 蛋堡上是當地眺望那不勒斯灣最好的位置之一,特別是日落時分,遠看著巨大的落日潛入海平面,無限浪漫。</h3> <h3>巨人噴泉</h3><h3> 離蛋堡不遠的大道轉角處,有一座像牌坊一樣的建筑,那是巨人噴泉(Fontana del Gigante)。該噴泉于十七世紀由阿爾巴公爵委托米開朗基羅和貝爾尼尼為那不勒斯皇宮設計,因為原址有一座巨人雕像,因此得名“巨人噴泉”。1807年巨人雕像被拆除,噴泉移至Immacolatella宮,1905年移至鄰近蛋堡的現址。</h3> <h3> 那不勒斯主教座堂——那不勒斯教堂很多,大大小小有400多個,其中主教大教堂是最為重要的那個,它位于老城中心和意大利其他城市的主教堂一樣,主教座堂也是白色尖頂建筑,雕刻非常精細。教堂建于1272年,由安茹伯爵家族(Anjou)的查爾斯一世(Charles I)下令興建。那不勒斯的主教座堂里面除了教堂,還有小花園以及地下的小博物館。1456年的地震使教堂損毀,經無數次的重建,成為現在的新哥德式外觀。</h3> <h3> 教堂的中殿十分寬大,頂部有華麗的鑲嵌裝飾。內部的空間和裝飾,令人印象深刻,壁畫是藝術愛好者不容錯過的。</h3> <h3>世界最美地鐵站:托萊多地鐵站(入內)</h3><h3> 托萊多站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深達50公尺的地下。設計靈感來自于光和水,圓頂好似一個浩瀚的海洋,美輪美奐,并制造出一種流動的效果,宛如童話世界般的燦爛星空。那不勒斯市政府,旨在將日常交通改變為更具吸引力、更加有趣的地方,將這個地下50米的地鐵站變成了燦爛星空。將地鐵站打造成類似伍德斯托克之于搖滾一樣的藝術圣地。</h3> <h3> 托萊多地鐵站內部的墻面和地面全都覆蓋了一層不同深淺的藍色馬賽克,人們走在地鐵站,如同置身在星際里。當你站在這里時,璀璨星空將會迷惑了你的雙眼。</h3><h3> 今天的那不勒斯地鐵可以被視為涵蓋整個城區的非傳統美術館的最有趣的例證,這樣的美術館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而是一個很容易接近的展覽區域,藝術作品可以公開、動態地被人觀看。</h3> <h3></h3><h3> 那不勒斯藝術車站,包含有90多位國際作家和當地一些年輕建筑師們創作的180多件藝術作品,并且具有不同的建筑風格。背后是一項名為Art Station的項目,為實現這一計劃,國際上的建筑設計師們應邀設計了那不勒斯各個地鐵站,它們豐富了我們當代的生存方式,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公共藝術最重要的實驗之一<br></h3> <h3>翁貝托長廊:</h3><h3> 翁貝托長廊(Galleria Umberto)它建于1887–1891年,得名于翁貝托一世,翁貝托一世長廊的建筑與米蘭的維克托埃馬努埃萊二世走廊異曲同工,也是以漂亮的大理石地面和巨大的鐵架和彩色玻璃拱頂為特色的,大走廊拱頂空間廣闊,很有氣派。走廊中滿布豐富的新文藝復興風格的裝飾,大理石地面上還有星象和羅盤的圖案。</h3> <h3> 翁貝托長廊地面獨具匠心的馬賽克星座圖案</h3> <h3>那不勒斯新堡(入內 6歐)</h3><h3> 在那不勒斯港不遠的地方,坐落著一座高大宏偉的古堡,這就是新堡。新堡也叫做安焦城堡(Castel Nuovo),始建于13世紀,是當時統治這里的安吉文家族官邸,15世紀阿拉貢家族加以重建。現如今新堡早已是那不勒斯的地標建筑,城墻上四座圓筒形高塔和四周的護城河,是典型法式城堡的風格。入口為紀念阿豐索1世入城建成凱旋門的形式,里面設有小型博物館(The Civic Museum),收藏描繪那不勒斯歷史的油畫。</h3> <h3>圣卡洛劇院(入內)(Teatro di San Carlo)</h3><h3>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圣卡洛皇家大劇院是全歐歷史最悠久、唯一仍在運作的古劇院,該劇院建于波龐王朝時期的一七三七年,至今已有兩百五十年之久,它開啟的一個標準使后來的建筑爭相效仿。六層的普通包廂圍繞著馬蹄形的貴賓席,劇院后部還有一個寬敞的皇室包廂,裝飾奢華。被列為世界遺產。</h3> <h3> 走進圣卡洛劇院,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坐在San Carlo中,抬頭就會見到西班牙Bourbon王朝即拿波里國王的徽章,還有中間的皇家包廂……據說為了讓國王能夠看見每個包廂里的人,劇院還在每個包廂中裝有一面鏡子,那么,包廂里的人也能看見國王。這里比米蘭的La Scala還早了50年!是歐洲最早的歌劇院。</h3> <h3>保羅圣方濟教堂(Basilica di San Francesco di Paola)</h3><h3> 是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一座天主教堂,位于該市最大的廣場,平民表決廣場西側。19世紀初,那不勒斯國王由波拿巴家族的國王若阿尚·繆拉開始建造,他規劃了廣場及其建筑以獻給拿破侖。拿破侖失勢后,波旁王朝復辟,斐迪南四世繼續完成建筑,但是在1816年建成后歸屬教會,奉獻給16世紀曾在此修道的保羅圣方濟。</h3> <h3> 保羅圣方濟教堂這座建堂以模仿羅馬萬神殿而聞名,正立面和兩邊帶有柱廊,穹頂有53米高。主殿是一座圓形的帶有穹頂的建筑,里面有著精美的壁畫,喻示著蒼穹與宇宙之中上帝的威嚴所在。</h3> <h3>圣馬蒂諾修道院和博物館(Certosa di San Martino)</h3><h3> 位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Vomero山頂,是那不勒斯的第一個地標,高高聳立在Vomero山上,它分為四部分:花園、教堂、航海博物館以及雕塑組合博物館。</h3> <h3> 圣馬蒂諾修道院博物館,是那不勒斯的第一個地標,高高聳立在Vomero山上,它分為四部分:花園、教堂、航海博物館以及雕塑組合博物館。</h3> <h3> 瞭望臺可以俯瞰整個那不勒斯城以及海岸線。修道院的外面,有一大片平臺,是觀看夜景最佳地點。(那不勒斯號稱世界三大夜景觀賞地之一)</h3><h3><br></h3> <h3> 俯瞰那不勒斯城</h3> <h3>6月16日 第十八天:那不勒斯--上海</h3><h3></h3><h3>游覽景點:</h3><h3>1)普雷比席特廣場(Piazza del Plebiscito )</h3><h3>2)那不勒斯皇宮(Palazzo Reale)</h3><h3>3)歷史中心區Centro Storico</h3><h3><br></h3> <h3></h3><h3>普雷比席特廣場</h3> 位于市中心,是那不勒斯最大的城市廣場。每逢假日,經常會舉辦小型演唱會等活動。廣場被皇宮及保羅圣芳濟教堂包圍。另外,廣場中央矗立著查理三世騎馬的雕像,相當宏偉。 這里是所有在那不勒斯漫步旅行的人必到的地方。<h3><br></h3> <h3> 普雷比席特廣場中央矗立著查理三世騎馬的雕像,相當宏偉。 </h3> <h3>那不勒斯皇宮(Palazzo Reale)</h3><h3> 是波旁王朝那不勒斯國王統治兩西西里王國時期(1730-1860)的四處住所之一。位于宏偉的普雷比席特廣場對面,1600年由建筑家多明尼克·馮塔納興建,爾后經過多次改建,18世紀后成為波旁王朝的宮殿。</h3><h3><br></h3> <h3> 皇宮位于市中心,身處鬧市,臨近新堡、蛋堡等知名景點,歷經四個朝代,外表看上去十分普通,是棟米白色的3層建筑。是那不勒斯歷史交替的見證。</h3> <h3>歷史中心區Centro Storico</h3><h3> 老城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歷史中心,羅馬歷史中心的景點令人驚艷,到處都是歷史的寫照,古老而美好。</h3><h3><br></h3> <h3> 隱藏在小巷中的這家“百年老店”,就是那不勒斯最有名的一家披薩店Pizzeria Da Michele,始創于1870年,也是米其林連續五年推薦的餐廳。據說是那不勒斯甚至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披薩店。百年老店的門面自然不是靚麗堂皇的,但當你走進店里看到墻壁上掛滿的歷史照片和名人合照,你就知道你走對了地方。</h3> <h3> 關于瑪格麗特的美麗傳說,就是從Brandi開始的。L’Antica Pizzeria Brandi可謂是世界第一家披薩店,最傳統的炭火披薩爐,百年用心只做兩種披薩,卻保留最親民的價格!兩款披薩,瑪格麗特 (西紅柿、羅勒、意大利干酪),麻林納拉(西紅柿、大蒜、薄荷屑)口味正宗,人氣火爆,據說是因為一部名為《美食、祈禱、戀愛》的奧斯卡影后拍攝的電影而聲名大噪。</h3> <h3> 看看這門上的各個餐飲行業的認證標志,還真不能錯過了這百年老店&mdash;—Da Michele。在1889年,女王瑪格麗特到訪比薩店Brandi時,那里的廚師以當地西紅柿、莫扎雷拉奶酪和羅勒制成的匹薩,獲得了女王歡心,從此這種披薩便被命名為“瑪格麗特”。許多意大利人都是以瑪格麗特比薩為基準來衡量各個披薩店的水準。</h3> <h3> 以下文字借用“暴走姐妹花”的描述:那不勒斯有你要的,所有意大利的樣子!這個地方有不可思議的美麗:龐貝,維蘇威火山,阿爾瑪菲海岸線,卡布里小島,蘇蓮托等等美景都高度集中在這個區域,更不要說本身坐落在山間海港邊的那不勒斯本尊了;但丁,達芬奇的藝術畫作;卡納瓦羅的故鄉;披薩餅的故鄉;同樣也是黑手黨的故鄉;意大利人手勢語言的起源地;數不盡的關于這里的歌曲和故事,描述這這里的美景和豐富的人文。</h3> <h3> 在這里,有教科書一樣的意大利人,他們熱情,漂亮,大聲,有哭有笑地在這里生動地活著,都說意大利是歐洲的中國,那么我感覺那不勒斯就是意大利的印度,是天使和惡魔的結合,很多人到了這里的感受就是臟亂差,小偷多,危險</h3> <h3> 這也絕對沒錯,在這里跟著谷歌地圖都不一定能把你帶到目的地,擁擠的交通,橫在路中的大石頭,到處都在拆建的殘骸,完全不看交通指示燈的南意大利人,出一趟門回家都覺得撿了一條命回來,再看一眼錢包還在,你的那不勒斯經歷幾乎都不算圓滿,地鐵里,火車上都是完全不看禁煙標識在吸煙的人們。</h3> <h3> 網上小姐姐花花說,她愛上那不勒斯的老城區:生動的涂鴉、窗戶間的叫喊、披薩餅在烤爐里的香味、迎著陽光飄舞的床單和意大利國旗、滿街叫賣的檸檬甜酒、瘋狂地穿梭在街道間的Vespa...除了市井,你也會不經意遇見藏有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真跡的博物館、一扇不起眼的小門就能通向2400年前就存在的地下40米的那不勒斯.,,,</h3><h3> </h3><h3> 按計劃意大利的行程到此就結束了,今天將要回上海了</h3><h3></h3><h3></h3><h3><br></h3> <h3></h3><h3></h3><h3> 我們的游程還沒有開始,我只是按游程的景點在網上收集了眾多美照和美文,是想讓自己對將要進行的行程有所了解,希望好不容易走一趟,不是走過路過就算完事了。真的成行后再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冊。</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马公市|
漳浦县|
抚宁县|
鹤岗市|
旺苍县|
怀远县|
德江县|
湘乡市|
外汇|
陆河县|
屏东县|
昌图县|
湟源县|
安远县|
台东市|
科技|
凤城市|
青岛市|
岗巴县|
台南县|
吴桥县|
沈阳市|
绥化市|
会昌县|
招远市|
集贤县|
平谷区|
江城|
马边|
洛浦县|
沙雅县|
卓资县|
宣城市|
汤原县|
峨边|
沾益县|
吴川市|
沁阳市|
永春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