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糟扣肉是家鄉的一道美食,就是五花肉佐以酒糟做成的類似于紅燒肉的菜肴,但它又不同于紅燒肉,因為在做法上以蒸煮為主,比紅燒肉更酥軟,加上酒糟的香味滲入其間,油而不膩,酥而不爛,一口下去,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更特別的是糟扣肉上桌時扣在碗內成半球形,紅潤的肉皮發出誘人的光澤,再加上酒糟的香味穿堂入室,勾人魂魄,令人無法抗拒。</h3> <h3> 糟扣肉的記憶永遠是關乎春節的。70年代,吃肉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還是奢侈。即使過年,我們家也不是每年都能做上一碗糟扣肉,因為做糟扣肉的原料需要上好的五花肉,燉燒多時,除了酒糟,還要加糖加醬油。糖在當時的計劃經濟時代是要憑票供應的,燒的蜂窩煤也是有限制的,甚至醬油也非生活必須品。所以,一旦家里要做糟扣肉,對孩子而言,必是隆重而激動人心的春節特供。</h3><h3> 臘月二十幾做糟扣肉,印象中,每次都是外婆親自掌勺。先將膘厚夾心的帶皮五花肉切成方正的大塊,放入水中汆過,半熟,蛻去血水,冷卻后,切成1公分厚長約7、8公分的肉片,將肉皮一面朝下,整齊排列放入碗底,上面覆以新鮮酒糟,蓋滿所有肉片,加入白糖,講究的還可以加冰糖,淋上紅醬油,上鍋隔水慢蒸。隨著蒸煮,上面的酒糟裹挾著糖分,味道慢慢滲入下層的肉中,加上醬油的浸潤,肉色逐漸紅潤。但要緊的是,這一切,在揭開鍋,甚至是端上桌之前,一直只是臆想,因為在肉碗翻轉之前,誰也看不到肉色的廬山真面目,只能看到上面的酒糟在蒸煮后的塌陷,和肉塊更為親密無間。</h3><h3> 但這還不是我最關心的,因為蒸好的肉并不能馬上就吃,需要等到過年才能吃。而且糟扣肉是過年待客的重頭菜,小孩子一直被教導要等客人先吃,一次只能夾一塊。不過,外婆是湖南人,生性直爽,端出來的肉一定是希望客人吃的,小孩子也可以一起吃。但對于很多常州本地人來說,作為客人是不可以隨便吃人家端出來的肉的,否則一定會被東家背后嘀咕。記得外婆還為此嘲笑常州人“虛”得很。其實,現在想來,那也是經濟困窘逼的,因為那時的一碗糟扣肉是一直要留到元宵的,每次客人來,都要指著這碗肉撐門面的。記得小時候到奶奶家去過年,糟扣肉是被鎖在碗櫥里的,客人來了端出來蒸一蒸,在桌上放一放,走了再鎖起來,只有到了元宵節才能放心吃肉,因為,元宵節過了,年就過完了,不會再有客人來了。</h3> <h3>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酒糟買不到了,外婆把糟扣肉的原料酒糟改成了酒釀,結果美味依舊,酒釀較酒糟更適口,只是那種酒香味略有遜色。</h3><h3> 又不知什么時候,過年不再有糟扣肉了。吃肉也不再是稀罕事了,各種做法,想吃每天都能吃,但心中的美味仍舊是兒時的那一口,無法超越。</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元江|
黔西|
腾冲县|
昌宁县|
崇明县|
曲水县|
青神县|
嘉定区|
泸西县|
南涧|
卢氏县|
南昌市|
阜城县|
许昌市|
新泰市|
宜阳县|
博湖县|
神农架林区|
临夏市|
乐山市|
瓦房店市|
丹棱县|
新晃|
南靖县|
永福县|
安西县|
青铜峡市|
台山市|
孟州市|
唐海县|
仁化县|
稻城县|
油尖旺区|
福海县|
凤凰县|
阜宁县|
璧山县|
东源县|
靖边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