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Turkey,一個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它被人們稱之為“藍色土耳其”。土耳其的藍色是明亮的,清澈的,魅惑的。它藍的那樣肆無忌憚,那樣不由分說,那樣酣暢淋漓,置身其中,仿佛自己成為了一滴藍色的墨,被它的藍紗罩進藍色的夢幻里。土耳其境內(nèi)不乏各種充滿希臘風格的藍白小鎮(zhèn),這里的藍非常獨特也非常神秘,它讓無數(shù)到此流連的人為之傾倒,為之贊嘆。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走進土耳其,幾乎到處可見藍眼睛,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藍眼睛裝飾物成為土耳其特有的風土人情象征。在這個藍色的國度里,人們把藍眼睛視為一種圣品,認為它可以為人們避開厄運,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蹁躚入藍色,悠然沐風行,看著這里奧斯曼時期清真寺的屋頂和拜占庭式的房脊,映入眼簾都是滿滿的藍色,靜心那一刻我似乎觸摸到了這種藍的憂郁,雖無語,卻在世界光環(huán)中為人類沉淀出一種極致的美!</h3><h3><br></h3><h3> 2019年1月19日,我從北京直飛伊斯坦布爾,開啟了土耳其和埃及這兩個國家的18天浪漫之旅。經(jīng)過近11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我乘坐的這趟國際航班從蔚藍的天空緩緩降落,大地以它更加嫵媚的藍色鋪墊了我早已充滿藍色渴望的行程。在藍色的夢里,土耳其既有古希臘文明遺跡,又有近幾百年來伊斯蘭教的文化印記,這里集聚著濃郁的異域風情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有如詩如畫般的自然風光,這些自然風光真真不辱藍色之使命,它讓人亢奮,讓人鐘情,讓人驚嘆,讓人流連忘返。觸摸這里的藍,它的每一個元素和風格都足以讓人激動不已。</h3></h3> <h3>【<b>圖茲湖</b>(<b>Tuz, Lake)的天空之境】</b></h3><h3><br></h3><h3> 當一抹藍色捧起晨曦,沿卡帕多奇亞之路,我們一行人來到土耳其的天空之境——圖茲鹽湖。</h3><h3><br></h3><h3> 圖茲湖是土耳其天然鹽湖,位于乾旱的中央高原洼地,在安卡拉西南50公里。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里的面積與水深會隨著季節(jié)變換而發(fā)生變化。正常情景下,圖茲湖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約50公里,面積近1500平方公里,湖水的含鹽量高達30%,土耳其全國70%以上的食用鹽都出自這里。</h3> <h3> 走近圖茲湖我們看到,這里的水面波平如鏡,天空白云朵朵,陽光燦爛,岸邊上的許多游人不停地抓拍捕捉那美麗的瞬間。令人醉美其中的是映在水面上的倒影,它定格在蒼穹的魔鏡中,定格在鏡像的絕美絕倫里。天空之境,名不虛傳,天空之境,大美寰宇間!
</h3><h3><br></h3> <h3><b>【</b><b>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b></h3><h3><br></h3><h3> 清晨的陽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把藍天的笑靨輕輕移到峽谷的另一邊,而此時的大地正在催醒人們游歷的夢幻。站在陽光下,我已深深陶醉在卡帕多基亞蜜意的清晨里。我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徜徉在這片碧玉藍境中,該怎樣為“地球上最像月亮的地方”輕吟一闕詩行。來一次熱氣球之旅,無疑是我這趟土耳其之行最期待、最夢寐以求的事,也是我心中將天空與大地糅合到一處的夢中杰作。 </h3><h3> <br></h3><h3> 旅游大巴在我激動的心跳聲里緩緩駛進卡帕多西亞地區(qū),只見白雪皚皚下溝壑縱橫,山巒巖體起伏跌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里奇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獨具一格的自然風貌。這時,導游阿木向大家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因當?shù)貧夂驐l件允許,一會兒我們就可以搭乘熱氣球去體驗一次令人難忘的空中飛行盛宴,頓時,車內(nèi)一片歡呼與雀躍。(熱氣球必須天氣條件允許才能飛,此次我們已算是幸運的,后來聽說之前之后的幾天都未能飛)</h3><h3></h3> <h3>峽谷邊上的兩棵樹的枝丫上掛滿了藍眼睛和陶器,人們紛紛與之合影。</h3> <h3> 稍作等候,大家又乘坐熱氣球的專用車直奔升空點。這時雪后的卡帕空氣格外清新,它像極了一副淡淡的水墨畫。我們看到一些還是癟癟的未充氣的大熱氣球攤鋪在地面,這里的員工們正各自做著準備工作:有的在為碩大的氣球鼓風,有的則已點火欲升,那撩人的聲響和火舌好似藍天對我們的盛邀!此時雖還在陸地上,就這樣近距離的觀看升空過程我們已是興奮不已,我和同行的伙伴兒一樣,紛紛抓緊時間與這些沉寂中的熱氣球合影!<br></h3> <h3><h3> 當我們一個個站到了能容納20多人的藤籃中冉冉升空的時候,之前或多或少的害怕和緊張早已蕩然無存!耳旁不時傳來呲呲的打火聲響,地上的車輛和工作人員漸漸變小,熱氣球就這樣飛離了地球表面,夙成我心中一個夢想的實現(xiàn)!</h3></h3> <h3><h3> 坐在我們這個熱氣球里放眼望去,其它的熱氣球就像一個個披著彩練的小精靈,在“仙人煙囪”的錐尖上忽高忽低的飛舞著,亦如五線譜上跳動的浪漫音符,為人們送上一曲清晨曼妙的藍色樂章。</h3><h3><br></h3><h3><br></h3><h3> 太陽早在遠方的地平線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它把七彩光芒灑向裸露在地表因火山噴發(fā)而形成的巖漿山體上,那些灰白色的山體瞬間被鍍上一層耀眼金光,熱氣球點綴其中,那種美輪美奐直讓人驚呆了目光!</h3></h3><h3></h3><h3></h3> <h3></h3><h3> 當無數(shù)個熱氣球在這片奇特的土地上騰空時,絢麗的畫面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千奇百怪的山峰頃刻間化為大自然雕塑的藝術作品,在霞光的襯托下,赤橙黃綠青藍紫交融在一帕天幕上,這種自然造化遠勝于繪畫家的濃墨重彩。</h3><h3> </h3><h3></h3> <h3></h3><h3> 在這片石頭海洋的上空,俯視巖浪一層層的延伸至天際,有壁立千仞的懸崖,有蜿蜒數(shù)十里的褶皺,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樹樁,有的像尖塔,猶如徜徉在另一個星球。這兒每一個迎候朝霞的熱氣球都像太陽之子,高雅的在空中綻放,時不時的讓大家發(fā)出一陣陣驚喜與歡笑!那種壯觀的情境真真是無語評說!</h3><h3><br></h3><h3> 我們搭乘的熱氣球不時的從臨近的熱氣球旁飛過, 溫暖的陽光也感染了不同熱氣球上的游客們,彼此激動的伸出手臂揮舞招呼,內(nèi)心的激動透過笑臉,清清楚楚地映入眼簾,拓入天空......那一刻的心情是何等美麗!<br></h3> <h3><h3> 一個小時后,艷陽奪目,大家已在地面慶賀!來吧!開啟瓶蓋!喝香檳 !大家一起干杯!在一縷縷酒香里,我們每個人都見證了最后頒發(fā)證書的那一刻!</h3><h3><br></h3><h3> 有人說,人這一生中必須要乘坐一次熱氣球,雖不至于如此夸張,但從遙不可及到身臨其境這種體驗確實太值了!此次熱氣球之旅已成為大家難以忘懷的浪漫回憶!</h3></h3> <h3><b>【夢幻的棉花堡】</b></h3><h3><br></h3><h3><h3> 棉花堡位于土耳其西南部,土文Pamukkale是由Pamuk(棉花)和Kale(城堡)兩個字組成的。所謂“棉花”,就是由于泉水從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巖石中流出,經(jīng)過悠久而古老的歲月,白石灰堊鈣化沉淀,機聚在表面被侵蝕成棉花狀的梯形巖石上,形成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白棉球層層相疊,遠望好像一堆堆的棉絮階梯,像大堆大堆棉花矗立在山丘上,因此土耳其人稱它為帕姆卡萊(意為“棉花宮殿”),也就是所謂的棉花堡。 </h3><h3><br></h3><h3> 雖然這種廣告有些真假難辨,但絲毫影響不了棉花堡的人氣,它依舊是世界上惟一擁有露天鐘乳石和石筍地形的自然奇觀,依舊傲嬌地以溫泉之柔睥睨其它的湖光山色。</h3><h3><br></h3><h3> 這里的平臺處蓄水成塘,一汪汪淡藍的泉水像翡翠嵌在座座白玉臺上,一個個潔白棉朵般的石階披著清凌凌的水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置身其間,宛如踏上水晶宮殿,又像夢游玉宇瓊樓的瑤池仙境。<br></h3></h3><h3></h3><h3></h3> <h3><h3> 1988年,棉花堡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也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評出的一生不得不去的50個全球奇景之一。</h3><h3><br></h3><h3> 土耳其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世界奇觀,規(guī)定游客必須赤腳參觀,以防鞋底磨損棉花堡的石灰?guī)r。剛開始在坡邊感覺非常的硌腳,越往里走越舒服,我們所攀走的奇異坡地長2700米,高160米,行走其宛如攀爬天國之梯,心曠神怡,其樂無窮。</h3></h3><h3></h3> <h3><h3> 站在棉花堡山頂上眺望遠方,山腳下的小池五彩繽紛,光怪陸離。山坡上,棉白的巖面鍍上了薄薄的金紗,一泓泉水泛著霞光。</h3></h3> <h3><h3> 棉花堡的水溫終年保持在36到38攝氏度,水的酸堿值大概6左右。將腳伸入水中,在富含鈣質(zhì)的溫泉水里隨著緩緩流過的泉泓,一天的疲勞頓時一掃而空。泡溫泉對于很多人并不陌生,但一邊泡著流淌了千年以上的純白溫泉,一邊欣賞著不遠處二千多年來歷史沉淀的輝煌遺跡,這種特殊的感受,唯有來到棉花堡才能真切體驗到。 </h3><h3><br></h3><h3> 池子里的泉水深淺不一,淺的只到腳踝,深的可到半腰。從上往下看,一方方溫泉平臺,像一面面鏡子,映照著藍天白云;從下往上看,像剛爆發(fā)完的火山,白色的巖漿覆蓋了整個山坡,頗為壯觀。</h3></h3><h3></h3> <h3><h3>似棉絮一樣堆積成的城堡,玉一般的半圓形白色天然階梯層層疊疊,遠看像一個冷美人,近看如潔白凝固的冰雪。</h3></h3> <h3><h3>圖片上的棉花堡雖潔白無瑕,卻也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貌恢弘氣勢帶給人的驚艷之感。潔白如玉、如雪砌的梯田,涓涓細流從巖間潺潺流下,在臺階之間,一汪汪水池,猶如雪襯翡翠,清麗炫目。</h3></h3> <h3><b>【以弗所古城Ephesus】</b></h3><h3></h3><h3> 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弗所在古代安納托利亞(Anatolia)是一座愛奧尼亞(Ionian)希臘城市,在公元前10世紀由雅典殖民者建立。</h3><h3><br></h3><h3> 現(xiàn)在這里到處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破壁殘垣,但這里曾經(jīng)是羅馬小亞細亞活力四射的都城,它聚集了商人、海員等各色人,文化和經(jīng)濟在這里都得以蓬勃發(fā)展。古時的以弗所是很富裕的都城,據(jù)說目前仍有80%的遺跡深埋在地下,發(fā)掘工作仍在持續(xù)中。</h3><h3></h3><h3> 以弗所古城最令人震撼的建筑當屬塞爾蘇斯圖書館,它是以弗所最完整的建筑。雖然目前只剩下一個正立面的局部建筑,但它恢宏的氣勢、精湛的藝術以及強烈的美感仍然讓人窒息,這也是游客重點參觀的景點之一。</h3><h3><br></h3><h3> 漫步在這里,既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也驚嘆于古羅馬文明的燦爛。</h3><h3></h3> <h3>公元135年,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省長為了紀念父親,用父親的名字,建起了這座壯觀的公共圖書館。 </h3><h3><br></h3><h3>塞爾瑟斯圖書館充分體現(xiàn)了曾經(jīng)影響過整個古代世界的希臘和羅馬人輝煌的建筑技術,整個建筑分為兩層,據(jù)說曾藏書上萬卷。</h3> <h3>公元270年,塞爾蘇斯圖書館在大地震中被摧毀,現(xiàn)存圖書館立面是仿建的,原本有8座塑像分上下兩層排列,上層塑像已不復存在,下層4座女神像分別代表善良、思想、知識與智慧。</h3> <h3><h3>踩著幾千年前的大理石石塊,輕撫古墻面的斑斕,會使人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希臘和羅馬神話之中。</h3></h3> <h3><h3>精美的大理石立柱,石刻壁畫雖經(jīng)歲月的侵蝕依舊美不勝收,默默無聲的向前來觀賞的人們敘說著往日的華美與絢爛…………</h3></h3> <h3>哈德良門上保留下來的精美裝飾,前面的拱門中央雕刻著女神堤刻的雕像,里側門的兩邊雕刻的是美杜莎像。</h3> <h3> 聽一旁的導游說——這是最早的公共馬桶。導游介紹,這個公共廁所當時可以供69人同時方便。馬桶之間并沒有設置擋板,如廁的人還可以聊天,這里可是當年最重要的社交場所之一。公共廁所可不是誰都能來的,首先上廁所是收費的,而且只有男性貴族才能進來。他們可以并排坐在馬桶上,談論時政、生意,這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h3> <h3>奈基浮雕。奈基是勝利女神,后來的耐克運動的標志來源于此。</h3> <h3> 以弗所大劇場是一個可容納25000人的古羅馬大劇場,當年這里是上演各種劇目以及全體市民參加公民會議的處所,在公元4世紀左右,這里也是血腥的角斗場…… 由于巧妙的工程設計賦予了大劇院優(yōu)良的視聽效果,在從前沒有話筒的年代,站在底層的舞臺上講話,坐在最上面的一排能聽到第一排一樣的效果。</h3><h3><br></h3><h3> 有人說,以弗所是土耳其最具有觀光價值的古城,也有人稱以弗所為土耳其的龐貝古城。親眼而見,所言不虛。</h3><h3><br></h3><h3> 盡管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遺址僅是已發(fā)掘遺跡的十分之一,但就是這“小小”的一部分,也足以讓人感慨古人的智慧和魄力,在那么遠古的時期,一座城的建設已經(jīng)如此恢宏,如此發(fā)達。</h3><h3></h3> <h3></h3><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圖片/文字/制作:藍桐</span></h3>拍攝于 2019 年 1 月</h3><h1></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通海县|
绍兴县|
陇西县|
界首市|
青海省|
富源县|
青浦区|
彝良县|
延寿县|
洛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充县|
乌兰浩特市|
轮台县|
泌阳县|
堆龙德庆县|
大英县|
阜康市|
江华|
上犹县|
洪雅县|
儋州市|
彰化市|
兴和县|
东至县|
新邵县|
大渡口区|
白河县|
内丘县|
海安县|
石城县|
金华市|
抚远县|
时尚|
凤城市|
齐齐哈尔市|
平和县|
连江县|
枞阳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