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江南古鎮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b></h1><h3><br></h3><h3>去南潯古鎮旅游純屬偶然。</h3><h3><br></h3><h3>去年4月底因要回杭州參加同學會,借此機會想找個江南古鎮去體驗一下近幾年持續升溫的古鎮旅游。</h3><h3><br></h3><h3>提到江南古鎮,首先想到的是烏鎮、周莊、西塘等有名的旅游熱點,聽說已經開發得相當不錯,但游客過多和過度的商業化又成了它的弱點。為了找一個接地氣的江南古鎮,上網一搜索,塘棲、新市、南潯、錦溪、千燈、同里······發現古鎮還真不少。</h3><h3><br></h3><h3>選擇去南潯只因喜歡它的名字,喜歡從這兩字散發出來的江南水鄉的意境和靈氣。</h3><h3><br></h3><h3><br></h3><h3><br></h3> <h3>南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與上海和杭州形成三角形,從杭州或從上海過去都有100公里左右,而與江蘇只有隔了一條馬路的距離。這座千年古鎮在明清時期因盛產貢品湖絲和文化昌盛,成為江南經濟重鎮。</h3> <h3></h3><h3>對于拖著行李箱的游客來說,南潯不是一個交通方便的地方。網上查到從杭州到南潯最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交汽車,到杭州后,特意向酒店工作人員詢問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手段,回答是只有公交汽車,并且補充說,南潯沒什么好的,還不如去烏鎮或塘棲古鎮。這番話讓我心里一涼,懷疑選擇去南潯是不是錯了??但是已安排好去南潯,換地方又得重新安排。。。雖然有點不安,還是按原計劃走吧。。</h3><h3><br>結果,還是找到了最便捷的交通方法,順風車!</h3><h3><br>早上乘上準時來杭州下榻的酒店來接的順風車,向著南潯出發,路上和開朗的司機搭話,經常來南潯的司機居然也說南潯沒什么東西,一條街十幾分鐘就走完了。</h3><h3>而此時此刻。。。已經沒有打退堂鼓的余地了。<br>撇開安全問題,順風車物美價廉,直接送到南潯的酒店大門前。</h3><h3><br>南潯江南庭院酒店。</h3><h3></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酒店整體布局設計到位,清新淡雅,與江南水鄉的溫柔風格很吻合。雖然還沒見到南潯古鎮真面目,酒店的印象稍稍緩解了心中的不安。</p></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走進古鎮,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式民居、粉墻黛瓦、烏蓬船、青石板???負責形成江南水鄉詩情畫意的元素一個不少,濃郁的水鄉風韻瞬間融化了之前的疑慮和不安,而之前過低的預期值,又加倍放大了對古鎮魅力的感受。<br></p></h3> <h3>明媚的五月天下,古鎮恬靜清新。五一長假剛過,游人寥寥無幾。</h3><h3>少了游人如織,沒有過于商業化的喧囂,可以靜靜地感受千年古鎮的靜謐之美。</h3><h3></h3> <h3>南潯的美低調而內斂,淳樸自然,需要細細品味。</h3><h3>看了游覽路線圖確定好大致的方向,然后沿著青石板路隨心而走,不必過分糾結走到哪里,帶著輕松的心情去度過一段歲月靜好的愜意時光。</h3> <h3>正在悠然的風景中漫步,忽然聽到一陣陣“早上好”的清脆問候,順著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只八哥在唱著“早上好”,不由心生歡喜,雖然明白八哥聽不懂人話,還是駐足與它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問候了一番。</h3> <h3></h3><h3>在水墨畫色調的古鎮中,最醒目的是無處不在的紅燈籠。</h3><h3>“大紅燈籠高高掛”,似乎成了當前古鎮開發千篇一律的審美標準,也許這就是人們想象中的古鎮風情。不過經過數百年歲月磨洗的陳舊建筑和既傳統又鮮艷的大紅燈籠也確實是很搭配。</h3> <h3></h3><h3>江南的文化離不開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河網密布的南潯,最不缺的就是橋,一座座橋各具風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石橋的拱很高很高,有幾座拱橋甚至高過屋頂。當拱橋被房子擋住時,你會看到人在屋頂上行走的奇妙現象。<br></h3> <h3>高高的拱橋與映在水中的倒影連成一個完整的圓,河邊鱗次櫛比的粉墻黛瓦,便成了這圓框里的一幅水墨畫。 </h3> <h3>河水倒映著兩岸的古老建筑,老屋承載著歷史的沉淀,千百年來,南潯用自己的節奏靜靜地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在這里,你可以觸摸到時間緩慢的節奏,感受到輕柔水鄉的治愈魔力。</h3> <h3>這里也是攝影愛好者喜歡的地方,因為景隨步移,總有拍不完的畫面。</h3> <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于十九世紀初的南潯絲業會館。<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清朝時期,南潯是中國最大的蠶絲貿易中心,而南潯輯里絲是優質品牌的代名詞,在1851年,輯里絲就在英國倫敦首屆世博會上獲得金獎,1915年,輯里絲與茅臺酒同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我的前半生曾和絲綢業有過很深的緣分,卻從來不知道輯里絲的傳說和這段值得驕傲的歷史,是南潯太低調還是歷史隱去得太快?</p></h3> <h3>蠶絲業的發達成就了南潯一大批大賈巨富,根據財富擁有量的多少,民間形象地稱之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真的難以想象這個交通不便的小鎮曾經富可敵國,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時,南潯絲商群體的近百位巨富手中握有白銀資本八千萬兩,而當時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只在七千萬兩白銀之間。</h3> <h3>因和海外通商接觸西方文化頗多,風流儒雅的巨富們把西方文化引入建筑和生活之中,古典婉約的水鄉,便多了一份西洋味道。</h3><h3>劉氏梯號、張石銘故居......,庭院深深的民宅舊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西洋風的生活方式,無一不讓你感受到當年南潯古鎮的雍容華貴。</h3> <h3>小蓮莊,是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總占地27畝,其中外園主體的荷花池占10畝,不必細說里面的亭榭樓閣,曲橋長廊,荷花盛開的季節一定是它最燦爛的時候。</h3> <h3>小蓮莊碼頭。綠柳如煙中,接客的烏蓬船排成一溜。這條河道跟運河相通,當年的舟船可以從這里直接上岸,進入小蓮莊。</h3> <h3>曾經激動億萬國人的《哥德巴赫猜想》讓我們記住了兩個人的名字,陳景潤和徐遲。南潯正是著名作家徐遲的故鄉。</h3><h3>徐遲在晚年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江南小鎮》里,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贊美他的故鄉南潯。“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水風車,水晶晶的桑樹園、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石拱橋……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池塘……”。</h3><h3>如今,又多了一個“水晶晶的店”,受到酒店前臺年輕人的推薦,來到水晶晶的店吃午餐。</h3> <h3>餐廳服務員熱心介紹當地美食小菜,原想能聽到吳儂軟語式的普通話,一張口卻是地道的北方人(笑</h3> <h3>當地小酒配當地小菜,滿滿的小落胃。</h3> <h3>輕輕走過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拱橋,看橋下搖櫓而過的輕舟;穿過一條條古色古香的街巷,去邂逅那偶爾不經意間露出的風情;或吃上一頓當地的美食;都是遇見最美水鄉的方式。</h3> <h3>寧波湯團,盧氏糕點,張記老姜糖……,老字號的味道撩撥著心里的記憶。</h3> <h3>老街就像一個開放的博物館,邊走邊看街邊的老建筑和老字號店鋪的匾額感覺很有味道,店的取名和筆墨書法詮釋了南潯厚實的文化沉淀。</h3> <h3>相比于知名度很高過于商業化的古鎮,南潯的魅力不止是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情,更是那數百年來日復一日最世俗的人間煙火。河邊隔一段就有一個石級小碼頭,浣紗杵衣,刷鍋洗碗,那恬靜的生活氣息,讓人難以忘懷。</h3> <h3></h3><h3>沿著青石板路走著走著,不經意間就走到了百間樓,這是南潯最精彩的地方。</h3><h3>樓樓相鄰,屋屋側墻相連的百間樓,蜿蜒兩岸四百余米,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建筑群展現出江南水鄉最美的一幅畫卷。</h3> <h3><p>“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清代張鎮)。這首贊美百間樓的詩描繪的水鄉生活,也許今天已無法再現,眼前如詩如畫的風景仍然美得讓人心醉。</p></h3> <h3><p>而關于百間樓的一段超乎想象力的傳說,更給詩情畫意的美景增添了引人入勝的魅力。</p></h3> <h3></h3><h3>明代禮部尚書董份歸隱南潯后,其孫子欲取南潯的嘉慶進士茅坤之女為妻。托人說媒后,茅坤家嫌棄堂堂董尚書家里的房子不夠寬敞,就遣媒人對董家人說,我家女兒陪嫁的婢女就有100多人,你董家有這么多房子讓我女兒的婢女住嗎?老尚書說,不妨,我馬上造100間樓,給你家每名婢女住一間總可以吧。遂依河而建,立屋百余間,便有了現在的百間樓。</h3><h3>傳說的真實性已無法考證,歲月的洗禮使得它變得更加醇香濃郁。</h3> <h3>夕陽的余暉在長長的廊檐上留下一段段金黃色的光芒,河水也被染成了橙黃色,我們是在最佳的天氣、最佳的時間段,走進這最美江南水鄉風景的。</h3> <h3><p><br></p></h3> <h3>如今百間樓居住著南潯當地的居民,沿著長廊走過去,看到不少居民利用自家前廳開的家庭餐廳,在自家的小碼頭擺上小桌椅,可以坐在這里,吃著水鄉家常飯菜,看著運河向東流去,切切實實地感受枕水人家的日常生活。</h3> <h3>行走在百間樓,猶如穿越了時空。以古色古香為背景,穿著古典服裝擺著各種POSE的游客,有時甚至包括自己,都會成為別人眼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h3> <h3>夜幕降臨,紅燈籠漸次亮起,在燈光倒影下,夜晚的南潯古鎮顯得繁華起來,精心設計的燈光,把南潯打造成了人間天堂。</h3> <h3>從南潯回來已過了近10個月,最近整理照片,仍覺得回味無窮。好照片太多,第一次感到美篇的100張照片上限不夠用,經過艱難的“斷舍離”,挑選了100張照片編了這篇游記。</h3><h3>我認為,南潯離世界級旅游小鎮的距離已不遠,希望今后的開發能使它變得更舒適更好,同時希望不要過度開發,保持古鎮的原汁原味才是王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SHOW|
武陟县|
成安县|
固阳县|
宝清县|
花莲市|
建德市|
那坡县|
凤山县|
固安县|
贵定县|
龙山县|
青浦区|
巴林左旗|
屏东县|
南漳县|
浑源县|
长宁县|
江山市|
府谷县|
安陆市|
互助|
五华县|
买车|
宜阳县|
石嘴山市|
安乡县|
白银市|
长乐市|
布尔津县|
临安市|
海阳市|
越西县|
和田市|
黄骅市|
西吉县|
广水市|
小金县|
多伦县|
北碚区|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