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老家父母家拿回的老照片,過去農村都是這樣展示的,家家都是這樣的,歲數大的都見過</h3> <h3>這張照片是我在包頭機械工業學校拍攝的一張照片</h3><h3>今天我的大哥亦師亦友孫小智寫的《過年》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有滋有味的生活,尤其是過年的記憶……下面這張照片是17歲在包頭機械工業學校上學時拍照的</h3> <h3>這是我小時候55年前的一張照片,很是珍貴,爸爸周寶春在北京通州西馬各莊村里當電工,因此我比較奢侈,手里還拿著一個大改錐(農村土語)現在叫螺絲刀。</h3> <h3>這張照片是我在通縣西馬各莊小學上大概三年級,那天是下放干部的親戚(他家的孩子在我們小學,她叫盧紅)從北京城區來到我們村小學,給十幾個小同學拍了照,老師說沒有交卷了,我沒有爭取到拍攝,我很羨慕啊,中午回家和爸爸說,我也要拍一張,爸爸趕緊帶著我到學校,和校長和城里來的人說,他們說!:有,還有交卷,可以拍一張,因此就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在小學老師辦公室的小學生的我。</h3> <h3>這也是在包頭上學期間拍照的,書生氣很濃的,當時也就是16歲吧</h3> <h3>1977中國恢復高考,我是1978年中國第一次恢復中考(農村人可以考中專),我在大杜社中學以出類拔萃優異成績考上包頭機械工業學校(當時是五機部軍工直屬,后畢業分配到北京通州區紅旗機械廠代號五四二四軍工企業)熱處理專業,震動了整個中學整個村莊,爸爸周寶春高興的不得了,大宴鄉里鄉親。這張照片是在學校的大門口拍照的</h3> <h3>這張照片是孫小智養父養母家通縣牛堡屯老家他曾經居住的老房子的照片</h3> <h3>過年(1)作者:孫小智</h3><h3>過年!啥時才過年?</h3><h3>小時候留下了一個印象,似乎過年只是度過年三十兒,人們稱作”除夕”的那個晚上才叫過年!</h3><h3>初一到正月只不過是過年的陪襯!</h3><h3>一年一年~年年過年!可記得住又有多少次呢?</h3><h3>那些年,還沒成家,年 是那樣那樣過的...</h3><h3>成家了!年 過的又是那樣那樣的...</h3><h3>如今,老人都陸陸續續走了,這年......</h3><h3>(2)</h3><h3>過年(2)</h3><h3>那一年隊里開始有了副業,往城里送鐵絲網。監獄?拘留所還是工地?不知道!管他呢!我只管在家里砸鐵絲,馬車從城里拉來一車車的捆綁腳手架后廢棄的小拇指粗絞成一團的鋼絲,用8吋的克絲鉗辦開再用錘子一根根砸直交到隊里,十斤給記上一個工分!那一年跟老爹一起砸了有幾百斤,年底家里的總工分比往年多了不少!別人家人口多,工分更多!隊里有錢了!按預算比往年要多一倍的收入!分值將超過一元錢/10分!</h3><h3>五隊的社員們興奮的期盼著分錢的那一刻。</h3><h3>公社不批!等!還不批!再等!</h3><h3>胳膊擰不過大腿!臘月廿九,再也擰不過去了[快哭了]</h3><h3>9毛錢也認了!畢竟比往年多!</h3><h3>上午分紅!下午殺豬!</h3><h3>我拉著老爹旳衣角擠在圍著會計的周圍,羨慕地看著別家幾百幾百的領走那些花花綠綠的票子!輪到“老鳳安”的叫起,老爹訕笑著接過八十幾塊錢,(這是幾年來最好的一個年頭啦)轉身拉著就我回家,給老娘也看看!</h3><h3>爹給了我幾塊錢,過年了!</h3><h3>跑到街里,黑棗!柿餅!關東糖!動物餅干!小炮仗!小紙燈籠!小蠟燭!鉛筆!橡皮!練習本!洋畫!還有一把能呲水的塑料小水槍?? ...</h3><h3>晚上,煤油燈下,一年只一次的一肉丸的餃子,老爹老媽嗞的一聲二鍋頭頭響聲,黑黑的村里噼里啪拉的炮竹聲驚天的二踢腳及火光不時照亮的村落......小燈籠里小蠟燭跳動的火苗引著我跑到一個個小伙伴的家里......</h3><h3>干嘛去?不知道?玩唄!</h3><h3>老爹老娘在坑頭上苦苦的合計著過了年怎么辦?我知道嗎?不知道!</h3><h3>就因為我是孩子?</h3><h3>[囧][大哭][大哭][大哭]</h3><h3>過年(3)</h3><h3>我擠在大人中間</h3><h3>今天分錢!</h3><h3>隊長管理秩序</h3><h3>會計拿著算盤</h3><h3>張家八千工分</h3><h3>分得五百大元!</h3><h3>李家也不遜色</h3><h3>捻開一摞清點!</h3><h3>一家家興高采烈</h3><h3>煙袋鍋冒出舒心的青煙!</h3><h3>臨到老父鳳安</h3><h3>工分少的可憐</h3><h3>三人頂一勞力</h3><h3>最多幾十塊錢</h3><h3>屋子里一片唏噓</h3><h3>只留下夕陽西下的調侃</h3><h3>這畢竟是一年的活命錢!</h3><h3>.........</h3><h3>除夕的飯它是宴</h3><h3>犒勞一年的疲憊</h3><h3>慶賀掙扎到今晚</h3><h3>豆餡餑餑攤雞蛋</h3><h3>白面餃子一肉丸</h3><h3>廉價二鍋頭</h3><h3>直須口里灌</h3><h3>土坑上、油燈前</h3><h3>兩老一小大口咽</h3><h3>香啊!解饞!</h3><h3>辣啊!除煩!</h3><h3>管它明夕是何年!</h3><h3>先飽了今天!</h3><h3>感謝你蒼天!</h3><h3>讓俺過過那</h3><h3>那有滋有味的年</h3><h3>干 干...</h3> <h3>孫小智 男 64歲</h3><h3>退休前北京茨浮電氣有限公司營銷總監</h3><h3>現任職務:</h3><h3>中國楹聯學會會員</h3><h3>中國楹聯學會書法委員會委員;</h3><h3>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h3><h3>中國商界文聯會員</h3><h3>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理事</h3><h3>黎晶文學藝術研究會理事</h3><h3>中國國藝書畫院院士</h3> <h3>孫小智 筆名曉志 ,1953年生于北京,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80年代曾向李華錦、盛錫珊、彭仕強、岳志浧、楊沛等老師學習過書畫詩聯。并于2015年正式拜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首都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黎晶先生為師,系統研習中國書法。</h3><h3>現為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2014年起經通州書協推薦,分別在靛莊、官園、碼頭、民族、小張灣、永樂店中心、馬駒橋中心等小學講授軟、硬筆書法。</h3><h3>1989年參加在太廟舉辦的北京市消防杯書畫展,國畫漓江春雨入展、書法作品被評為三等獎。</h3><h3>書法作品入選中國郵政、中國電信、移動、聯通聯合出品的2014年紀念祖國成立65周年、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及2016年慶祝建黨95周年限量版紀念郵冊。</h3><h3>2015年在中國硬筆書協辦學中心、人和書畫院聯合主辦的全國網絡書法大賽中獲一等獎。同年兩幅作品入編中國文聯2015年《中國當代書畫收藏年鑒》。</h3><h3>2015年楷書(為官八則)在中國行為法學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廉政文化書畫展上被評為優秀作品。</h3><h3>2016年行草對聯(風凌松上見明節)在CCTV-4中國文藝欄目展示并被聶耳紀念館收藏。</h3><h3>作品欣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扎鲁特旗|
宜阳县|
密山市|
兰州市|
聊城市|
六盘水市|
翁源县|
黑水县|
丁青县|
南汇区|
吉安县|
六枝特区|
集安市|
襄城县|
阳谷县|
霍山县|
宁阳县|
鲁山县|
饶河县|
铜鼓县|
淮安市|
调兵山市|
抚宁县|
静安区|
利辛县|
达尔|
华安县|
舒兰市|
盐亭县|
扶沟县|
房产|
福海县|
潢川县|
平湖市|
楚雄市|
南澳县|
侯马市|
甘肃省|
泰宁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