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均為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3> <h3>小時候,總以為頭頂的云跟著我在走,我篤定它的忠誠。</h3><h3><br></h3><h3>長大后,才發(fā)現,是那個仰望天空的自己在追著云跑,在歲月里一遍遍尋找曾經夢里的青山綠水、云淡風輕罷了。</h3> <h3>兒時,趴在窗臺上,看窗外呼嘯而過的北風卷走老樹上最后一片葉子,不由得在心里為那葉子歡愉不止。總覺得那掙脫了線的風箏是多么自由,外面的世界無比寬廣。</h3><h3><br></h3><h3>長大后,才發(fā)現,斷線的風箏是不會飛得高遠的,無根之木不足以頂天立地。</h3> <h3>曾經,我久久地注視過一株長在山石縫里的小樹苗,暗暗思忖:是怎么樣的毅力和決心讓一株樹苗在如此艱難地情況下決絕不屈的生存下來呢?</h3><h3><br></h3><h3>直到有一天我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恍然悟到:每一種境遇都是生命的饋贈,與其頹廢,不如活出一番新地天地。或許這才是一顆明智地靈魂應有的選擇。</h3><h3><br></h3><h3>就像作家在書中寫到的那樣: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地挑戰(zhàn)卻不可須臾或缺。</h3> <h3>母親曾養(yǎng)過一盆曇花,莖葉無比肥碩。在某個繁星滿天、夜深人靜地夏夜,它出其不意地開出一朵碩大的、乳白色花,芳香四溢,看到花開時的那驚喜足以填滿睡夢。但清晨再去看它,卻早已枯萎了。</h3><h3><br></h3><h3>那歷經嚴寒酷暑換來的短促芬芳,未必留下了什么,卻也耗盡了平生力氣。有時候,來過,綻放過,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有些人,光是生活,就已花光所有力氣。</h3> <h3>村邊的田里,曾經種著一片油葵,矮矮地莖稈上頂著一個巨大的圓盤,就像動畫片里的大頭兒子般招人喜歡。早晨的時候,看它,那一盤黃花朝向東方。中午的時候,它早已含羞的轉向了南方。傍晚的時候,它卻轉向了西方。</h3><h3><br></h3><h3>想起那年看舞蹈《千手觀音》,被領舞女子清秀的面容和曼妙地舞姿所吸引。后來才知道那個叫邰麗華的女子是聾啞人。一個兩歲失聰的人,在無聲地世界里能練習出如此優(yōu)美地舞蹈,背后的付出和艱辛,或許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但是足以令我們心生敬畏。</h3><h3><br></h3><h3>《圣經》里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世界或許是那么不公平,卻又充滿變數,時常會閃現可愛地光芒!但只有一顆朝向光明地靈魂,才會心生明亮和希望啊!</h3> <h3>歲月總在不經意地瞬間,投下它精神矍鑠而閃亮地眸子,如果你正好經過,那奪目地光,照亮的或許不僅僅是一小片天空,心的遠方足以溫暖暗夜和寒冬。</h3><h3><br></h3><h3>作家史鐵生說,上帝讓他終生截癱就是為了讓他從目的轉向過程。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如此呢?從目的轉向過程,一路的風景使生命豐盈。</h3><h3><br></h3><h3>在我們努力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這個世界時常戴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但這并不妨礙我們伸手去掀開它,奔向逐漸清晰地遠方。然后如羅曼·羅蘭所說:“看清了這個世界,而后愛它。”</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苗栗县|
中超|
莒南县|
龙川县|
益阳市|
衡阳县|
宜章县|
淮南市|
上虞市|
永平县|
新蔡县|
宁晋县|
兰州市|
奉新县|
二连浩特市|
泰州市|
弥勒县|
榆社县|
大竹县|
伊金霍洛旗|
措美县|
蛟河市|
江津市|
广平县|
奉化市|
上犹县|
静宁县|
巢湖市|
安达市|
稻城县|
成安县|
伊金霍洛旗|
沙雅县|
休宁县|
东兴市|
额尔古纳市|
衢州市|
长宁区|
嘉善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