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34座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標誌性建筑

恒山

01.北 京--天 安 門 <h3>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為明代皇城的正門“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更名為天安門。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天安門從此成為新中國的象征,是國家舉辦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h3> 02.天津--天塔 <h3>天塔位于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衛津南路匯合處,水上公園對面。</h3><h3><br></h3><h3>天塔總高度415.2米,占地300畝,為亞洲第六、中國第三高塔,高于北京的中央電視塔。</h3><h3><br></h3><h3>天塔于1991年建成,聳立于碧波與云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稱。</h3> 03.上海--上海東方明珠塔 <h3>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mp; TV Tower)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于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筑于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h3><h3><br></h3><h3>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游景區。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h3> 04.重慶--解放碑 <h3>解放碑全稱“人民解放紀念碑”,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商業區中心部位,民族路、民權路、鄒容路交匯處,是重慶標志性建筑之一,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h3><h3><br></h3><h3>解放碑于1940年3月由國民政府興建,高26米(七丈七尺,象征“七七”抗戰),意指堅決抗戰的精神豐碑,命名“精神堡壘”。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在“精神堡壘”原址上修建了“抗戰勝利紀功碑”,1950年由劉伯承改題“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解放碑特有的歷史內涵,牽動著人們景仰的目光,在海內外具有非凡的影響。</h3> 05.石家莊--藝術中心 <h3>河北省藝術中心。整個工程占地44.62畝,總建筑面積32059平方米,總投資3.2億人民幣。于1997年9月28日開工建設,1999年10月投入使用,是“九五”期間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全國一類演出場所,坐落于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裕華西路13號。 主體由大劇院、音樂廳、8000多平米的文化廣場、4000多平米的地下停車場以及藝術沙龍組成。</h3> 06.太原--雙塔寺 <h3>永祚寺雙塔,又名凌霄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向山腳畔。永祚寺內的兩塔猶如一對孿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雙塔還有一個美麗動聽的別稱—文筆雙峰。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先建的“文峰塔”,一個是后建的“舍利塔”。雙塔巍峨俊秀,是我國雙塔之最。</h3> 07.呼和浩特--金剛座舍利寶塔 <h3>金剛座舍利寶塔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建造于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8世紀)。 該塔以磚石為結構建造,塔高約13米,建造在臺基上的長方形金剛座,下面是須彌座,束腰部分是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座身下部鑲嵌蒙、藏、梵三種文字所書的金剛經文,字體非常工整,刻工講究、細致;上半部分是千佛龕,龕有一個佛像坐著,兩旁為寶瓶柱,龕上為梵文六個字的真言,南面正中開著券門,門旁是四大天王。</h3> 08.沈陽--沈陽故宮 <h3>沈陽故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中心,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h3><h3>清朝遷都北京后,故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后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宮殿亭臺樓閣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間,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格局面貌。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沈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br></h3> 09.長春--南湖四亭 <h3>吉林長春南湖公園位于市區西南部,占地約222公頃,湖面92公頃,是長春最大的公園,建于1933年。</h3><h3><br></h3><h3>  公園內湖水清澈,岸柳垂青,花香鳥語,四季分明,曲橋亭榭,勝似江南。如果站在南湖大橋上倚欄北望,眼前便出現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看上去好象盛開在水面上的一簇簇飄動的鮮花。各種回橋亭閣與湖光林色相映成韻,令人留連忘返。</h3> 10.哈爾濱--索菲亞教堂 <h3>索菲亞教堂坐落在東北名城哈爾濱,始建于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的隨軍教堂,全木結構,占地面積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h3><h3>景區總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由索菲亞教堂展館、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建筑藝術廣場、中心休閑廣場、地下多功能廳五個部分構成,是哈爾濱市新興的旅游景區。標志性建筑是索菲亞教堂,建筑風格上整體屬拜占庭風格,主穹頂、鐘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 景區內建有現代化專業展館,近千幅美的圖片展示著文化名城哈爾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比例為1:600、面積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規劃沙盤,運用了聲、光、電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繪了未來哈爾濱的宏偉藍圖。<br></h3> 11.南京-夫子廟 <h3>南京夫子廟位于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h3><h3><br></h3><h3>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筑。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h3> 12.杭州--雷峰塔 <h3>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黃妃塔、皇妃塔、西關磚塔,位于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為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稱“雷峰塔”。</h3><h3><br></h3><h3>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練法力,終于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h3><h3><br></h3><h3>舊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h3> 13.合肥--安徽廣電新中心 <h3>安徽廣播電視中心(Anhui Radio and Television Center),又名安徽廣電新中心、安徽廣播大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龍圖路666號;2013年6月10日,安徽廣播電視中心全部完工。</h3><h3><br></h3><h3>安徽省廣播電視中心分為東西兩區,中間有南北向懷寧路通過。西區上部結構由綜合樓,多功能演播大廳,2000米演播廳三部分組成,上部各自獨立,共用一層地下室。安徽省廣播電視中心占地面積16.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7833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48736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46層,建筑總高301.7米,主體結構高度226.7米,附屬結構13米,天線發射塔62米。</h3><h3><br></h3><h3>2018年,安徽廣電新中心項目東區主樓大堂及附屬用房內裝飾工程施工獲得安徽省建筑工程裝飾獎。</h3> 14.福州--白塔 <h3>福州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矗立在于山西麓,與烏山烏塔遙遙相對。塔南有白塔寺,為宮殿式建筑。</h3><h3>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斗栱、云楣、棟梁、欄桿都經過精雕細刻,塔壁和門扉還繪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塔被雷火焚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因為外面涂上白灰層,故稱白塔。由塔內旋梯攀援登頂,可鳥瞰榕城景 色。從定光塔寺大殿東邊石徑,可以登上于山第一峰補山。山腰有一方形的萬象亭,亭畔巖石盤立,重疊成趣。椅欄西望,烏山聳翠,古塔峭拔。南宋詞人辛棄疾在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時,重陽登九仙山,有《西江月》一詞:“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能得幾多愁,只有黃花依舊。 ”</h3> 15.南昌--滕王閣 <h3>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h3><h3><br></h3><h3>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h3> 16.濟南--泉城廣場 <h3>泉城廣場是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的中心廣場,坐落于濟南市中心繁華地帶。它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臨趵突泉,東眺解放閣。廣場東西長790米,南北寬280米,占地面積330畝,約22萬平方米,主體面積270畝。地上綠化面積8萬平方米,水面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面鋪裝達12萬平方米。</h3><h3><br></h3><h3>自1999年建成以來,泉城廣場多次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外友人以及全國各地代表團,也是舉辦的各類大型公益性活動和宣傳活動的首選之地,已成為濟南乃至山東省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h3><h3><br></h3><h3>2002年8月,泉城廣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聯合國國際藝術廣場”稱號,泉城廣場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城市廣場。</h3> 17.鄭州--二七紀念塔 <h3>二七廣場,位于鄭州市區中心商業繁華區,周圍百貨商鋪林立。二七紀念塔是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國內外游客必游之地。</h3><h3>二七廣場上的主要景點就是二七紀念塔,這是為紀念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高63米,共14層,塔頂建有鐘樓,六面直徑2.7米的大鐘,整點報時演奏《東方紅》樂曲。塔內一邊是旋梯,一邊是展室,可以到塔頂登高遠眺。</h3> 18.武漢--黃鶴樓 <h3>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h3><h3><br></h3><h3>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后,三國歸于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h3><h3><br></h3><h3>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筑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h3><h3><br></h3><h3>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云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筑。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h3> 19.長沙--岳麓書院 <h3>岳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書院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br></h3><h3>岳麓書院歷經千年而弦歌不絕,學脈延綿。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岳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岳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岳麓書院”四字門額。嗣后,歷經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并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中華民國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仍就書院基址擴建至今。</h3><h3><br></h3><h3><br></h3> 20.廣州--“小蠻腰” <h3>廣州塔(英語:Canton Tower)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于廣州市海珠區(藝洲島)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僅次于東京晴空塔,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h3><h3><br></h3><h3>廣州塔塔身168米–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處設有旋轉餐廳,是世界最高的旋轉餐廳。塔身頂部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最高摩天輪。天線桅桿455米~485米處設有“極速云霄”速降游樂項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樂項目。天線桅桿488米處設有戶外攝影觀景平臺,是世界最高的戶外觀景平臺,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觀景平臺,以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447米的“天空之蓋”的高度。</h3><h3><br></h3><h3>廣州塔隸屬廣州城投集團,由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團負責施工,總建筑面積114054平方米,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10月1日正式公開售票接待游客。廣州塔有5個功能區和多種游樂設施,包括戶外觀景平臺、摩天輪、極速云霄游樂項目,有2個觀光大廳,有懸空走廊,天梯,4D和3D動感影院,中西美食,會展設施,購物商場及科普展示廳。</h3> 21.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h3>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發展迅速的青秀區中心地帶,總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包含了18個大小不同的展覽大廳,標準展位5500個。</h3><h3><br></h3><h3>設有可容納1000人的多功能大廳3個,100人以上的會議室5個,各種標準的會議室8個,并配備餐廳、新聞中心等配套用房。項目于2001年動工興建,2003年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于2005年竣工。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由主建筑、會展廣場、民歌廣場、行政綜樓等組成,其中主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5.21萬平方米,由會議、展覽和大型宴會廳三部分組成</h3> 22.海口--世紀大橋 <h3>世紀大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北路向北延長線上,主橋跨越海甸河,南端和濱海立交橋相接,北引橋與海甸島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橋全長2663.606米,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游景觀和城市標志性建筑,促進海口市旅游業的發展。</h3> 23.成都--廊橋 <h3>廊橋位于府南河交匯口南河上游135米處,橫跨府南河,橋跨主體長81米,寬23.6米,于1996年在原古安順橋舊址基礎上重建,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商貿、餐飲、行人功能為一體的景觀橋,取“天上鵲橋,地上廊橋”之意命名。</h3> 24.貴陽--甲秀樓 <h3>甲秀樓在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h3><h3><br></h3><h3>甲秀樓始建于明朝,后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并恢復原名。現存建筑是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的。</h3> 25.昆明--東寺塔 <h3>東寺塔位于昆明市書林街,是南詔國時期的古塔。東寺塔全高40.57米,東寺塔是昆明最早古塔之一,塔頂四角立有4只銅皮做成的鳥,俗稱金雞,所以也有“金雞塔”之稱。東寺塔今在書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形制與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兩塔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在現代化建筑的襯托下,更顯得古樸蒼勁。兩塔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h3> 26.拉 薩--布達拉宮 <h3>布達拉宮(藏文:??????,藏語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h3><h3><br></h3><h3>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據說源于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建筑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余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h3><h3><br></h3><h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h3><h3><br></h3><h3>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游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h3> 27.西安--鐘樓 <h3>西安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墻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于今址。</h3><h3><br></h3><h3>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h3><h3><br></h3><h3>1956年8月6日,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28.蘭州--黃河第一橋 <h3>在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黃河上,距蘭州古城西北1公里,有一座貝雷式鋼桁架公路橋,這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也是僅次于上海外白渡橋的全國第二座城市鋼橋。</h3><h3>白塔山黃河鐵橋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橋長230多米,寬7米多,平行弦桿貝雷式鋼桁架為橋體,石墩石臺,共有5跨。橋面上鋪2層木板,兩邊有扶欄,“旁便徒行,中馳輿馬”。橋的兩端建有牌坊,上面橫匾分別題有“三邊利濟”,“九曲安瀾”的字樣。</h3><h3>白塔山鐵橋建成以前,原址曾有一座鎮遠浮橋,是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為軍事目的首次建成的,成為西部和西北各省來往的要道。但由于冬天黃河結冰,浮橋難以常年使用,每年都要冬天拆掉,夏天再建,很不方便,清朝官員很早就商議請外國商人修建黃河鐵橋,但因索價太高而未能實現。</h3> 29.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h3>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寺院占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占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破壞,又不斷修建,現存的建筑是1913年時重建,1946年時改建并擴建,1979年時又重修,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筑和民族風格的建筑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穆斯林進行禮拜。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致,莊嚴肅穆, 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h3> 30.銀川--鼓樓 <h3>銀川鼓樓又名四鼓樓,始建于清道光元年,革命紀念意義的古代建筑物;寧夏和銀川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銀川鼓樓 坐落在銀川市解放東西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交叉處的鐘鼓樓,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樓總高 36米,占地576平方米。由臺基、樓閣、角坊組成。臺基呈正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筑。臺基四面辟有寬5米的券頂門洞,中通十字,與解放東西街、鼓樓南北街相通。四面洞額有石刻題字,東曰“迎恩”,南曰“來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極”。東面門洞兩側各辟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為“坤闔”,內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題為“乾辟”。從北券門沿券砌暗道石階可登至臺基之上。臺基中心建有十字歇山頂重檐三層樓閣,每層樓閣四面圍以環廊。登臨閣上,扶欄眺望,銀川景色,盡收眼底。樓閣頂脊飾以龍首,中置連珠,呈二龍戲珠之勢,別具情趣。仰觀鐘鼓樓,挑檐飛脊,高聳秀麗,造型生動,頗為壯觀。</h3><h3>鐘鼓樓臺基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并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寧夏地方紳商捐資在臺基上又建了三層樓梁架,后因“款絀停輟”。直到民國6年(1917年),才由寧夏縣知事余鼎銘接續重建,并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落成后的鐘鼓樓,曾懸大鐘一口。</h3> 31.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 <h3>新疆國際大巴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集伊斯蘭文化、建筑、民族商貿、娛樂、餐飲于一體,是新疆旅游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h3><h3><br></h3><h3>新疆國際大巴扎于2004年入選烏魯木齊市“十佳建筑”,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筑風格,在涵蓋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時代感的基礎上,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h3> 32.香港--中銀大廈 <h3>中銀大廈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由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設計,位于香港中西區金鐘花園道1號。</h3><h3><br></h3><h3>中銀大廈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4高的建筑物,僅次于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總建筑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結構采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h3><h3><br></h3><h3>中銀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墻代表長城,代表中國。</h3> 33.澳門--大三巴牌坊 <h3>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圣保祿大教堂遺址(葡萄牙語: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祿教堂,于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遺址。</h3><h3><br></h3><h3>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h3> 34.臺北--101大廈 <h3>臺北101大樓(Taipei 101 building),前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又名臺北101、臺北金融大樓,位于臺北市信義區,坐落于臺北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信義廣場,北依信義21號公園,西近富士洋行,南靠臺北捷運信義線。</h3><h3><br></h3><h3>臺北101大樓占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座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層的商業裙樓和5層地下樓面,每8層樓為1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筑整體,建筑面積39.8萬平方米。</h3><h3><br></h3><h3>2011年,臺北101大樓獲得了美國LEED白金級認證綠色建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隆回县| 定西市| 三门峡市| 岑巩县| 安庆市| 咸阳市| 德惠市| 宁津县| 桐柏县| 上蔡县| 潮安县| 当涂县| 和顺县| 曲阳县| 镇沅| 霍城县| 喀喇| 册亨县| 泸州市| 伊川县| 肥东县| 苏尼特左旗| 砚山县| 溆浦县| 五常市| 顺平县| 宣汉县| 丹江口市| 黄龙县| 资源县| 巴林右旗| 合作市| 荣昌县| 海盐县| 沿河| 上思县| 武强县| 大方县| 明光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