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h3>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過了春節就是新的一年。無論過去的一年失敗與挫折,煩惱與憂傷,患得患失都會祈求在新的一年成為過去,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老家人過新年時,大年三十晚上人們在家里開家庭會,在溫暖的爐火旁邊,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甚至在雪霽瑯瑯的夜晚話年景,雖然日子一天天這樣艱難而困頓,但希望總是遙守可望。甚至又一個新年到來時,日子好像還沒有多大起色,但人們還是在新年來臨的夜晚暢想未來,只會想著日子越來越好,就像每年門楣上的春聯掉了又貼,貼了又掉,年年如此,但那一刻貼春聯的人心情是多么喜悅。</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小時候在老家過年,年的氣息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拜灶神就開始了,點上幾柱香,跪在灶火前,嘴里說著“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之類的話。二十三一過,年的氣息就開始濃了,村里人開始磨面,做豆腐,發年糕,蒸饃,蒸祭祀用的花饃,走親戚給長輩吃的一層層的大油饃,給小孩子蒸的小動物花饃,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做豆腐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是一件繁瑣又辛苦的事情,首先將豆子選好,泡在水里直到豆子發軟,找來一個手推的小石磨,放在一個搭著長條形木框的大缸上,然后用一個小勺子從盆里舀些豆子放到磨眼里,手推石磨,一會兒磨碎的豆汁順著石磨之間的縫隙像線一樣流下來,連續不斷地流進缸里,看似美妙,其實推磨是很辛苦的。推一會,胳膊就發酸了,多半天才能推兩升黃豆。這邊推磨,那邊大鍋就開始燒水,灶膛的火將窯洞映的亮堂堂,溫暖又溫馨。在鍋上支一塊平滑的木板,上面鋪一塊粗布做的籠布,四角提起,然后一個人將磨好的豆汁倒進籠布,倒了幾瓢后,兩人緊拉布角,使勁擠壓,將豆汁擠到鍋里,剩余的豆渣以后喂豬。豆子磨完了,豆汁也擠完了,就開始用大火燒鍋,一會兒功夫,鍋里的豆汁滾開,就用提前準備好的鹵水點豆腐,鹵水是從土墻墻根鏟的細土,放在桶里攪勻沉淀,等到鍋開后點豆腐。這種土看起來不太衛生,但點的豆腐細嫩,可口?,F在已經沒人用這種土方法做了,但現在的豆腐不太好吃。鍋里的豆腐點好以后就聚在一起,再舀到籠布里壓實,等豆腐稍微涼了,就可以打開,切上一塊,放在手掌上用刀打成一小塊一小塊,倒進碗里,放點醬油,醋,蔥花辣子調好的汁,味道很好的。當地人把這叫“開鍋豆腐”,好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胃不好受。一句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說的就是這種開鍋豆腐。</h3> <h3>豆腐做好了,許多人就打掃房子,用白紙糊窗子,把去年風吹雨淋的舊紙鏟掉,重新抹上漿糊,貼上白紙,房子里亮堂多了,巧媳婦,俊女子會在白生生的窗欞間貼上五顏六色的窗花,花鳥蟲魚,生動活潑,透露出過年的喜慶。很留戀那時家家戶戶窗戶上漂亮的剪紙,自己用毛筆寫的春聯,門上貼著秦瓊和敬德威風凜凜的門神,還有墻上貼著那些楊柳青的年畫,這些色彩斑斕的顏色永遠留在了記憶深處,難以忘記。</h3> <h3>北方人過年關鍵在一個過字,在于充分享受過年的過程,人們喜歡融入其中,樂在其中。從打掃屋子開始,主婦們顯示出了一家之主的能耐,洗洗涮涮,大碟子小碗,洗出來很多,平時閑置不用的,只有過年才能派上用場。窗戶的玻璃透的好像是沒有裝玻璃的,衣服,床單被罩,大件小件花花綠綠地曬在太陽底下,散發著皂香。過年其實就是讓人沐浴,潔凈的過程,洗澡,理發,擦洗家具,只有如此,才能心情愉悅地迎接新年的到來。主婦們最忙的是上街采購年貨,大到雞鴨魚肉,各種海鮮,小到時令果蔬,干果糖果,飲品樣樣不能少。時代變化了,農村雖趕不上城市,但過年家家的餐桌上這些東西都少不了,吃不了也都擺到桌上,圖的就是個年味。</h3> <h3>過年是讓人心靈回歸的過程,過年是空前遷徙的時候。每年春運成為上至國家領導,下到平頭百姓關注的一件大事情,每天晚上的電視新聞里總是人頭攢動,腳步匆匆。艱難程度讓人們的眼角濕潤。許多在南方打工的人每年在這個時候準時像候鳥一樣回遷,回家的旅途是辛苦的,回家的心情是渴望地,無論外面刮風下雪,售票窗口有多長的人排隊都在耐心地等待。無論火車里空氣渾濁,無立足之地,一切疲勞都能忍受。過年的時候,一般人都會選擇回家過年,就如一首歌唱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一方面是老家的年味更濃,而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情結里有一個團圓 的概念,千百年來,這種感情植于心中,化解不開。春節在中國人心里被賦予團圓,祥和的精神?;丶业哪_步是匆匆的,回家的心情是迫切的??傆幸环N力量驅動我們回家,總有一種親情讓我們難以釋懷。過年是親情被充分釋放的日子,過年是全家和和美美的日子。過年了,老人們忙前忙后,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就是盼望兒女都回來團團圓圓,享受天倫之樂。過年對許許多多的在外工作的人來說,是讓心靈回歸的過程,是情感充電的過程?;丶铱纯蠢习掷蠇專o老人買上一瓶好酒,那種心情是快意的。給媳婦孩子買上好看的衣服,給小孩子買玩具,都會使這個家庭享受最美的溫馨,快樂!還有一些人因為工作的緣故,不能回家過年,那對他們來說是很難受的事情。傳統的力量很強大,不能回家過年總覺得缺少了什么,好吃的都吃了,好穿的都穿在身上,就是找不到回老家過年的感覺,只有回到老家,看到自己家那裊裊的炊煙,看到家鄉的山山水水,吃著老爸老媽做的飯菜,才感到回家過年的感覺真好。</h3> <h3>現在過年是人們互相促進情感的過程。無論城里鄉下,人們都借春節這幾天走親訪友,七大姑,八大姨,每家的東西都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城里的人走親戚,到誰家如果不提上幾百元的東西,那是拿不出手的,顯的自己不夠誠意。許多人不堪重負,為人情所累。世風故此,誰也不能免俗。小時候在農村走親戚時,大家日子都過的緊巴,走親戚都是蒸上雪白的饅頭,條件好的再提上點副食,廉價的軒轅特曲之類的酒。去親戚家不呆上二天三天的不回家,那時農忙的時間較多,只有過年的時候,大家在一起拉拉家常,互訴衷腸?,F在人走親戚,只能保證禮節到,匆匆忙忙開車去,東西一放,茶水還沒喝過二遍,便起身要走。禮節到了,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卻沒有水乳交融的感覺。發壓歲錢是老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正月里見面,寒暄未畢。便是發錢,許多作父母的就在這種微妙的心情中把一張張嶄新的票子發給小孩子,很自然的禮節。大家都不會推辭。小孩子一般會甜甜地說,謝謝姑姑,謝謝小姨的話。家家都有孩子的時候,便成了錢的互換,你給我孩子一百,我給你孩子少不了兩個五十。沒有孩子的夫妻就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吃虧,雖然出手很大方,許多人也會心疼。畢竟小孩子太多了,見了小孩子,人家一個姨叫的,不發上幾十元錢,面子上過不去。小孩子是快樂的,有很多錢可以供自己支配,買玩具,買零食,大人一般不會干涉,城市里有錢人家的孩子,過個春節,收幾千的壓歲錢是平常的了,而貧困山區的小孩子一年上學的生活費幾百元錢也負擔不起。傳統的東西有時也扭曲了小孩子的心靈,過多的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愛的深淺,只會讓小孩子變得勢利。許多孩子除了花錢闊綽之外,沒有在心靈上得到一點點溫情的促進。春節在溫情脈脈的同時也讓許多在事業單位供職的人不堪重負,成了一年難過的一道檻。平時不到領導家里,過年總得去拜個年吧,提上幾百元的東西,那是拜年,不是送禮。同事都去了,你不去行嗎,不說領導怎么看你,其他人知道了都會說你不懂人情世故。所有過年的時候,小職員是累的,領導也是累的,來了總不能不應酬吧,沒辦法,中國的傳統就是這樣,到了年關,企事業單位,私營老板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開車裝上大包小包的東西,給方方面面的部門拜年,美名其曰是聯絡感情。中國的春節是有特色的,是一些達官貴人心安理得接受送禮的時節,也是一些人有所圖謀,合情合理地表達心意的好時機。中國春節是集大成的送禮時節,是名煙名酒空前暢銷的時節,只有中國的春節才可能有這么巨大的力量和魅力,讓本來溫情的節日漸漸變味。</h3> <h3>過年是國人空前消費的時候,過年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全國性的七天長假,使人們有了充分的采購年貨。自由市場,蔬菜市場上基本上是人滿為患,自行車是推不過去的,只能手提著往家里拿。各大超市里人頭攢動,人貼著人邁著碎步往超市里走,提東西的籃子過不去,只能從頭頂上舉著,人多的看不見商品。好不容易把東西拿全,付款又成了麻煩,幾十個人提著筐子在付款機那里排隊,沒有十幾分鐘是交不了錢的。為了過一個食品豐富,全家祥和的春節,這種累是值得的。城市的人行道上,許多平時在小巷子里擺攤的小販都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擺滿了各種年貨,春聯,福壽的貼畫,賣小吃的,鐵板魷魚的,糖葫蘆的生意異常火。走在街上,看不到誰手里不提東西的。春節前的城市到處都張燈結彩。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豐碩成果,物品極大豐富,春節也成了國人空前消費的時間。平時大魚大肉,過節就買些海鮮之類的,平時里白菜豆腐的,過年了大魚大肉必須買的。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大肉也要買上半吊子,冬日里舍不得吃的反季青菜也是樣樣要買的。過年有過年的好處,不是過年,人們總是像上緊了發條的陀螺不停地轉動,許多人做生意的人,平時沒有休息時間,過年了好好給自己放幾天假。平時粗茶淡飯的人,過年了就可以放開吃些好吃的。平時干農活沒機會穿干凈衣服的農民兄弟,過年里就可以容光煥發地穿上新衣服。過年是舉國歡慶的日子。除夕之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包餃子,看中央電視臺的春晚是千家萬戶做的同樣的事情。只有除夕之夜,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才顯示了無窮的魅力,歷經幾千年沉淀下來,承載了太多文化的節日,才真正體現了祥和,團聚,平安。除夕之夜,合家團圓,天人合一。回不了家的人都要在這時給家里打電話,互訴衷腸,互發短信,表示祝福和惦記,雖然平時疏于聯系,但一個短信的收到,知道彼此還惦記著自己,心里很是受用。除夕之夜,神州大地上鞭炮齊鳴,煙花飛舞。尤其是十二點春節晚會倒計時的幾秒鐘,各地的鞭炮聲震耳欲聾,舉國歡慶。新年的第一天,大家互相拜年,說一些新年快樂的話。春節的幾天,大家都不說臟話,不吵架,大人小孩彬彬有禮,有些回歸人性的淳樸。而在正月的時候,許多地方都有扭秧歌,耍龍獅,社火,跑旱船,唱大戲,熱熱鬧鬧,正月十五歡要放煙火,吃元宵。中國人有不過十五,年沒過完的心理。農民不下地,干部工人上班不安心,商場關門,飯店停業。許多中國人基本處于休閑的狀態。春節期間也是人們祭祀亡人,緬懷親人的時間,尤其是在農村,擺上牌位,點上香燭,恭上好吃的,表達對逝去親人的緬懷之情。</h3> <h3>過年是快樂的,是沒有貧窮與富貴的,窮人有窮人過年的快樂,富人有富人過年的樂趣。對與生活困難的人來說,過年能準備一頓餃子,準備一頓年夜飯就滿足了,可是富人平時大魚大肉都吃膩了,過年不知道吃什么才好呢。窮人家的小孩為過年能穿上新衣裳而興奮好幾天,而富人家的孩子經常穿著名牌,拿著幾千元的壓歲錢而沒有多高興。為什么我們總是留戀小時候過年的那種感覺?快樂總是讓你期待很久的時候,才會使你感到更快樂,而快樂讓你輕而易舉得到時會大打折扣。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在現代已經成了遙遠的歷史,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日新月異地發展。國泰民安,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年更熱鬧。許多人從心底里祝愿國家繁榮昌盛,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天天就像過年一樣,春節也能與時俱進,在享受親情快樂的時候摒棄落后的東西,讓人們喜歡春節,感受春節,樂在春節。讓春節這個傳統佳節被更多的年輕人所青睞,傳承更多中國優秀的文化元素。 </h3><h3>寫于2009年2月12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宁南县|
封丘县|
乐清市|
乌兰察布市|
柯坪县|
九台市|
延边|
诸暨市|
宁南县|
榆中县|
灌南县|
洪江市|
许昌市|
卓资县|
乐平市|
监利县|
敖汉旗|
修水县|
金门县|
潼南县|
新乡市|
靖宇县|
庆元县|
临清市|
安阳市|
左贡县|
沁水县|
大英县|
东城区|
彩票|
乐亭县|
永定县|
吉林省|
大新县|
奉化市|
炉霍县|
安新县|
元江|
巴彦淖尔市|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