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顧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發(fā)源于浙江省境的會稽地區(qū)(今浙江紹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顧</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氏,伯爵,夏、商之諸侯,今濮州范縣東南二十八里有故顧城。越王勾踐十三世孫閩君搖,漢封東甌,搖別封其子為顧余侯,漢初居會稽(今蘇州吳縣)亦為顧氏。(百度網(wǎng))</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從鼎鼎大名的三國宰相顧雍、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唐朝詩人顧況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亭林先生顧炎武,都是同一個老祖宗,其祖先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越王勾踐。(百度網(wǎng))</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上世紀初的上海灘,隨著國際商務的大規(guī)模的輸入與大量國內(nèi)移民的流入,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國際大都市。</h1> <h1>父親曾告訴我,顧氏祖先移民到上海寶山逐漸形成了顧村鎮(zhèn)。</h1><h1>我的曾祖父是非常老實的靠著推獨輪車謀生的腳夫與幫著農(nóng)家種田的雇農(nóng)。</h1> <h1>祖父顧鴻琪和祖母張雪南與我的父親顧炳鑫在三十年代的合影。</h1> <h1>我的祖父是做竹匠活的手藝人,后雇傭了村里的一批學徒開了竹匠鋪,會說洋涇浜英語與老外做修建房的腳手架與竹籬笆圍墻生意。</h1> <h1>淞滬抗戰(zhàn)期間,日寇炸毀了顧村博家橋一帶的村莊,祖父母只能帶著我父親背井離鄉(xiāng)逃難到了租界“難民收容所”。后在靜安寺附近常德路的一個茶苑頂樓的曬臺上,自己用竹子和蘆葦搭建了一個“蘆頂樓”定居生活。</h1> <h1>祖母是心底善良虔誠的佛教徒,會背誦一些佛經(jīng)與農(nóng)歷農(nóng)時節(jié)氣,會種農(nóng)田蔬菜還會使用土方治病,是靠手藝編竹籃和竹制生活用品擺攤買賣與幫人縫補衣物生活的。</h1> <h1>舊上海靜安寺門口前的古井,據(jù)說是通東海龍皇殿的。</h1> <h1>我母親陳金秀的父親是外灘海關(guān)洋人開辦的印刷工廠工人,母親在家里是長女(天然卷發(fā)),是七個兄弟姐妹的大姐,她幫著母親做家務與照顧弟妹,還曾經(jīng)進過幾家工廠做童工賺錢貼補家用。</h1> <h1>我的父親和母親是在1943年經(jīng)鄰居介紹后先結(jié)婚后戀愛的。</h1><h1>相片中父母抱著的是我的大哥。</h1> <h1>聽母親說生我的時候已經(jīng)是她生第八個孩子,她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要出生了,就獨自帶著一些生活用品延著紅都(百樂門舞廳)去了醫(yī)院。</h1> <h1>三十年代聞名國際的“百樂門”紅都舞廳</h1> <h1>母親生下我的時候臨床的鄰居給她出生的兒子取名建華,我母親就順口給我起了建國的名字。</h1> <h1>我一周歲時的留影</h1> <h1>這是我從小居住的愚園路上的西班牙式的弄堂洋房</h1> <h1>我父親曾經(jīng)練過健美,他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我的雙腳讓我站立在他的手心里。</h1> <h1>母親和我的合影</h1> <h1>聽姐姐們說,小時候的我非常調(diào)皮搗蛋,保姆剛將一壺燒開的水放到地上,穿著開襠褲的我就一屁股坐了上去……</h1> <h1>騎小木輪自行車的我</h1> <h1>四姐燕兒和我與五姐萌芽三人合影</h1> <h1>祖母經(jīng)常帶著我出去逛馬路,我害怕路上行駛著的車,就一定要走在祖母的內(nèi)側(cè),還叫著自己是“性命卵子精”(上海本地話)要祖母保護著。</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親抱著我和外婆、阿姨、舅舅、舅媽抱著表妹、姐姐們一起的合影</span></p> <h1>節(jié)日里父母帶著我們一起去中山公園游玩拍的相片</h1> <h1>1959年,父親去北京參加“中國革命歷史紀念館”歷史畫的創(chuàng)作。</h1> <h1>這是父親創(chuàng)作的《一切權(quán)利歸農(nóng)會》大幅中國畫,父親說用的是乾隆年間制的宮廷宣紙。</h1> <h1>父母親在北京中山公園內(nèi)的合影</h1> <h1>父母都去了北京,家里就有祖父母來照顧,祖母抱著我的合影。</h1> <h1>這是我被寄托過的“四明幼兒園”的集體合影</h1> <h1>每晚睡覺前,年長我十一歲的大哥都會來給我講“大灰狼”的故事,嚇唬著我氣喘吁吁地入睡。</h1> <h1>“大躍進”年代,頂樓的窗戶里都會用竹子撐出稻草人來嚇唬麻雀,還會在屋頂敲鑼打鼓的趕麻雀,據(jù)說麻雀被不停的追趕著連續(xù)飛上十幾分鐘就會飛不動掉下來了。</h1> <h1>小阿姨抱著我的合影</h1> <h1>“大躍進”時期隔壁的弄堂里養(yǎng)起了豬,整條弄堂被豬糞弄得臭氣熏天。</h1> <h1>中山公園內(nèi)的留影</h1> <h1>姐姐們告訴我,小時候我坐在痰盂罐上打瞌睡,一頭撞在了移拉門的格子玻璃上,后來我就經(jīng)常在這個空窗格中鉆著身子爬過去又爬過來,至今那塊花紋玻璃還是空缺的。</h1> <h1>曬臺上,五姐萌芽摟著我,四姐燕兒站在一旁的合影。</h1> <h1>在幼兒園里,齊院長把我?guī)У搅艘粡埓蠛诎迩埃o我粉筆說,你父親是大畫家,你也一定會畫畫……</h1><h3><br></h3> <h1>幼兒園的老師經(jīng)常會讓我給大家講我看過的連環(huán)畫故事,與我看過的動畫片和電影故事,我就胡編亂造海闊天空地亂講一氣……</h1> <h1>幼兒園將近畢業(yè)的時候,齊院長又叫我父親帶著照相機來給大家拍集體合影照。</h1> <h1>下午二姐方賢來幼兒園接我背著我回家,我會將故意含在嘴里藏著的好吃的食物吐喂給二姐吃。</h1> <h1>夏日里夜晚乘涼時,大家會坐著小板凳圍攏在一起聽講鬼故事,隨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越來越緊張,大家會害怕的越擠越攏地縮做一團……</h1> <h1>熟悉的弄堂夜景</h1> <h1>大哥每天晚上都會來教我學畫彩墨中國畫,還把我的作品拿去參加兒童畫展。</h1> <h1>現(xiàn)在弄堂已經(jīng)隨著房地產(chǎn)市場的開發(fā),變得越來越名貴與時尚了。</h1> <h1>五姐萌芽帶著我去常德路上的祖母家和隔壁的外婆家玩,回家路上會用祖母和外婆給的零用錢,買一些荸薺放在我背后的帽子里,倆人一路走著吃著回家。</h1> <h1>這里以前是上海最高的建筑“救火會”的觀察站,哪里冒煙著火了就馬上發(fā)車去救火,現(xiàn)在興起的高樓大廈林立,這個過去的高樓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小高樓改叫“消防站”。</h1> <h1>夏天幼兒園里睡午覺時,阿姨會邊拉著一張大大的吊扇簾子給大家扇風邊唱著童謠催眠曲。</h1> <h1>一次大哥帶我去浦東公園寫生,巧遇父母親帶著我的姐姐們也來了浦東公園,父親就給我們兄弟姐妹拍攝了許多照片,父親說他正在創(chuàng)作的《英雄小八路》需要這些相片做一些參考。</h1> <h1>父親為了創(chuàng)作《英雄小八路》連環(huán)畫到福建前線當兵一個月,與部隊首長和女民兵班一起的合影。</h1> <h1>這是我看著父親畫的《英雄小八路》連環(huán)畫的封面。</h1> <h1>父親為我們兄弟姐妹七人與母親一起拍攝的合影</h1> <h1>初春,祖母帶我去寶山鄉(xiāng)下顧村玩,走過泥濘的獨木橋時“恐高癥”的我非常的害怕,抓緊了祖母的手和衣服慢慢的小心地過橋。</h1> <h1>在鄉(xiāng)下我看到了爐灶生火,用的是稻草與棉花桿,用大灶頭和井水煮出來新米粥非常的好吃。</h1> <h1>隔著農(nóng)田的河對面就是大場機場,新型的噴氣式戰(zhàn)斗機起飛時呼嘯著劃過頭頂,能清楚的看到飛行員的臉。祖母說只要看到我把腦袋鉆進被窩里,不一會就會有飛機起飛呼嘯而過。</h1> <h1>我住在祖母領(lǐng)養(yǎng)長大的女兒家,我叫她娘娘。</h1><h1>一天娘娘的兩個女兒在河邊洗衣服,大女兒金喜不慎滑落到河里,被一旁的妹妹金紅一把抓住拉上了岸。</h1> <h1>非常熟悉的愚園路520弄,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時尚潮流的“體育弄”。</h1> <h1>弄堂里的孩子們經(jīng)常聚在一起打彈子,玩各種流行的游戲。</h1> <h1>母親抱著我的合影,父親說我是被母親寵壞了的,實際情況是我被姐姐們一起溺愛寵壞了的。</h1> <h1>冬天下著細雨,大哥帶我坐小火車到吳淞公園去寫生,看到了炮口對著大海方向用網(wǎng)偽裝著的大炮,兩人抓起了沙灘上到處都在亂爬的小螃蟹。</h1> <h1>這是穿著我吵著鬧著一定要讓母親給我買的海軍服拍攝的照片。</h1> <h1>弄堂里的3號樓里居住著的是一戶資本家,隔著籬笆墻可以看到里面的小孩玩的是英國進口的軌道電動小火車玩具。</h1> <h1>祖父在公私合營后由老板成了工人,因受工傷腿腳不便,我就經(jīng)常陪著退休了的祖父出行,祖父會講《西游記》等有趣的故事給我聽,還會買小魚給我喂養(yǎng)。</h1> <h1>以前靜安寺門口的金剛柱,據(jù)說是鎮(zhèn)住上海風水的“定海神針”。</h1> <h1>春節(jié)前夕,大舅送給我一大盒英國進口的鐵皮組裝玩具,我馬上急著和大人們一起拼裝成了一架大飛機。</h1> <h1>二姐十五歲那年自己去報了名,堅決要去新疆建設兵團,出行前父親特意給我們在家里的孩子一起合影了留念。</h1> <h1>上午二姐送我去小學入學報到,下午我就和祖父母一起去送二姐,二姐穿著軍裝胸前帶著大紅花,歡笑著招手與我們告別,耳邊聽著“新疆是個好地方”歡樂的歌曲,祖父卻在傷心的擦眼淚。</h1> <h1>星期天,父親在家里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我在曬臺門口內(nèi)提著繩子等著抓麻雀。</h1> <h1>每個月的十五日,祖父都會帶著我去領(lǐng)退休金與看病領(lǐng)藥,我看到醫(yī)生在為病人扎金針拔火罐心里非常的緊張和害怕。</h1> <h1>父親赴重慶收集《紅巖》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素材回來,姐姐和我都非常驚喜。</h1> <h1>父親帶領(lǐng)《紅巖》創(chuàng)作組,在重慶白公館前的合影。</h1> <h1>父親創(chuàng)作的《紅巖》連環(huán)畫,在“中國連環(huán)畫選頁”中發(fā)表,我曾經(jīng)認真的臨摹過。</h1> <h1>大哥叫我到樓下花園,拍攝下了傻樂著的我。</h1> <h1>每到弄堂里來了爆米花的,居住在前后左右的鄰居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帶著米粒、苞米、年糕干,來排隊等著爆米花,大家都既害怕聽到爆炸聲,又喜歡吃香脆的爆米花。</h1> <h1>到了冬天,弄堂里的孩子們都喜歡在弄堂里用木頭制作的陀螺,抽“賤骨頭”玩耍。</h1> <h1>父親讓我和五姐萌芽到附近弄堂居住的華三川叔叔(連環(huán)畫家正在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白毛女》)的家里,去領(lǐng)一只他家里的母貓剛生養(yǎng)不久,斷奶的小貓崽。</h1><h1>冬天父親生了火爐在家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貓咪怕冷喜歡躲在暖爐下面取暖。</h1> <h1>我每次走過照相館,都會看一眼櫥窗里面擺放著的我二姐方賢戴軍帽的像片。</h1> <h1>二姐顧方賢的照片</h1> <h1>弄堂里流行起用圍腳桶的鐵環(huán),加一根扎著U字鉛絲的棍子,推著鐵圈滾著奔跑的游戲。</h1> <h1>一天父親接待來家里的連環(huán)畫家李天心(連環(huán)畫《敵后武工隊》創(chuàng)作者),介紹起了我用竹子制作的鳥籠,還向上打開滑動的門。在一旁做作業(yè)的我竊喜著第一次聽到父親在稱贊我的動手制作能力。</h1> <h1>弄堂里孩子們又流行起了,用螺絲釘與螺絲帽擰在一起,在螺帽空隙放入火柴頭的黑色火藥把螺帽擰上,再扎上布條,扔向天空螺絲帽落到地上就會炸開發(fā)出爆炸聲的“響炮”。</h1> <h1>父親創(chuàng)作《洪湖赤衛(wèi)隊》工筆年畫連環(huán)畫是在家里創(chuàng)作的,我在一旁看著父親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h1> <h1>隔壁弄堂的鄰居同學約我一起,翻過書櫥隔著的墻到父親的創(chuàng)作室,偷看書櫥里父親收藏的連環(huán)畫……</h1> <h1>我從小就喜歡制作飛機、魚雷快艇等各種模型,有空我就拿著祖父留下的工具,自己在家里制作各種式樣的木頭手槍,我最喜歡的是駁殼槍。</h1> <h1>放學后,同學們就會在弄堂里拉幫結(jié)派,組成單腿跳躍“斗雞”搶對方陣地圈內(nèi)放著的一塊小石頭取得勝利的游戲。</h1> <h1>現(xiàn)在弄堂里的獨生子女們生活條件都非常優(yōu)越,但是他們沒有了我們那時貧困生活條件時期玩的“窮游戲”的那種快樂感了。</h1> <h1>父親組織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組赴南京體驗生活,創(chuàng)作《紅燈記》連環(huán)畫。</h1> <h1>父親在家里變得很沉默,一天深夜父親被出版社的造反派抓去隔離審查。</h1> <h1>小學組織“大串聯(lián)”活動到長風公園爬鐵壁山,遇到了北京來上海串聯(lián)的紅衛(wèi)兵,把我們組成“紅五類”與“黑六類”兩組,我感覺不妙就與另一個同學一起溜著跑下了山,結(jié)果留在那里的“黑六類”同學,都被北京的紅衛(wèi)兵抽打了耳光。</h1> <h1>黎明前送牛奶的阿姨正在隔壁弄堂里送牛奶,突然聽到砰的聲音巨響,她馬上叫到“是哪家資本家在扔東西?”結(jié)果是我們弄堂里3號樓上住著的資本家的小老婆跳樓自殺了。</h1> <h1>晚上,三姐小燕和樓上就讀上海美院的大哥出去逛馬路,我就跟在一旁當“電燈泡”。</h1> <h1>一天去新疆的二姐方賢突然從新疆回來了,一開門就抱著大哥哭了起來。原來他們坐著火車唱著歌曲,火車開到第三天才發(fā)現(xiàn)車窗外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灘之后,他們才知道自己是被“新疆是個好地方”的歌曲給欺騙了。</h1> <h1>每天清晨我和班上體質(zhì)弱的同學一起早鍛煉,走到中山路大橋上,看著前面曹家渡鐵路橋上,開過去杭州的“火龍”(當年最先進的雙層火車)經(jīng)過,在一起回家吃早飯,然后去上學。</h1> <h1>十三歲那年開始“復課鬧革命”,學習成績非常差的我沒有考試就小學畢業(yè)了,面對著的是讀初中與未來的夢…………</h1> <h1>【后記】十八年前的某一天,由于閑著沒事,就突發(fā)奇想的開始用宣紙毛筆在一周內(nèi),隨意地用“童子功”畫了這五十多幅“童年的記憶”簡筆水墨寫意畫。畫了一些兒時記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畫面。后接到了深圳邀請我去參加動畫片分鏡頭畫面臺本設計,就停止了“童年的記憶”的繪畫,之后的十多年里就沒有再繼續(xù)畫過。見到過這些簡筆水墨畫的朋友們都鼓勵我繼續(xù)再畫下去。現(xiàn)在特意將這些原創(chuàng)的寫意簡筆畫,加上一些相關(guān)的寫真相片資料與文字,用“美篇”的形式制作出來,以示自己反思與懺悔早已虛度過去了的,朦朧記憶中的童年夢。</h1><h1> (待續(xù))</h1><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文登市|
双流县|
万山特区|
那坡县|
黄山市|
阿勒泰市|
乐东|
英山县|
新闻|
滕州市|
景泰县|
祁门县|
泰安市|
雅安市|
西贡区|
松江区|
安福县|
乐至县|
佛坪县|
玛沁县|
江城|
宁武县|
夏津县|
永胜县|
华阴市|
府谷县|
阳东县|
彝良县|
阿荣旗|
隆化县|
永福县|
桐柏县|
天柱县|
阳西县|
沂南县|
大同县|
页游|
门源|
皋兰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