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再探大旗嶺古道——荷塘精神足跡行之六

昌江區殊源塢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h3>  <font color="#ff8a00">上周末的大旗嶺古道穿越之旅,大家意猶未盡。尤其是傳說中的擔瓦亭遺址未找到,古道真正面目并未顯露,讓大家難以釋懷。今天(1月26日</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贛鄱彩綢漂流俱樂部成員一行二十余人驅車荷塘鄉,再度尋訪大旗嶺古道。</span></h3><h3> </h3><h3></h3> <h3>  上午十點,古道調查隊到達荷塘鄉莊前村,開始古道調查活動。穿過一片稻田,大家向莊前村對面的深山進發。</h3><h3> 到達山腳,沿水庫左側山洼一條泥濘的山道開始攀登。隆冬時節,百草凋敝。踏著厚厚的枯葉,一路向上。大約半個小時,登山山嶺,一處廢棄的建筑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傳說中的擔瓦亭遺址。</h3><h3></h3> <h3>  擔瓦亭是一座風雨亭,處于大旗嶺山脊之上,古道穿亭而過,供往來路人歇息和遮蔽風雨。亭子始建于何時已不可考。最近一次維修是在解放初期,亭子原有一塊石刻,記載了維修者姓名。由于亭子廢棄已久,石刻不見蹤影。不過,關于亭子名字的來歷,大家充滿好奇。傳說,古時候荷塘當地出了一位名叫劉老八的壯漢,力大無比。蓋亭子時,他挑了一擔瓦,蓋了整個亭子,一時成為佳話。于是亭子就有了擔瓦亭之名。</h3><h3> 1959年,荷塘墾殖場的第一代創業者,劈山開路,修通了鲇魚山至荷塘倉下村的山區公路。古道于是逐漸廢棄。如今,擔瓦亭僅存石塊磊砌的短墻。草樹在遺址中恣意生長,除去雜草,亭子的輪廓顯露出來。亭子長約八米,寬約四米,東北經荷塘鄉莊前、童坊村,通往景德鎮方向;西南經倉下村,可到達樂平。站在山頂,可以俯瞰風光旖旎的仙姑潭風景區。</h3><h3></h3> <h3> 離開擔瓦亭,一路下行,一刻鐘即到達山下,與上次穿越路線重合。大家在老倉下村后的石拱橋拍照留影,然后沿溪流繼續前行。</h3><h3> 一路歡聲笑語,在即將到達倉(下)魚(山)公路時,大家意外發現另一座石拱橋。石拱橋處于老倉下村西入口,寬兩米,高三米,跨度約四米,數十米的石砌引橋,古樸滄桑,又不失精美。橋拱楣石上刻有文字,依稀可見“嘉慶二年”“()源橋”等字樣。如此看來,老橋足有兩百多歲了。由于字跡模糊,橋名成迷。據一位年長的村民說,橋叫坑口橋。從殘留的字跡看,這只不過是橋的小名而已,也就是常說的水口橋。</h3><h3></h3> <h3> 告別古橋,穿過數百米的田間小道,到達倉下村。在村里一棟民國建筑前,大家駐足觀看。這座別致的民國風格的洋樓,是當年曾任余江、進賢等三縣國民黨政府縣長的程慕灝的舊居,如今成了倉下村委會的辦公樓。</h3><h3> 觸摸歷經風雨滄桑的擔瓦亭遺址,目睹依然堅挺的古橋,遙想六十年前荷塘山區創立墾殖場,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成為全國農墾系統的紅旗單位,被譽為“社會主義時代的南泥灣”。古道的遺棄,正是當年社會進步的一個必然結果。如今,古道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大旗嶺古道位于荷塘鄉腹地,保存較為完整,有文化,有故事,有景點,極具開發價值。</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东兴市| 南安市| 交城县| 巍山| 惠东县| 精河县| 新野县| 工布江达县| 广昌县| 宜良县| 仁布县| 浦江县| 新野县| 桑植县| 麻江县| 新闻| 肥东县| 赤城县| 芒康县| 宜川县| 永济市| 普兰店市| 安丘市| 谷城县| 平远县| 临高县| 溆浦县| 韶关市| 丹棱县| 林周县| 忻城县| 措美县| 怀集县| 九台市| 丽水市| 浑源县| 北辰区| 乌兰察布市| 大冶市|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