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原創 圖/文 卡方</h3> <h3> 興凱地名的由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從小在興凱長大,經常對興凱的地名產生困惑,興凱離興凱湖那么遠為什么叫興凱?</h3> <h5>東大嶺遙望興凱</h5> <h3> 今天遇到了90多歲的老鄰居戴大爺終于有了答案。</h3>在揭答案前我講一個關于興凱和興凱湖的地名故事。 <h5>有關興凱、密山、興凱湖的地圖</h5> <h5>興凱冬季的早晨</h5> <h3> 我父親1953年在牡丹江參加工作,1955年被牡丹江林業局派到興凱建森林防火站,建林場,開展采伐林木,撫育森林的工作。</h3><br /> <h5>興凱的秋天</h5> <h5>完達山乳業的發源地8511分公司</h5> <h3> 我父親他們十來個人坐車從牡丹江一出來,遇到了北京押送勞改的車隊,前后架著機槍,中間是拉著勞改犯的許多車輛。一問是送勞改犯去興凱湖。我父親他們就想興凱肯定在興凱湖,于是就加入了勞改車隊一直到了興凱湖,可是到了興凱湖拿出地圖,找不到要建的興凱森林防火站站點,一問才知道原來興凱不在興凱湖,興凱在密山東30公里的地方。而興凱湖在密山東南近100公里。于是我父親他們一行從興凱湖返回密山,再從密山開到興凱,在通往密山縣、寶清縣、虎林縣三縣交通路口建了興凱森林防火站。所以老一輩人一直把這個十字路口叫防火站。</h3> <h5>落在興凱西大山的松塔</h5> <h3> 戴大爺也是從牡丹江來興凱的,他是1956年來興凱的牡丹江青年墾荒志愿者。我們住的老房子是1963年建的。磚是拆的東勝的日本房,用馬車拉回來的,施工隊是雞西的,當時密山還沒有基建隊。一共建了5棟白灰磚房,北面3棟,南面2棟。之所以蓋在這個地方,是因為過去是日本人的直升機場,地勢平坦,鋪有水泥板,西邊有2米高的圍墻,一直延伸到磚廠房區,圍墻外是日本騎兵的馬號。當時建的單位叫經營局,負責牡丹江東部東方紅、饒河、密山、虎林等地的森林采伐工作。</h3> <h5>興凱的落日</h5> <h5>興凱最后一棵日本楊樹(原北大荒藝校院內)</h5> <h3> 而當年日本駐守興凱的是一個騎兵團,團長的名字叫興凱,裴德的名字也是一個日本團長的名字,裴德的駐軍也是一個團。楊崗車站是一個營。興凱的地名是一個日本駐軍團長的名字命名的。文革時期破四舊,曾改名叫永紅兩年,但沒有叫開,又恢復了叫興凱。</h3> <h5>興凱火車站,向東通往虎林、東方紅。日偽時期是雙線。</h5> <h5>興凱春天的早晨</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北海市|
扶余县|
和林格尔县|
航空|
轮台县|
昭觉县|
金湖县|
齐齐哈尔市|
隆昌县|
师宗县|
鄂托克旗|
杨浦区|
稻城县|
湟源县|
临夏市|
长沙市|
福贡县|
和林格尔县|
黄龙县|
昭平县|
白朗县|
馆陶县|
宁乡县|
大埔县|
凌源市|
理塘县|
灵武市|
文登市|
阿图什市|
游戏|
武乡县|
布尔津县|
天津市|
定边县|
巴楚县|
西吉县|
山东省|
柘荣县|
大竹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