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村子西邊有一條小河,距離老房子大概有兩百米的距離,坊間稱這條河名為“石良河”,是元末朱元璋手下將領石良所開鑿的。相傳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陳兵鄱陽湖,長時間對峙,導致糧草匱乏,宿松籍副將石良奉命籌措糧餉,及時開鑿河流,將糧餉運抵前線。后朱元璋贏得鄱陽湖大戰的勝利,建立大明王朝,為表彰石良運糧之功,敕封石良為田園宰相,故宿松縣千嶺鄉有一個村子稱為石宰相屋,此地即為石良故鄉。這段歷史算是“石良河”由來的注腳。</h3> <h3>但經查證,村西的那條小河的正式名稱為涇江,是一條自然連通長江與宿松境內湖泊的河流。故鄉所處地理位置,原屬中國三大古澤之一的彭蠡澤,是與“云夢澤”、“震澤”齊名的長江流域三大古澤。由于古代的彭蠡澤是過水性湖泊,澤內河叉、支流密布,涇江應屬于其支流之一,后因上游泥沙沖積,澤內逐漸形成了大片的陸地,我家所處的位置也是最初形成的沙洲,因形似冬瓜,俗稱“冬瓜洲”。</h3><h3>據老人們講,涇江原來是與長江相連的,洲頭古稱“涇江口”,是一個十分繁華的水運碼頭,自古商賈云集,集市十分繁榮。但自清代中晚期修筑同馬大堤,將涇江與長江隔斷,從此涇江便變成了一條內河,僅與縣域中部的大片湖泊相連,水運碼頭亦從此作古,繁華不在。</h3> <h3>小時候關于這條河的記憶,大約與釣魚、嬉水有關。那時候母親對我們的管教極其嚴苛,尤其對下河嬉水堅決不允,大概是害怕我們不慎溺水的緣故。為了逃避母親的責罰,每到夏天,我們一幫小伙伴都會偷偷地跑到河邊,脫得赤條條的,泡在清澈的河水里,享受夏日的清涼,這一身好水性也是在那時練就的。</h3><h3>當然,逮魚撈蝦也是童年的必修技能,這也是我至今仍喜歡吃魚的原因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庆阳市|
囊谦县|
宁河县|
金乡县|
伊春市|
凤山县|
甘谷县|
论坛|
芮城县|
嘉荫县|
辉南县|
缙云县|
金溪县|
鄢陵县|
微山县|
高平市|
讷河市|
铜山县|
鄂尔多斯市|
搜索|
张家川|
辛集市|
昭觉县|
青龙|
三原县|
安龙县|
上思县|
曲阜市|
讷河市|
林芝县|
枝江市|
牡丹江市|
依兰县|
黄大仙区|
格尔木市|
蒲江县|
大竹县|
义马市|
客服|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