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感悟歷史滄桑,走近以色列????

齊滿

<h3>  散發著一股神秘氣息的以色列,它的神秘不止是因為它與戰爭相關的敏感,而是《圣經》故事的發生地。因對宗教不是很懂,擔心惹麻煩,通過朋友介紹選擇了攜程以色列????約旦????11日8晚跟團游。出發前一個月收到了大使館發布的信息,以及約旦????佩特拉古城遭遇罕洪水的信息,自己也很擔心,隨即跟攜程進行了確認,還好,我們的行期未受影響,如期出發。</h3> <h3>  2018年12月13日我們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以色列航空是全世界最安全且安檢程序最為繁瑣的,每個乘客都必須經過禮貌而嚴謹的問話,才可以辦理登機手續。一自稱國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詢問。以色列出入境章不會直接在護照上面蓋,因為你去過以色列,其它阿拉伯國家就會拒絕你入境的,入境離境會發給不同顏色有條形碼的卡片來代替,所以以色列也算是很貼心的了。</h3> <h3>  空中俯瞰以色列????,燈火通明,一派繁華景象,來之前了解到以色列????是一個發達國家,看來沒錯。經過約11個小時的飛行??,當地時間凌晨4點載著我們的航班在特拉維夫機場著陸了。到達目的地發現多位團友的行李箱被打開檢查,我們很能理解,畢竟以色列????是在災難和傷痛中成長起來的國家。團隊所有成員順利入境,短暫調整后開始了令人期待的的旅程。</h3> <h3>  以色列????距離我們不遠,但是離我們好像很遠,主要是我們了解的很少,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千年紛爭不息的圣地。聯合國1948年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劃定了領土疆域,但它卻成了猶太和阿拉伯兩大民族苦難的開始。猶太人認為耶路撒冷幾千年前就是他們的首都;而阿拉伯人認為耶路撒冷自古就是坐落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直至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統一了耶路撒冷,雖然聯合國宣布以色列吞并無效,但以色列卻置若罔聞,至今占領了44年。耶路撒冷歸屬問題折磨著巴以已有幾十個春秋,已成為世界上最敏感最棘手的問題。以色列猶太人歷經苦難卻一直頑強不屈,在短時期內迅速發展壯大,稱為中東第一強國,如此堅韌的民族和處處充滿厚重歷史的國土,是值得我們用心去感受的地方。</h3> <h3>  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面臨地中海,背靠擁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爾山。海法擁有數目可觀的猶太人、阿拉伯穆斯林和基督徒、德魯茲人、巴哈伊教徒,這些團體和平共處,是戰火紛飛的中東土地上難得的和平家園,從山上看海法整座城市的景色盡收眼底。</h3><h3></h3> <h3>  美輪美奐的巴哈伊空中花園,不是普通花園,而是宗教場所,是巴哈伊教圣地,也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陵墓,巴哈伊教源自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仰望卡梅爾山,梯形狀的花園將圓頂教堂高高托起,整個花園沒有一般宗教陵園的森嚴肅穆,也沒有世俗花園的喧囂俗艷,整個花園給人一種靜溢、平和、包容的感覺。2008年巴哈伊空中花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h3> <h3>  阿卡古城位于地中海東部海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古城里仍十分完好的保留了1000多年前的十字軍時代的城堡、客棧等古老遺跡。今天的阿卡古城是阿拉伯人居住的伊斯蘭風情的美麗海濱城市。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3> <h3>  阿卡古城的街巷市場,以色列國家的消費感覺和歐洲差不多,這里的人們收入比我們國家人均高很多,所以物價也很高。當地的貨幣謝克爾在國際貨幣組織上也是排到了前幾名。</h3> <h3>  阿卡曾是十字軍東征時所建的耶路撒冷王國的首都,后被穆斯林攻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已經出土并原樣如初的地下十字軍城堡,地下城堡建筑縱橫交錯,巨大的石柱,拱形的屋頂,每一處角落都有故事,讓人感受到當年那繁忙的市集跡象。最令人欣慰的是這個旅游者頻頻光顧的景點,并沒有過度的商業化,很多當地人仍然棲居在這里。</h3> <h3>  天使報喜堂是耶穌的故鄉拿撒勒備受矚目的建筑,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瑪利亞的故鄉。教堂內,保留著天使報喜巖洞,傳說上帝預示耶穌降生的地方,《圣經》記載天使加百利告訴瑪利亞她將因圣靈懷孕,所生的孩子要起名耶穌,耶穌長大后在這里開始了傳道生涯,生活了30年。</h3> <h3>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異同:基督教和猶太教都產生于巴勒斯坦等地,基督教早期的形成,受了猶太教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的世界性宗教,而猶太教仍保留著崇拜氏族神的成分。猶太教的經典是《舊約圣經》,不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堅信自己是神的“特選子民”。基督教的經典是《新約圣經》及《舊約圣經》,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天主教和東正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h3> <h3>  戈蘭高地,位于敘利亞????南部,距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只有60公里路程,中東的焦點之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占領。敘利亞????忙于自己的內戰7年,卻忽視了領土問題,現在敘利亞內戰即將結束,政府提出只有將戈蘭高地歸還就和以色列恢復和平,聯合國也通過了歸還敘利亞決議,但以色列就是置若罔聞表明態度,領土是戰爭打出來的,不是談回來的,真是強硬。看來,實力強,拳頭硬,別人不服也沒轍,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理!</h3> <h3>  中東戰爭是指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周圍阿拉伯國家等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起因: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居住過,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猶太人)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并建立以色列王國,后陸續被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占領和統治,猶太人幾乎全部離開。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并不斷遷入,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并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沖突。1947年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在巴勒斯坦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使耶路撒冷國際化。這項決議遭到巴勒斯坦人的極力反對,未建立阿拉伯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結果轉天凌晨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h3> <h3>  目前聯合國維護部隊已經撤離戈蘭高地,但是聯合國維護部隊的UN車量還是隨處可見。中東戰爭:第一次由于巴勒斯坦土地不公平分割導致交戰,阿拉伯國家戰敗。第二次因埃及國內革命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引發利益沖突,最終英法以撤軍。第三次戈蘭高地的敘利亞向以色列定居點開火,以色列全面獲勝。第四次埃及和敘利亞企圖收復失地,阿拉伯國家先勝后敗。第五次以色列因為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對黎巴嫩境內巴勒斯坦武裝發起進攻,最終以色列單方面撤軍。</h3> <h3>  戈蘭高地酒莊的葡萄酒??是擁有地方氣息的,這個3000多年的巖洞里釀造出來的??,是可以從酒??身上的風味,香氣和顏色,感受到它所產地方的區域特征和當地文化。在戈蘭高地附近有許多基布茲農場,聽導游介紹:在以色列“基布茲”專指一種建立在公有、平等原則上,帶有“共產主義”和“公社”性質的村莊,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沒有私有財產,工作也沒有工資,但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都是免費的,成員是可以自愿加入和退出的,基布茲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成功的公有社會活動。</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薩法德小鎮,全球最美十大小鎮之一,富有藝術氣息的古城。因安息日(是猶太人主要節日,不許工作,不許開店,戒律達1千多條,從周五日落開始到周六日落結束),他們認為這一天是用來與上帝溝通和休息的日子,甚至軍隊都不能出征作戰。小鎮上都是非常虔誠的教徒,保留著非常傳統的猶太習俗,他們在家里誦經,團里男士們有幸進到屋子里面感受氛圍,我們在小巷里也能聽得到那悠長的說唱一般的訴說。我們尊重當地習俗,沒有進行拍照,留下一點遺憾。</h3></font></h3> <h3>  猶太教的拉比們穿梭往來,穿戴傳統黑衣黑帽??的猶太人,透著歷史的儀式感讓這小鎮更加神秘,使人覺得好像置身于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之中。</h3> <h3>  加利利湖位于戈蘭高地山腳下,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是以色列????的國家水庫。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控制了整個加利利湖和戈蘭高地。風和日麗時,波光粼粼的湖面中可以窺見群山第倒影,水里的山勢不大但俊朗晶瑩澄澈,神奇壯美,似有收濯人靈魂之效,因其綺麗的風光吸引著大量的游客。</h3> <h3>  耶穌的大部分職事發生在加利利湖邊,耶穌的一個著名教導登山寶訓就是在湖邊的山上,他的許多神跡也都發生在這里,如湖畔的“五餅二魚堂”、“八福堂”、“彼得獻心堂”。我們有幸在湖邊的餐廳品嘗了湖中的彼得魚。</h3> <h3>  八福堂~相傳耶穌曾在此給眾人布道,教堂是八角形的以加利利湖為背景,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八福”出自《馬太福音》里的八句圣詞,其內容為:虛心的人有福因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因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八福堂依山傍水,院內綠樹和花草構成一幅及其美麗和諧的畫面,給人以溫馨祥和之感,八福堂規模不大,但是名氣很大。</h3><h3></h3> <h3>  彼得獻心堂也建在加利利湖畔,教堂內有一巨大的巖石,據說是耶穌復活后向門徒們顯形之處。在這里,耶穌確立了彼得作為未來教會的領袖的地位,雖然他忠心耿耿,但在關鍵時刻也會退縮,耶穌被捕時,他三次不敢承認自己認識耶穌。后來彼得知道耶穌對他的信任,堅定了信心,承擔起教會領袖的職責,建立了在基督教中的崇高地位。</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約旦河聞名遐邇的是兩岸眾多歷史宗教遺跡,耶穌也是再這里洗禮,才走上了傳教布道的荊棘之路。來這里接受洗禮的信徒絡繹不絕,參加洗禮的善男信女身穿白色長袍,在神父的帶領下慢慢走入河中,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水中,接受洗禮,虔誠的基督教徒都把約旦河接受洗禮作為一生的榮耀。這對我不信教的人很難體會這種感受,但也被他們的虔誠深深打動。</h3></font></h3> <h3>  以色列大巴司機和導游,以色列69歲的老人還沒有退休,繼續工作,喝冰可樂穿短袖,開始我們有些擔心,后來發現其精力旺盛的很。美女導游專業又敬業,重慶美女嫁給國內留學的以色列猶太人,現已加入猶太教。</h3><h3></h3> <h3>  短暫的以色列游后,我們一早過侯賽因關口來到約旦????。約旦是中東最安靜的國家,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大多居民屬伊斯蘭教遜尼派。約旦導游不懂中文,當地又沒有持證的中國導游,結果請了蘭州的留學生充當翻譯,其實主要是留學生進行講解,好在杰拉什、佩特拉、死海、月亮谷景點多屬于自然風光,以我們自己游玩為主。我和導游留個影。</h3><h3></h3> <h3>  在阿拉伯的餐廳,經常會看到男人們抽水煙,他們座位前一只大大高高的水煙立在那里,阿拉伯人的娛樂很少,不喝酒,抽水煙就成了男人們主要的娛樂,但是其煙料系水果制成,焦油、尼古丁含量極低,健康、衛生、斯文、高雅是阿拉伯水煙的主要特點。我也來感受下飄飄欲仙的感覺。</h3> <h3>  當地建筑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幾乎都是米白色,看起來非常樸實堅固。我們住的賓館好似鑲嵌在大自然中,盡顯中東內斂風情。</h3> <h3>  杰拉什是約旦境內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羅馬城市之一。公元9世紀具有悠久歷史的杰拉什銷聲匿跡,直到1806年才被德國旅行家發現。橢圓形廣場便是羅馬廣場,規模相當于90X80米,相當壯觀。向北就是筆直的主街道石柱長街,街面由石板鋪成,街道兩側的石柱上是精致的浮雕,直接通到北門。</h3> <h3>  古代羅馬人真會享受,城市面積雖然只有數十公頃,里頭就有兩處可容納3千名觀眾的半圓形露天劇場,羅馬劇場的奇妙之處在于舞臺上的聲音可以傳至劇場的任何角落,這是因為古羅馬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利用了聲學原理,建立了回音壁。這個劇場直到今天還有舉辦夏季歌劇演出,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絲都曾在這個古城的千年歷史舞臺上獻唱。</h3><h3></h3> <h3>  巨型門教堂,確實宏偉,在其他古羅馬的城市中很少見。我們從古城遺址遠眺今日杰拉什城市,仿佛時間停止了,一切的一切,都定格在這一刻。</h3><h3></h3> <h3>  古城中的大理石石柱,每根直徑約2米,高約20米,它們都是由三節巨石疊加起來的。著名的水神殿,是一組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建筑群,墻面上的7個出水口和中央的噴水池及下方街道的排水溝構成了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h3> <h3>  穿過橢圓形廣場便進入了800米長的廊柱街,有人稱其為“列柱大街”街道,還有人叫它“加冕大道”說它是為迎接羅馬皇帝而建。撫摸高大的城墻,感受繁華的古羅馬城市。</h3> <h3>  杰拉什所有往事已隨風而逝,留下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滿目蒼涼,那些曾經雄偉壯觀的凱旋門、氣派恢弘的賽馬場、巍然屹立的神廟、富麗堂皇的集會廣場、整齊豪華的列柱大街,如今以殘缺的姿勢無聲地述說當年的繁華似錦歲月如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的河流大浪淘沙,注定有一些東西遠遠地離我們而去。</h3> <h3>  約旦????最值得敬畏的圣地摩西升天之地,摩西是猶太教的開創人。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起源于阿拉伯沙漠南部迦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因迦南發生旱災,他們逃荒到埃及定居,后遭到奴役和迫害,希伯來人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擺脫了被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十戒,《摩西十誡》傳說是神(耶和華)親自傳達給摩西的,是神對以色列人的告誡,十誡中第五條:“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第六條:“不可殺人”;第七條:“不可奸淫”;第八條:“不可偷盜”,摩西十誡作為《圣經》中的基本行為準則,影響深遠,它是以色列人一切立法的基礎,也是西方文明核心的道德觀。</h3><h3></h3> <h3>  摩西一生帶領以色列人征戰5次,每次皆得勝,舊約圣經提到摩西約767次,新學圣經提到摩西79次,可見摩西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為猶太人所信仰。</h3> <h3>  尼泊山頂的摩西紀念館,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紀念碑的側面層層疊疊,仿佛一部歷史書卷。摩西教堂前聳立著一架巨大的鋼制蛇十字架,象征著摩西西行神秘的牧羊仗。</h3> <h3>  馬德巴小鎮是世界上馬賽克鑲嵌制品種類最多的城市,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圣喬治教堂內精美的馬賽克鑲嵌壁畫。</h3> <h3>  圣喬治教堂位于約旦馬德巴城內,這個離約旦首都安曼33公里處的小鎮卻蜚聲海外,因為這里有有一幅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馬塞克地圖,它是一幅具有悠久歷史的中東地圖,它準確無誤地標出了公元6世紀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等古巴勒斯坦和埃及城市及河流、海洋的位置與地形特征,雖然有部分缺損,但仍有非常重要的考古價值。我也親身感受下馬賽克手工制作,馬賽克制成一幅畫要花上很長時間,制成的作品價格不菲。</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約旦有很多值得探訪的自然景色和人文古跡,這其中最值得一游的莫過于藏在峽谷深處被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佩特拉。佩特拉古城入口處非常隱蔽,且要穿過狹窄的蛇道才能進入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它在約旦的地位就像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h3></font></h3> <h3>  佩特拉因周圍的巖石基色為粉紅色,世人又稱它為玫瑰城。古城唯一的入口就是這狹窄的山峽。我們到達前一個月,佩特拉遭遇嚴重的暴雨和洪災,持續40分鐘,后洪水開始灌入狹窄的峽谷,雖有3千多名游客安全撤離,但十余位法國游客在此喪生。</h3><h3></h3> <h3>  進入佩特拉古城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蛇道,蛇道蜿蜒盤繞,抬頭只能見到一線天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走在其中,不能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炫目。蛇道里不時還能看到吉普賽人騎馬呼喊著從身邊飛過,有一種穿越時空之感。</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蛇道盡頭的卡茲尼突然出現,讓人感到驚訝和神奇,卡茲尼也就是就是家喻戶曉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的發祥地,要‘芝麻開門’才能進入的寶庫,也有傳說是納巴泰國王的陵墓。</h3></font></h3> <h3>  卡茲尼神殿完全是在巖壁上開鑿而成,在地面以上有兩層,地面下還有一層,而且都是靠人工在懸崖峭壁上一斧一鑿建造而成,頗有愚公移山的氣魄。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陽光無法照進狹窄的峽谷廣場,只是每天上午的一個多小時陽光可以照亮卡滋尼,讓整個宮殿反射出金黃透紅的光澤,高傲而富有生機,驚艷世人。</h3> <h3>  繼續往里走,別有洞天,開鑿在巖壁上的各種洞穴,很大的劇場和幾處遺址,佩特拉古城是古代納巴泰人的首都,曾經非常繁榮,跟世界各地交往密切,后來先后被羅馬帝國和阿拉伯軍隊征服而逐漸沒落,最終廢棄。</h3> <h3>  佩特拉里面很大,徒步游覽至少要一天。佩特拉的迷人之處與其說在于它幽深的峽谷,奇石怪峰的壯觀,不如說在于它傳奇般的歷史,曾經極度繁華卻又人間蒸發,沉寂長達千年之久。1806年一名德國學者好奇的溜進此地而慘遭殺害,1812年一瑞士探險家把自己化妝為穆斯林,進入這個阿拉伯世界的禁地,斷定他腳下的城市就是傳聞中的佩特拉,驚人的發現令他激動萬分。</h3><h3></h3> <h3>  瓦地倫又名月亮峽谷,阿拉伯語意“酒紅色山谷”,因其紅色沙地在日落時顯現出酒紅顏色而得名,2011年被聯合國科教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h3> <h3>  瓦地倫沙漠徹底顛覆了我對沙漠的認識,曾經有過讓我刻骨銘心的南疆之行,徒步天蒼蒼地茫茫的中國戈壁沙漠,而眼前的瓦地倫卻是一片金紅,一望無際,溫暖熱烈,我們坐上皮卡來到這里尋找狂野的感覺。</h3> <h3>  月亮峽谷的環境地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因此和土耳其的卡帕多奇并列為“地球表面”,這里也是《火星救援》、《奪寶奇兵》等電影拍攝地。</h3> <h3>  瓦地倫傳說中的玫瑰沙漠,就這樣勾魂似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我和它有了零距離的接觸,感覺卻是那么的不真實,真的就像游離在星球之上……站在高高的紅色巖石上,覺得沙太美了,人太渺小了。我仰臥在完美無瑕的紅沙灘上,恨不得將自己溶入夕陽余光中的玫瑰??沙漠中,去滿足自己想成為那道風景的愿望。</h3> <h3>  經過幾天的接觸,團游的我們漸漸熟悉了,大家一起合個影。</h3> <h3>  死海瑞享度假村五星級豪華酒店,古堡式建筑,酒店享有死海的全景,景色怡人,并設有通往死海北岸的私人通道,酒店提供私人海灘和多個游泳池,真是度假??的好去處。</h3> <h3>  酒店內的死海私人海灘。</h3> <h3>  作為地球上的最低點,海拔-417米,有世界肚臍之稱的死海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感受它的神奇。到了死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里面泡一泡,感受這地球肚臍的神奇浮力,我試了下過了膝蓋的水就能把我浮起來了,前一刻浮在死海上感受地中海的海風輕撫,后一刻飄在游泳池感受清澈透底水中的的浮浮沉沉。</h3> <h3>  酒店無邊界游泳池很美,仿佛跟死海融為一體。</h3><h3></h3> <h3>  夢幻一般的酒店夜景??</h3> <h3>  在約旦,住的酒店是連鎖店,酒店后面就是紅海,景色怡人,酒店內被很多花花草草和綠樹簇擁,童話世界般。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中東地區唯一與以色列建交的國家,物價非常貴,相當于人民幣的10倍。</h3> <h3>  來之前很擔心自己不適應阿拉伯飲食,但是真的不用擔心,尤其是羊肉和大餅,還有各種小調料,令人回味。</h3> <h3>  結束了4天的約旦之行后,我們再次入境以色列????,前往此行我最為期待的耶路撒冷。在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若有十分美麗,九分在耶路撒冷”,我也聽到過“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圣地,在歷史生存的4000多年里,38次被侵占,18次重建,如鳳凰涅槃屹立不倒,雖然它承載了哀痛、悲傷、分離、流亡、戰火、更承載了猶太人對和平的渴望和追求,耶路撒冷老城區2011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雖然以色列于2017年退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但成千上萬的宗教教徒不惜山高路遠,從世界各地向這個謎一樣的國家匯集。</h3> <h3>  我們行走在耶路撒冷的老城中,猶如穿梭于于不同歷史時空中,城中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很深遠的故事。當夜幕降臨,整個城市籠罩在夕陽的余暉當中,在神圣的宗教氛圍中顯得非常的美麗寧靜。</h3> <h3>  老城區以十字中心劃分為明顯的猶太、阿拉伯、基督教、穆斯林四個區域,街道蜿蜒曲折,縱橫交錯,有的街道上有拱頂,下有石道,光線幽暗,猶如迷宮一般,街道上很多很小的店鋪,鱗次櫛比,空氣中充滿著烤羊肉,面餅,咖啡撲鼻的味道。</h3> <h3>  圣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耶穌墳墓所在地,是耶穌遇難,安葬、復活的地方,傳說耶穌被安葬的第三天便在此地復活了。高聳的圣墓教堂,沒有西歐羅馬式的華麗,但樸素不失莊嚴。這里就是圣墓教堂的入口處。</h3> <h3>  各大教派的風格疊加在這座教堂中,這里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向他們心中的神朝拜著。教堂中具有很多傳說性的神圣遺跡、遺物和遺址。</h3> <h3>  教堂里面這塊大理石永遠是基督教徒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來到這里的教徒們都會跪拜在大理石面前親吻撫摸它。據說當年耶穌遺體從十字架上移到這里就是安放在這塊大理石上,下葬前神父為他的身體涂膏、裹布的地方。</h3> <h3>  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屬教會,都奉此地為圣地,教堂的一部分為東正教耶路撒冷主教的主教教堂,另一部分分為天主教方濟各會所據有,科普特教會、敘利亞教會和亞美尼亞教會也各據堂中一部分。</h3> <h3>  教堂內莊嚴而又嚴肅的場面讓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和信徒們都有一種震撼及敬畏的感受,包括不信仰任何教派的我在內。</h3> <h3>  據《圣經》記載:耶穌被審判后,背著沉重的十字架艱難地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所經過的街道共有十四站,記錄著耶穌受難的情景,耶穌殉難走過的這條路,在基督教中被稱為“苦路”。</h3> <h3>  苦路十四站,每個站點都用金屬板標記供辨認,圣經上記載的故事,都能在耶路撒冷老城找到相應的地點和遺址。苦路第三站~耶穌背著沉重的十字架第一次在這里跌倒,苦路第九站~耶穌走到這里已疲憊至極第三次被沉重的十字架壓倒,第十處~耶穌被剝去衣服,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第十二處~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苦路的前幾站都是在穆斯林區,從第十站開始才進入基督教區。</h3> <h3>  無數信徒與游客以默想的心情在這里感念當年耶穌所受的苦難。</h3> <h3>  漫步在耶路撒冷的城市街頭,這樣荷槍實彈的軍人隨處可見,以色列????是實現全民皆兵常勝不敗的國家,由于一直處于眾多國家的包圍中,以色列軍隊一直處于戰備狀態,用枕戈待旦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也許是特殊的歷史和悲慘的經歷讓它的軍事能力在短時間里迅速膨脹,可以說以色列????是握著武器誕生,握著武器生存的國家。長久以來形容以色列的詞匯很多,其中一個最意味深長的叫地球上最難愈合的傷口,這也把小小的以色列磨礪成為中東地區第一軍事強國。</h3> <h3>  全世界享譽圣名的哭墻又稱西墻,猶太教把該墻看做第一圣地,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墻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h3> <h3>  猶太人慘遭德國殺害后,哭墻便更被猶太人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哭墻前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她們或端坐在白凳上念誦經文,或面壁肅立默默祈禱,或長跪在地上悲戚啜泣,其情動人。</h3> <h3>  哭墻中間隔一柵欄,男女分開祈禱。哭墻它承載的是整個猶太民族千年不滅的使命,是猶太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對和平的向往,所以它顯得宏偉、莊嚴和厚重……</h3> <h3>  據說在哭墻將自己的心愿寫成字條塞入墻縫十分靈驗<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及我的家人幸福安康??。</span>把這寫著心愿的紙條塞入哭墻墻縫的行為,不是猶太人的習俗,而是旅游者們的發明。</h3> <h3>  以色列的崛起最重要的還是內在因素,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以色列重視教育,對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且凡滿18歲的猶太人不分男女都要服兵役,作為學校教育的繼續,青年人接觸先進的武器設備,培養了必備的各種技能及團隊精神,以色列政府還出資,居住在國外的年輕人都可以免費到以色列近距離接觸了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色列獨立后,就頒布了《回歸法》,規定全球各地的任何猶太人都可以無條件回歸以色列生活居住,政府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著準備。哭墻廣場上年輕人正在進行活動,場面真切,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她們的愛國情感。</h3> <h3>  站在橄欖山高處耶路撒冷的城市風貌盡收眼底,響徹全城的穆斯林宣禮召喚之聲,給這座古城又添加了神秘色彩,金頂清真寺尤為醒目。金頂清真寺(又稱奧馬爾清真寺、薩赫萊清真寺)非穆斯林禁止入內,1951年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清真寺的入口處被暗殺,其孫子侯賽因因子彈擊中胸章逃過劫難,1994年侯賽因出資650萬美元為清真寺圓頂鋪蓋上了24公斤純金箔,金燦燦的圓頂使阿克薩清真寺成為耶路撒冷最耀眼最著名的標志。</h3> <h3>  橄欖山上的大片墓地。</h3> <h3>  晚餐樓又稱馬克樓,耶穌和他的門徒最后晚餐所在地,晚餐樓入口處。</h3> <h3>  據《圣經》記載,基督教救世主耶穌傳教時,遭祭司和貴族嫉恨,收買猶大,拘捕耶穌,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傳教的最后一個地區是耶路撒冷,作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被三十個銀幣收買,出賣了耶穌。</h3> <h3>  此畫〈最后的晚餐〉是達芬奇以《圣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后一次晚餐為題材而創作。耶穌和他的十二個門徒就餐時,耶穌突然憂傷的告訴門徒們,他將會被其中一人出賣。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等神態,以及手勢、神態、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唯妙唯俏,是所有以此為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畫中那個手握錢袋子的人就是猶大。</h3> <h3>  圣母安眠堂~對于圣母瑪利亞長眠之地一直有兩種說法,一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母安眠教堂地下室,一是在土耳其的以弗所。</h3> <h3>  萬國教堂~耶穌在被捕前晚間禱告得地方。萬國教堂算得上最驚艷的,也是最有愛的教堂,因為這座教堂是來自世界各國的愛心人士捐助而建,所以取萬國教堂。據記載,耶穌和他的門徒們在最后的晚餐后,前往此處禱告,這時猶大帶著祭司長等人前來捉拿耶穌,猶大按照約定的暗號: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當他走到耶穌跟前叫了聲“老師”并上前親吻后,耶穌被捕了。</h3> <h3>  雞鳴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h3> <h3>  此處是猶太大祭司的府邸,耶穌的大弟子在耶穌被捕后三次不認主的地方,說明了人性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如此耶穌依然讓彼得接了自己的班。</h3> <h3>  猶太民族走過輝煌的歷史,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衛王打天下,所羅門王治理天下,大衛壽終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把首都耶路撒冷建成圣城,成為猶太教的朝拜中心。大衛墓內的石棺,墓室很小且與哭墻一樣,也是男女分開的,大衛王墓是僅次于哭墻的猶太圣所,每天來此朝覲的猶太教徒擠滿了窄小的墓室。之前對大衛僅有的了解還是米開朗基羅那著名的《大衛》雕像。</h3> <h3>  位于耶路撒冷的錫安山,是基督教徒的圣地,因為這里有耶穌曾經走過的足跡,圣母安眠堂、最后晚餐樓、大衛墓均在錫安山上,與圣母安眠堂僅隔一墻,與最后的晚餐樓在一個院子里,屋頂往下看,下面就是大衛墓和晚餐樓。</h3><h3></h3> <h3>  錫安門耶路撒冷老城八個城門之一,因正對南面的錫安山而得名,城門內是耶路撒冷老城里的亞美尼亞區和猶太區。錫安門的石頭墻上有許多子彈留下的洞,那是1967年6日戰爭時留下的。</h3> <h3>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盡管從小就知道猶太人大屠殺這段歷史,但是當我抬頭看到密密麻麻遇難者照片,低頭看到密密麻麻地堆積在玻璃地板下的遇難者的鞋子,屏幕上一段段幸存者的回憶講述,以及美女導游含淚的講解,才真正感受到其殘酷程度令人發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德國希特勒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之多。希特勒為何要殺猶太滅猶太民族,有何深仇大恨?二戰歷史學家經過分析后確定了三種原因:一是宗教問題。在歐洲很多人都信奉基督教,視耶穌為上帝,是猶太人將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也是猶太人殺害了耶穌,因此,他們對猶太人是有宗教仇恨的。二是因為猶太人聰明會做生意,非常富有,一戰后德國陷入經濟危機,遭到嫉恨。三是希特勒十分不滿猶太人手握財富卻拒絕幫助德國度過經濟危機。在以上三大原因的驅使下,希特勒成功將民眾的矛頭轉移到了猶太人的身上,成為這場大屠殺中頂級幕后推手。</h3> <h3>  延綿700公里的巴以隔離墻,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有比它更長的隔離墻了。以色列修建隔離墻的目的是將巴勒斯坦地區與以色列徹底隔離,阻止巴激進組織成員到以色列境內實施襲擊,隔離墻高8米,由鋼筋混凝土墻體,鐵絲網、高壓電網、電子監控系統組成。</h3> <h3>  隔離墻上的涂鴉,特朗普上臺之后就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把大使館遷入耶路撒冷,這讓巴勒斯坦甚為惱火,于是,特朗普的頭像出現在了隔離墻上。</h3> <h3>  我們穿過隔離墻,來到了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這里沒有新聞中的戰火紛飛,沒有廢墟中哭泣的嬰兒及狂熱的宗教分子。感覺這里和普通的小鎮沒有什么區別。對于基督教徒來說,伯利恒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該城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跡是坐落在市中心馬槽廣場的圣誕教堂,它位于耶穌出生的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遺址之上,其使用權主要歸屬于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基督教派。伯利恒教堂入口給人一種純潔質樸的感覺。</h3> <h3>伯利恒教堂內的東正教堂與天主教堂。</h3> <h3>  這就是耶穌誕生的地方,它位于教堂的一個狹小的地下室內,相傳耶穌當年就出生在這個長13米,寬3米的地下巖洞中的一個泥馬槽里,后來馬槽被偷換成了一個大理石圣壇,上面鑲嵌著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銀星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圣壇上空懸著15盞銀制油燈,晝夜不滅第映照著這塊狹小卻牽動10多億基督徒的神圣角落。<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伯利恒之星,相傳是圣誕樹頂端的一顆星,大約2000年前當耶穌在馬槽降生時,這顆星照亮了伯利恒的早晨。</span></h3> <h3>  教堂花園內矗立著希埃羅尼繆斯的雕像,希埃羅尼繆斯為了將希伯來語的《圣經》翻譯成拉丁語,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他所翻譯的拉丁文版《圣經》得到天主教會所公認,基督教也因此得以在全世界廣泛傳播。</h3> <h3>  伯利恒馬槽廣場上巴勒斯坦的警察和軍人很是友好。</h3><h3><br></h3> <h3>  阿拉法特生于耶路撒冷遜尼派穆斯林家庭,參加多次中東戰爭,秘密籌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組織,曾帶領游擊隊發動對以色列的武裝斗爭,1988宣布巴勒斯坦國正式成立,他被選為國家總統。拉賓~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他親自指揮打敗了約旦、埃及和敘利亞聯軍,使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西奈半島、敘利亞戈蘭高地置于以色列????統治之下,后退役從政,擔任國家總理,1993年與阿拉法特握手言和,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長達46年的戰爭狀態,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贊,拉賓與阿拉法特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卻遭到以色列極右勢力反對。1995年11月拉賓出席會議離開走下樓梯時被刺殺身亡。</h3> <h3>  面朝地中海的雅法古城,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有著藍色塔頂的是雅法港口的老燈塔,地中海的夕陽與古城融為一體,使得古城籠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仿佛一幅穿越歷史的油畫靜靜地舒展開來。</h3><h3></h3> <h3>  古城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滄桑,也沒有非常驚艷的建筑吸引眼球,但這個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用一種非常清新的氣息打動著來來往往的人群。</h3> <h3>  雅法古城遠處望去,就是現代化的特拉維夫。迷人的雅法古城,國際化的特拉維夫,一面是古老,一面是現代,傳統與現代巧妙的碰撞,讓這座城市擁有了無邊無際的奇妙感,讓人不舍離去,因行程關系,未能游覽充滿藝術氣息地古老街區,留下遺憾。離開雅法古城,我們的以約之行也接近尾聲。</h3> <h3>  如果不是親身來到以色列????,或許我永遠也不知道她們的微笑原來是如此的親切,如此的美,從孩子那天真無邪的臉上讓我看到了這個國家的真善美。坐在飛往祖國的飛機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和以色列雖然大小不一卻又存在著某種歷史性的相似,同樣幾千年的文明,同樣悲壯的歷史,同樣遭他國入侵屠殺掠奪,同樣有打不垮驅不散無比凝聚的民族,同樣對世界產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種相似的命運使我對愛國之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h3> 另一感悟就是信仰的力量能使三大宗教和平相處,伊斯蘭教的圣地金頂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是耶路撒冷著名的標志,但耶路撒冷屬于以色列。基督教的圣地圣誕教堂卻坐落在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并且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繕。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信仰是一個人的靈魂,是活著的最大動力,是對和平的向往,是幸福的根源。<h3><br></h3> <h3>  幾張照片,幾段文字其實不足以闡述它的前世與今生,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國家及民族有如此強烈的擁國之心。<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以色列是個打不垮驅不散無比凝聚的民族,苦難、欺辱、慘遭近600萬猶太人大屠殺,但他們始終沒有拋棄自己的信仰,沒有倒下,并在逆境中奮發圖強,他們無比愛好和平,更懂和平的意義。深深感悟到這個“流著奶和蜜的”國家特有的凄美,尤其首都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這里;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這里”的文化內涵,確實是一生必須去體驗一次的地方。謝謝一直關注和關心我們的朋友們??</span></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丁青县| 双辽市| 西华县| 平山县| 河北区| 永春县| 赤水市| 新巴尔虎左旗| 耒阳市| 顺昌县| 奈曼旗| 溆浦县| 甘孜| 浙江省| 旬邑县| 阿巴嘎旗| 铜山县| 长宁县| 郑州市| 大新县| 女性| 正镶白旗| 诸暨市| 社旗县| 石棉县| 丁青县| 新津县| 吴忠市| 博客| 南开区| 华坪县| 台北县| 华蓥市| 瑞金市| 颍上县| 江安县| 巢湖市| 巴里| 巫溪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