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0年前的小漁村,今天鲅魚圈營口港。</h3> <h3>今天鲅魚圈,游艇碼頭。</h3> <h3> 鲅魚圈,遼寧省營口市市轄區,位于遼東半島中部、遼東灣東岸,坐落在營口市南52公里處,地處北緯40°15ˊ—40°20ˊ,東經121°8ˊ—122°15ˊ之間,與秦皇島市、葫蘆島市隔海相望,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轄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轄3個鎮、4個辦事處,總人口為50萬。</h3><h3> 營口開發區前身是原蓋縣鲅魚圈鄉。1984年5月,設立營口市鲅魚圈區。1990年8月,更名為營口新經濟區。1992年10月,在鲅魚圈區設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4年1月,將原蓋州市的熊岳、紅旗、蘆屯三鎮成建制劃入鲅魚圈區。</h3><h3> 境內著名景點有:望兒山、山海廣場、天沐溫泉、月亮湖公園、熊岳植物園等。</h3> <h3>40年前的小漁村鲅魚圈</h3> <h3>建設初期營口港</h3> <h3>40年前的小漁村鲅魚圈</h3> <h3>40年前的小漁村鲅魚圈</h3> <h3> 改革開放40年,鲅魚圈始終用高瞻遠矚的氣度,真抓實干、奮勇前進,在一輪又一輪建設和發展中,引領著這里的人民共同建設起一座新興港口城市,更打造出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你,還記得40年前,那個叫做蓋縣鲅魚圈鄉的小漁村嗎?年輕人可能不知道,40年前,你我腳下的這片土地,用偏僻落后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哪怕在1984年剛建區時,鲅魚圈區也才只有24000人口,泥濘的土路上跑著驢車,被一片片高粱地、玉米地環繞的低矮平房是這個新城區的真實寫照。</h3><h3> 改革開放波瀾壯闊,城市崛起改變生活。改革開放以來,鲅魚圈的城市建設鋪開了新的一頁。</h3><h3> 數字,記錄了這座城市發展的腳步。建區之初的1985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5億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寥寥無幾。2018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億元。其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13.25億元。</h3><h3> 從建區之初,鲅魚圈一批批建設者,就把城市建設放到地區發展的重要位置,定發展之策,繪藍圖,布大局;這一路走來,鲅魚圈人立跨越式追趕發展之志,借科學發展東風,于無路處開辟新路,于坎坷中開拓坦途,舉全區上下之力,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始終不渝地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實現了地區綜合競爭力的大幅提升。鲅魚圈的城市建成區面積由原來的30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70多平方公里。</h3> <h3> 曾經,鲅魚圈的最高樓是港豐大酒店,如今,一幢幢風格各異的現代化高樓鱗次櫛比;曾經,在玉米地里藏貓貓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如今,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各大廣場公園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曾經,等待著人們出行的是一條條泥濘的土路,如今,寬敞筆直的馬路四通八達,綜合交通體系已經形成。</h3><h3> 在一手抓建設的同時,鲅魚圈還不斷創新城市管理,堅持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結合,在“精、新、細、勻”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綠化、亮化、潔化、美化、序化水平;特別是近年來推進的“五個全覆蓋工程”成效顯著,讓全區的百姓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鲅魚圈人的幸福指數也不斷攀升。</h3><h3> 四十載風云激蕩,四十載勇毅篤行!從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發展到渤海之濱的港口城市,鲅魚圈堅定的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交出了一幅城鄉巨變的答卷。(來源:鲅天下)</h3> <h3>圖片攝影:姚振海 (版權所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清水县|
万荣县|
永和县|
桂林市|
新源县|
阳曲县|
济宁市|
乐陵市|
红安县|
高青县|
乐平市|
黄梅县|
高淳县|
滁州市|
五河县|
东辽县|
三门峡市|
江油市|
巴中市|
东山县|
凤阳县|
保亭|
榆中县|
南郑县|
北碚区|
万年县|
左权县|
墨竹工卡县|
织金县|
衡阳市|
青田县|
金昌市|
三门县|
昆明市|
祥云县|
江西省|
兴义市|
肃南|
仙桃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