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軍旅生涯 青春無悔</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侯國星</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稿指導:楊根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校對:曹國峽</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編輯制作:侯國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u>前 言</u></b></p><h1><b style="color: rgb(1, 1, 1);">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世上萬物生長,都有她的過程,而我的一生既艱難、又繁忙。幼年的學習成長,七年的軍旅生涯,三十五年地方工作等。將在美篇中呈現(xiàn)五個部分,一是《軍旅生涯,青春無悔》;二是《基層工作,三十五年》;三是《內退二線,健身交友》;四是《慢步人生,愉度晚年》;五是《生命寶貴,活出精彩》。它分別記錄下了我?guī)资陙淼膶W習、工作經(jīng)歷,以及晚年的快樂幸福生活。雖說在文字組織上還有很多欠缺,但他是我一生真實的再現(xiàn)。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原汽車第五十五團期間,曾獲得過新兵營、團司令部黨支部、政治處、司機訓練隊和汽車二營六連的多次嘉獎,被評為紅旗車和紅旗車駕駛員、節(jié)約標兵,軍旗照像以及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稱號,并親自參加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中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廣西東線邊境作戰(zhàn)通迅、以及其它運輸?shù)热蝿? 。 </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到地方工作三十五年來,我所在的三門峽市湖濱區(qū)崖底鄉(xiāng)和崖底街道辦事處,被中宣部等十部委授予崖底鄉(xiāng)“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xiāng)"稱號,崖底街道被評為“河南省人口計劃生育系統(tǒng)作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級便民服務先進單位”。三門峽市級“群眾滿意的基層站所”,而崖底鄉(xiāng)政府、崖底街道辦事處,連續(xù)十二年被評為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和湖濱區(qū)委、區(qū)政府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和優(yōu)質服務鄉(xiāng)。我本人也曾獲得過國家有關部門榮譽獎勵證書和紀念章一枚,榮獲河南省級勞動模范,并多次獲得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湖濱區(qū)委、區(qū)政府以及工作過的單位先進個人。獲得過三門峽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湖濱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五、一”勞動獎章、湖濱區(qū)老年體育協(xié)會特殊奉獻等獎勵,榮立三門峽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在紀念中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四十周年到來之際,我特向原部隊的老首長、老戰(zhàn)友們敬禮!向并肩戰(zhàn)斗而犧牲在祖國南疆的烈士們表示沉痛哀悼!向我原工作過的單位領導和同事們致敬!同時還要感謝為本文精心指導和校對的楊根立、曹國峽等老戰(zhàn)友!并借此機會,衷心的祝愿我的老領導、老同學、親朋好友、父老鄉(xiāng)親,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平安幸福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我的童年 </b><b>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b>我出生于一九五八年陰歷五月二十七日,也正是祖國大躍進的年代。我的父親曾在原三門峽小市黨校和陜縣黨校工作。母親帶著我的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和我在原磁鐘公社賈莊村生活。當時的糧食收成比較好,人們吃的是大鍋飯,干的是集體活。不久三年自然災害來臨,再加上蘇聯(lián)的逼債,每天的飯菜已不能滿足饑餓的肚子。我的父親和母親省吃儉用,勤勞手巧,不辭辛苦的把我們姊妹五人,一個個撫養(yǎng)成人。曾記得在我四歲的時候,那是一個大雪紛紛的冬天,母親把比我大兩歲的姐姐留在家里去村開會,我那懂事的姐姐總是讓著我,并將家里僅有的一塊饃給我吃。我五歲左右,有一次父親從城里回來,騎的自行車放在家門口,我在一邊玩,突然自行車一下子倒在我身上,車把剛好打在我的頭上,一聲哭叫,鮮血直流,至今我的頭上還留下著明顯的傷痕。</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父親生于一九三一年三月十四日</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母親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現(xiàn)如今的磁鐘鄉(xiāng)賈莊村村牌</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上圖為賈莊村文化舞臺</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全家照拍于一九九六年五月一日</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學生時代</b></h1><h1><br></h1><h1><b>一九六五年,我已滿七歲,父母把我送進了學校,我每天在校不愛說話,這也可能是決定我以后的性格的一個開始吧,不覺三年過去升到四年級,我先后加入了紅小兵、紅衛(wèi)兵組織。特別是進入六年級后,有一段時間,學習緊張,我就住在離家不遠的學校里。我的妹妹和弟弟也先后上了學,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也隨之增大,我的妹妹很勤快,經(jīng)常給我洗衣服。與此同時,文化大革命運動在全國各地開始,一場斗私批修,一打三反,批林批孔,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是一個接一個掀起。</b></h1><h1><br></h1><h1><b>一九七三年,我們到磁鐘公社七年制學校上學,而老師排座位一男一女,剛開始還真有一點不大習慣。在第一學期教學還是正規(guī)的,進入第二學期后,批林批運動在全國各地普遍展開,上課時間多數(shù)用在寫大字報上,校園內、外到處都是張?zhí)拇笞謭螅瓦@樣不知不覺初中就畢業(yè)了。</b></h1><h1><br></h1><h1><b>一九七四年的秋天,我在貧下中農(nóng)的推薦下到三門峽市區(qū)三中上高中。因高中班是新組成的(共四個班),教室非常簡陋,我們沒有課桌,兩邊是用磚壘起七十公分高,上邊放著一塊長木板當桌子用的。學校有住的,是一間大瓦房,我們睡的是地鋪,二、三十個從農(nóng)村來的學生同住一起,進入冬季后,我在離學校兩公里遠的市面粉廠,我哥的宿舍居住,早、晚在廠職工食堂吃飯,中午我在學校食堂用餐。我的班主任是澤書義,在此就讀期間我結識了很多好同學。我們每個星期一早上六點左右從老家徒步十公里左右到市區(qū)上學,周六下午放學后,再徒步回老家。那時生活條件還不是太好,如能吃上玉谷面饃都是很不錯的了。學校冬季運動會和文藝演出也隨之如期進行,一首“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就是好"的歌曲是記憶猶新。</b></h1><h1><br></h1><h1><b>一九七五年三月,我們部分在市區(qū)上學的同學,又回到了原磁鐘七年制學校,新開的唯一一個高中班上學,時任班主任劉志敏,全班有六十多個學生,多數(shù)以前都認識。有幾個初中時的好朋友,都聚在一齊了,除了上課和做作業(yè)外,我們多數(shù)在一塊有說有笑的玩,同年七月份我加入了共青團組織。另外學校還辦起小工廠(電焊條廠),養(yǎng)兔基地,紅薯育苗,用架子車給市區(qū)基建隊拉石灰。特別是一九七五年冬,一個農(nóng)業(yè)學大寨精神在不斷推進,我們學生也積極投入到了修大寨田(楊樹坡)和挖育林帶(王木溝)活動之中。</b></h1><h1><br></h1><h1><b>轉眼間已到一九七六年春季,一場反擊右翻案風的運動又開始了,學校不得不停下課來,文化學習是越來越占不上主要了。要說難忘的還是歌詠比賽,春、秋運動會和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印像深刻。為了樹立革命理想,同年五月份,班主任組織我們徒步到山西省,平陸縣毛家山學習天津下鄉(xiāng)知青精神。我們座輪船渡黃河,穿越鄉(xiāng)間小路,行程百里路,到達了一個幾百口人的小山村,這里是“山高坡長行人稀,天旱地干不收糧”的窮山村。在天津知青的多年苦干加巧干下,而如今是“青山綠水換新顏,塊塊農(nóng)田平展展。糧食增產(chǎn)生活變,道路通車如民愿”。</b></h1><h1><br></h1><h1><b>到了七月中旬我們面臨著即將畢業(yè),還真是難舍難分,我們抓緊時間出了兩期版報,舉行了一個畢業(yè)儀式,學生代表、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分別發(fā)了言,并且合影留年。七月十七日,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母校,從此告別了學生時代,步入社會返鄉(xiāng)務農(nóng)。</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回鄉(xiāng)青年</b></h1><h1><br></h1><h1><b>我們村七六屆高中畢業(yè)生有十二個,男八人、女四人。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在一塊活動,參加農(nóng)民夜校,出墻報。我所在的第四生產(chǎn)隊,一個勞動日能分上八、九毛錢。我和下鄉(xiāng)的知青關系非常好。</b></h1><h1><br></h1><h1><b>一九七六年九月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不幸去世,家家戶戶獻花圈,我們回鄉(xiāng)青年也做了一個大花圈,以示哀悼,并出了一期悼念毛主席的墻報。進入十二月份,部隊接兵的費排長來到了我家進行走訪,問我的母親,讓不讓我去當兵,并說“當兵要吃苦、要打仗你舍不舍得”。我的母親說“叫去”,實際上是不想讓我去當兵的。隨后驗兵開始了,說來也巧,我們村知青和回鄉(xiāng)青年報名、體檢、政審后,走了五個兵,其中四個知青,另一個是我。十二月二十二日換發(fā)軍裝,二十五日在三門峽市黨校集中,二十六日早上我們乘坐專車,在親人的歡送中,離開了家鄉(xiāng)登上了東去的火車。</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 style=""><font color="#39b54a">六 五 式 軍 裝 視 頻</font></u></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軍旅生涯</b></h1><h1><br></h1><h1><b>1、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八點五十分,隨著列車運行的吼叫聲,不覺中午到達了洛陽火車站,我們三門峽市一同入伍的一百二十余名戰(zhàn)友,全部背著背包帶上自已生活用品下車到車站廣場集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汽車第五十五團參謀長宋宏太,在新兵的隊伍前列講話,隨后我們乘坐軍車到達洛陽安樂窩,團部所在地過夜。晚飯吃的是大米飯和排骨肉,后我們又乘軍車到洛陽西外語學院觀看雜技表演。第二天我們早飯吃過后,再次登上綠皮火車向湖北襄樊市駛去,那時的火車頭是蒸氣機靠燒煤產(chǎn)生動力。鐵路兩邊樹木、村莊和工廠,隨著火車前進而后退,車窗外只見: </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層層梯田望無邊,</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座座水庫映藍天。</b></h1><h1><b> 車過龍門風光艷,</b></h1><h1><b> 一路向南焦枝線。</b></h1><h1><b> </b></h1><h1><b> 駛入寶豐車速慢, </b></h1><h1><b> 南陽鄧縣已不遠。</b></h1><h1><b> 湖北地界在眼前,</b></h1><h1><b> 不覺就到耿坡站。</b></h1><h1><br></h1><h1><b>2、我們新兵在湖北省襄樊市黃集耿坡火車站全部下了火車,只聽鑼鼓聲聲傳耳邊,這是老兵在歡迎我們到軍營。幾臺解放牌軍用汽車拉著我們過黃集、到?jīng)鏊北夹聽I區(qū)芝麻崗。我們短暫熟悉了十多天后,新兵營成立,我被分到新兵一連一排一班任副班長。</b></h1><h1><br></h1><h1><b>3、新兵一連駐地在司機訓練隊,條件十分艱苦,只有五排瓦房,吃水靠的是汽車拉,照明有時也不能保障。我們新兵還沒有發(fā)大衣,天氣寒冷,滴水成冰。晚上打通鋪睡覺,頭頂可看到天,耳邊吹著冷風,洗臉毛巾凍成硬方塊。每天伙食費很低,多數(shù)吃的是大米、蘿卜和白菜,很少有肉。偶爾能吃上一回面條,河南人的喜愛。</b></h1><h1><br></h1><h1><b>4、新兵訓練三個多月,有隊列訓練、有站軍姿,有臥姿瞄準、有跪姿舉槍,有條例學習、有我軍宗旨教育,有內務整理、有單兵訓練,有緊急集合,有打靶投彈,有文體活動、有唱歌比賽,還有憶苦思甜。特別是臥姿訓練,一爬就是一個多小時,而學習也不好受,坐的是用稻草編的墊子。當年我們一聽說帶草墊到飯?zhí)茫f是學習,實際上還兼一個任務,那就是坐軍姿。內務是一天一評比,隊列是一個星期一會操。雖然條件艱苦,訓練內容多,但是我們最懷念的還新兵連的生活。</b></h1><h1><br></h1><h1><b>5、你看那操場上整齊的隊例步伐,你聽那響亮的口號聲和練兵場上的殺喊聲,還有那軍營的拉歌比賽聲,真是朝氣蓬勃,斗志昂揚。在新兵訓練結束總結會上,我受到了“新兵營”嘉獎一次,得到了連首長表楊和同志們的好評。</b></h1><h1><b> 新兵訓練天氣寒,</b></h1><h1><b> 緊張軍訓情意暖。</b></h1><h1><b> 東西南北到軍營,</b></h1><h1><b> 官兵一致似兄弟。</b></h1><h1><b> </b></h1><h1><b> 點點滴滴記心頭,</b></h1><h1><b> 動詩美語難繪完。</b></h1><h1><b> 頭頂紅星領章掛,</b></h1><h1><b> 分別痛哭不舍離。</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原汽車第五十五團團部門崗</font></b></h1> <h1><b>6、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我被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汽車第五十五團,警通排通迅班,時任班長胡光俊、副班長肖元德,(卞宜新班長還留守在洛陽營區(qū)),通迅車配置的是側三輪摩托車,負責團機關和各個連隊的通迅分發(fā)及送達任務,另外參與團司令部值班室值班任務。在班長和副班長的傳幫帶下,我很快的熟練了駕駛摩托車的技術和報紙、信件,電報、包裹的分發(fā)、送達的要領,每天往返在鄧湖郵政所和一、三營,司訓隊之間。一九七八年初我接替了通迅班班長,同年末我團已進入一級戰(zhàn)備任務。一九七九年元月我被團機關黨支部發(fā)展為中共預備黨員,在春節(jié)前夕我和通迅股衛(wèi)股長,連夜坐火車到北京市豐臺區(qū),接兩輛新型側三輪摩托車,后裝上平板運輸?shù)幕疖嚕乙粋€人三天兩夜,在火車上負責運輸途中的安全。白天還好過,夜里我和當陽兄弟部隊一同接車的戰(zhàn)友,在野戰(zhàn)醫(yī)院救護車上避寒,當火車到達鄭州貨站時,車皮編組非常緩慢。一路上近六十多個小時,我沒有吃上一口熱飯,唯有幾包蛋糕和一壺水,堅持到襄北火車站。</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七八年和戰(zhàn)友在襄樊市合影留念</font></b></h1> <h1><b>7、一九七九年的二月十三日,我們原汽車第五十五團,團機關、直屬修理連和二營六連、七連等,官兵和車輛從襄樊貨站全部上了專列,一路南下廣西。途中每到兵站就餐時,火車還沒有完全停下來,我們就跳下車跑步去兵站打飯,又立即返回上車,無論大小車站都是綠燈,在悶罐車內晚上照明用的是馬燈。就這樣在一路暢通無阻下,于十六日中午趕到南寧,車輛編隊后直奔國營明陽農(nóng)場炮兵陣地。</b></h1><h1><b><br></b></h1><h1><b>8、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早上六點四十分,中越邊境線上,我軍是萬炮齊發(fā),地動山搖,火光一片。隨著坦克和野戰(zhàn)部隊的推進,我所在的團部緊急向崇左四十八團駐地開進。作為團通迅班還要協(xié)助電話班架線和收線任務,廣西前線多為高山峻嶺,我團十二個汽車連,六百多臺汽車,分散待命,作為通迅班,任務非常大,一切作戰(zhàn)命令和口令,都是由一名副團長和我們通迅班去傳達的。有時一天口令送達幾次,因為越南特工不斷出現(xiàn)在我軍的面前,我們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另外我們通迅班,每天還要到縣城郵政局領取報紙及所有的信件和電報。除上述之外,我們還要到南寧作戰(zhàn)指揮部取絕秘文件,有時人員拉不開,我就一個人單獨去完成任務。我們多數(shù)行駛在土路上,灰土飛楊,各機械化相互能見度底,隆隆的發(fā)動機聲音振耳,我們帶著防毒面具,滿身泥土。作為我們汽車兵主要是向前線運兵、運彈藥,返回國內時拉的是傷員和犧牲的戰(zhàn)友。越南短暫一戰(zhàn),打出了我軍軍威,教訓了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維護了祖國的尊嚴與和平,但是對我們這些參戰(zhàn)老兵來說,尤其是傷殘軍人,內心的回憶是永久的,特別是為國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b></h1> <h1><b>9、一九七九年三月五日,我國開始從越南撒軍,三月十六日撒軍基本完畢,我們汽車第五十五團的團部和各汽車連,又移防駐扎在廣西大新縣。大新縣位于廣西西南部,東北鄰隆安縣,正北與天等縣接壤,西北同靖西市相近,西南靠龍州縣,正西與越南毗連,國界線長40余公里,縣人民政府距自治區(qū)首府南寧143公里。</b></h1><h1><br></h1><h1><b>10、在廣西崇左、大新、龍州、寧明、憑祥等地,圴留下有我當年參戰(zhàn)期間的足跡。有幾次我差點命留南疆,其中一次是在大新縣,地方為慰問部隊,廣西著名的話劇《劉三姐》主演:王若云到場,連演幾場后,又上演了一場電影《大河奔流》。做為臨時取片人的我,所遇到的風險真是讓人膽戰(zhàn)心驚。那是一個下午,在部隊剛吃過晚飯自由活動的時候,我接到團通迅股鄧參謀的通知,讓通迅班配合團電影組,曹組長一路前往坦克部隊取片。</b></h1><h1><br></h1><h1><b>11、這時團長的司機開著北京吉普車和曹組長已到我的身邊,要求立即出發(fā),然后到取片地點坦克兵駐地會合。當我到駐宿處取沖鋒槍和手榴彈時,我們班的戰(zhàn)士一個也不在,我只有單兵一人騎著側三輪摩托車,緊追已經(jīng)遠去向東的吉普車。一路上當?shù)攸S蟲成團迎面而來,我的臉上、身上不時的與黃蟲相碰,偶爾路上還能看到一兩個行人,當行程約五十余公里后,我到了坦克兵駐地時才見到曹組長。電影《大河奔流》分上、下兩部,約晚上九點左右,我一人帶著上部電影片,向大新縣返回。因為山路上車速過高,我騎的摩托車邊航燈也給震壞了,我胸前挎著已打開保險的沖鋒槍,貓著腰風馳電掣駕駛著摩托車向大新縣駛去,一路上是一輛機動車也沒有,道路兩邊全是漆黑一片,在不遠的方向,還不時的有冷槍的聲音在我的耳邊回響,我的頭發(fā)要不是軍帽的作用,真要立起來了。那時真盼,若能看到一點微弱的燈光,也是對我的一點安慰,可是沒有,唯有我騎的摩托車大燈劃破夜空,在山路上一閃一閃的向前駛去。就在一個拐彎處,突然竄出一個人來,向我撲過來,我立即關閉摩托車大燈,使來者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我已加大油門沖了過去。當我到了大新縣演出現(xiàn)場時,已是夜十點左右,所有等候觀看電影的戰(zhàn)友們是掌聲一片……</b></h1><h1><br></h1><h1><b>12、關于撤軍一事,實際上四月二十日,我軍還有被打散和被包圍的部隊突圍后,從越南返回國內的,而越軍被俘的戰(zhàn)俘營,其中有一個就在大新縣,越南特工的活動,始終就沒有消停過。可以說在廣西前線做為我們通迅兵,單兵執(zhí)行任務是常有的事,我有兩次,都有被越南特工干掉的可能。當然這些危險與偵察兵和穿插部隊等相比,是不值一提的,特別是面對犧牲的革命烈士,我作為一個參戰(zhàn)幸存者,更是無話可說。</b></h1> <h1><b>13、隨后中央慰問團在王震的帶領下,來到了廣西對參戰(zhàn)部隊進行慰問,并發(fā)放了紀念章和慰問品。不久我們團于五月初返回湖北襄樊原所在營區(qū)。這時我那思念兒子心切的母親和我的弟弟前來部隊看望我。當母親看到我后又是哭,又是高興。哭的是因為我瘦的很,參戰(zhàn)前我的體重為一百一十六斤,結束后只有九十七斤,高興的是我們都活著回來啦。</b></h1> <h1><b>14、據(jù)官方數(shù)字顯示,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從二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六日,我軍大約有7910名(包括失蹤955人,其中:云南方向11人,廣西方向944人失蹤)指戰(zhàn)員在越南犧牲,1.5萬人受傷,被俘238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斃越軍5.3萬人,俘虜越軍2173人,而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越南總死亡人數(shù)要超過8萬余人。<br><br></b></h1><h1><b>15、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是一座永恒的豐碑,是新時期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光輝站點和偉力之源。這些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當年用血肉之軀捍衛(wèi)了祖國的尊嚴,保衛(wèi)了祖國領土的完整,他們是值得我們崇尚和尊重的;無論是犧牲的烈士還是活著的英雄,他們是永遠立于共和國精神高地上的英雄。</b></h1> <h1><b>16、一九七九年七月份,我被安排到司機訓練隊學習開汽車了,在一排二班,時任班長張明體(陜西定邊人),對我格外照顧,讓我睡下鋪(高低床)。在將近五個月的理論學習和實際駕駛操作中,我以優(yōu)異成績圓滿完成所有科目的訓練。同年十一月份,我被分到汽車二營六連二排四班,時任連長:李耀海,指導員:梁衍順,四班的班長是歐知生,湖南人駕駛著66號車。我們團六連、八連參戰(zhàn)回來后,就到十堰市大川公社執(zhí)行國防施工運輸任務。那時工地條件苦,住的比我在新兵一連的條件還要差,土墻上面搭個油毛氈,門上也是訂個木框,再訂上油毛氈,睡的是通鋪,吃飯是一個班圍地一圈只有兩個菜。不論天氣刮風還是下雨,一天兩趟到市區(qū)火車站等地裝運水泥、石子、沙子和木料等到大川工地上。<br><br></b></h1><h1><b>17、一九八0年四班班長是佘遠林,湖北人。我們每周要到老河口市去,給大川工地上拉油一次,去回需三天時間,食宿在老河口市附近的停車場。一九八O年的春節(jié)前夕,是我按時被轉正為中共正式黨員的時刻,也是我當兵進入第四個年頭,第一次探家的時候,激動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br><br></b></h1><h1><b>18、在十堰市大川施工工地上,我還駕駛著汽車拉著大水罐,給工程團下屬連隊運送生活用水;給山區(qū)供銷社運送過百貨;(該售貨員是十堰市供銷社系統(tǒng)十大勞模),她為方便山區(qū)人民,放棄城市的優(yōu)越生活,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在深山溝里為山區(qū)群眾服務的奉獻精神是實屬少見的。特別是我在剛探親回到連隊不久,為配合當?shù)毓矀善瓢讣诜祷赝局校蠖涫軅鞑恢梗矣米笫职醋冢沂志o握著汽車方向盤,有時右手還要變換擋位,駕駛著車輛,延著崎嶇不平的山路,艱難的行駛約五十余分鐘,才把解放牌軍車平安的開回大川公社,我們連隊所在地。當時該衛(wèi)生院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醫(yī)生給我的左耳朵縫了四針,我沒有告訴連隊首長和戰(zhàn)友們,第二天仍然照常出車,為工程兵二0二團山洞施工,繼續(xù)運輸水泥等建筑材料。</b></h1> <h1><b>19、一九八O年九月份,我從十堰市大川六連工地上調到二營營部襄北黃集,為營首長開車,時任營長:習家順,營教導員:郭漢成。一九八一年八月,我再次下到六連四班任班長,時任連長張大樹、指導員何有廣、排長朱紹康。六連營房距營部較近,與七連、八連相鄰。在營部和六連期間,曾參與和參加閱兵式、分列式兩次,各種訓練、演練無數(shù)次。尤其是第二次下到六連后,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襄樊市區(qū)、以及保康、荊門、隨州等地為地方建設搞運輸,我們春節(jié)前返回部隊后,也擔任的是連隊值班車。我們連隊有蓮塘,每個班都種有菜,還養(yǎng)有豬,所以生活還是很好的,電影也是不斷的能看上。</b></h1><p class="ql-block"><br></p><h1><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觀電影《愛情與遺產(chǎn)》后感</b></h1><h1><b> 七律</b></h1><h1><b> 愛子如目似海深,</b></h1><h1><b> 父女同醫(yī)共為民。</b></h1><h1><b> 韋偉忠海眾學人,</b></h1><h1><b> 純貞愛情棒難分。</b></h1><h1><b> 后人不知前輩苦,</b></h1><h1><b> 佳莎心中只有金。</b></h1><h1><b> 戰(zhàn)火走出老紅軍,</b></h1><h1><b> 肝膽獻黨遺留民。</b></h1> <h1><b>20、當年襄樊市電視臺,要在襄陽縣的大山頂上,修建一個電視轉播塔和市區(qū)辦公樓,就是我們六連四班負責施工運輸?shù)摹D菚r上山的路是新開的,坡陡、彎急、路況差。當車輛行駛到半山腰時,汽車水箱就開鍋,還有兩個陡坡上的急轉彎,如果沒有良好的車況和熟練過硬的駕駛技術是開不上去的。我們剛去時開的是66號和70號兩臺車,因為66號車即將大修,我們又將69號車換了過來,并將發(fā)動機上的節(jié)溫器拆除,進山前水溫控制在70度以下,而急轉彎還要后倒一下車,再回方向盤加油,才能順利的把運輸?shù)乃唷⑹拥冉ㄖ牧侠缴巾斏希巾斏系膱龅匾彩呛苡邢薜模瑳]有七、八次倒車是調不過車頭的。我們的連長曾專程上山來看望施工現(xiàn)場,并放心的說:“你們辛苦了”。</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1、《襄陽烈士陵園》</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高高羊祜山,美麗多壯觀。</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峰立紀念碑,英雄代代瞻。</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今觀烈士園,昔日浮眼前。</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前輩為人民,革命不怕難。</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拋頭熱血灑,沖鋒永向前。</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英雄立山間,壯志沖破天。</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不忘當年苦,繼承先烈志。</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為國奮四化,快馬再加鞭。</b></h1> <h1><b>22、一九八二年三月,我們六連和其它兄弟連隊,為云南原三部七局搬遷,從火車站裝上應運物資,行程約百十公里,才到新遷地址卸貨。我們住的是旅社,早上和晚上兩餐是在旅社一樓的食堂吃飯,中午是發(fā)給每人一包雞蛋糕充饑。</b></h1><h1><br></h1><h1><b>23、因為裝車和卸貨太慢,一天是一個來回,第二天繼續(xù),我們在那里大概有二十多天吧。有一天我開的車,打氣泵不工作了,所以就沒有剎車,修理班又不在我們行駛的車隊中,我只有小心的駕駛著車輛繼續(xù)前行,在進入一集鎮(zhèn)時,只見我們的連長在招手,要上我的車,我說:連長我的車沒有剎車了,你還是坐下一輛車安全些……</b></h1><h1><br></h1><h1><b>24、因為當?shù)芈蒙鐝膩頉]有接待過這么多的人吃住,所以菜買也很忙,比如買雞旦,菜買要下鄉(xiāng)入戶,幾斤、十幾斤的收集,然后裝上我開的車再拉到小縣城的食堂內,每次下鄉(xiāng)購買雞旦都在二、三百斤左右。</b></h1><h1><br></h1><h1><b>25、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我的未婚妻到部隊來看望我,因學校開學她于九月四日晚上就返回了三門峽。同年臘月二十六,我們在家鄉(xiāng)舉行了婚禮,從此成為終生伴侶。</b></h1> <h1><b>26、古隆中是三國時期杰出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文學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諸葛亮本是山東瑯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后隨叔父至荊州,17歲叔父亡,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因居臥龍崗,因自稱“臥龍”。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據(jù)局勢,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后一統(tǒng)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草廬對》 。</b></h1> <h1><b>27、一九八三年三月至十一月份,我們六連配合武漢軍區(qū)下屬測繪大隊,在河南省三十三個市、縣、進行實地測繪任務,而三排負責的是開封和新鄉(xiāng)兩地的測繪,我和馮首成戰(zhàn)友,協(xié)助第七分隊在開封東郊炮團駐扎。每天早上帶上儀器和長竹竿在黃河南岸和北岸,各村莊、農(nóng)田和路段上跑來跑去,測量數(shù)距,再繪新圖。開封市、開封縣、中牟縣,封丘縣、延津縣、原陽縣等都是我們當年的測繪工作區(qū)域。而封丘縣的荊隆宮公社是我們當時駐扎的第二個宿營地,我們多數(shù)是在開封市東郊炮團食宿。這樣就要經(jīng)常早出晚歸,還要過黃河。</b></h1> <h1><b>28、開封柳園渡口曾是黃河上較大的古渡口之一,它南臨開封,北連豫北和冀魯平原,有著五百余年的歷史,柳園口位于開封城北水稻鄉(xiāng)朱莊村東至柳園口鄉(xiāng)大馬莊村之間,距開封城9公里,柳園渡口是當時開封連接黃河南北兩岸的唯一通道。</b></h1><h1><br></h1><h1><b>29、說是柳園渡口,沒到過此地是不知它的一、二。首先要說的是通往渡口的路,它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泥土路,道路兩邊是農(nóng)田沒有樹木。到了渡口上船的地方,多數(shù)是人和貨物,偶爾有幾輛小型車輛,象我們當時開的解放牌軍車渡黃河,還真是少有的。渡口岸邊沒有堅固的河堤,河水沖涮著河岸,而連接上船的是兩塊柳木板,一頭搭在船的一邊,另一頭卻放在土岸上,我們的車就是這樣,慢慢的爬上兩塊大木板才上船的,當汽車前輪爬到木板的一半時,渡船的船身是向里傾斜的,車完全上了船后,船體才恢復正常。</b></h1><h1><br></h1><h1><b>30、這里的水面寬河道不穩(wěn)定,沒有固定的航線,靠的是船頭上兩個船工,手拿著竹竿在探水路過河的,多數(shù)渡河都比較順利,只是時間長,約四、五十分鐘才能渡過黃河。但有一天早上就不那么順通了,當我們上了渡船剛向黃河北岸行駛不遠時,就被變化無常的河床泥沙給圍住去向,營救的船開不過來,我們只有耐心等待河床的變化再次起航。后來還算不錯,大約下午三時左右才到達黃河北岸。</b></h1> <h1><b>31、在黃河北岸封丘縣一帶測繪時,條件很艱苦,多為農(nóng)耕路和黃沙路,車輛想調個頭都是很難的,尤其是行駛在黃沙路上一下一上的陡坡處,車是開不上去的,倒也倒不上,原路又返不回,唯有再選一條較緩一點的坡開上去,當?shù)芈愤^的老農(nóng)對我說,“那樣更危險”。但沒有其它辦法,我當時靠的是車上盡有的一米長小圓木,放在后驅動輪的前方,一米、一米向上開,但還是開不到頂,然后我用鐵鍬鏟除前輪下的沙后,一點、一點才把車開了上去。</b></h1><h1><br></h1><h1><b>32、在封丘縣遇到更難的事是,有一天早上九點多我們已過了黃河,在途經(jīng)的田間路上,老農(nóng)為排農(nóng)田中的水(頭天當?shù)叵麓笥?把路給挖斷了,我身后還有一輛軍車(封丘駐軍)也要路過。我當時建議都把車箱后檔板取下,放在被挖斷的水溝上都可以過去,然而他們怎么也不干,調頭又返回去了。好在當?shù)乩限r(nóng)挖的水溝雖深但還不是太寬,我只好硬著頭皮把車慢慢的開了過去了。但是當下午我一個人再開車要經(jīng)過此路段時,不但眼前被挖斷的排水溝深度又增加,而且寬度也增大了,約一米左右,這次要想慢一點開過去是絕對的不可能,而晚上六點前必須渡過黃河趕回開封,才能保證夜里十點前去開封火車站接人,我思來想去,最后決定將車后倒五十米,高速沖過去。這一招還真行,車輛平安過去了,我擔心的發(fā)動機前水箱也完好無損,過后我在想“什么是風險,這就是風險”。在黃河北岸測繪區(qū),我們多數(shù)是吃不上中午飯的,每人帶上一點干糧,就這么簡單。測繪兵更是辛苦,他們每天不知要走多少路,一點一點把測到的數(shù)據(jù),再繪制到圖上。</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下圖是原襄樊市與襄陽縣當時在漢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火車兩用橋。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告別了部隊,復員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河南省三門峽市。</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人民解放軍原汽車第五十五團(59055)部隊,歸屬總后勤部。參戰(zhàn)時番號(54012)部隊,參戰(zhàn)后番號(34629)部隊,隸屬武漢軍區(qū)36分部,于1985年撒消。</b></p>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33、軍裝,綠色的軍裝,綠得象麥苗,象稻秧,象南國的甘蔗林,象北國的青紗帳,象祖國的大山,更象湖中的波浪。</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紅星,閃亮的紅星,閃亮在戰(zhàn)土的頭頂,閃亮在祖國的邊防線上,凝集著先烈的遺愿,凝集著戰(zhàn)士的理想,風雨中不滅,陽光下更亮。</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領章,鮮紅的領章,紅的象家鄉(xiāng)原野的花朵,象煉鋼爐里的火光,象早晨的云霞,更象初升的太陽。</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紅,是我們旗幟的顏色,佩戴這樣鮮紅的領章,要讓祖國的紅旗永遠高高的飄揚。</b></font></h1> <h1><b>34、有過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過多少朋友 ,仿佛還在身邊,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舉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誰能與我同醉 ,相知年年歲歲, 咫尺天涯皆有緣, 此情溫暖人間。 </b></h1><h1><b><br></b></h1><h1><b>35、在部隊的七年軍旅生涯中,在原汽車第五十五團六連,我雖然算不上一個老兵,但是在這軍營里煅練了我,培養(yǎng)了我,也成就了我以后的人生。在此我要衷心的感謝各位首長的熱情傳、幫、帶,以及戰(zhàn)友們的相互關心和愛護。</b></h1> <h1><b>36、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把你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了的所有,能用文字的記憶留住它。表面上看似已失去,其實卻在心里早已深深的擁有,它將成為我永遠的回眸和懷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感謝原創(chuàng)</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歡迎指導,謝謝關注!</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通许县|
疏附县|
武功县|
禹城市|
唐山市|
鹿邑县|
刚察县|
崇仁县|
灵寿县|
太和县|
儋州市|
漠河县|
沂源县|
拜泉县|
宜春市|
那坡县|
平安县|
沁水县|
崇明县|
广水市|
巫溪县|
宣威市|
景泰县|
沁水县|
秀山|
陵川县|
古交市|
和龙市|
滕州市|
宁波市|
梅河口市|
阿拉善左旗|
吉林市|
繁昌县|
香河县|
余江县|
涞源县|
专栏|
喀什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