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中國,玉器從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記錄了人類生活,社會的變遷,玉器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玉的文化隨之更加豐富新石器時代的玉龍、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劍飾、帶鉤,漢代的瑞獸,唐宋的花鳥發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別是清代,雕琢藝術可以說達到了中國玉雕史的巔峰。</h3><h3> 玉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充滿著崇敬和喜愛,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個名族對于玉這樣情愫。上千年的玉文化,傳承千年,依舊流淌在華夏文化里,博大而精深。
中國人愛玉,其表愛其溫潤縝密,其內贊其德行操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推崇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德、名可知中為義德、聲揚以遠為智德、不撓而折為勇德、銳廉不技為絜德,這五德正好契合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追求。<br></h3> <h3>玉斧</h3> <h3>玉戈,古代用于祭祀山川。軍隊中也使用,稱牙璋,用以調遣軍隊</h3> <h3>玉虎符.用于調譴軍隊。</h3> <h3>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天子祭天時的用器。<br></h3> <h3>玉瑗,召集人時所用的器物,形狀如壁,孔更大。類似今天的召集令,見物如見令。<br></h3> <h3>玉璜,半壁為璜,用于祭禮北方。多數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只有少數接近二分之一,有扇形、半環形、半月形、拱橋形等。<br></h3> <h3>玉磐.古代打擊器。</h3> <h3>玉鏡</h3> <h3>玉牌.內容有八卦太極,吉祥動物、神像等。</h3> <h3>玉琮,古代一種玉制禮器,方柱體,中間有圓孔。古人在祭拜天地四方時,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br></h3> <h3>玉環,中央有孔的圓形佩。主要佩于身上,顯示身份的裝飾品。<br></h3> 玉香爐<br><h3><br></h3> <h3>玉人紋吊墜</h3> <h3>玉官人</h3> <h3>玉導,導入頭發。<br></h3> <h3>玉髮冠</h3> <h3>玉掻頭,即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種首飾。
<br></h3> <h3>玉簪.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多為男子所用<br></h3> <h3>玉祖宗</h3> <h3>玉蟲,此類各種蟲類玉器眾多<br></h3> <h3>玉瓏,龍指能帶來雨水的虛擬動物,古時祈雨水的玉器。<br></h3> <h3>玉人紋佩,早期一般佩都是對稱雙玉,呈一對。晚期非一對式漸多。<br></h3> <h3>玉鐲,玉制雙龍戲珠手飾。<br></h3> <h3>玉香筒</h3> <h3>玉香袋</h3> <h3>玉魚吊墜</h3> <h3>玉管,古代吹奏樂器。<br></h3> <h3>玉柱吊墜</h3> <h3>玉印</h3> <h3>玉盒,多放化妝品。<br></h3> <h3>玉牛頭吊墜</h3> <h3>玉瑞獸</h3> <h3>玉神鳥</h3> <h3>玉瓏卮,古代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br></h3> <h3>玉案,玉制的有足之盤。<br></h3> <h3>玉硯臺</h3> <h3>玉筆筒</h3> <h3>璂、?子上的結飾<br></h3> <h3>玉硯滴</h3> <h3>玉吉祥</h3> <h3>玉大雁</h3> <h3>玉猴吊墜</h3> <h3>玉鎮紙、文房用器<br></h3> <h3>
玉琥,古人用于祭禮西方。猛虎象征秋天,白色象征西方。<br></h3> <h3>玉洗</h3> <h3>玉碗</h3> <h3>玉盤</h3> <h3>玉觀音像</h3> <h3>蔡於良簡介:
海南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
海口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海南省中國畫山水研究會會長
海南省政協書畫院畫家
中藝財富畫院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br></h3><h3>海南省非物質文化專家</h3><h3>海南省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委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西华县|
盐城市|
阳新县|
白山市|
循化|
广昌县|
西昌市|
东乡县|
英德市|
花莲县|
修武县|
洱源县|
白河县|
浮山县|
大庆市|
海宁市|
远安县|
新丰县|
北碚区|
逊克县|
贞丰县|
黄平县|
安仁县|
正阳县|
绩溪县|
宿松县|
阆中市|
忻城县|
涪陵区|
霍邱县|
交口县|
加查县|
洪雅县|
武义县|
安塞县|
合川市|
临猗县|
尼木县|
罗田县|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