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書名:《家》</h3><h3>作者:巴金</h3><h3><br></h3><h3>人生苦難重重,身處一個固步自封的動蕩年代,人物的命運則又更為多舛。家,外觀莊嚴氣派,內里又是怎樣一副光景呢?</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題記</h3><h3><br></h3><h3>學生時代就時常聽聞巴金先生的大名,他的《家》《春》《秋》更是如雷貫耳,三部長篇小說組成了《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成名作。</h3><h3><br></h3><h3>作者以金陵高公館一家的盛衰為代表,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在黑暗勢力壓迫下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h3><h3><br></h3><h3>我們生在一個美好的年代,開放,民主,自由,不曾體會過舊社會那種“吃人”般的生活。閑來拜讀巴金的作品,跟隨作者去撕開封建家族制度下虛偽的面紗。</h3><h3><br></h3><h3>這部作品還顯露它吃人的本質,并明確揭示它“木葉黃落”的窮途末路,是巴金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特出貢獻,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義所在。</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 ??性格決定命運??</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b>高覺新,李瑞鈺,錢梅芬:順從,懦弱只能成為舊禮教的犧牲者</b></h3><h3><b><br></b></h3><h3>作者以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為中心,以他們各自的感情為主線,訴說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抉擇下不同的生活道路。</h3><h3><br></h3><h3>身為高家長房長孫,覺新從小耳濡目染的是光宗耀祖的教育,這些使他有著振興家業的精神重擔,他雖然心懷夢想,有著遠大抱負,但封建禮教的長期熏陶使他形成了懦弱順從的性格特征,失去了自己的意志,失去了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反抗性格。最終聽從了父親的話,放棄大好前途,娶妻生子。</h3> <h3>遺憾的是妻子的人選并不是和他青梅竹馬的表姐錢梅芬。婚后他和瑞鈺兩夫妻也算舉案齊眉,家庭和諧,并育有一子。</h3><h3><br></h3><h3>梅表姐不幸的婚姻牽起了覺新心里的痛,那些過往隨著梅芬的歸來重新復活。然而他們終究是錯過了,以至于梅表姐最后抑郁致死。</h3><h3><br></h3><h3>因為迷信,高老太爺死后,“血光之災”的說法被迫瑞鈺離開高府,給她身心都帶來嚴重的痛苦,以致難產而死,是封建迷信毒害了她年輕的生命。</h3><h3><br></h3><h3>覺新的妥協,他的懦弱,導致心愛之人錢梅芬和妻子瑞鈺的死亡,可以說他們三個人都是舊禮教的犧牲者。</h3><h3><br></h3><h3>覺新是高家長房長孫,站在這個處境上看,他的犧牲是偉大的,平日里的所作所為無疑是面面俱到的。</h3><h3><br></h3><h3>然而,對自己,他的青春,他的前途,對梅表姐,對妻子,他的舉動是懦弱的,愧疚的,不負責任的。我認為他已經麻木了,他自己被舊制度、舊禮教害了一生,他最愛的人的慘死也未能激起他反抗的勇氣,自始至終不能自拔出來,其實他是被舊制度殺死的。</h3><h3><br></h3><h3>他奉行作揖主義和不反抗主義,想用自己的痛苦換的暫時的茍安,這種“無反抗”“作揖”的道路將他推向絕望的深淵。他的一生都是悲哀的,沒有希望可言。</h3> <h3><b>覺民和琴:不妥協,命運終將會掌握在自己手中。</b></h3><h3><br></h3><h3>覺民是新時代的青年,琴也是勇敢樂觀的女子,他們在新思潮的影響下,三觀一致,況且兩人朝夕相處,彼此間暗生情愫也在情理之中。</h3><h3><br></h3><h3>然而在封建社會統治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實乃圣旨般的存在,自由戀愛是不被允許的。雖然他們有意于彼此,可前路著實渺茫。</h3><h3><br></h3><h3>愛情的力量雖然偉大,可有時也抵擋不住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從起初覺民一而再再而三的抗議,到最后不得不兵行險招離家出走。</h3><h3><br></h3><h3>反抗期間他們兩人也悲傷絕望,是愛情將兩顆心緊緊連接在一起,從未放棄過。幸好這場無聲的戰役最終在他們執著不認命的堅持中取得最終的勝利。</h3><h3><br></h3><h3>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覺慧在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的鼓勵和堅持,才有了覺民和琴的幸福。</h3><h3><br></h3><h3>這幸福給了覺慧新的動力,新的希望,讓他最終勇敢的去追尋新的路。</h3><h3><br></h3><h3><b>覺慧和鳴鳳: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b></h3><h3><b><br></b></h3><h3>覺慧,激進又善良,急躁又熱情,痛恨舊制度,富有正義。他編輯《黎明周報》進行反軍閥宣傳,又直接參與反對地方督軍的請愿,具有民主思想的覺醒者,反抗者。</h3><h3><br></h3><h3>丫鬟鳴鳳聰明可愛,純潔善良,身處等級森嚴的封建大家庭,地位卑微就足以注定她的全部悲劇命運。</h3><h3><br></h3><h3>他和鳴鳳相互喜歡,高老太爺卻把她當成禮物送給了六十多歲的馮樂山做小老婆。鳴鳳找尋覺慧無果時,不堪忍受這種安排,最終投湖自盡。</h3><h3><br></h3><h3>卑微的丫鬟用她單薄的身軀以死明志,捍衛了她純潔的愛情,這又是一個舊制度的犧牲者。</h3><h3><br></h3><h3>當然人性都是有弱點的,這樣一個有為青年也有他自己的弱點。他身為新一代的代表,雖然也有心反抗舊制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面對他和鳴鳳的愛情的時候,仍然膽怯,不夠勇敢。以前信誓旦旦的對鳴鳳允諾過娶她,也明知道她要被迫嫁給馮樂山做小妾,卻沒有及時的去阻止這悲慘事件的發生,導致鳴鳳慘死。</h3><h3><br></h3><h3>后面對覺民和琴的感情,有過羨慕、嫉妒,對鳴鳳也或多或少的有過動搖。也許他并不是真的“愛上”了琴,只是愛上了那個樂觀開朗,自由民主的新社會吧…</h3><h3><br></h3><h3>書中以三兄弟各自的感情為主線,三個女人的慘死命運為催化劑,其他人物各自的描寫,揭露了看似外表富有的大家庭,實則內里一片骯臟腐敗。</h3> <h3></h3><h3>《家》《春》《秋》三部長篇小說組成了《激流三部曲》,而《家》只是覺醒。</h3><h3><br></h3><h3>書開頭的覺慧說話會臉紅,到最后他誓要做封建社會的“背叛者”,從懵懂無知到勇于追尋新社會,覺慧的成長顯而易見。</h3><h3><br></h3><h3>覺新的懦弱順從,梅表姐抑郁而終,瑞鈺悲痛身亡,鳴鳳投湖自盡,婉兒被逼出嫁。所有的這一切,這種種鮮活生命的犧牲,無一不是舊禮教所釀成的苦果,都加深了家族內部的矛盾,也引起了覺慧的反抗與離家出走。</h3><h3><br></h3><h3>學堂的教育,新文化的到來,方方面面都促進了他的成長,讓他成為一個有主見,有思想,有膽識的青年。</h3><h3><br></h3><h3>而覺民和琴的幸福結局,和覺新的不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反抗與不反抗之間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更是給了覺慧希望,讓他明白,只有勇敢的爭取,才能收獲不一樣的結局。</h3><h3><br></h3><h3>初讀時并不覺得有何出彩之處,可是后來慢慢融入了作者筆下的那個年代,那時受封建思想的統治,在舊禮教的專治籠罩下,又何談自由,何談自主,何談愛情呢?</h3><h3><br></h3><h3></h3><h3>高老太爺是高家的一家之主,也可以說在書中代表了舊封建勢力,他的死,也間接預示了舊勢力的最后走向——沒落崩塌。</h3><h3><br></h3><h3>舊封建社會是殘酷的,舊禮教也是極其殘忍的。然而在一輪又一輪層出不窮的殘酷中,又有絲絲溫情點綴其中。</h3><h3><br></h3><h3>打仗的時候,家里人四處逃命,他們長房這一脈,在最艱難的時刻,大伙兒始終在一處,不離不棄;在覺慧準備去上海時,覺新無條件的支持也給了覺慧更多的力量;</h3><h3><br></h3><h3>覺民和琴的最終勝利也像一片春風,吹去了稍許黑暗,迎來光明,帶來了生生不息的希望。</h3> <h3></h3><h3>巴金不僅是作家,他還是翻譯家、社會活動家。</h3><h3><br></h3><h3>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以及小說《寒夜》、《憩園》,散文《隨想錄》等。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h3><h3><br></h3><h3></h3><h3>魯迅也認為“巴金是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h3><h3><br></h3><h3>在《激流》總序里巴金寫到:</h3><h1><b><font color="#167efb">生活是一場搏斗,我們生活來做什么,為的是征服它。</font></b></h1><h3><br></h3><h3>是啊,生活就是一個競技場,是一場艱苦的搏斗。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的困境,工作的壓力,你是想像覺新一樣,俯首聽命,隨波逐流,還是像覺慧一樣,奮起反抗,盡最大的努力征服它,做自己命運的主人?</h3><h3><br></h3><h3>我想巴金先生是想通過《家》告訴讀者,年輕人,應當在拼搏的年齡努力奮斗,而不是言聽計從,與世浮沉,最終碌碌無所作為。</h3><h3><br></h3><h3>無論生活多么殘酷,然而總有一股激流在勇往無前,這股激流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波折詭異的,經歷了許多變故之后,這股生活的激流又將會把故事里的這些人都載去哪里呢?</h3><h3><br></h3><h3>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h3><h3><br></h3><h3>作者簡介:</h3><h3>巴金,原名李堯棠,</h3><h3>出生地:四川成都</h3><h3>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5日</h3><h3>逝世日期:2005年10月17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德钦县|
当阳市|
阿拉善右旗|
宁都县|
运城市|
大方县|
满洲里市|
永嘉县|
白玉县|
岳池县|
洛扎县|
宣威市|
洪雅县|
麻阳|
扬中市|
当涂县|
阿尔山市|
昌黎县|
潼关县|
砚山县|
铜梁县|
奉化市|
长丰县|
大宁县|
昌都县|
辽中县|
大方县|
彩票|
临邑县|
丰镇市|
新建县|
三明市|
翁源县|
阿合奇县|
永泰县|
页游|
任丘市|
巫山县|
通城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