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69年4月,剛剛十四、五歲,像藍天白云一般清澈透明,帶著幼稚、懷著憧憬,我們走進了內江中學大門。</h3><h3> </h3><h3><br></h3> <h3> 五十年了,經(jīng)歷了整整半個世紀,我們中的大部分巳升格成爺輩。</h3><h3> 但我們不會忘記當年,不會忘記校園的早晨,那一張張課桌椅、講臺、黑板報,更不會忘記早巳刻在我們心底的師生情、同學情。</h3> <p> 海萍同學是我們的群主,和建中同學一起,搭建了我班的微信平臺,籌備了我班的同學聚會。為他們的熱心、辛勞、付出,向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p> <h3> 同學情純潔無瑕,是青蔥歲月難忘的一抹美好回憶。</h3> <h3> 時光可以帶走青春韶華,卻帶不走深厚的同學情誼。</h3> <h3> 打開封存了幾十年的舊相冊,多少往事歷歷在目,多少情感讓人回首,淡淡流年、蹉跎歲月,這是一份永恒的回憶。</h3> <p>海萍 祝英 幼萍 毅偉 五妺</p> <p>維慶 巧英 耀強 靜靖 翩翩</p> <p>玉琇 永敏 建萍 愛芬</p> <p>冬英 連春 雅維 建中 小蘭</p> <p>建生 承娟 世祥 萍 民生</p> <p> 玉琇和校女子籃球隊隊友。</p><p> 青春英姿,朝氣勃發(fā)。</p> <h3> 那時的你,那時的我,天真、純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開懷大笑,在無憂無慮的時光里悠然自得……。</h3> <h3> 英姿颯爽。</h3><h3> 軍裝、袖章、胸章、寶書、pose,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特定標配。</h3> <h3> 泛黃的相片是友誼的見證,青澀的面容是我們共同的記憶。</h3> <p> 永敏同學和他珍藏了50年的老物件,像時光穿梭,把我們帶回到那個清純的年代。</p><p>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天空未留痕跡,然而鳥兒確巳飛過”。但永敏同學保留的學生證等雖已泛黃,卻證明了我們曾留下的那片痕跡。</p> <p>志強同學和他的書法作品。</p> <p> 不但書法了得,畫作也出類拔萃。志強同學的書法、繪畫作品在各類報刊、雜志上被多次刊登。</p> <p> 民生同學和他的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巧奪天工。民生同學的盆景制作也很有特色。</p> <p> 退休后有一份興趣愛好,有一群相同愛好的朋友,存一份執(zhí)著,留一份童心,不亦樂乎。</p> <h3>歡快</h3> <h3>優(yōu)雅</h3> <h3>熱烈</h3> <h3>自信</h3> <h3>合唱《同一首歌》</h3> <p> 回眸五十年走過的路,親歷了太多的事情。如今我們已步入老年,從容淡定、一切隨緣。唯有健康的身體是自己的,善待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沒有下輩子。健康、快樂最值錢。</p> <p> 美好的相聚時刻總是那么短暫,留下這張珍貴的五十年重逢集體照作為永恒的紀念。</p><p> 首次我們相聚在2019年1月12日,期待下次美洲、大洋洲的同學和我們一起再相聚!</p> <p> </p><p> </p> <p> 至今,我班還有二十多位同學尚未聯(lián)系到。真心希望通過美篇平臺,通過熱心美友的幫助,使更多的同學能夠回到中學同窗大家庭一一一上海市內江中學72屆8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远安县|
梨树县|
广平县|
辰溪县|
固原市|
蒙阴县|
腾冲县|
宁乡县|
泸州市|
达孜县|
恭城|
通化市|
太谷县|
双城市|
峡江县|
安陆市|
新宁县|
江安县|
贵阳市|
会理县|
仲巴县|
望谟县|
远安县|
白城市|
土默特右旗|
荃湾区|
久治县|
盈江县|
石棉县|
博罗县|
石狮市|
长泰县|
扎兰屯市|
搜索|
错那县|
宜州市|
长丰县|
页游|
浦江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