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系列日記體散文《一片香葉兒》</h3><h3><br></h3><h3>傅景平文</h3><h3>金松誦讀</h3> <h3>《一片香葉》之《茶壺》</h3><h3><br></h3><h3> 2015年6月23日,周二 </h3><h3> “水為茶之父,器為茶之母。”(《茶經》)</h3><h3> 由此可見,一把好壺對茶人來說,是多么重要。 </h3> <h3> “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泥。”選壺,首選為宜興紫砂壺。</h3> <h3>從實用角度看,“宜興茗壺,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又“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紫砂壺的發味留香、抗餿防腐、變色韜光之三妙,養胃,養人。</h3> <h3>從審美角度看,紫砂壺養眼、養心。紫砂壺融詩、書、畫、印為一體,可以將你喜歡的詩句、書法、繪畫、印章附做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壺,可以給你的心靈以慰藉,性情以陶冶,人品以修煉,精神以升華。</h3> <h3>受紫砂壺魅力吸引,多年來我按圖索驥和憑著感覺,倒也陸陸續續收入手中十幾把,有石瓢、仿鼓、井欄、西施、半瓜、漢瓦、掇球、合歡、思亭,還有提梁、竹段、松梅等。</h3> <h3>那么,怎樣來選壺呢?</h3><h3> 我認為不妨用六字訣試一試:</h3> <h3>首先是泥,也就是制作紫砂壺的原料。優質的紫砂泥,不添加其他任何東西,更不能用其他的泥來替代。選用純正優質紫砂泥做出的壺。</h3> <h3>第二是型,即造型,或者說是器形。好的紫砂壺器形能把人的藝術感受融合在其中。</h3> <h3>第三是工,即做工。選做工精細、精致、精良的紫砂壺。在陶藝中,不斷修整、打磨,力求完美,這里,也折射著人生的藝術。</h3> <h3>第四是款,紫砂壺不單是一種紫砂工藝藝術,有的壺上還顯現書法、繪畫、篆刻、鑲嵌等藝術形式。</h3> <h3>第五是功,即功能性。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美。同時,紫砂壺絕不僅僅單有沖泡的功能,還有欣賞的藝術價值,毫無疑問,這也是紫砂壺功能的題中之義。</h3> <h3>第六是名。紫砂壺作者的名氣和功力也是一個考量的標準。歷來,紫砂壺是按人定價,名家名壺身價百倍,在商品社會尤其顯得突出。這樣市場上就容易出現許多模仿名家制作,偽造的贗品屢見不鮮,選購名壺尤其需要小心。</h3> <h3>以我一孔之見,如果不是以投資和收藏為目的,還是以沖泡功能為主,同時兼顧器型和欣賞性。我認為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追求的應是紫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凡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h3> <h3>紫砂壺除了泡茶好喝,藝術價值高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樂趣,就是養壺。</h3> <h3>養壺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茶葉內的油性成分被紫砂壺吸收,慢慢顏色變深,并在壺表面形成一層玉一般的包漿,讓人愛不釋手。</h3> <h3> 這種古樸靜雅、溫潤華美的光澤攝人心魄。與購買清澀的新壺相比,我往往更側重于在茶舍購買養過的壺。</h3> <h3>這種古樸靜雅、溫潤華美的光澤攝人心魄。與購買清澀的新壺相比,我往往更側重于在茶舍購買養過的壺。</h3> <h3>美,從選一把好壺開始。你曾經認真的注意過你的茶壺嗎?</h3> <h3>如果你選了一個很美的茶壺,就是在美化人生的途徑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h3> <h3>最后我想說的是,紫砂壺,是茶葉的知己,茶人的知音。一把好壺,裝得下歲月的滄桑,參得透人間的悲喜。當你用一顆心試著解讀它,一把壺也就有了生命。</h3><h3> 這比記住選壺六字訣更重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策勒县|
兴海县|
通榆县|
米泉市|
广饶县|
离岛区|
武安市|
西藏|
夏津县|
岳普湖县|
自治县|
榆社县|
长泰县|
志丹县|
营口市|
丰城市|
青川县|
宜川县|
武宣县|
特克斯县|
酉阳|
琼中|
大兴区|
建德市|
枣强县|
贵定县|
抚松县|
青铜峡市|
庆城县|
肇庆市|
类乌齐县|
麻城市|
利津县|
乳山市|
石泉县|
彭泽县|
江津市|
西城区|
静安区|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