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下神壇的韓國孟母申師任堂:白富美女文青的傲嬌人生

陳櫻花

<h1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1. 五千元上的兒子,五萬元上的媽</font></b><b></b><font color="#167efb"></font> &nbsp;</h1><h1 align="left"><br></h1><h1 align="left"> 在各個國家,能走上貨幣的歷史人物歷來都是在這個國家受到人們廣泛尊敬的流芳千古之人。在韓國面額最大的五萬韓元紙幣的正面,印著的是一位美麗端莊的女子——申師任堂。這是在2009年首次增發五萬元貨幣時,經過激烈競爭,由全國人民選出來的。在從2007年就開始了的選定過程中,申師任堂一舉擊敗了其他九位候選人獲得成功。被擊敗的候選人,其實個個也都是朝鮮歷史上的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大家熟知的獨立運動家金九,18世紀實學的集大成者丁若鏞等。甚至在一些女權社會團體反對將申師任堂以賢妻良母名義登上五萬元紙幣的情況下,民意最終還是選擇了申師任堂。 &nbsp;</h1><h1 align="left"><br></h1><h1 align="left"> 而在之前就一直在使用的五千元紙幣正面,印著的則是一位名叫李珥,又稱李栗谷的人物。他是朝鮮中期最著名的儒學家,政治家。作為朝鮮著名學者“二李”之一,他為朝鮮的性理學發展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那么,五萬元上的人物和五千元上的人物有關系嗎?是的,他倆有關系。不但有,而且關系還很近,因為他們倆是如假包換的親母子。這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母子都登上貨幣的例子。 &nbsp;</h1><h1 align="left"><br></h1><h1 align="left"> 李珥對于朝鮮的意義幾乎相當于孔孟對于中國的意義,其重要程度無須多言。那么,有人就會問,難不成這位李栗谷先生的媽,也是因為和孟母一樣,為了兒子三遷其居才令人稱頌的嗎?可以說這似乎說對了一部分。因為在朝鮮歷史上,之所以能將李栗谷的母親——申師任堂選定為最高面額紙幣上的人物,也確實是基于她三個角色于一身的民間認知。這三個角色分別是:第一是作為母親的賢妻良母角色;第二是技術角度上教育出李珥這等偉大兒子的教育家角色;第三則是申師任堂本人集書法、繪畫、寫詩于一身的藝術家角色。這分明就是一個人生贏家,完美女性,外加歷史英雄!開掛的人生無非不過如此吧,還復何求?生活在16世紀朝鮮中期的申師任堂,從17世紀開始到現在,已經被固化成了一個賢妻良母和完美女性的形象,“國民之母”申師任堂就是全國人民心中的女神和英雄。女神+母親的完美代表不上貨幣,誰又有資格上貨幣呢? &nbsp;</h1><h1 align="left"><br></h1><h1 align="left"> 那么,究竟申師任堂究竟是怎么成為國民偶像和英雄的呢?我們現在以為的她是不是歷史上真正的她呢?今天我們就來撥開迷霧,了解一下女神是如何形成的。</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2. 造神記</font></b> &nbsp;</h1><h1><br></h1><h1> 申師任堂姓申,真名迄今為止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有版本說她叫仁善,但是沒有任何記載可以證明這個名字的準確性。而“師任”則是她自己在13歲時以中國周文王的母親太任為榜樣為自己取的號。后人為了表示尊敬,加上堂號,約定俗稱就稱呼她為申師任堂。 &nbsp;</h1><h1><br></h1><h1> 盡管現在我們在談到申師任堂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她賢妻良母形象,李珥的母親這一身份。但其實在她生活的16世紀,人們卻從來沒有這樣去評價她。那時的她在社會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但人們對她的定位是——藝術家。據史料記載,她從小聰明伶俐,7歲就開始臨摹名家畫作,畫功了得,尤其擅長山水、蟲草、葡萄的繪畫。此外,也寫得一首好書法,至今她曾經長期生活過的江原道烏竹軒中還保留著她寫的屏風。自然,作詩也不簡單。 &nbsp;</h1><h1><br></h1><h1> 在崇尚男尊女卑儒家思想的16世紀的朝鮮時代,為什么一個女子能從小就表現出這么多藝術才能呢?雖然她生活的朝鮮中期,女性地位要比后期稍微高一些,但是一個女性能得到藝術全面開花的程度也絕不是一件普遍的事情。聯想到世宗大王創制韓文就可以大致知道,那時候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女性能受教育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更別說是不僅識文斷字,而且還能揚名成家。 自然,這就要從她的家世說起了。能支撐一個女子搞藝術的,除了世家名門,也幾乎沒有其它可能性了。她的曾祖父曾任朝鮮最高教育機關——成均館的大司成,也就是成均館的最高官職。到了祖父這一代,官只做到寧越郡郡守,相當于現在的地方地級市市長。而她的父親申命和是一個有性格的人,一生不愿為官,只愿意埋頭做學問,可算是一個早期的獨立學者。這樣看下來,申家似乎也是一路衰敗的趨勢,并不如何顯赫。但其實申師任堂家里真正厲害的,并不是父親這一邊,而是母親這一邊。要說她的母親,那可來頭大了。因為申師任堂母親的媽媽,也就是申師任堂的外婆崔氏,是在整個朝鮮時代都赫赫有名的名臣崔萬里的女兒。而崔萬里又是誰呢?他就是在世宗大王創制出韓國本土文字時,帶著幾位重臣長文上疏,堅決反對的領頭人,當然,也是25年間世宗大王核心學術班子集賢殿的實際掌門人,當時世宗大王最器重的大臣。而崔萬里崔氏更是從高麗時期就一脈傳承下來的名門出身。申師任堂的外公作為上門女婿進了崔家,就奠定了后世申家長期依附于女方的基礎。申師任堂的父親住著的宅子也是從丈母娘手里繼承過來的遺產。這座宅子里光奴婢就有172人,家門之顯赫可見一斑。 &nbsp;</h1><h1><br></h1><h1> 所以很顯然,申師任堂在世時,就是典型的世家白富美,天資聰穎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當時的她既沒有現在這么大的名聲,和賢妻良母也基本沒有什么關系。 &nbsp;</h1><h1><br></h1><h1> 17世紀是申師任堂形象大變身最關鍵的時期。也就是說,在申師任堂去世100年后,她作為成功母親身份的新形象被建立了起來。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有一個人,名叫宋時烈。要說這個宋時烈,是在17世紀的朝鮮,是一位舉足輕重的著名學者,知名儒學家。他的另一個身份則在神化申師任堂的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那就是:他是李珥的學生??梢哉f,將申師任堂塑造成一個完美賢妻良母形象讓人崇拜對于宋時烈而言,是一個一箭雙雕之策。這個方法既可以討好自己的老師,又可以通過塑造一個女神母親的偉大形象來提升當時西人的空前團結水平。 &nbsp;</h1><h1><br></h1><h1> 宋時烈雖說是一個著名學者,但是夸起人來,想象力之豐富卻絲毫不弱于文學家,他下嘴之穩準狠,更是令今天的我們也自愧不如。他真誠地說:李珥的母親申夫人是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華才懷上了李珥,為社會、為祖國生下了如此偉大的人物,所以申夫人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且宋時烈也不愧是學者,還要講究引經據典來證明其觀點的正確性。這所謂吸收日月之精華才生下李珥的說法自然是找不到什么根據的,但是緊接著他就用了類比的手法來強調。他說生下了李珥的申師任堂,簡直和中國宋朝生下了大儒程明道、程伊川兩兄弟的侯夫人沒有兩樣。生下并教育出了如此偉大兒子的母親,難道不是我們全社會的英雄嗎?這邏輯,這煽情的功力,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的樣子哦。從此,申師任堂的偉大賢母形象就被塑造并固定了下來,并且一直延續到了19世紀末。申師任堂共生了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如果沒有這個排行老三的兒子李珥,那也就沒有17世紀申師任堂被人為捧上神壇這一說了。 &nbsp;</h1><h1><br></h1><h1> 進入20世紀,朝鮮迎來了開化期。需要睜眼看世界的朝鮮開始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而要復興教育,自然也需要搬出一個偶像來說事兒才顯得有權威和說服力。選誰最合適呢?自然,培養出了偉大兒子李栗谷的申師任堂再一次成為了最合適的候選人。所以申師任堂的形象,進一步豐富起來,開始被轉向了成功的教育者。很快,朝鮮被日本占領,進入了三十多年的日本強占期。這一時期,申師任堂這個人物的形象第三次被利用和神化。顯然,教育并不是日本的重點所在。所以教育者這一形象暫時被拋在了一邊。進入40年代以后,日本開始大批征兵來補充兵力的不足。為了說服和鼓勵朝鮮人去當兵,日本人選中了賢妻良母的代表——申師任堂。通過大力神化和追捧申師任堂的忍耐和沉默的美好品德,來動員大家當兵。雖然當時塑造的申師任堂形象繼承了17世紀的賢妻良母形象,但是具體指向卻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17世紀的賢妻良母申師任堂的關鍵點在于儒家夫妻、母子等關系上的從屬地位,而在日本強占期所宣傳的申師任堂的賢妻良母則是要鼓動年輕人面對苦難時要忍耐,面對死亡和痛苦時要沉默,不要反抗。&nbsp;</h1><h1><br></h1><h1> 日本人打造的賢妻良母形象一直持續到了90年代,并且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穩定下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共同認可的申師任堂的形象——完美女人。這一完美具體表現在首先是賢妻,其二是良母,第三還不能忘記自我開發、自我實現。有這么一個經過四個世紀打造出來的如此完美的女神偶像放在這里,可讓現代女性怎么超越啊?</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3. “賢妻”: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font></b><b></b><font color="#167efb"></font> &nbsp;</h1><h1><br></h1><h1> 完美女神申師任堂這一評價或者形象幾乎已經被固定。而且,實際上,或許是因為人類太過軟弱和渺小,也總是愿意去相信一些完美到近乎神一樣的偶像的存在,并將之視為自己的人生典范。那么,實際上的申師任堂果真如經過這四個世紀的歷史所塑造的那樣,或者說接近那樣嗎?就讓我們來挖一挖女神塑造背后的真相吧。歷史有必要被還原,人類有必要更清醒地認識世界,認識別人,也認識自己。 &nbsp;</h1><h1><br></h1><h1> 首先來看申師任堂的“賢妻”形象。申師任堂生于1504年,去世于1551年,正是朝鮮中期的中宗時代。大家都知道,朝鮮時代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主要特點是崇尚儒家思想。按照儒家的婦德標準,所謂賢妻者,必須是一個依附于丈夫,從屬于丈夫,為丈夫犧牲自我的形象。而漂亮端莊的申師任堂的婚姻是一個什么狀況呢?說出來大家會大吃一驚。她不但不依附于丈夫,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她丈夫反而是上門女婿,依附于她。申師任堂不但小時候就跟隨父母住在外公外婆家的大宅子里,而且自己結婚以后的二十多年時間里,她也并沒有到婆家去生活,反而一直在自己的外公外婆家里生活。光這一條,似乎就離朝鮮時代的賢妻標準相去甚遠,甚至幾乎可以說是個反面典型。 &nbsp;</h1><h1><br></h1><h1> 這就奇怪了,在現在的社會里做上門女婿都是很多男人心里非??咕艿氖虑?,更何況是在朝鮮時代呢。那么,申師任堂的夫家到底是個什么情況,為何又愿意去做上門女婿呢?申師任堂的丈夫名叫李元秀。要說這李元秀家,也算是有名有望的兩班家庭出身。他的曾祖父李抽在太宗時期曾任漢城府尹等官,祖父李宜碩曾任鴻山財監及判官,但是到了父親李蕆這一代,卻終生未得到一官半職。不過李蕆的兩個堂兄弟卻分別做到了漢城府尹和共曹判書,追上了他們的祖父。到了第四代李元秀這里,情況也沒有多大改變,當然他在人生后期負責管理漕運,也算是終于得了一官半職。和申師任堂祖母的父親崔萬里的地位比起來,李元秀的祖父最高只做到了漢城府尹,那就相當于是中央班子成員和地方官員的差別,兩家家勢立見高下。說白了,對于申師任堂的結婚對象選擇,基本上是她父親申命和一手策劃的。他就是希望選一個沒落的兩班人家子弟,才好招到自己門上來,保證女兒一生保持優越感,擁有話語權,愛女兒的拳拳之心真是日月可鑒。 &nbsp;</h1><h1><br></h1><h1> 雖然婚姻大方向由父親做了主,招了上門女婿,保證了申師任堂不必去婆家做小媳婦,看眼色生活。那么在生活中,她是不是也如后代們所尊奉的那樣賢惠溫柔呢?史料上有兩件事可供參考。第一件是申師任堂插手丈夫李元秀的人際交往戰略方向。因為李元秀一開始沒有做到官,所以總是去找他父親的堂兄弟李芑,當時的李芑已經做到了右議政。但是申師任堂憑借自己敏銳的政治敏感性,預感到李芑將會出事,就強硬警告丈夫不準再去李芑家。其掌控丈夫人生的強硬程度可見一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4.“良母”:我任性</font></b><b></b><font color="#167efb"></font> &nbsp;</h1><h1><br></h1><h1> 第二件事就更有趣了。申師任堂盡管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白富美,一輩子也被父親安排得不曾經受半點風雨,但是不幸的是,卻也僅僅活了47歲。當年她快要死的時候,堅定要求丈夫在她死后不準再娶。在男尊女卑,男性妻妾無數的朝鮮時代,可以想象,能提出這一要求的女主人該有多么強勢!丈夫李元秀自然不肯,但他是拼腦子也拼不過夫人,還傻乎乎要用先賢圣人的故事來妄圖說服夫人,打贏這一戰。他問申師任堂,那孔子休妻的事怎么講?幾乎氣息奄奄的申師任堂告訴他,他們只是分居,孔子住魯國,夫人亓官氏住宋國,史料上從未證明孔子真的休了妻。李元秀不甘心,又問那曾子不是也休了妻嗎?申師任堂仔細解釋了曾子是因為妻子蒸梨沒蒸熟而休了妻,但是人家曾子休妻之后就沒有再娶啊,人家也只接了一次婚。李元秀只好最后一搏,拿出了朱熹的例子,但這個例子似乎還真是一道送命題。申師任堂告訴丈夫,對啊,朱熹在47歲時,夫人劉氏病逝。但是在家里無人照顧的困難情況下,朱熹也還是一生沒有再娶啊。到此,李元秀的戰斗力已經降至零。要怪只怪自己讀文獻不精啊。申師任堂不僅強勢,關鍵還有學問啊。但是不管怎么說,不準丈夫在自己死后再娶這個要求其實在當時是屬于非常過分的了。說好的儒家賢妻呢? &nbsp;</h1><h1><br></h1><h1> 接下來我們來看“良母”這一面。儒家思想中典型的良母當是孟母,也就是說,我們所認可的良母是為了培養孩子而不辭辛勞,并且甘愿犧牲自己的母親。申師任堂生的四男三女中,確實出了李珥這么一個偉大人物。那么,是因為申師任堂本人在培養李珥時下了很大功夫嗎?關于申師任堂如何教育孩子,史料中沒有任何記載,倒是史料中一直記載下來的是,申師任堂本人每天不管天塌下來,一定要堅持讀書作畫。想想也是啊,她家光奴婢就170多人,具體的吃喝拉撒也還真輪不到大小姐作風的申師任堂來操心啊。她只需要保持貌美如花,享受歲月靜好就足夠了。如果一定要說作為母親,申師任堂給了李珥什么好的影響的話,那無非就是很好地做了個喜歡讀書畫畫的榜樣。但是看到這個榜樣的不僅僅是李珥,其他兄弟姐妹們也都看到了,只是他們沒有李珥這么有成就而已。明明只是個任性的女文青,卻偏偏被塑造成國民母親。母憑子貴大概是最好的解釋了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5. “藝術家”才是我真名</font></b><b></b><font color="#167efb"></font> &nbsp;</h1><h1><br></h1><h1> 第三要來討論的就是申師任堂“藝術家”的身份了。申師任堂的藝術家身份是在世時就被認可的,去世以后又被高度頌揚并且提升。如果我們把對申師任堂藝術成就的認可之言捋一捋,就可以發現,高度贊賞她的人從她在世時到去世以后,都一直不少,且還是些說話很有分量的人。 &nbsp;</h1><h1><br></h1><h1> 和申師任堂同時代的著名詩人蘇世讓,曾經特意作詩稱頌她的山水畫。而兒子李栗谷的老師——朝鮮中期著名學者魚叔權則在自己寫的《稗官雜記》中盛贊她畫的葡萄圖可以說是朝鮮的 “安堅第二”。要知道,安堅可是朝鮮早期最為著名的山水畫家。不過能得到“安堅第二”評價也難怪。因為在申師任堂小時候,外公看到她在繪畫方面的天賦,就曾經費勁心思找來名畫家安堅的畫作讓她臨摹。據說在申師任堂七歲時,就模仿安堅的畫作,畫出了非常了不起的山水圖。而一手將申師任堂推上神壇的宋時烈在她去世后為她做的《申師任堂墓碣文》中更是贊譽她的書畫到了所謂妙境的地步,到此境地者如得明珠,是人間至寶。 &nbsp;</h1><h1><br></h1><h1> 申師任堂流傳至今的畫作包括《山水圖》《草蟲圖》《墨葡萄圖》《鷺蓮圖》《魚蝦圖》。她的畫作受到安堅的影響很大,而安堅又受到了當時明朝浙派的影響很大,因此申師任堂的畫作構圖也是淡雅簡潔,但又不是女性特有的細膩表現手法,很是值得欣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6. 偶像,是人類的需要嗎?</font></b> &nbsp;</h1><h1><br></h1><h1> 撥開迷霧的歷史,有時候會真實得令人難以置信。三百年打造出來的“賢妻”“良母”,甚至“孝女”形象,在歷史的還原中才讓人不得不承認:這僅僅是因為后世人的需要,才人為創造了這樣一個完美女性形象來服務于統治。而當這種形象一旦被官方予以確認并廣泛傳播之后,它便會逐漸擴散開來,直至壓住了最初原本的樣子。 &nbsp;</h1><h1><br></h1><h1> 也有人說,正是因為人類過于弱小,所以才需要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偶像人物來引領脆弱的人類繼續前行。在這層含義上,出于政治需要的偶像在社會上起到的也是類似宗教的作用,而且似乎偶像比宗教更真實和可觸及。 &nbsp;</h1><h1><br></h1><h1> 究竟是因為人類的脆弱本性才需要偶像來引領,還是因為偶像出現了,就自然會引領人們前行呢?這也似乎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nbsp;</h1><h1><br></h1><h1> 讓我們回到一個輕松一點的話題來結束如此沉重的話題吧。五千元韓幣上正面選擇的是李珥和他從小生活的外公家烏竹軒的竹子,背面圖案則是母親申師任堂的畫作《草蟲圖》。到了發行五萬元韓幣的時候,正面選擇了申師任堂的肖像,但奇怪的是,背面卻選擇了朝鮮其中畫家魚夢龍的《月梅圖》。既然選擇背面用梅花來呼應五千元,何不干脆用申師任堂女兒李梅倉畫的《梅花圖》呢?這《梅花圖》也曾經是很有名的呢。如若這樣,豈不美哉!</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留坝县| 尤溪县| 弥勒县| 松潘县| 利津县| 锡林郭勒盟| 元氏县| 临夏市| 灵武市| 湘乡市| 河东区| 那坡县| 天津市| 盐城市| 玛纳斯县| 辽源市| 裕民县| 秭归县| 张家口市| 广州市| 格尔木市| 鹤岗市| 潼南县| 长岭县| 武宁县| 酒泉市| 本溪市| 阳谷县| 拉孜县| 柳河县| 登封市| 哈密市| 通辽市| 林州市| 台山市| 民勤县| 沙河市| 集安市| 朝阳县|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