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4年,我園投放紙箱,開始了紙箱游戲的探索。紙箱游戲的初衷是開展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動作的練習,增加幼兒的運動量與運動密度,達到體能鍛煉的目的。老師將收集的各種紙箱擺放在室內、室外,幼兒進行涂鴉做裝飾,隨意搭建,任意鉆爬。隨著玩紙箱經驗的不斷提升,逐步增添了牛奶盒、餐巾紙盒、鞋盒、飲料箱、水果箱、奶粉罐、積木、積塑、木板等材料。幼兒從自己玩到與同伴一起玩,從沒有目的地搭建到有目的地組合,從不會計劃到會與同伴共同計劃游戲內容,從室內到室外、再從室外到室內,從單個紙箱的游戲到多個紙箱的組合游戲,作品從簡單的圍合到有規律的圍合壘高,從無目的的搭建到有主題的建構,從建構游戲生成出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等,幼兒游戲的水平越來越高。而教師為幼兒提供的材料從規格不一的紙箱變為規格統一的紙箱,從只提供紙箱到增添其它輔助材料,教師的觀念從為幼兒制定計劃到幼兒自己計劃游戲,從統一玩法到放手游戲……教師不僅達到了預期目標,而且還引發研討紙箱游戲的深度研究,經歷了近5年的實踐和探索</h3> <h3> 第一階段:單一紙箱游戲階段</h3><h3> 1、自主嘗試游戲</h3><h3> 我園在戶外游戲中投放了紙箱,剛開始幼兒每人拿著一個紙箱游戲,他們會推著紙箱在場地上跑,看到前面有東西會避讓。有的幼兒會嘗試著把紙箱打開,鉆到紙箱里躲起來,他們說那是他們的“家”;有的幼兒把紙箱兩端打開,玩鉆洞的游戲,他們用雙手雙膝著地的方法鉆過“山洞”、用雙手雙腳著地的方法鉆、用匍匐前進的方法鉆、還會用低頭彎腰的方法鉆過山洞等……老師對他們說:“除了這些玩法,你們還有什么不一樣的玩法呢?”有的幼兒鉆進紙箱,手提紙箱兩端,把紙箱當小車在場地上奔跑;有的幼兒把紙箱當輪船在里面劃行。老師又說:“除了自己玩,你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們會兩個人鉆進一個大紙箱,會兩人接成一輛小汽車,還會許多人連成一串,變成一列小火車在場地上奔跑。</h3> <h3> 在天潤龍湖幼兒園(我園分園)開展戶外活動時,多數幼兒都用紙箱來搭山洞、壘碉堡,唯有蕭蕭(化名)拿來一個紙箱,他嘗試著鉆過紙箱,試了幾次都沒有鉆過去,他用雙手拉著紙箱兩側的開口處,低頭鉆進紙箱里,當他從紙箱的另一端出來的時候,紙箱已經撕爛了,他把紙箱拖到一邊,把它壓扁,他說:“這是我的魔毯。”他雙腳起跳,在“魔毯”上蹦來蹦去,跳累了,他躺在“魔毯”上休息,重復數次,不亦樂乎。</h3> <h3> 老師把紙箱的粘接部分進行裁剪,留下了紙箱的中間部分,使紙箱變成了履帶,并把履帶投放到戶外場地讓孩子游戲,他們會蜷縮著身體鉆到里面爬行,但是一個紙箱做成的履帶太小,個子小的孩子在里面還有一點空間可以移動,個子大的孩子進去后就動不了。于是老師將多個紙箱進行連接,做出大小不一的履帶供幼兒游戲。有的一個人鉆進履帶在里面爬行,使履帶前進;有的兩個人鉆進去后往各自的方向爬行,但無論用多大的勁兒履帶也不會前進,在經過不斷地嘗試后,他們知道了只有方向一致才能前進;有的兩人一起站立在履帶里,前面的小朋友抓住履帶的兩側,雙手交替將履帶向下拉動,同時雙腳小步向前走,后面的小朋友跟著小步前進,讓履帶向前移動;還有的三個、四個、五個為一組,他們站到履帶里,雙手上舉抓住履帶上端兩側,雙手交替向后拉動履帶,同時雙腳向前走,使履帶前進。孩子們還會根據履帶的大小增減參加游戲的人數。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履帶游戲后,孩子們開始了新的玩法,他們會將履帶站立成一個圈,幾個幼兒進去后雙手提起履帶同時往前跑,將履帶變成“車”;有的幼兒用同樣的方法跨進履帶后坐在地上,雙手撐住身體、雙膝彎曲、屁股前移、雙腳前伸,使身體向前移動,把履帶變成“船”;還有的孩子拿來兩個履帶,一個放在下面,一個放在上面,當雙層巴士游戲。</h3> <h3> 紙箱游戲在室外很受幼兒歡迎,那么在室內孩子又會怎么玩呢?于是教師嘗試在室內投放紙箱。孩子們把一個個的紙箱連接在一起,擺成一個隧道,在紙箱隧道里爬行。玩了一段時間后,他們會移動紙箱連接的位置,使之可以從一個紙箱隧道口進去,從多個隧道口出來。</h3> <h3> 第二階段:豐富材料自主建構游戲階段</h3><h3> 老師在室內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紙箱,有牛奶箱、抽紙盒、煙盒、水果箱、飲料箱等等,還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如:奶粉罐和紙筒。幼兒會用多個紙箱進行搭建,并開始自己的游戲。</h3> <h3> “坦克”</h3><h3> 在一次游戲中,大班幼兒程程(化名)用不同的紙箱搭建了一個“坦克”,他跨進“坦克”,坐在中間的一個紙箱上,雙手握住正前方的一個長方形紙箱,將紙箱當炮筒上下射擊,嘴里說著:“開炮、轟;開炮、轟”。他站起身走到墻角拿來一個奶粉罐頂在頭上當頭盔,他戴著奶粉罐頭盔在“坦克”周圍走來走去。老師對程程說:“奶粉罐還可以做什么?”程程拿來一個一個的奶粉罐,把它擺在坦克前當靶子,他又坐回“坦克”,拿著“炮筒”瞄準奶粉罐繼續射擊。</h3> <h3> “打仗”</h3><h3> 中十班的區角活動開始了,有的幼兒鋪軌道,有的玩紙杯,還有的搭隧道等等。幾個男孩用紙箱搭建碉堡,玩起了打仗的游戲</h3> <h3> 第三階段:放手游戲階段</h3><h3>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我園園長以《巧用紙盒》為主題,組織了系列教學研討活動。一是王園長通過組織《助跑跨跳》觀摩活動開展研討,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自由選擇賽道,并自主搭建障礙進行助跑跨跳練習,幼兒通過挑戰,自信心、勇敢不服輸的精神、獲勝的喜悅統統寫在了臉上。二是在后續的室內區域活動中,她為幼兒提供了牛奶盒、彩虹橋、奶粉罐等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學會與同伴合作,進行建構游戲。一個個紙盒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房子、高樓、小橋、汽車……通過系列活動的研討,老師們感受到,只有教師轉變觀念,以幼兒為主,關注幼兒,才能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h3> <h3> 在室外,教師將幼兒平時喝的牛奶盒堆放在一起,孩子們將牛奶盒一個一個壘高,變成機器人、房子……</h3> <h3> 第四階段:生成游戲階段</h3><h3> 隨著紙箱游戲的深入,老師們對放手游戲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怎樣讓幼兒快樂游戲成了大家的共同目標,于是我們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幼兒,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交流、協商、分享、合作,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想法和規劃,從而激發幼兒自身最大的潛能。</h3> <h3> “幼兒心中的城市”</h3><h3> 在大建構室(300平方米),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兩種型號相同的紙箱、積木、積塑、長板等材料,孩子們看到材料后,開始計劃今天的建構游戲,他們在紙上畫出自己的計劃。如:坤坤(化名)在紙上畫出一個警察局,他說警察局里有房子、警車、摩托車,都是為抓壞人使用的。在搭建的過程中,坤坤發現警察局太小了,連警車都停不下,于是他和同伴在第二天的建構游戲中進行了調整。除此之外,幼兒還搭建了城堡、花園、城市、狗窩……</h3> <h3> “快樂號輪船”</h3><h3> 在投入大紙箱的第二天,大三班的幼兒用大紙箱圍合成一個大橢圓,并壘高了兩層,在中線的兩個頂點處壘了三個紙箱,在紙箱上用積木搭建了一座一座的小房子、鋼琴、蛋糕點心店等等。周帆跑過來告訴老師,“這是我們搭的輪船。”老師問:“你們的輪船叫什么名字?”周帆想了想說:“叫海盜號輪船。”站在旁邊的哲哲(化名)說:“海盜號太難聽了,叫快樂號輪船!”周帆說:“那好吧,就叫快樂號輪船。”五個幼兒在“輪船”中間用積木搭了一個休息室,她們用圓柱形積木做支撐,上面鋪上一塊一塊的長板,然后用小塊的方形積木在長板的周圍擺了六塊,她們說這是桌子,累了可以在這里休息喝咖啡、看書。</h3> <h3> “超市倉庫”</h3><h3> 幼兒用紙箱圍合建構了一個超市倉庫,他們順著墻邊的柱子豎著壘高了兩個大紙箱,在對面橫著壘高了四個大紙箱,并在上面平放了兩個牛奶箱,然后用長板搭在了上面。他們說這是倉庫的大門,大門要搭得高,東西才能放進去。大門太高,牛奶盒放不上去,于是,他們用積塑拼成正方體,踩在上面繼續壘高,為了達到想要的高度,他們在下面放置一個長的長方體,再在上面加放一個正方體的積塑,這樣就可以壘得更高了。</h3> <h3> 為了更好地達到孩子的游戲計劃,根據孩子的活動需要,教師又把紙箱移到室外,孩子們用紙箱搭建大型迷宮,在里面鉆爬、探險,直到找到出口。</h3> <h3> 每次游戲結束后,老師會組織幼兒分享,問問孩子們今天心情怎樣?你發現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等等,孩子們會將游戲中的發現與大家一起分享。針對游戲中的問題,老師用照片或視頻的方式進行記錄,在幼兒分享時進行播放,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能力。</h3><h3><br></h3> <h3> “魔力紙箱”活動材料簡單易收集整理,輕巧、安全、多變,活動場地不限,幼兒興趣濃厚,百玩不厭;利于培養幼兒勇敢、堅持、專注、自信、創造等學習品質,更是集幼兒科學、建構、語言、社會領域教育和體能鍛煉等為一體的游戲活動。</h3><h3> 自2014年投入紙箱開展魔力紙箱活動以來,教師支持行為適切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h3><h3> 一是適時調整活動環境。當觀察到幼兒在室內拼搭紙箱擁擠不堪,百玩不厭的樣子時,把紙箱從室內引導幼兒搬到了室外,最后從班級為幼兒提供一個紙箱建構區發展為幼兒園用一個300平方米的活動室作為紙箱建構室,為幼兒提供了較好的活動環境。</h3><h3> 二是不斷豐富和增添活動材料。從提供各種各樣大小不同的紙箱到提供規格較為統一的兩種紙箱,最后提供積木、長板、塑料積木等多種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拓展活動內容。</h3><h3> 三是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即從說教改為協商、從傳授者變為觀察者、從主動變為被動(當幼兒需要時才出現)、從只重視結果到既重視結果更關注過程、既關注群體又兼顧個體的發展。如魔毯案例中,當坤坤通過鉆紙箱探索到把紙箱拆開變成一張“魔毯”,教師只是在一旁觀察,沒有干預幼兒,讓坤坤盡情地、開心地跳,累了躺下來休息。教師并沒有要求他必須參與其他幼兒搭建山洞,或責怪他把紙箱弄壞了。</h3><h3> 四是保證給幼兒足夠的游戲時間和充足的材料。一方面每天保證幼兒有足夠1小時的活動時間,另一方面保證幼兒一周內持續參與“魔力紙箱”活動時間,再一方面就是要給幼兒充足的材料。</h3><h3> 五是預設目標從最初的體能鍛煉增加運動量、運動密度發展為開展活動區深度研究。</h3><h3> 在魔力紙箱游戲中,幼兒從體能游戲到建構游戲,又從建構游戲延伸出角色游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如:在幼兒搭建的“輪船”中,孩子們搭建了休息室、夾板、咖啡廳、客房等等,后續可繼續拓展幼兒經驗,支持幼兒不斷搭建和完善建構內容,并進行角色游戲,為我園開展深度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水富县|
吴川市|
电白县|
福泉市|
昂仁县|
平谷区|
黄梅县|
毕节市|
平遥县|
盐城市|
泰和县|
新宁县|
平南县|
九龙县|
攀枝花市|
儋州市|
开阳县|
竹山县|
察雅县|
海晏县|
江华|
寿阳县|
廊坊市|
论坛|
寻甸|
芜湖市|
都安|
马尔康县|
民权县|
南通市|
山西省|
长丰县|
龙口市|
图木舒克市|
腾冲县|
沾益县|
青阳县|
松滋市|
镇巴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