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相比繪畫、雕塑這些古老的藝術(shù)門類,攝影本身就是一種年輕的藝術(shù)。攝影從誕生起,就顯得有點不自信,從機械地模仿繪畫,到后來學習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到后來學習繪畫的表達手法,攝影似乎一直都是在學習繪畫,甚至于把西方畫一次次逼到死角,迫使西方畫轉(zhuǎn)向自我表達與抽象。當然這和西方畫寫實的特點也有莫大關(guān)系,于是乎近些年西方畫越來越多學習中國畫的寫意,這估計都是無奈之舉。而中國的寫意畫似乎不存在這種窘境,在寫意面前,攝影卻是面對更多窘境,特別是相比于中國寫意畫的極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始終都是攝影無法比擬的,當然這也是中國寫意畫的偉大之處!所以我們有、也應(yīng)該有這樣的文化自信!</h3><h3><br></h3><h3>攝影作為新興藝術(shù),其實也不用太不自信。畢竟攝影技術(shù)是科技的產(chǎn)物,是信息時代的大趨勢。當然攝影本身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也就是所謂的攝影獨特語言,比如虛化、光影還有多重曝光等等,都能展示攝影獨特的魅力。我理解攝影的本質(zhì)是“真”,當然攝影也能很好的表達善與美。如果把這些攝影特有的技巧運用到表情達意上,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寫意攝影了。這個方向已經(jīng)有足夠的動力和體量讓我們攝影人去努力、去發(fā)現(xiàn)、去發(fā)展的了。前些時間寫了關(guān)于攝影意境、水墨表現(xiàn)、構(gòu)圖、虛實等方面的一些小的體驗與小結(jié),今天,我們再來淺談一下多重曝光一些小感悟。</h3><h3><br></h3><h3>多重曝光是膠片時代的產(chǎn)物,同一張底片上曝光兩次或兩次以上,如果處理得當,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前提是處理得當?shù)那闆r下。到了數(shù)碼時代,后期處理更加方便,多重曝光用的就少了。盡管圖層疊加等后期方式也能達到一些效果,但本人還是更喜歡直接相機里完成多重曝光,因為這樣會更自然,還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h3><h3><br></h3><h3>大部分中高端單反相機里能設(shè)置多重曝光,這里我們還是不談技術(shù)和操作,先說說多重曝光有什么好處。常規(guī)來講,一張照片同時曝光兩次,把迥然不同的兩個物象安排在一起,會產(chǎn)生很特殊的視覺沖擊,最近還有不少多重曝光的人像作品,很吸引眼球,我們也可以把竹葉和竹竿組合在一起,形成特有味道。多重曝光還有一個用處,就是提升照片的氛圍感。什么是氛圍感呢,我們不搞學術(shù),所以不下定義,可以舉例說明,比如迷離、朦朧的感覺等,這些氛圍能增加照片的詩意,比如下幾張圖片,如果畫面一覽無余,其可讀性就少了很多,這就是所謂的氛圍感,這也是提升作品意境的一種方法。這種氛圍感,往往可能只占一張照片的百分之一功能,前面講的這么多的構(gòu)圖、色調(diào)、均衡、虛實等可能占據(jù)了百分之九十九,這百分之一的氛圍對于意境的作用卻至關(guān)重要。今天我們所說的多重曝光,更多的是從提升氛圍感的角度來說。</h3> <h3>兩次曝光,增加前景的虛化,形成迷離的效果</h3> <h3>兩次曝光,楓葉在秋光的浮動中,詩意盎然</h3> <h3>多重曝光,讓背景和前景的更加夢幻,一朵青蓮,仿佛在仙氣中氤氳</h3> <h3>下面討論一些技巧,當然都是僅限于提升氛圍感的技巧。</h3> <h3>我們從機位的變化角度看,分幾種場景。</h3><h3>場景一:同一機位,同一焦距,虛實各拍一張。因為要多重曝光,我們先以兩次曝光為例,兩次曝光的機位相同的,第一張拍實景,這幾年需要考慮構(gòu)圖、色彩、對比、均衡等多個因素,這張拍完已經(jīng)完成一張好照片的大部分了,現(xiàn)在拍第二張,保持相機機位和焦距,取虛景,也就是說焦平面變化(一般都是手動對焦,移動焦平面),這樣曝光出來影像就是朦朧氤氳的效果。同時也要注意,第二張焦平面前移還是后移效果也是略有差別,另外,還可以第一次曝光用虛景,第二張用實景,效果也有所不同。這兩種不同需要讀者自己嘗試與體會,在拍攝時,根據(jù)情況幾種手法都嘗試一下,看那種效果最自然最有意境。</h3> <h3>下面幾張照片都是第一次曝光用實景,完成構(gòu)圖和正常曝光,同一機位和焦距,第一次曝光移動焦平面。另外補充說明一下,第一次曝光移動多少焦平面也很有講究,一般來講,第一次移動的越遠,朦朧效果越不明顯,越自然。當然中國藝術(shù)和中醫(yī)一樣,都是感覺的藝術(shù),到底移動多少,只能靠感覺。</h3> <h3>兩次曝光,讓梅花的在幽深的環(huán)境中,高潔與孤寒。</h3><h3>這張照片兩次曝光機位和焦段相同,不同的第二次曝光采用了欠曝的方式,讓畫面整體亮度降低,形成幽深和清絕的感覺。</h3> <h3>這種方式最容易,如果控制好第二次曝光虛化的程度,很容易獲得朦朧的氛圍感。</h3> <h3>場景二:同一機位,不同焦距,一次曝光實景,第二次曝光虛景。</h3><h3>這種場景用的不多,通過變化焦距過得不同像場。</h3> <h3>這張比較極端,第一次曝光用實景,第二次曝光變化焦段和光圈,讓曝光時間變長,同時第二次曝光抖動相機,實現(xiàn)模糊的效果。</h3> <h3>場景三:不同機位,兩次都是實景曝光。這個其實比較考驗構(gòu)圖功底和審美水平,因為兩種景象疊加在一起很容易顯得亂七八糟。所以一般都是選取比較干凈簡潔的畫面進行組合,比如下面的竹,先選取遒勁的竹竿拍一次,再移動機位,選取部分竹葉進行疊加。</h3> <h3>這張照片也同樣手法,只不過兩次曝光不同,第一次拍竹葉欠曝,第二次拍竹竿正常曝光。</h3> <h3>場景四:不同機位,第一次實景曝光,第二次虛景曝光。第一次完成正確的構(gòu)圖和曝光,然后移動機位,選取其他背景,一般情況下,可能選取光斑或朦朧的背景。</h3> <h3>下面幾張圖片,都是第一次曝光和構(gòu)圖正確,移動相機后,選取虛景進行第二次曝光。</h3> <h3>至于說三次及三次以上曝光,筆者也嘗試過多次,比如三次曝光,第一次虛景,第二次實景,第三次移動機位等嘗試。考慮到過多曝光影響畫質(zhì),而且朦朧和迷離本身也要有度,其實不怎么推薦三次以上曝光的。僅供參考。</h3> <h3>后記:這里介紹的都是一些小技巧,都是雕蟲小技。真正關(guān)鍵的不是技巧和手段,而是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雖說只顯示了四種主要場景,但每種場景都會有一些變化,這些變化的組合看似復(fù)雜,實際上都是在嘗試不同感覺,至于說到什么程度才是好,全屏自己內(nèi)心的判斷,或者說取決于作者審美水平,所以我們還是要更多的提升自我修為,不要太在意攝影參數(shù)和技巧,因為能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都不是真正的經(jīng)驗。另外,所謂文武第一武無第二,藝術(shù)更多的還是一種自我表達,能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都是好作品。</h3> <h3>至此,2018年攝影總結(jié)全部寫完,也算是對這十年(中間間斷四年)學攝影的總結(jié)。卑之無甚高論,都是些心得和雕蟲小技,重在個人總結(jié)和自我反思!作為IT屌絲男,平時拍照時間也只有周末的短短一兩個小時,很幸運的是選擇了花花草草拍攝,可以有些取之不盡的素材。所以說攝影是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影像是我們內(nèi)心的存在形式!因為有攝影,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因為有攝影,我們豐富和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美;因為有攝影,我們可以表達內(nèi)心的美;因為有攝影,我們可以生活藝術(shù)化;因為有攝影,我們可以讓藝術(shù)生活化!</h3><h3><br></h3><h3>影像無極,影者無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蛟河市|
商洛市|
怀仁县|
海丰县|
五台县|
岳阳市|
龙胜|
大新县|
汾西县|
吴江市|
西昌市|
饶阳县|
保德县|
启东市|
建瓯市|
彝良县|
五家渠市|
明水县|
舟曲县|
平谷区|
龙胜|
论坛|
玉林市|
霍州市|
秦安县|
天柱县|
上林县|
和田市|
连城县|
河池市|
婺源县|
家居|
丰台区|
黄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太保市|
宾川县|
兴海县|
崇信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