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寧波印象</h3><h3><br /></h3><h3>出櫟社機場,出租車候車區居然無一乘客排隊,直接上了一輛在排隊的車。這景像與寧波作為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明顯不match 。</h3><h3><br /></h3><h3>煜的前女友是寧波人,30年前,因此對寧波有了極深的印象。</h3><h3><br /></h3><h3>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了吳國俘虜吳王夫差。心軟不殺,派夫差去甬東當百戶長。遺憾的是,臥薪嘗膽故事只有一個,夫差不是勾踐,這家伙要面子自殺了。甬東就是今天的寧波一帶。</h3><h3><br /></h3><h3>公元1047年,這時寧波叫鄞縣,年輕的王安石來到鄞縣做了三年知縣,對鄞縣的農業水利進行了有利于民生的改革。據說王安石的《萬言書》就是在此基礎上所寫。有史學家認為《萬言書》是王安石變法的真正開端。</h3><h3><br /></h3><h3>1130年,這時候的寧波叫明州,從除夕到正月的"明州保衛戰",明州一戰成名。臨安陷落,宋高宗逃難到此,金兵4000精兵鐵騎也很快追到這里。為了讓宋高宗逃得更遠更安全,一心想跟宋高宗一起逃走的浙東防守司令張俊無奈被迫展開阻擊。剛開始還是打了幾個勝仗,但是張俊和知州劉洪道貪生怕死各有小算盤并沒有一心抗敵,棄城而逃。最后明州徹底被金兵占領,招致屠城。</h3><h3><br /></h3><h3>四個月之后,結束流亡的宋高宗途經明州,唏噓感慨"朕為民父母,不能保民,使至如此",據說沒有進城,在船上呆了一晚。是無顏再踏上這片因為他而遭受生靈涂炭的土地吧。</h3><h3><br /></h3><h3>明朝,朱元璋下詔禁海,但卻允許明州成為當時唯一對外通商口岸。只是朱元璋對明州這個名字很不爽,就給明州起了寧波這個名字,"海定則波寧"。</h3><h3><br /></h3><h3>從此,寧波就叫寧波了。</h3><h3><br /></h3><h3>來寧波,天一閣是必須要去的。</h3><h3><br /></h3><h3>天一閣,建于明朝中期,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欽建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h3><h3><br /></h3><h3>聽起真的很牛,只是后來大部分藏書都沒了,很是唏噓。</h3><h3><br /></h3><h3>1841年,鴉片戰爭,寧波陷落,天一閣遭英國占領軍掠奪。1861年,太平軍攻陷寧波,盜賊乘亂盜取天一閣藏書出售,后部分書籍被范氏后人盡力購回。1914年,江南大盜薛繼渭潛入天一閣,盜走天一閣書籍,運往上海,在書店中,出售。后被商務印書館張元濟巨資贖回一部分,藏于東方圖書館涵芬樓,但抗戰東方圖書館被炸而焚毀。一次又一次劫難,最后就剩一萬多冊。</h3><h3><br /></h3><h3>天一閣的這些風風雨雨真的令人扼腕嘆息。可在去過天一閣的女人的眼中,天一閣還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h3><h3><br /></h3><h3>范欽去世的時候,將家產分為兩個部分,藏書閣的七萬多冊書和10,000兩黃金。老大繼承了藏書。而后形成了天一閣很嚴格的族規,外人不能進去。</h3><h3><br /></h3><h3>可是偏偏有一個女子,夢想著有一天可以進天一閣讀書。錢繡蕓,當時寧波知府的內侄女,因為好讀詩書,仰慕天一閣藏書,竟要知府做媒把自己嫁進進了范家。哪里知道范家有"女不登樓"的規矩,錢繡蕓郁郁而終。臨死前,對丈夫說:"我之所以來汝家者,蕓草也,蕓草既不見,生亦何為?君如憐妾,死葬閣之左近,妾瞑目矣!"(蕓草是當時放在每一本書里防蟲的一種植物)</h3><h3><br /></h3><h3>在過去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書癡常有,女書癡不常有,向錢繡蕓這樣子的極致女書癡恐怕是唯一,為了讀書,不惜以婚姻為代價,最后郁郁而終。</h3><h3><br /></h3><h3>離開天一閣,我仿佛還能聽到那個女子想讀書而不得,憂郁的嘆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搜索|
黔东|
锦屏县|
婺源县|
乐清市|
隆德县|
扬中市|
水富县|
海城市|
湖北省|
阿巴嘎旗|
宜州市|
吉木萨尔县|
宜阳县|
青神县|
赣榆县|
民县|
保山市|
襄樊市|
南溪县|
剑阁县|
旬邑县|
五峰|
黄浦区|
乐平市|
囊谦县|
巴马|
夏河县|
中宁县|
望谟县|
得荣县|
临潭县|
那曲县|
荔波县|
蕲春县|
巴彦县|
九台市|
定襄县|
焉耆|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