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胡主任做開場主持,強調學習二十四節氣的重要性。</h3> <h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時景致各有各的特色,<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中華兒女千百年來在與自然的相處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12</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22日是冬至日,今天下午由工會主席李小萍老師主講的《科普知識講座——二十四節氣之冬至》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四、五年級學生及部分教師聽講。</span><br></h3>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范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各地而言 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大同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左右,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31'。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過后,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并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冬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冬至過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冬至日過后,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升高。<h3><br></h3> <h3>學生齊聲朗讀二十四節氣歌,以便對它有更好的記憶。</h3> <h3>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北方習慣上以立冬做為冬季的開始。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h3><h3>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h3> <h3>老師講的很認真</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br></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四季的劃分有許多方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候溫劃分法是對四季劃分的方法之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我國古人將</span>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h3> <h3>冬季到來,天寒地凍,許多生物進入休眠狀態。</h3> <h3> 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人的生命活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它。人類不僅從自然界攝取營養、水分、空氣和陽光以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而且,也在自然界的影響下,生活、學習和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而提出了“天人相應”的理論,用以說明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關系。 </h3><h3> “冬至一陽生”,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是養身進補的最佳季節。 正如《內經》所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又說:“冬三月者為封藏。”也就是說,一到冬三月,正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人們應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抗病延年。冬季是陰氣盛極,萬物收藏之季,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以養陰氣,待日出而作,可躲避嚴寒,求其溫暖,使人體陰平陽秘。</h3> <h3>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冬至還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祭祀之日。</h3> <h3>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醫圣張仲景。傳說張仲景不做官后,有一年冬天回到家鄉,看到很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凍傷了,于是他用面皮包著帶有藥材的食物,然后捏成耳朵的形狀,下鍋煮熟送給北百姓吃,治好了他們的耳朵。</h3> <h3> 從古至今,我國勞動人民發揮聰明才智,總結出了許多富含道理的節氣諺語、俗語,以指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h3> <h3>看,老師和同學們聽的多認真,他們在努力做好筆記??????</h3> <h3> 四季皆可入詩,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通過對冬至的描繪與謳歌,表達了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對親人的相思之情以及內心的怡然自得。</h3> <h3> 時間過得很快,一節課的時間轉瞬即逝,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快樂成長,能夠成長為一個自信、獨立、堅強、并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在忠、孝、禮、義、信“五德”教育中茁壯成長,讓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永遠傳承!愿大同二十一中的明天更加美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绥棱县|
龙胜|
汝城县|
九龙坡区|
体育|
辽中县|
启东市|
云安县|
大渡口区|
改则县|
清涧县|
聂荣县|
平利县|
通道|
瓦房店市|
鸡泽县|
阜新|
泽库县|
北辰区|
阿克陶县|
河池市|
黄石市|
宁阳县|
巴彦县|
米脂县|
津市市|
鹤山市|
开封市|
农安县|
星座|
萨嘎县|
峡江县|
阿拉善右旗|
亚东县|
龙南县|
阳春市|
嘉定区|
乐至县|
万年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