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序言</b></h3><h3>這次的東歐之行可以說是臨時決定的。本來九月要去德國開會,于是約了老公和朋友會后碰頭去布拉格。哪知行程取消,可是去東歐的欲望已經調動,于是朋友開始了尋找機票促銷,我開始讀攻略定到訪之處。讀了很多中文的,英文的旅游攻略,決定用兩個星期去4個國家:捷克布拉格→奧地利哈爾斯塔→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奧地利的維也納. </h3><h3>之后又到Bookings.com 訂酒店。這次訂的全部是公寓,4人合住,帶廚房。根據紐西蘭的經驗我們發現到超市買食品自己做早餐是最經濟,營養均衡的辦法。如果中午沒時間吃飯,我們可以用保溫瓶煲粥,帶點三明治,炒菜,到加油站打開后備箱當餐桌既省時又省錢。這次一共訂了7個住處,都不錯。最貴的197歐一天在哈爾斯塔,最便宜的僅54歐在克羅地亞。</h3><h3>租車是在eurocar 網站訂的。訂車要注意跨境保險及還車規則。赫茲有我公司的優惠價可是它把歐洲分成三個等級:西歐,東歐,希臘。有的車不能進入東歐,可選車型少,希臘是保險不覆蓋。國內大家推薦租租車,可是它都是用第三方的車,這樣處理事故恐怕有麻煩。Eurocar是大公司,比較安心。為了更安心,我們買了全保險。離開之前最好把要交過境費,高速費弄清楚,備好零錢,否則換多了當地貨幣用不完就浪費了。如果你沒交費被抓就更麻煩了。歐洲是個講究自覺的地方,公交,道路都沒什么檢查員,可是一旦被抓罰款額是大大的。布拉格和維也納城市交通發達,停車貴,所以租車自離開布拉格到進入維也納為止一共8天。<br></h3> <h3>布拉格共和廣場。</h3><h3>那里的著名建筑物有海柏尼劇院,市政大廳,火藥塔和一個大購物中心。</h3><h3>我們的住處在附近。購物中心旁的貨幣兌換店的匯率是最好的,門口總是排大隊。</h3><h3><br></h3> <h3>九月是布拉格的演出季的尾聲。到的那天下雨,陰冷。不如去劇院觀看一場芭蕾舞: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主角是捷克的頂尖演員,我們花39歐就可以坐到貴賓席了。第一次離舞臺如此近,演員身上的肌肉線條都看得一清二楚。在維也納歌劇院買一張同樣級別的票則是197歐,我們在弗蘭克福轉機時還沒訂上。</h3> <h3>市政廳大廈。這是擁有復雜細節的整體藝術,美麗的自然飾物和精細加工的日常用品的裝飾派,所謂的新藝術風格——世紀之交時代的新時尚,曾席卷了整個世界。十四世紀曾是國王的居住地。</h3><h3><br></h3> <h3>火藥塔</h3><h3>這座哥特式建筑物建于1475年是老布拉格十三個城門之一。</h3> <h3>布拉格的石磚路,有軌電車在廣場上穿行,車速不快,行人可以不緊不慢地過馬路。那天盡管下著雨,然而路卻不滑,因為雨水都從石頭縫里流出去了。</h3> <h3>廣場旁的小路上有好幾輛豪華老爺車,司機們個個穿著復古制服招徠游客。在布拉格的街道穿行一定有更深刻時代穿越感吧。</h3> <h3>我們的第一餐在購物中心樓上的老布拉格食閣。</h3> <h3>最有特色的捷克“饅頭”. 它是用土豆粉做成的。和燜羊肉在一起絕配。<br></h3> <h3>街景隨拍:</h3><h3>小餐館外面的復古照片</h3> <h3>街頭藝人。</h3> <h3>入夜廣場上的小鋪面開始營業。如果要買手信,建議在布拉格買,各種小玩意總有一個適合你,而且價格比較便宜。</h3> <h3>小木偶人。后悔沒有買一個回來送給鄰居家的小朋友。</h3> <h3>禮品店</h3> <h3>寒冷的清晨一位流浪漢縮卷在長椅上,難以想象他會如何過冬。</h3> <h3>靜靜的城門小停著一輛從夜生活回來的老爺車。</h3> <h3>查理橋是布拉格必到之處。這不僅由于它的功能:當年,它是跨越伏爾塔瓦河唯一的橋梁,查理大橋是聯接老城與布拉格及鄰近地區最重要的通道,也使得布拉格成為東西歐之間重要的貿易通道。</h3><h3>大橋于1357年始建,1400年竣工。此橋是遵照捷克國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橋。查理橋以羅馬天使橋為樣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橋藝術與巴洛克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橋的一端入口處聳立著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兩側是帶有巴洛克式浮雕。查理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建筑藝術成為14世紀最具藝術價值的大橋。</h3> <h3>查理大橋橋長520米,寬10米,有16座橋墩,大橋兩端是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是歷代國王加冕游行的必經之路。在橋上可以觀賞到藝術家的表演,還有一些手工藝創作表演,已經成為布拉格藝術的展示場所,在橋上還可以買到很多藝術品,像是表現查理大橋的水彩畫,以及身著傳統捷克服裝和宮廷服裝的木偶。</h3><h3>遙想600多年前一位年僅27歲的來自比爾森的年輕人曾在伏爾塔瓦河畔長跪不起,他發誓要將查理大橋定建成一座全歐洲最好的大橋。 大橋造了漫長的六十年,年輕人最終沒看到他設計的大橋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確實是流芳百世的藝術瑰寶。</h3><h3>1874年秋天,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萬分并一度想結束生命?!澳翘烨宄浚揖従彽刈呱洗髽?,沒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這時我突然聽見了伏爾塔瓦河的激流在撞擊查理大橋的聲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稱伏爾塔瓦河的激流聲是捷克人心靈的呼喚,而歷經幾百年風雨血火的查理大橋,則是他心中的祖國。后來作曲家的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響詩《我的祖國》中。</h3><h3>另一位天才名叫卡夫卡,這位出生在查理大橋橋墩邊上的猶太人,干脆把查理大橋稱之為是他生命的搖籃。1934年5月,靜靜地躺在維也納郊外療養院里的卡夫卡,讓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記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話:“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于偉大的查理大橋?!?lt;br></h3> <h3>查理橋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紀巴洛克藝術大師的杰作,被歐洲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現在原件已經保存在博物館內,大部分已經換成復制品,據說只要用心觸摸石雕像,便會帶給你一生的幸福,橋上的一尊銅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發亮。其中橋右側的第8尊圣約翰雕像,是查理橋的守護者,圍欄中間刻著一個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當年圣約翰從橋上被扔下的地點。<br></h3> <h3>圣約翰內波穆克雕像底座左浮雕:王后懺悔圖</h3> <h3>內波穆克的圣約翰(Jan Nepomucky,1345-1393)是捷克歷史上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在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1361-1419)統治期間任布拉格副主教。當時正值天主教會大分裂時期(1378-1417),國王支持亞維農教廷的克雷芒七世,而時任布拉格大主教Jan z Jen?tejna則支持羅馬教廷的烏爾巴諾六世,二者水火不容。據文獻記載當時大主教要任命約翰為克拉德魯比修道院院長,這無疑將影響國王的利益,于是國王命人將約翰毒打致死,并從查理大橋上拋入河中毀尸滅跡。然而60多年后此事演化為一段傳奇,故事變成國王懷疑王后有情人而要求她的告解神父內波穆克的約翰說出王后的秘密,但遭到拒絕,從而使約翰惹來殺身之禍(據考證是與另一約翰混淆)。《天主教法典》第983條規定“告解圣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所以聽告解者不得以言語,或其它任何方式,和藉任何理由揭發懺悔人。”根據這種說法,內波穆克的約翰被認為是天主教會第一位由于為告解者保密而殉道者,他因此成為反誹謗的主保圣人,又由于其被投入河中身亡,他也成為抵御洪水的主保圣人。</h3> <h3>清晨我們冒著寒風去橋上拍日出??上Ш窈竦脑茖訐踝×颂枴?lt;/h3> <h3>天漸漸亮了,紅色的朝霞布滿天際</h3> <h3>查理橋上的街頭畫家展現的全都是布拉格的建筑和風景。</h3> <h3>查理大橋也是一個浪漫唯美的地方。一對對情侶在岸邊或欣賞美景或不遠萬里地來拍婚紗照。</h3> <h3>新娘在電影布景中拍攝,難得的場景。</h3> <h3>兩對情侶,高調和低調。</h3> <h3>這天正好趕上有古裝戲在橋上取景,清場一個小時后允許游人上來。占到一個好位置拍到馬車武士沐浴在陽光下的照片。</h3> <h3>白鵝悠閑自在地享受晨光的溫暖。</h3> <h3>橋洞里的漫畫真實感很強。</h3> <h3>拍完朝霞,回到住處吃早餐。回到舊城廣場天又陰了冷了。廣場有一人放了一大盆肥皂水吹泡泡,引游客觀望。大人小孩紛紛玩起抓泡泡的游戲,給這個沉悶的陰天帶來了歡樂。</h3> <h3>布拉格老城的圣尼古拉教堂(Kostel svatého Mikulá?e)為巴洛克風格,建于1732年至1737年。</h3> <h3>教堂最著名的是古老的管風琴,據說莫扎特曾經用過,以及天花板上描繪圣尼古拉、圣本篤生平和舊約故事的濕壁畫,1735年至1736年由巴伐利亞畫家Kosmas 達米安阿薩姆創作。人造大理石的主祭壇建于1737年。</h3> <h3>教堂里巨大的吊燈。</h3> <h3>布拉格城堡位于伏爾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布拉格城堡長570米,平均寬約130米,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它不僅是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教堂。這座城堡包括波希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王宮,后來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的歷屆總統也都在此辦公。城堡內保存著波希米亞王國的王冠,還收藏有16到18世紀意大利、德國、荷蘭等國繪畫作品4,000馀幅。。</h3><h3>圣維特主教座堂興建于14世紀查理四世時代,直到1929年才完全建成,斷續續經過500年的建設 查理四世將它建成全城最為顯赫的一座建筑, </h3> <h3>有綠頂的那扇門是南門,,門上用馬賽克繪制了“最后的審判”,該門從此被稱為“金門”,國王就是通過這座門進入教堂舉行加冕禮。在陽光的照耀下,金門上的整個圖案顯得異常奪目,其中中門最上方為耶穌基督被手持其受難物的天使圍繞,下面是六位捷克圣人,再下方是查理四世和其第四任王后伊麗莎白;左門上方是圣母瑪利亞和耶穌的六位使徒,下方是天使喚醒墳墓中的人進入天堂;右門上方是施洗者圣約翰和另外六位使徒,下方是持劍的天使長米迦勒將罪人趕進地獄之火。</h3> <h3>玫瑰窗。創作于1927年,是用兩萬七千塊花色玻璃片組成的“創世紀”主題的作品。從內外都可以看到。砂石墻的中央弦月窗上飾有亞蓋隆的《耶穌受難》、《基督衣旁爭論》和《哀悼耶穌》。</h3><h3>主立面玫瑰花窗的右下角 是兩位建筑家,Kamil Hilbert (左),Josef Mocker (右)。<br></h3><h3></h3><h3>玫瑰花窗的彩色玻璃由捷克畫家Frantisek Kysela于1925-1927年設計制作。他(左)和著名捷克藝術史學家Zdeněk Wirth(右)的形象一起被刻在了玫瑰花窗的左下角。</h3> <h3>砂石墻的中央弦月窗上飾有亞蓋隆的《耶穌受難》、《基督衣旁爭論》和《哀悼耶穌》</h3> <h3>教堂中殿左側第二個大玻璃窗是藝術巨匠阿爾封斯·米沙創作于二十世紀初的現代玻璃窗作品。</h3> <h3>圣·讓·內波姆斯墓. 純銀制作的墓耗費了二十噸銀子,建于十八世紀中期。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靈柩上面手持十字架的圣·讓·內波姆斯跪像,他的神情和手勢栩栩如生。從教堂彩色大花玻璃窗灑進來的陽光照在雕像上閃耀著粼粼銀光,成為圣維特大教堂里異常奪目的地方。這也可以看出圣·讓·內波姆斯在捷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墓的基座是托起靈柩的天使群像。</h3> <h3>從城堡俯瞰布拉格。藍天,白云,紅色屋頂構成美妙的畫卷。</h3> <h3>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廣場,瓦茨拉夫廣場 (捷克語:Václavské náměstí)是布拉格的主要廣場之一,布拉格新城的商業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也是政治活動中心。這也是示威、慶典和其他公共集會的傳統地點。這個廣場得名于波希米亞的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他的騎馬持矛的塑像屹立在廣場的一端。川流不息的游人,學生到這里來參觀,導游,老師們講解著它的歷史和發生的歷史事件。</h3> <h3>廣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廣場,而是一條長750米,寬60米的大道。廣場的一個盡頭是國家博物館??上г诰S修之中,僅有動物類的展出。從圣瓦茨拉夫雕像望去,大道旁小酒店,商場林立,大道中也有舊巴士改裝的酒館和花園,各式藝術雕像好不熱鬧!</h3> <h3>瓦茨拉夫廣場旁的舊式酒店。我喜歡它的裝飾。</h3> <h3>廣場附近民居墻上的壁畫。</h3> <h3>坐在秋千上享用美食是什么樣的體驗?</h3> <h3>穿過了瓦茨拉夫廣場,我們急切想了解曾經的社會主義時期的捷克。問了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她介紹我們去參觀布拉格城市博物館。</h3> <h3>博物館自1900年對外開放,展出捷克石器時代到20世紀的歷史??墒呛苓z憾,沒有關于共產時期的展品。那是一段刻意回避的年代?</h3> <h3>這是幾百年前的大鎖。結構很復雜。恐怕如今的小偷都打不開。</h3> <h3>古時的百寶箱做工精細。</h3> <h3>這個不起眼的大門是中歐最古老的大學“布拉格卡爾大學”。是捷克歷史上最令人敬仰的卡爾四世國王于1348年所創立的。</h3><h3>卡爾四世在1355年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不但長期待在布拉格,而且將此地選定為帝國首都,他也為捷克的未來做了多項影響深遠的施政建設─引進法國和意大利的文化,在捷克原有的普列彌修王朝文化基礎上再注入日耳曼民族的活力,因此波希米亞王國得以迅速地蛻變成百花齊放的多元文化匯聚之地!</h3><h3>卡爾大學的章程中寫道:“我們這個國度的忠貞國民們,對于知識十分地渴求,因此我們不應該再向外人乞討知識的果實!” 由于卡爾四世崇拜圣瓦茨拉夫,該校的徽章是卡爾四世在手持長矛的瓦茨拉夫面前長跪不起。</h3><h3>我們所到之處是其中一個校區。僅一棟大樓,大門未鎖,我們進入其中。這天是周末,教室的門都鎖了??墒强梢钥闯鰧W校窗明幾凈。</h3> <h3>墻那邊的樹葉將斑駁的光影撒到大學旁的小街道邊停泊的車上。</h3> <h3>跳舞的房子在布拉格的市中心,是一座20世紀的產物。與周圍巴洛克和歌德式的舊建筑形成鮮明對比。它的昵稱是fred &ginger,以捷克兩位著名舞蹈家命名。</h3> <h3>下午大約四點我們沿著伏爾塔瓦河行走。那橋,那紅頂的房子,古老的建筑,尖頂的教堂,藍色又泛著金光的河水,飛翔的水鳥,讓人陶醉。</h3> <h3>傍晚時分我們搭乘游船暢游伏爾塔瓦河。船穿過一條條大橋,觀看上面的雕塑,欣賞岸邊的著名建筑:布拉格城堡、魯道夫宮、圣尼古拉斯大教堂、查理大橋、國家劇院和Emauzy教堂。我們上游船的時間是精心策劃的觀日落時間,可是老天不作美,一片片烏云漂浮在河流域的上空,冷風嗖嗖,船上提供的毯子也不夠用,回程我們只好鉆進下面的船艙。</h3> <h3>遠觀查理橋及周圍建筑。</h3><h3><br></h3> <h3>其中一座橋的橋頭兩位少女安琪兒手持花朵向往幸福。</h3> <h3>橋墩上的雕塑在歐洲的老橋上習以為常。每個雕像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今的橋線條標新立異,人文藝術卻是被忽略了。</h3> <h3>捷克國家劇院</h3> <h3>侯船處附近有幾個小攤賣烤肉,旁邊用蔬菜布置的圖案很可愛。</h3> <h3>布拉格中心的列儂墻,不知道和歌手列儂有何關系。但是整墻的涂鴉吸引游客到訪。</h3> <h3>晚霞沐浴下的泰恩教堂(捷克語:Kostel Matky Bo?í p?ed Tynem、Tynsky chrám,或簡稱 Tyn)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區的代表建筑,自14世紀起就是該區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鐘樓高達80米,塔頂是四個小尖頂。<br></h3> <h3>下了船不久天邊漸現紅霞。</h3> <h3>圣若瑟和耶穌。Emanuel Max的哥哥Josef Max(1804-1855)于1854年創作,為布拉格商人Josef Bergmann出資。雕像中耶穌的父親圣若瑟手持象征純潔的百合花,腳踩在木工架上,身旁的小耶穌做出祈福的手勢。這里最早原本是Jan Brokoff于1706年制作的同名雕像(當時正值約瑟夫一世執政),不幸的是該雕像于1848年毀于戰火。</h3><h3></h3><h3><br></h3> <h3>魔鬼藍將河水與天際相連。</h3> <h3>伏爾塔瓦河的夜景。</h3> <h3>回酒店的路上拍下這幅布拉格舊廣場的夜景。金色的布拉格!</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屯昌县|
城口县|
潮安县|
镇平县|
彩票|
太仓市|
文化|
武宣县|
霞浦县|
苍南县|
油尖旺区|
福海县|
南漳县|
金昌市|
法库县|
临清市|
丰都县|
九龙坡区|
融水|
康保县|
闸北区|
德安县|
清新县|
喜德县|
洛川县|
平谷区|
九江市|
庐江县|
浦城县|
福安市|
兴城市|
永春县|
福州市|
兴宁市|
无为县|
鞍山市|
温泉县|
延安市|
咸丰县|
济南市|